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4-05-19 00:12:50胡银花
中国医学创新 2024年9期
关键词:应对方式冠心病

胡银花

【摘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2022年2月—2023年5月乐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患者应对方式并进行分组,分为消极应对组和积极应对组。纳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经统计,95例冠心病患者中有41例采取消极应对,占比43.16%,54例采取积极应对,占比56.8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消极应对组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知觉压力强烈、医患信任关系低下以及家庭月收入<6 000元占比均高于积极应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知觉压力、医患信任关系及家庭月收入是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普遍采取消极方式应对疾病,文化程度、知觉压力、医患信任关系及家庭月收入是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冠心病 应对方式 消极应对 积极应对

目前临床暂无冠心病根治性治疗方案,多采取对症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等措施以改善患者症状,遏制病情发展,但该病病程长且迁延难愈,患者多因病情反复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对患者决策行为产生影响,不利于病情控制[1]。应对方式是个体为适应困境所采取的行为策略,包含消极和积极两种应对方式,并且研究指出,积极应对可优化患者心理及疾病之间的关系,利于患者康复,反之消极应对则会恶化两者间关系,对患者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病情控制[2-3]。回顾既往文献发现,临床有关应对方式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集中于肿瘤、车祸等重大生活事件患者,鲜少关注冠心病患者,难以为临床制定护理对策提供参考意见[4-5]。由此可知,引导冠心病患者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对患者病情控制具有促进作用。鉴于此,本研究将重点分析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的相关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2022年2月—2023年5月乐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符合文献[6]《内科学》中诊断标准,且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均为首次发病;意识清楚,具备基础的听说和理解能力;依从性良好,均配合完成研究隨访。(2)排除标准:既往存在胸部创伤史、手术史;存在心律失常、休克等并发症;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肢体功能障碍,缺乏基础自理能力;于外院接受治疗,后转运至本院;本研究未结束参加其他研究;因个人原因中途退出,未完成研究。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1.2.1 应对方式评估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评估患者应对方式,该量表主要含有消极和应对2个分量表,应对倾向=积极应对标准分(Z分)-消极应对标准分(Z分),如果应对倾向得分>0分,则提示患者主要采用积极的方式应对,<0分则为消极应对[7]。

1.2.2 一般资料调查 包括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以上)、年龄(≥60岁,<60岁)、性别(男,女)、知觉压力(强烈,轻微)、家庭月收入(≥6 000元,<6 000元)、医患信任关系(良好,低下)、居住环境(城市,农村)、病程(≥3年,<3年)。知觉压力:采用知觉压力量表评估,量表包括失控感、紧张感2个方面,14个条目,5级计分,总分56分,得分≥26分判定知觉压力强烈[8]。医患信任关系:采用维克森林医师信任量表评估,该表包含10个条目,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越高。将WFPIS≥25分归为信任关系良好,<25分归为信任关系低下[9]。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使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双侧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现状

经统计,95例冠心病患者中有41例采取消极应对,占比43.16%,54例采取积极应对,占比56.84%。

2.2 不同应对方式冠心病患者相关资料对比

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消极应对组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知觉压力强烈、医患信任关系低下及家庭月收入<6 000元冠心病患者占比均高于积极应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将上述表格中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将冠心病患者的应对方式作为应变量,赋值情况见表2。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知觉压力、医患信任关系及家庭月收入是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3。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且随着病情不断发展可能导致患者产生多种负面情绪。保持良好的自我管理及健康生活方式是冠心病患者控制病情进展的重要环节[10-11]。研究指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应对方式存在密切联系,逃避、屈服等消极应对均可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产生负面影响,而采取积极应对可对患者自我管理产生正面影响,利于病情控制[12-13]。因此,及早掌握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对于冠心病患者病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显示,95例冠心病患者中有41例采取消极应对,占比43.16%,54例采取积极应对,占比56.84%。证实冠心病患者对待疾病普遍采取消极方式应对,后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知觉压力、医患信任关系及家庭月收入是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P<0.05)。(1)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较高者自主学习能力突出并且知识储备水平较高,自我评价良好,在面对冠心病以及该病带来的后续改变时能够冷静应对,以客观的态度面对疾病,治疗依从性较高,故而多倾向于采取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而文化程度较低患者受限于个人知识储备水平低,对疾病认知水平较低,存在“冠心病无法根治,继续治疗也只是浪费时间”的错误认知,故多倾向于采取消极应对[14-15]。(2)知觉压力:知觉压力是患者在面对生活中应激事件所产生的反应状态,知觉压力强烈的个体其心理负担更重,相较于正常患者更容易引发其他负面情緒,导致其注意力无法集中,不能严格按照医嘱治疗,影响治疗依从性,易促使患者选择逃避、屈服等方式面对,增加消极应对倾向[16-17]。(3)医患信任关系:良好的医患信任关系是保障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基石,提示患者与医生的信任程度高,患者能够严格遵从医嘱进行治疗,主动接受康复锻炼措施,更倾向于采取积极方式应对。而医患信任关系较差者则提示患者和医生信任程度低,患者对医生提出的治疗方案存在质疑,认为医生无法治疗自身疾病,对后续治疗措施持抗拒态度,从而采取消极应对[18-19]。(4)家庭月收入:家庭月收入是评估个体经济水平的客观指标,家庭月收入较高者其经济水平良好,抗风险能力突出,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资源,也可聘请护工照顾患者生活起居,减轻病情对患者造成的生理负担,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心态,采取积极方式面对。而家庭月收入较低者因受病情影响,无法正常工作,长期的治疗会增加经济负担,对治疗措施往往存在抗拒心理,采取消极方式面对[20-21]。

针对上述因素,采取以下建议:首先,护理人员需重视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向其详细解释疾病的形成及临床特征,完善患者认知结构,使其认识到应对方式的不同对疾病产生的影响,唤醒其自我保健意识。其次,主治医生需注意医患关系的培养,可适当增加查房次数及时长,增加与患者的交流频次,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疑惑,并及时给予解答,建立自身可信赖特质,与患者维持良好的信任关系。最后,院方也可于患者入院时完善一般资料的收集,对于家庭月收入较低者可制订性价比较高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促使其采取积极方式面对。

总结以上,冠心病患者普遍采取消极方式应对疾病,文化程度、知觉压力、医患信任关系及家庭月收入是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徐娜,高振宇.冠心病病人应对方式在D型人格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作用[J].护理研究,2022,36(15):2760-2764.

[2]吕涵,林平,赵振娟.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在知觉压力与PCI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间的中介效应[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3):3138-3143.

[3]卢元峰,季吉,张爱华.D型人格冠心病病人心理行为应对方式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1,35(20):3669-3672.

[4]曹敏,范云霞,戴正银.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应对方式在疼痛信念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16):1448-1452.

[5]柳璐,郭瑞,邢华燕,等.肿瘤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及对疗效的交互作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0,47(11):2089-2094.

[6]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85-287.

[7]方菁,王雅婷,肖水源,等.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在青少年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5):905-909.

[8]王远鹏,李转珍,贾竹敏,等.中青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压力知觉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2):5994-5997.

[9]董照伦,陈长香.医师信任患者量表中文版的效度和信度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7):481-485.

[10]杜杰,李玉琳,李扬.心血管疾病防治的转化医学研究——青年冠心病精准防治的困境与转化医学研究方案[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1,29(2):93-97.

[11]单迎光,郜旌宏,李风祥,等.182例非重症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观察及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情况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20,35(11):1097-1102.

[12]苏小萍,陈瑞敏,孙未,等.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健康心理控制源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4):600-602,633.

[13]辛延伟,张羽,刘晓芹,等.山东省六地市农村老年人应对方式在人格特征与总体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J].职业与健康,2020,36(7):923-926,930.

[14] KHAN S S,POST W S,GUO X,et al.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 and polygenic risk score for the predic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vents[J].JAMA,2023,329(20):1768-1777.

[15]潘金,王敏.同伴教育对冠心病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2):1916-1918.

[16]张小燕,姜艳艳,沈昕.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3):55-58.

[17]陶元玲,孙丽,张立力.晚期癌症患者灵性应对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2,22(2):105-110.

[18]李金,刘家庆,李颖,等.基于知信行模型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行为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的中介调节作用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22,44(12):1292-1298.

[19]汪永华,孙层,崔婷,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心理状态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5):2877-2881,2920.

[20]王祚传,李中清,宋江艳,等.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目标承诺、应对方式在家庭功能与感知控制间的中介作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1,25(12):1476-1480.

[21]杨艳.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双相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应对方式及家庭功能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0):1669-1672,1692.

猜你喜欢
应对方式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智慧健康(2019年36期)2020-01-14 15:22:58
大学生童年创伤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应对方式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社区心理学视角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13:34:34
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14:44:41
浅谈如何应对讲解员的职业倦怠期
办公室业务(2016年9期)2016-11-23 09:34:44
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
科技资讯(2016年18期)2016-11-15 07:42:15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科技视界(2016年14期)2016-06-08 12:09:22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