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茂
摘 要 通过对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发现很长一段时间里语文阅读教学失去了“语文味”。本真语文是重显“语文味”的重要教学理念,在阅读教学中需要依赖于具体的教学策略而落地。
關键词 初中语文 “本真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人类精神成长的过程中,追求的是真善美,摒弃的是假恶丑,将这一理念贯穿到初中语文教学中,那么初中语文教学自然也要追求真善美。真善美指向不同的领域,“真”作为第一要素,决定着一个人的精神底色,也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成色。面向初中生进行的语文教学,首先要追求的就是“真”。“真”的本体是什么?答案就是“本”。“本”指向最深处最核心的东西,将“本”与“真”结合起来,让语文教学表现出本真的一面,这样的语文教学能够奠定学生精神成长的基础。由此初中语文教学也就有了“本真语文”的追求。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听说读写,阅读教学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视角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多的是服务于应试的需要,这种状态下的学生阅读表现出很多的“匠”味。笔者以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所追求的不只是学生对阅读技巧的熟练掌握,更不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能够有所谓百试百灵的技巧。阅读教学如果过于追求技巧,过于追求答题的效果,那这样的阅读就会失去其本真的味道。本真语文视角下的阅读教学,应当致力于让学生回到文本之本,回到阅读之本,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追求本真,在本真的引导之下深入本本,这样可以完成一个真正的本真语文阅读过程。对于教师而言,这一过程需要策略的支撑,需要在策略运用的实践当中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分析提炼出更加有效的本真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下面就以《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教学为例,略谈一些收获。
一、 “本真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需要策略支撑
本真语文对于很多教师而言,可能是一个比较空洞的概念。其实在笔者看来理解本真语文并不复杂,只要让语文阅读教学回归到语文本身,回归到文本阅读与感悟本身,那就是向本真的回归。当然也有同行认为,在语文教学当中应当以学生为根本,让语文姓“语”,追寻有“语文味”的“本真语文”。关于语文学科的“语文味”,在课程改革的过程当中,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热议。而之所以会引起热议,就是因为在课程改革的过程当中,语文课堂被添加了很多元素,进行了很多所谓的创新,结果语文课堂在表现得花枝招展的同时,与语文学科应有的特质渐行渐远。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语文教学才需要向本真回归,本真语文才拥有面向当下的强大生命力。
基于本真语文的视角开展阅读教学,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策略的支撑作用。这是因为本真语文更多的是以教学理念的形式存在的,其真正落地必须依赖于相应的教学策略。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教学策略就是将本真语文教学理念转化为学生学习力的桥梁,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抓手。有了教学策略的支撑,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可以面向文本,抵达语文学科应有的本真彼岸。
语文学科的本真,通常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理解:一是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角度理解,在阅读的时候应当去感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感悟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二是从文本解读角度理解,认识到文本意义的探究应当是多角度的,对于一篇经典的课文,学生既应当有基于自身经验的理解,又应当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既应当站在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又应当面向当下去理解。挖掘文本的主体意义与受体意义,挖掘文本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应当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本真追求。三是从寻求与阅读相关联的意义生成途径的角度理解,阅读教学的核心是阅读,但是对阅读教学的理解不能过于狭隘与孤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是信息的充分加工过程。但是从学习机制的角度来看,学生在输入并加工了丰富的信息之后,他们总会有输出的动机,而输出不外乎说和写,因此顺着学生的阅读表现,让学生在阅读之后恰到好处地进行输出,让学生的信息输出通道保持畅通,也是本真阅读的应有之义。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本真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可以概括为: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并面向文本,从语文学科固有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两个角度,引导学生感知并感悟课文,并从中解读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同时关联学生的信息输出通道,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口头与书面表达,以反哺阅读。
二、 “本真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本真语文视角下的阅读教学策略,需要紧扣学生与文本两个要素,同时要认识到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心智活动。有了这样的理解之后,在具体实施阅读教学时,也就有了可靠的抓手。
《纪念白求恩》是毛主席在1939年12月21日所写,此前11月12日,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白求恩医生,在工作中以身殉职。消息传到延安之后,毛主席写下这篇文章。相对于其他的课文而言,初中生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总会产生一些年代感,难以形成直觉的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那显然不利于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形成属于自己的直接认识,这也会使得这篇课文的营养大大流失。认识到这一情形之后,笔者判断这篇课文的阅读还是要回归到本真的出发点,要充分激活学生的经验与思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笔者在教学的时候设计了若干个问题,而后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每一个问题都让学生的阅读过程变成了对文本的精加工过程。学生的收获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下面择要阐述:
首先在学生阅读了课文标题之后,笔者提出了一个宏观的问题:毛泽东主席日理万机,为什么还要为一个医生写下纪念文章?很多学生凭着自己的经验与理解,提出了一些观点,如白求恩医生为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等。面对不少学生的这一判断,笔者没有急着让学生去阅读课文,而是借助于网络以“白求恩”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引导学生了解白求恩的生平以及重要贡献。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带着很强的动机去处理信息,而这正是一个为后面的阅读进行预热的过程。
其次,组织学生在初次阅读中感知,在重复阅读中感悟。感知的内容包括两点:一是构思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医生,二是感知毛泽东主席的写作笔法。结合前面搜集到的相关信息、毛主席在课文中的描写及课文中的插图,学生可以顺利构建出白求恩医生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对于学生而言是理解的基础,体现着文本阅读最本真的一面,即表象的建构。有了这一基础之后,再让学生去分析作者的描写手法,就可以发现毛主席在写这篇课文的时候,实际上是将白求恩医生与中国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而这实际上也就回答了最初提出的那个问题:毛泽东主席之所以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还要为白求恩写下一篇纪念文章,就是因为毛主席从白求恩的身上看到了国际主义精神。
当学生有了这一认识之后,对文本的阅读就可以从感知走向感悟。感悟的切入口较多,在这里可以顺着学生在上一环节中形成的认识进行拓展。比如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可以进一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毛主席看来,白求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国际主义精神有着哪些具体的表现?这个问题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能够让学生回过头去重新阅读课文。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带着问题去对文本进行深度剖析与思考,而这个时候学生对白求恩的认识也会更加全面。如果说在感知环节学生的阅读重点是对白求恩外在形象的构建的话,那感悟环节的阅读重点就是认识白求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事实上这也正是毛主席所写作的重点。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最终会发现:这篇课文看起来好像不像其他的课文那样有文采,也不像毛主席的诗词那样有着宏大的伟人气魄,但正是这样的描写,却让我们(指学生自己)对白求恩这个人有了完整的认识,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和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让他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和高大。
最后,组织学生進行复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复述有助于学生将学习过程中的观点进行梳理与提炼,有助于学生将自己的感知与感悟结果纳入长时记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但真正的对话不是顺从、听从,而是这四个要素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敞开心扉,充分表达意见,自由交换看法,并获得真诚的接纳与倾听。教师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复述情境,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形成更有概括性的收获。
三、 “本真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反思
上面三个教学环节的组织,充分体现出了阅读教学中基于本真语文视角的教学策略运用。从本真语文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紧扣文本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无论是从阅读的主体角度来看,还是从阅读的客体角度来看,这样的阅读都是扣“本”的。而学生在阅读中的收获,既不是来自教师简单传授的间接经验,也不是基于某些原因而进行的无病呻吟,学生所形成的认识,尤其是对白求恩形象的构建、对白求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国际主义精神的理解,都是非常深刻的,都能够纳入学生已有的经验系统中。学生所获得的是真正的认识,这种认识既包括认知上的发展,也包括情感上的提升,表现出真正的“真”的一面。
教学策略的运用者毫无疑问是教师,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追求语文的“本”和“真”,要简化教辅手段,优化引导方法,强化训练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理解课堂实效的时候,既要面向学生的应试需要,也要面向学生的发展需要。这两个需要的同时满足与本真语文所倡导的观点并不矛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所倡导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思考这些核心素养要素的落地应当经由怎样的教学过程。很显然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本真语文视角下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在认知与情感同步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文本背后的文化理解,从而形成文化自信,获得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理解,从而表现出语言运用意识和思维能力,在人文性理解的过程中获得审美创造认知。
总而言之,本真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既能够满足学生应试的需要,又能够满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是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抓手。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如皋市实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