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彩荣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云南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上强调:“要保持一抓到底的干劲,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敢为抓落实,把每一项工作抓具体,说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以狠抓落实的成效保证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狠抓落实要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中共云南省委确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顺利完成,特别是顺利推进2024年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的根本保障。
抓落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新时代新征程上,保持一抓到底的干劲,首先是党性要求和政治标准。
第一,马克思主义十分注重行动、强调实践。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担负着实现人类最终解放的神圣使命。恩格斯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列宁提倡共产党人要“少讲空话,多做实事”。决不能消极无为,更不能放弃自己的纲领策略,一定要头脑冷静、扎实苦干,务求落实、讲求成效。毛泽东曾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就是靠行动和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崭新的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推进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好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靠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狠抓落实,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就是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比光荣。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然也要靠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折不扣抓落实,确保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要雷厉风行抓落实,统筹把握时度效。要求真务实抓落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为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抓好落实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二,以坚强党性保证一抓到底的干劲。
党性的本质是立场问题,是党性要求。共产党人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和人民立场。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国之大者”,时刻回答好信仰什么、依靠什么、倡导什么的根本问题。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时刻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时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要对党绝对忠诚,时刻回答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在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道路、政治方向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党的十九大立足于我们党领导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大国实际,提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并从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八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对党的整体执政本领的要求,也是对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本领要求,更是保持一抓到底的干劲的根本能力保障。
为全面深入推进中共云南省委确定的“3815”战略,2024 年云南省两会提出了本年度的工作重点。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以高强的本领保持一抓到底的干劲,着力抓实抓牢各项重点工作。
一要持之以恒抓好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保持一抓到底的干劲,要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要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找准云南的发展优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三箭齐发,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稳投资促消费、持续有效激发内需潜力,在加快云南省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质与量的协调增长,谱写高质量发展的云南实践新篇章。
二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保持一抓到底的干劲,一方面,要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云南省发展的内生动力,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把云南省发展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序有效承接产业转移,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大物流,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着力筑牢安全防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要扎实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重点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提升安全生产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巩固拓展强边固防,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确保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三要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也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系统工程。要牢记“省之要事”,着力推进科教强省,牢记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强化科技和人才这一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抓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要着力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推动云南区域协调发展,尽快赶上全国平均水平。要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要要求,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
四要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新篇章,全省各族人民是决定性力量。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将云南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省各族人民,让全省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要持续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加快健康云南建设,确保各族人民有更好的健康医疗保障。要抓好“一老一小”服务工作,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惠民实事。总之,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各族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保持一抓到底的干劲增强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
作风就是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关系我们党能不能长期执政、履行好执政使命。”过硬的作风,是保持一抓到底干劲的重要保障。作风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坏的作风不会一天两天形成,过硬的作风不会自然形成,是锤炼出来的;要坚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持续改进党的作风。
一是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中央八项规定是重要的党内法规,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保持一抓到底的干劲,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问题,假作为、慢作为问题,切实解决各族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注重维护各族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要持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坚持钉钉子精神,持续贯彻落实《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若干规定(试行)》,深入践行中共云南省委提出的“三法三化”,要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招,持久抓、见长效,增强“干就是了”的执行力。
三要切实做好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通过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扎扎实实开展调查研究,掌握云南省各地、各行业发展的实际,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摸准,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的重大决策与实际有机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抓好落实。要弘扬“四下基层”的优良传统,在一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查研究要走好群众路线,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要调查更要研究,不断提升调查研究能力。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作风,以优良的作风保证中共云南省委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地见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是保持一抓到底的干劲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对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强化保持一抓到底的干劲的纪律保障。
一要加强纪律自觉。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规矩意识。要深刻认识党中央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深远意义和良苦用心,对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做到心中有数。把对“两个确立”的深刻领悟自觉转换为做到“两个维护”的行动。牢固树立党章意识,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和约束言行,确保各级党组织团结有力。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做到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二要加强纪律学习。重点学习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深刻认识条例修订的重大政治、理论和实践意义。把条例中突出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旨在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引导激励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等主旨要义,转变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通过深化纪律学习,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最终步调一致抓落实。
三要加强知纪明纪。深入开展纪律条文的教育和学习,特别是对党的纪律规定的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要开列负面清单,划出红线底线。要紧扣抓落实要求,对新补充新完善的一些条文,逐条吃透要求。如:完善保障党中央政令畅通的纪律条款,在政治纪律中增加对不顾党和国家大局、搞部门或者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的处分规定,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行为由违反工作纪律调整到违反政治纪律。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将其用于指导一抓到底干好工作。比如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要求党组织和党员“切实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违背新发展理念、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都有相应的处分规定,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对表对标,查摆风险点,及早防控。总之,通过全面系统地对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上百个负面清单的梳理、领会,始终守住底线红线,确保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得到落地。
2024 年是新中国成立75 周年,也是云南省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强调:“关键之年,要有关键之为。”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新时代最大的政治和新时代的硬道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始终保持一抓到底的干劲,就一定能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的新篇章,把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擘画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幸福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