孙翠蓉
摘要: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作为人类食物和畜牧业饲料的重要来源,特别要抓好玉米生产。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农民需要掌握先进的玉米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当前农业生产中,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策略,不仅能确保玉米的丰产丰收,还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了玉米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品种选择
玉米的种植技术涵盖了从品种选择、播种时间、种植密度到施肥管理等多个方面,每一环节的优化都是提升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在防治病虫害方面,由于病虫害种类繁多且发生机制复杂,合理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要求农业工作者具备较强的识别和应对能力,还需要依托现代科技,例如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来实现精准管理和治理。
1 玉米种植技术
1.1 品种选择
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影响玉米种植的主要外在因素。例如,中国东北地区由于温度较低,适宜选择早熟或中熟品种,如“糯玉1号”或“丹玉5号”,这些品种一般生育期在110~130 d。在华南等温暖湿润地区,可以选择中熟或晚熟品种,如“粤单958”,其生育期可以长达140 d以上,高海拔地区需要选择抗寒性强的品种,以保证玉米能够顺利成熟。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区适合种植对土壤要求较高的高产品种,如“郑单958”,这种品种耐旱性较强,适合在土壤深厚、肥力较好的地区种植。在土壤贫瘠、排水条件差的地区,则应选择耐贫瘠、耐湿涝的品种,如“浙玉16号”。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如玉米螟、南方根结线虫等,在品种选择时应考虑品种的抗病虫性,当前市场上有许多经过抗性培育的品种,如转基因抗虫品种“阿格特强”,能有效抵抗玉米螟等害虫的侵袭。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外,还需考虑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比如一些地区可能更适合种植甜玉米或糯玉米以满足特定市场的需求,就需要选择如“甜珍珠”或“金糯2号”这样的特色品种。
1.2 种子处理
处理玉米种子通常会涉及消毒、包衣、催芽、硬化等步骤。消毒是基础,可以防止种子带入土壤中的病菌,保护幼苗的健康成长。通常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将种子放入药液中浸泡15~20 min即可,随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能有效减少苗期病害的发生。包衣是在消毒后的种子表面附着一层保护剂,不仅可以提供营养,还能进一步起到防病害的作用。通常使用具有促进生长和防病功能的包衣剂,配合必要的微量元素,如硼、锌等,按照种子重量的0.5%~1%进行包衣,即每100 kg种子使用包衣剂500~1 000 g。在实际操作中,需保证包衣均匀,避免破损种子。催芽,又称预发芽,是将种子置于适宜的温湿条件下,促使其发芽到露白为止。将种子用温水(通常在25~30℃)浸泡3~4 h,之后取出放置于湿润的布或沙子中,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约20~25℃),每12 h检查1次,直到种子露白即可,催芽可提前激活种子的生命活力,缩短出苗时间。硬化处理是为了提高种子抗逆性,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将种子在适宜的温度(通常0~4℃)下处理1~2 d,然后迅速转移到15~20℃的环境中恢复1 d,这样的温度变化可以增强种子的适应能力,提高其在低温或多雨季节的生长性能。
1.3 密度控制
玉米的种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的生长习性和成熟周期来确定,矮秆和抗倒伏的品种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而高秆易倒伏的品种则应适当减少种植密度。早熟品种由于生长周期短,相对可以增加种植密度,而晚熟品种则需要适当降低种植密度以保证足够的光照和通风条件。对于大部分中成熟和晚熟玉米品种,推荐的行距为60~75 cm,而株距则根据具体的土壤肥力和预期产量进行调整。土壤肥力较高的区域可以适当缩短株距,肥力较低的区域则需要增加株距,例如,在肥沃的土壤中,株距可以设置为20~25 cm,而在土壤肥力较差的条件下,株距应调整至30~35 cm。在保证充足灌溉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反之,在旱地条件下,则需要适当降低种植密度以减少水分竞争,从而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以中部干旱地区为例,适宜的种植密度约为每公顷5.5~6.5万株,而在南方多雨地区,由于水资源相对充足,种植密度可以达到每公顷7.5~8.5万株。种植密度的控制还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整。例如,在高温多湿的地区,高密度种植可能会引发病害的发生,应适当降低密度以增加作物之间的空气流通,减少病害的发生概率。相反,在温和气候的地区,则可以适当增加密度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1.4 施肥管理
玉米是一种对氮肥需求较高的作物,也需要充足的磷肥和钾肥,建议在種植前进行土壤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来确定肥料配比。例如,如果土壤氮、磷、钾含量较低,可以考虑使用NPK复合肥,比如15-15-15(氮-磷-钾各占15%)的配比。在肥力较好的土壤中,可能需要调整比例,或者增加微量元素如锌、铁等的供应,这些也是玉米良好生长所必需的。玉米的施肥通常分为基肥和追肥两个阶段。基肥主要在播种前施入,为幼苗提供起步阶段所需的养分。基肥一般推荐施用有机肥如牛粪、猪粪或者鸡粪,这些有机物不仅提供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有机肥的推荐用量大约为每公顷3 000~5 000 kg,取决于土壤的原始肥力状态。追肥则主要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期进行,如拔节期和抽雄期。这两个时期,玉米对氮肥的需求量最高,追肥通常使用速效性氮肥,如尿素,施用量约为每公顷150~300 kg[1]。现代农业推荐使用条施或穴施的方式,这样可以更加直接地将肥料施于玉米根部周围,减少肥料的流失,并提高利用率。条施是在播种前将肥料均匀撒在预定的种植行中,然后覆土,这样根系可以直接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穴施则是在玉米播种时或拔节、抽雄期将肥料直接施在植株附近的土壤中。过量施肥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导致土壤盐渍化和水体污染,确定施肥量应基于土壤测试结果、前作物的残留肥力和作物的具体需求。一般而言,全生育期的总氮用量应控制在每公顷180~220 kg,磷(以P2O5计)60~90 kg,钾(以K2O计)90~120 kg。
1.5 灌溉管理
玉米从播种到收获,大致可以分为出苗期、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和成熟期,拔节期和抽雄-吐丝期是玉米生长中最为关键的两个阶段,其间的水分管理直接影响到玉米的穗粒发育以及最终产量。拔节期和抽雄-吐丝期的玉米应确保充足的水分供应,避免因干旱导致的生长不良或产量降低。在出苗期,适量的灌溉有助于保湿促苗,应避免过量,以免导致土壤板结或苗床过湿,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灌溉的标准多以土壤湿润但无积水为宜,灌水量一般控制在每亩约30 m3左右。进入拔节期,玉米的生长速度加快,对水分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应重点关注土壤水分状况,保持土壤湿润,一般需要每7~10 d灌溉1次,每次灌水量可增加到每亩45~60 m3。特别是在干旱或者高温天气下,灌溉的频率和量可能需要适当增加。抽雄-吐丝期是玉米灌溉的重點时期,这一阶段决定了玉米的结实率和产量,应确保土壤始终保持适度湿润状态,以促进花粉的正常散发和籽粒的充分灌浆,灌溉的总量通常要达到每亩60~75 m3,根据天气状况和土壤湿度适时调
整[2]。成熟期的灌溉要根据实际情况谨慎处理,过湿的条件会使玉米植株延迟成熟,适当的灌溉可以避免因干旱造成的粒减轻和品质下降,一般在玉米籽粒含水量降至30%左右时停止灌溉,以利于作物成熟和后期的收获工作。滴灌和喷灌是目前较为先进和节水的灌溉方式,它们可以准确控制灌水量并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滴灌可以实现对每株植物根区的精确供水,减少田间湿度,从而控制杂草的生长和病虫害的发生,而喷灌则能够适用于较大面积的玉米田,实现高效的水资源利用。
2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化学防治
在玉米的生长周期中,常见的病害包括玉米大斑病、灰斑病、叶斑病等,害虫则包括玉米螟、根蚜、刺螟等,这些病害和害虫如果不加控制,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化学防治的前提是准确诊断病虫害的类型,需要通过田间检测和监测,结合农业技术人员的经验来进行。一旦病虫害类型确定,就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处理。例如,对于玉米大斑病,常用的化学防治药物包括三唑酮、苯醚甲环唑等系统性杀菌剂,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叶面喷施,被作物吸收后对病菌产生毒杀效果。选择农药时不仅要考虑其针对性和效果,还要关注其对环境和非目标生物的影响,通常推荐使用登记在册且对人类和动物相对安全的农药。在使用农药时必须严格按照标签上的推荐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3]。例如,对于玉米螟的防治,可以在发生高峰期使用含有氯虫苯甲酰胺或者噻虫嗪的杀虫剂进行喷施,每亩用药量一般为20~30mL,稀释后均匀喷洒于受影响的作物上。在实施化学防治时,应该注意的是农药的使用时间和频率,建议在玉米生长关键期进行喷药,比如在玉米拔节期和抽雄期,这时作物对病虫害的敏感性较高,适时的化学防治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2.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病虫害的生物特性,通过人工或机械方式直接干预其生命活动,这样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玉米螟为例,其危害严重时,可采用机械振落的方法。在玉米螟幼虫开始大量孵化时,利用特制的振动器沿着玉米行走,通过机械振动使幼虫从植株上落下,再进行集中销毁,振落机每小时能处理0.5~1 hm2的玉米地,振落效率可达85%以上[4]。性诱剂诱杀技术则是利用昆虫的性信息素吸引同种异性个体,在特定区域集中捕杀,这种方法对于玉米螟等害虫尤为有效,在玉米田中合理布放性诱剂陷阱,每公顷放置5~10个,能够大量捕捉成虫,从而减少下一代害虫的数量。性诱剂通常每隔7~10 d更换1次,以保持其吸引效力。黄板诱杀是另一种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它基于某些害虫对特定颜色的偏好,通过设置黄色黏板吸引并捕杀害虫。在玉米田中,每公顷设置黄色黏板20~30片,距地面50~70 cm高度最为适宜,黄板不仅可以捕杀飞虫,还可以监测害虫种群动态,为其他防治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2.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利用自然控制机制,这种方法能够提高作物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利用天敌是生物防治中的一项核心策略。例如,针对玉米大斑病虫害,可以引入特定的寄生性天敌如瓢虫和蜘蛛螨等,瓢虫尤其擅长捕食玉米上的蚜虫,一个成年瓢虫在其一生中可以消灭数千只蚜虫。在一个玉米种植季节中,每公顷可释放瓢虫1 000~2 000只,根据病虫害发生程度适时调整数量,蜘蛛螨作为捕食者,可以有效控制多种小型害虫。释放这些天敌前,需要评估病虫害种群密度,确保释放量能有效控制害虫而不致破坏生态平衡。玉米生产中常用的微生物制剂包括含有拮抗菌的生物农药,如枯草芽孢杆菌和链霉菌,这些微生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病虫害的生长和繁殖[5]。例如,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不仅可以通过产生天然抗生素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还可以通过产生毒素直接杀死害虫,应根据天气条件和病虫害发生情况适时调整喷施频率和剂量,一般可以每10~15 d喷施1次微生物制剂。植物源性物质,如大蒜和辣椒提取物,也是生物防治中常用的自然产品,这些植物提取物含有能够驱避或杀死害虫的化合物。例如,辣椒提取物能够有效驱避多种昆虫害虫,并对某些昆虫具有杀伤作用,在玉米生长季,可以通过喷施辣椒和大蒜提取物的混合液进行预防和治疗,通常建议每隔7~14 d喷施1次,具体频率依据害虫压力和气候条件调整。
3 结语
在不断变化的农业环境下,玉米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至关重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科学的不断深入研究,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创新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策略的出现。未来可以预见的是,基因编辑和生物工程技术可能会为玉米育种带来新的突破,培育出更加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新品种。
参考文献
[1] 王勇妹,杨慧珍,韩志强.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J].现代农村科技,2024(4):42-43.
[2] 李强.玉米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J].种子科技,2024,42(5):112-114.
[3] 秦丁荣.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J].种子科技,2024,42(5):115-117.
[4] 董延梅.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探析[J].河北农业,2024(2):49-50.
[5] 邓涛.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4(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