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论持久战》

2024-05-20 13:36林娜娜
创造 2024年3期
关键词:论持久战战略思维战争

◆ 车 辚 林娜娜

《论持久战》是指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纲领性文献。这部著作一问世就引起了我方、盟方、敌方的高度关注,成为毛泽东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军事战略著作之一。这部著作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在极度不稳定不确定的时局变化中给出了确定性的答案,指出了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条件、路径、阶段、动力。《论持久战》全文5 万多字,共分为21 个部分,主要观点、论断、结论已为世人熟知。今天,我们重读《论持久战》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回顾历史、重温经典段落,而是要回答新时代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等最基本的问题。

一、坚持系统观念和战略思维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是毛泽东本人一直坚持的观点。但是,持久战论当时没有在全国形成压倒性优势,亡国论和速胜论还有很大的市场:亡国论者只看到敌我强弱对比一个因素,认为“抗战必亡”“再战必亡”;速胜论者则根本忘记了强弱这个矛盾,而只记起了其他矛盾,夸大中国的长处,希望某一次战役能成为“准决战”。1938 年5 月10 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时指出:“现在蒋介石与我们的估计都认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近《大公报》两篇社论态度变化,认为鲁南战争是准决战,否认中日战争是持久战。我们对于中日战争的估计,过去也有两种意见。我一贯估计中日战争是持久战,因为中国是大国,日本不能完全吞并中国,同时中国又是弱国,须要持久战争才能取得胜利。”因此,全国迫切需要一部能系统、全面论述持久战的理论著作指导未来的抗日战争。毛泽东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中国历史文化根基,又经过了10 年土地革命战争的历练,他的深厚学养、系统观念、战略思维、世界眼光使得他能在9 天内完成这部辉煌巨著。

首先,《论持久战》坚持系统观念。所谓系统,是由相互制约的各个部分组织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坚持系统观念就是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从系统、边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坚持全面、整体、有机地看问题,考虑所有的侧面和一切可变因素,从问题的自然、历史、文化、社会、科技等多重维度分析和把握系统演化的规律。毛泽东把抗日战争视为一个系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综合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现代军事思想的精华,对战争各个层次、各个方面以及联系方式,作了深入、细致、切实的分析,把传统的决定战争胜负的“道、天、地、将、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他定义了抗日战争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 世纪30 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这就说明了任何妥协、退让、投降就等于亡国,用毛泽东的话讲,“我们全国大多数人民的抗战到底的‘底’是在鸭绿江”。在全面抗战仅仅过去一年半,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相互叠加、相互作用导致时局一片混乱迷茫的情况下,《论持久战》清晰地勾画了抗日战争演化的初始条件、方向、路径、动力、干扰,指出持久战要经历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将是一个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表现在内线和外线、有后方和无后方、包围和反包围、大块和小块等方面。毛泽东从内因和外因、系统和环境、国际和国内等相互关系的角度回答了“战争要延长多久”这个全国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抗日战争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战争的长期性是确定了的,但是战争究将经过多少年月则谁也不能预断,这个完全要看敌我力量变化的程度才能决定。”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实力和中日两国其他许多决定的因素都是动态变化、相互作用的,都是影响战争进程的或促进、或干扰的约束条件,善于消除各种干扰的影响,“努力于增加自己力量减少敌人力量”,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就能加快战争结束进程。

实际上,不只是《论持久战》坚持系统观念,毛泽东的其他著作如《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践论》《矛盾论》《论十大关系》等光辉著作都体现出鲜明的辩证思想和系统观念,都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思考中国革命、建设的动态发展进程,系统分析影响政治系统、执政系统演化的各种初始条件、内部约束、不稳定不确定风险挑战等影响因素,从而得出关乎革命和建设方向性、全局性、前瞻性、确定性的结论。

其次,《论持久战》坚持战略思维。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所谓战略,就是关系全局性的策略。“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所谓“全局”,就是“整个的局面”,包括全局结构和功能体现出的数量、形态和性质。战略思维是指在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部署、战略布局以及战略措施等设计与思考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种全局性、大局性的思维方法。毛泽东是从时间和空间,政府、军队和民众,敌方、我方和盟方,内线和外线,前方和后方等全局性的角度思考战争演化规律的。他指出:“我们的战略方针,应该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这就是大规模的运动战,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国民党军队在战略防御阶段恰恰进行的是被动的阵地战,以己之短击敌人所长,“使我军失掉地理上和经济组织上的有利条件”。而深入敌后的八路军、新四军则把游击战上升到战略高度,同时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任何人都是战士,任何地点都是战场,这就使得装备低劣的人民军队能抗击60%以上的日军和90%以上的伪军。日军战后总结,敌后战场“敌人的性质模糊不清”,是“没有战线的战场”,是“新型的总体战争”。据程思远回忆,《论持久战》一发表,周恩来就把基本精神介绍给白崇禧,白崇禧深为赞赏,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白崇禧又向蒋介石“详为介绍”,蒋介石也十分赞成,经“军委会”将这篇战略巨著的基本精神“通令全军,作为抗战的最高战略方针”。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毛泽东是杰出的战略家,他的一些关于战略问题的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影响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战略思维根植于党的政治基因,其构成如整体思维、领导思维、应变思维等是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掌握的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战略思维和全球视野,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我国和世界的发展,把我国对外开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立足新时代“两个大局”的历史方位,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全党讲战略、讲大局、讲政治,需要全党坚持战略思维。

二、坚持群众观点和世界眼光

《论持久战》首先公开发表于1938 年7 月1 日出版的《解放》第43、44 期合刊上,同月,延安解放社出版了《论持久战》的单行本。抗战时期,这部著作一再印刷出现了多个版本,如武汉版(1938 年)、重庆版(1939年)、英文版(1938 年《自由谭》版本)、太岳版(1940 年)、新华日报华北版(1942年)、新华日报太行版(1943 年)、胶东版(1942 年)等。单纯的军事理论著作不可能会有那么大的影响,不仅专业人士在读,普通社会阶层也在读。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部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军事战略著作不仅通篇坚持群众观点,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而且坚持世界眼光,把中国战场看作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国内战场和国际统一战线的结合。

首先,《论持久战》坚持群众观点。尽管蒋介石口口声声强调“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但国民党政权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真正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进行对日作战,这才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局面。陈诚提出的“保卫武汉的部署”里面也有“推进全民总动员”,但强调的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原则,民众抗战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自发的、能动的、自己组织的。历史唯物主义在承认个别人物具有重大作用的同时,肯定人民群众对于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把这个原理运用到抗日战争中,毛泽东特别强调人的能动性、政治动员、军队和人民的进步。他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改善军民关系,官兵一致,军民一致,“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但是,国民党的基层组织、基层政权和军队无法做到这些,因此不可能真正发动民众。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践行了毛泽东的思想和主张,陷敌人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使日本侵略者苦不堪言。用日军情报部门的话讲:“中共掌握农民大众的方法极为巧妙,已在华北各地施行。此点,日本望尘莫及。”“在冀中地区,鼓励推广各地方的报纸刊物,以增强群众的民族意识和政治觉悟,使之理解持久战、游击战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等。”坚持人民立场、群众观点让我们党赢得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汇聚起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辉煌成就。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紧密联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就能战胜任何敌对势力的侵略、颠覆、破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其次,《论持久战》坚持世界眼光。毛泽东尽管偏居陕北一隅,但通过电台、报纸、期刊、情报等手段关注着战局的变化,而且那时中共还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保持着密切联系。毛泽东一直认为战胜日本需要三个条件: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这与某些人幻想“只要打三个月,国际局势一定变化,苏联一定出兵,战争就可解决” 形成鲜明对比。蒋介石集团缺乏真正的世界眼光,试图依靠外部势力干涉就能解决问题;《论持久战》的观点是把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一部分,集合全世界的进步力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毛泽东指出:“国际的条件,使得中国在战争中不是孤立的,这一点也是历史上空前的东西。”战争的进程证实了毛泽东的预判,中国战场拖住了日本120 多万部队,同时也接受了大量国际经济、军事、技术和人道主义援助,仅1942 年3 月中国就从美国获得一次性5 亿美元贷款。中国各地还组织了日本人反战团体,仅反战同盟华北联合会1944 年4 月就发展到13 个支部,成员有223 名,广泛参与到前线的政治瓦解和日本国内的反战动员活动中。历史和现实表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都是具有理论修养、战略思维、世界眼光的集体,都具有观察全局、辨识大势、放眼世界、把握长远的强大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视野要开阔,要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

三、启示

80 多年后,我们党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时期,国际国内威胁呈现非线性、随机性、模糊性、离散性、隐蔽性、多维性等特征,我们面临的斗争是复杂严峻的,也是一场总体战、持久战、人民战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都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同西方国家的斗争和较量是不可调和的,因而必然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十分尖锐的。”

今天,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掀起的“混合战”至少存在九大阵线,除了军事包围、间谍活动、网络攻击、技术战、贸易战等,还包括媒体宣传、人权攻击等文化战。所以我们与国际反华反共势力的斗争将是持久战。

《论持久战》曾经在中国人民普遍处于迷茫时指出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走向和结局,给全民族抗战注入了强大的作用力、正能量、稳定性和确定性,它所体现的系统观念、战略思维、群众观点和世界眼光今天仍然具有启示意义。我们相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勠力同心,有全世界正义和进步力量的支持,我们就能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冲破任何封锁线、跨越任何封锁沟、打赢任何强加在我们头上的混合战、总体战、持久战。

猜你喜欢
论持久战战略思维战争
创设学习主题,促成深度学习——以“从《论持久战》看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例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被风吹“偏”的战争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战略思维
他们的战争
“四个全面”是辩证统一的战略思维
毛泽东《论持久战》是指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战略思维:领导干部的必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