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萍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随着我国茶文化的繁荣发展,全球范围内对我国茶文化及茶文化典籍的研究愈发热切,在此背景下,大量有代表性的茶学经典被翻译成各种语言版本,在世界各地流通,其中,即包括对《茶经》的翻译。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茶经》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茶文化知识深刻理解的充分凝聚,蕴含着深厚的精神内涵。该部专著中有大量内容与其他文本相比均存在着互文关照的联系,梳理明确《茶经》的互文内容,可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了解《茶经》主旨,保障翻译准确性。
由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首部专著,其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进步,并将普通茶事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囊括了茶叶起源、茶道原理、采茶制茶饮茶技艺等各方面知识,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茶经》有着突出的美学意蕴,不论是其思想内容,还是语言形式都别具一格,展现出高度的科学价值,系统传递了茶学信息,同时表现出显著的文化性、艺术性及科学性。鉴于其划时代地位,《茶经》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成为国外读者青睐的对象,作为我国茶文化的第一步专著,《茶经》帮助全球各国更好地认识了我国茶文化,并使得我国茶产品远销海内外。为展现《茶经》的精神内涵、美学意境,对于其的翻译务必要做到“传情”且达意,进而全面展现《茶经》的行文美、形色美、质朴美、意义美[1]。
互文性该项概念最初是由法国文学批评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于1969年在其著作《符号学》中提出的,在她看来,互文性主要是指一种或若干种符号系统于另一种或若干种符号系统中的转换。不管是哪个文本均难以摆脱其他文本而存在,换言之,不同文本之间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这种互文性,决定了在对各种文本进行理解时,均有赖于参照该种相互关系。同时,处在各种时空下的文本相互间可不断实现意义交替,进而建构起一个庞大的超文本。值得一提的是,不可将互文性简单地理解成复制、摘抄或剪贴的过程,而是讲究从文本之中提炼的语义成分总是超越该文本而指向其他前文本,该部分前文本将既有的话语放置在与它们紧密相连的更大的社会历史文本之中[2]。
某种意义上而言,任何一个文本均是在其过往的文本的遗迹或者记忆的基础上形成的,亦或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转化中形成的。法国文学评论家罗兰·巴特指出,不论是哪个文本均属于是一个互文本,换言之,在一个文本中,会不同程度地以或多或少可辨认的形式存在于其他文本中,各种文本均是引文的新织体。互文性理论除去强调文本形式彼此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联系,还关注文本内容的形成过程,强调相关难以追本溯源的代码,及各种随处可见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不论是哪部文本作品,都脱离不了其所在的本民族或国家、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人文风俗、艺术、政治、宗教等构成的文化体系中,并且还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地区的其他民族文化存在着盘枝错节的联系,基于对各自文化传统的借鉴、吸纳、影响及传播,不可避免地会与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思想或话语形成各种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茶经》延绵数千年,经久不衰,伴随时代的发展演变,我国不管是语用习惯,还是字词意义都发生了极大转变。如此一来,别提是外国友人阅读《茶经》该部专著,就算是国人读起《茶经》也面临不小的难度。因此,要想翻译好《茶经》,首先要做到读懂《茶经》,进而基于对《茶经》的深入了解,对其展开翻译,并在翻译实践中借助互文性理论。由此要求翻译人员不仅要致力于查找《茶经》的互文信息,提高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还要参照前期翻译作品的意见,对《茶经》进行更准确地的翻译。而基于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了解到,互文性在文中出现一般有呈现形式:一是将其他文学作品的相关内容直接引用于本文本之中;并通过应用引号,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二是将各式各样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引用到文本之中;三是采用拼贴的方式,将其他文学作品的引入到本文本之中,并通过适当的改造,乃至采用夸张的手法予以表达,以此实现对其的创新应用;四是反讽的临摹手法,该种手法既广泛出现于西方文学作品中,还在之后大量小说作品中得到应用。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在《茶经》中介绍有大量与茶相关的知识,其中还涉及有大量的互文关照信息,该部分信息不仅要求翻译人员能够对其进行正确翻译,还希望读者能够对其予以到位解读。对于翻译人员来说,其同时拥有翻译者和读者双重身份,因而在翻译实践中,翻译人员要想更为准确地将原文信息传递给目的语受众,则务必要参照原文文本中源语语境中的互文关照,即为翻译人员应当有意识阅读大量与《茶经》该部专著相关的其他文本。
比如,在《茶经》中,其作为一个尤为明确的文本,引用了诸如《神农食经》《晏子春秋》《晋书》《搜神记》《食论》等诸多文本,通过对这些文本的查找了解,可帮助翻译人人员更全面系统、多维地了解《茶经》,领略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深刻体会原本创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对应的,这便对《茶经》翻译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即翻译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翻译素养,掌握大量英语词汇,对茶叶专业知识的了解较为深入,还应当具备相应的汉语文学素养。唯有如此,翻译人员在应用互文性理论对《茶经》进行翻译时,方可实现对其中包含互文性信息的有效提炼,继而再将《茶经》与原文本进行对照分析,保证自身在翻译《茶经》时可准确掌握文辞意蕴、语义结构等,保证翻译的文本可实现对原文本的充分还原。
经书在古代尤为得到统治阶级的极力推崇,因而,被认为是一种权威及导向的书即可称之为“经”。而之所以将《茶经》称之为“经”,是因为它是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现存最早、最全面介绍茶的首部专著,进而以此体现该书在茶叶领域的权威性、经典性。另外,“经”还有着多种不同的互文含义,在各种文化背景、语言环境下,往往会让人们产生不同的认识,其中较常联想到的便是有着鲜明宗教特色的经典书籍,如《道德经》《易经》《华严经》等,特别是在外国友人广泛认为东方古典书籍有着神秘东方色彩的观念影响下,倘若书名意义表达不明,极易让目的语受众产生误认[3]。因此,基于互文关照理论,学界广泛将《茶经》书名翻译成“The Classic of Tea”,其中,“Tea”是对《茶经》中心论题“茶”的聚焦,“Classic”则是对《茶经》所具备权威、经典地位“经”的明确阐释,具有“经典的;著名的”含义,同时规避应用了诸如“canon”、“scripture”等有着突出宗教特色的词汇,进而有效防止了目的语受众应历史背景、地域文化差异而可能产生的误认,让受众明确认识到《茶经》是一本侧重于阐述茶文化的专著。
《茶经》全书由上、中、下三卷,十个章节组成,各个章节标题都简洁、明确且有概括性,具体包括有一之源(关于茶的起源、性状的考证)、二之具(记载采制茶工具)、三之造(介绍茶叶种类及其采制工艺)、四之器(记载煮茶、饮茶的器皿)、五之煮(记载烹茶法及水质品位)、六之饮(记载饮茶风俗及品茶方法)、七之事(梳理关于茶叶的逸闻轶事及药效)、八之出(阐述茶叶产地及其优劣势)、九之略(介绍器皿的使用条件)以及十之图(将采制茶、饮茶等全面环节绘制于绢素上,悬挂茶室,便于品茶时对茶经进行领略)。标题简约而不简单,其中,数字对应的是章节顺序;“之”则为古汉语中的助词,在此主要表示一种连属关系;最后一个字则表示对应章节讲述的主要信息,作为翻译实践中所需着重关照的词汇,翻译人员应当综合分析该部分标题词汇对应表达的互文含义[4]。
比如,对于“一之源”中“源”的翻译,有翻译人员将其翻译成“Origin”,还有翻译人员将其翻译成“Provenance”。相比较来说,“Origin”意为“起源;源头”,“Provenance”则意为“发源地;出处”,“Provenance”有着相比“Origin”更为广泛的含义,同时参照“源”在与《茶经》前期或同期文本中的意义,大多用作“根源;来源”而言,由此决定了这里的“源”与英文“Provenance”的含义更为接近。
又如,“二之具”、“四之器”对应所指的茶具、茶器,对于当今时代来说,它们广泛被认为是饮茶的饮具和用以采制茶、贮茶的工具。而通过将茶具、茶器视作互文信息,参照过往的文献资料可了解到,《茶经》作者所处的那个年代,茶具主要指的是采制茶、贮存茶工具,茶器则主要指的是量茶、分茶、饮茶、展示茶叶等的工具,这一用法与现代社会截然相反。对此,在翻译实践中,应当切实选择合适的译词。与此同时,由于目的语语境与汉语语境的不同,在翻译过程中切忌盲目地进行直译,比如,不可将“一之源”直译成“One of Provenance”,否则极可能让目的语受众误认成“来源之一”,可翻译成“The Very Provenance of Tea”。还有翻译人员基于对互文关照、语境差异的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将“二之具”、“四之器”分别翻译成“Tackles for Harvesting Tea”与“Utensils for Preparing Tea”,与原文含义相符。
《茶经》是公元780年左右,世界上最早问世的一部茶叶专著,内容包含茶叶起源、采制、器具等各个方面。在对《茶经》进行翻译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种有着鲜明中华文化特色的独特事物,该部分内容或因其属于是生僻字,或因其传递的内容极具文化意蕴,所以难以找到适宜的译词予以翻译。针对该种情况,翻译人员对《茶经》中的引文进行了有效应用,《茶经》中引用了大量不同朝代作者与茶相关的典故著述,特别是在“七之事”章节,引文共计十余处,包括“《神农·食经》”“《晏子春秋》”“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云”、“壶居士《食忌》”、“司马相如《凡将篇》”等,这些均为标志性的互文信息,基于互文标记进行互文搜寻,翻译人员可追本溯源,找到互文性标记对应的文本,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提升对《茶经》内容的理解与掌握[5]。基于此,翻译人员在对生僻字进行翻译时,可应用音译+注释的翻译方法;在对文化内涵深厚的句式进行翻译时,则可直接对其深层含义进行翻译。比如,在对《茶经》中“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翻译时,翻译人员可基于互文信息找到诗句原文出处张孟阳《登成都楼诗》,其中,“芳茶”意指四川的茶,“六清”指的是古时的六种饮料,诗人赞誉茶的甘美胜过各种饮料,茶的醇香传遍全国九州,所以翻译成“Sichuan teas tops all in scents andlooks;Fame goes around without any hooks.”以此直接通过译文直接呈现诗句的深层含义。
在茶学典籍中,时常会出现各种文化负载词,《茶经》便是如此。这些文化负载词不仅是互文性标记,还是文中的实质内容。对于该部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倘若应用传统的翻译方法,则很难准确传递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还可能使得翻译效果大打折扣,使得目的语受众对译文产生误认。对此,翻译人员应不拘泥于字面含义,尽可能保留原文蕴含的文化内涵,基于互文关照理论,展现译文的忠实性及连贯性特征,使目的语受众正确理解译文。比如,在对《茶经》中的“五行去百疾”进行翻译时,可参照《尚书》的洪范篇,了解到“五行”为中华文化中的“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是一种物质相生相克的文化特色体现,在这里主要是表达人体的脏器有着五行的特色,有着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特色,进入该种状态即可达成去百病的效果[6]。再结合中医文化中的五行属性,可了解到《茶经》这句话旨在对茶的药理功能予以强化。基于此,为使原文翻译实现文化传输的效果,可将“五行”这一文化负载词翻译成“Harmonize”,有效传达五行文化中“和谐;均衡”的文化理念,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播弘扬。通过对《茶经》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可让目的语受众更为准确地了解到茶叶是一种重要的饮品,除去要放松身心,还具备一定的药用功效,并且还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精神内涵。
互文关照在帮助翻译人员深入了解翻译文本、准确翻译文本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茶经》作为一部划时代的茶学巨著,保证对其翻译的准确性,对向世界传播中国茶文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在《茶经》翻译实践中,翻译人员必须要切实梳理明确文本中的互文关照信息,并同时做到对原文本的通读,以及对互文本的有效参照,进而做到对原文意义的有效理解,助力更好地开展翻译工作,推动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