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蛭通脉方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4-05-21 00:38:04张会凯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5期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偏瘫

*基金項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2020303)

第一作者简介:张会凯(1977-),男,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病与康复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芎蛭通脉方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n=75),给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n=75),给予针刺运动疗法和芎蛭通脉方口服,记录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S),上下肢运动功能(握力、6 min步行直线距离),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FL)水平的变化,客观评价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NIHSS评分、AS评分、上下肢运动功能和SAA、NFL水平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末,2组患者NIHSS评分、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AA、NF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半身不遂侧握力、6 min步行直线距离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芎蛭通脉方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明显提高,肢体运动能力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

关键词:芎蛭通脉方;针刺运动疗法;缺血性脑卒中;偏瘫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4)05-0073-05

Observation 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ongzhitongma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Acupuncture Exercise Therapy on Hemiplegia Patients after Ischemic Stroke

ZHANG Hui-kai

(Xinl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nle 0507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Xiongzhitongma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exercise therapy on limb dysfunction in hemiplegia patients after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150 hemiplegia patients after ischemic stroke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75) and observation group (n=75).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cupuncture exercise 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cupuncture exercise therapy and Xiongzhitongmai Decoction. The changes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 clinical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score (AS), motor function of upper and lower limbs (grip strength, 6min walking linear distance), serum amyloid A (SAA) and serum 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 protein (NFL) level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jectively evaluat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IHSS score, AS score, motor function of upper and lower limbs, SAA and NFL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At the end of the 12th week, the NIHSS score and AS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levels of SAA and NFL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grip strength of hemiplegic side and the 6-min walking straight distanc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upper and lower limb motor function, limb motor ability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hemiplegia patients after ischemic strok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Xiongzhitongma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exercise therapy.

【Key words】Xiongzhitongmai Decoction; Acupuncture Exercise Therapy; Ischemic Stroke; Hemiplegia

隨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呈逐年递增趋势,并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已经成为我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发病原因[1]。虽然目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超早期静脉溶栓和(或)动脉取栓等方法,但很多患者还是会遗留肢体瘫痪、吞咽障碍、言语障碍等后遗症,由于脑组织解剖的特殊性,肢体的肌力恢复,尤其是上肢功能恢复较慢,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因此脑卒中的早期康复领域一直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笔者采用芎蛭通脉方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新乐市中医医院中风病、针灸科收治的150例患者,均为缺血性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男女比例为44:31,年龄35~75(59.22±7.21)岁,身高151~181(165.20±15.51)cm,体重60~80(72.94±6.88)kg,其中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分别为29例、58例、37例;观察组(n=75),男女比例为41:34,年龄33~75(60.13±8.02)岁,身高151~182(167.09±15.17)cm,体重60~80(73.82±6.97)kg,其中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分别为37例、65例、32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的诊断标准:主症为半身不遂,合并以下一项或多项: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言语不清、视物模糊、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头晕。(2)年龄35~75岁。(3)急性期均经头颅CT或MR证实为脑梗死。(4)意识思维正常。

1.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内科学(第十版)》[4]中有关中风病诊断标准,以痰瘀阻络的症候表现为诊断依据。症见: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头晕目眩、行走不稳、呛水呛食、目偏不瞬,舌质暗,舌苔白腻,脉弦滑。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以上诊断标准。(2)能严格按照要求足疗程用药。(3)本研究经医院议案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号20191221)。(4)所有患者均志愿参加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既往有脑卒中瘫痪病史、先天残疾患者。(2)影响站立的骨科疾病以及严重的心肺疾病。(3)精神系统疾病、药物或酒精依赖史。(4)凝血机制缺陷障碍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1.5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据基础合并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钙离子拮抗剂或ACEI或ARB类药,硝酸酯类扩冠,双胍类、磺脲类等降糖药物。2组患者均给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芎蛭通脉方口服(由川芎、水蛭、地龙、全蝎、桃仁、法半夏、茯苓、陈皮、桂枝、黄芪、石菖蒲、甘草组成),2组治疗共持续进行12周。

针刺运动疗法:针刺取穴:百会、手三里、外关、合谷、中渚、后溪、足三里、阳陵泉、上巨虚、三阴交、太冲、跗阳,肝阳上亢取风池,痰瘀阻络取丰隆,气虚血瘀取足三里,阴虚风动取双侧太溪等。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关节辅助被动活动、桥式运动训练、翻身/坐起训练、坐站平衡训练、步行训练、肢体平衡训练等方法。先给予针刺后,立即在针刺部位给予上述适当方式运动训练,促进患肢的活动,留针30min起针后立即给予手法刺激穴位诱发运动,每日1次,每周连续做6 d,周日休息。

1.6  观察指标

1.6.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评分范围在0~42分,随着分数增高提示神经受损越重,具体标准:0~1分:正常或趋于正常;2~5分:轻微;6~15分:中度;16~20分:中重度;21~42分:重度。

1.6.2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S)量表  评分范围在0~45分,具体标准:0~15分:轻型;16~30分:中型;31~45分:重型。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清晨空腹抽肘静脉血5mL,置于凯达KH19A高速离心机(湖南凯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3000转/分离心5 min,分离血清,采用聚创JC-1086A酶标仪(青岛聚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运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血清SAA、NFL表达水平(试剂盒由上海鼎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6.3  上下肢运动功能  上肢运动功能采用Jamar Hydraulict型液压握力计(Performance Health,测量范围90 kg/200磅)测定半身不遂侧上肢的握力,下肢运动功能采用6 min步行直线长度,以米为单位。以上测量方法均进行至少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定结果。

1.7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6.0 for windows统计学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AS评分量表评分比较(P>0.05)。第12周末,2组患者NIHSS、A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NIH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上下肢运动功能比较  治療前2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末,2组患者上肢握力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下肢6分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同组治疗前,但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SAA、NFL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SAA、NF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末,观察组SAA、NFL表达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脑卒中属于中医学“中风病”的范畴,《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伤寒论》等均有相关记载,《读医随笔》中这样记载“中风者,人间第一大病也”,提示中风病是中医四大疑难病症之首,外邪侵袭、肝风内动、风痰阻络、气虚血瘀、肝肾亏损均是其病因病机,肝肾亏损是中风病的基本病机,始终贯穿疾病的病程,外邪侵袭,引动内风,加之情绪激动,夹痰、瘀血等导致脉络闭阻或血溢脉外,进而发展成中风病[5]。

脑卒中后患者大脑系统在结构上和功能上进行重组和代偿,如果运用一定的手段或方法使康复的过程缩短,疗效大大提高,患者就会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从而减轻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针刺运动疗法是传统针刺结合适当方式运动的一种全新的偏瘫康复训练方法,对患者针刺过程中,对其偏瘫肢体进行主动或被动活动,通过对患侧肢体进行刺激性治疗,促进中枢神经功能代偿区域对功能障碍区域建立支配信号,促进患肢运动,缩短康复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7]。严文等[8]采用针刺运动疗法干预老年脑卒中病人手功能障碍,结果发现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吞咽呛咳、头痛等症状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认知能力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大大提高。本研究也发现对照组单独应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12周后对照组比治疗前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也明显改善,这与先前研究结果相一致。

本研究发现,治疗12周后2组患者肢体功能均改善,对照组患者较治疗前握力、6分步行直线距离都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半身不遂侧握力、6分步行直线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明显改善,提示芎蛭通脉方联合针刺运动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效果更好,提示联合应用的方案临床效果更好。芎蛭通脉方由川芎、水蛭、地龙、全蝎、桃仁、法半夏、茯苓、陈皮、桂枝、黄芪、石菖蒲、甘草组成,其中川芎性善行窜,下调经水,中开郁结,通达气血,为活血通经要药;水蛭破血通经,主要含氨基酸、水蛭素,有较强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还能调脂降脂,两药联合应用,共为君药,改善缺血区血液循环。地龙咸寒,具有清热、通络、平喘等功效,主要含蚯蚓解热碱、蚯蚓毒素等有机酸,能降压、抗凝、抗血栓等;全蝎为钳蝎科动物干燥体,主要成分是蝎毒,具有抗凝血、抗血栓、抗惊厥等作用,是一种类似蛇毒神经毒素的蛋白质;桃仁既能活血祛瘀,又能润肠通便,三药共为臣药,辅助川芎、水蛭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法半夏、茯苓、陈皮、桂枝、黄芪、石菖蒲共为佐药,加强活血通经、化痰通络功效,“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加用黄芪补气活血、利尿消肿,改善肢体水肿。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共奏化痰通络,益气活血功效。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各种因素均可以引起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9],众所周知低密脂蛋白是人体中的坏蛋白,被氧化形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加之长期高血压使血管内皮损伤,内膜破溃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沉积于血管中膜内,日积月累斑块逐渐增大,血压忽高忽低斑块破裂脱落,移行至脑血管远端,形成动脉到动脉栓塞,引起患者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的昏迷甚至死亡[10]。人体产生炎症反应时,血清淀粉样蛋白A也大量产生,而且产生的SAA还会抑制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性,高密度脂蛋白促进胆固醇的代谢[11],SAA也参与动脉硬化形成,SAA通过高密度脂蛋白逆转运至肝脏进行代谢,通过调节血脂,SAA水平也会进一步降低,从而改善动脉硬化[12]。本研究发现,治疗后2组患者SAA水平都不同程度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说明联合应用的方案能明显降低炎症反应,明显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刘蕊等[13]应用化痰通络汤治疗脑梗死病人,患者血清SAA水平明显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

神经丝轻链蛋白(NFL)是神经丝中重要的纤维成分,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神经纤维主干[14]。当血管病变、创伤、炎症、神经变性等神经及神经元的各种损害均引起脑脊液和血清中NFL水平增高,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NF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所以监测其水平可以了解神经及神经元的损害程度[15]。本研究也发现治疗后观察组NF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肌肉萎缩会导致肢体肌力下降。Darras等[16]已经报道:磷酸化NFL水平已经作为脊髓肌萎缩疾病的反应标志物。所以防止肌肉萎缩就一定程度的改善了患者的肌力,进而改善了肢体运动功能。而我们联合的方案也证实了运动功能改善较好的患者血清NFL水平明显低于功能恢复差的患者水平。马冰冰等[17]报道:脑梗死患者NFL基线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不仅能区分AIS和TIA,还能判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这对脑梗死的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芎蛭通脉方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有效,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但本研究样本量偏少,下一步需要扩大入组样本量,并且延长观察时间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静,陈松,吕传柱,等.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诊治专家共识院前急救解读[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11):946-949.

[2]曹慧,黄志东,梁丽,等.手足十二穴捻转平补泻手法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肌力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41(4):205-209.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2018,51(9):666-682.

[4]张伯礼,吴勉华.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205-215.

[5]舒鑫,董兴鲁,郝晓晖,等.中医整体观下中医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研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27(11):1356-1364.

[6]陈安,曹霄,张慧林,等.针灸辅助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331-335.

[7]齐丛会,刘山山,邢潇,等.针刺运动疗法临床应用发展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7,32(5):53-57.

[8]严文,庄珣,慕容嘉颖,等.针刺运动疗法对老年脑卒中病人手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6):1012-1015.

[9]张辽,贺飞,张子雯,等.中医醒脑开窍针灸对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9):1957-1960.

[10]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制定工作组,章薇,娄必丹,等.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J].康复学报,2021,31(6)437-447.

[11]余青龙,任娟,周奇卿.血清SAA、BDNF、ALP水平与脑卒中后并发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J].实用预防医学,2018,25(5):565-568.

[12]闫飞,高征.sdLDL-C、Hcy、SAA、D-D联合检测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11):90-92.

[13]刘蕊,马力,江礼焰,等.化痰通络汤对风痰阻络型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糖化血清蛋白的影响[J].安徽医药,2023,27(2):396-400.

[14]杨延雯.血清神经丝轻链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分析[D].唐山:华北理工大学,2022.

[15]惠琳娜,曹辉,李娟,等.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血清神经丝轻链、磷酸化神经丝重链水平与肌肉萎缩程度的相关性[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2):368-371.

[16]Darras BT,Crawford TO,Finkel RS,et al.Neurofilament as a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spinal muscular atrophy[J].Ann Clin Transl Neurol,2019,6(5):932-944.

[17]馬冰冰,王凯华.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1,24(21):1916-1923.

(收稿日期:2023-10-23)

猜你喜欢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金伯华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经验
雌激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中风复元方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阿司匹林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对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影响
上海医药(2016年13期)2016-07-26 23:13:42
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分析
血栓通注射液对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上海医药(2016年11期)2016-06-30 21:38:56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