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文化自信提升路径研究

2024-05-19 10:53刘凯李婧
职业 2024年7期
关键词:提升路径文化自信职业教育

刘凯 李婧

摘 要: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职业教育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分析提升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必要性,提出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路径,增强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文化自信;提升路径

课 题:本文系2023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青年项目“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文化自信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3QN0346)、2023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青年项目“新时代陕西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3QN0344)的研究成果。

一、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现实困境

(一)职业教育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近些年来,职业教育发展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供给。然而,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现实困境,一方面体现在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上,东部地区和南方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整体较快,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受到人才、资金、地域、生源等因素制约发展相对滞后,校际间的发展不平衡,以高职院校为例,“双高校”的虹吸效应影响明显,在招生情况、科研水平、教学竞赛、就业质量等方面远超过其他非“双高校”;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文化自信无法彰显。

(二)职业教育文化认同缺失

职业教育文化认同缺失,导致出现了一种文化危机现象。就其内部原因而言,首先,对职业教育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够,建设目标模糊,职业特色不够鲜明,出现模仿借鉴多,校本文化挖掘少,文化建设雷同现象。其次,重视主题雕塑、绿化景观、文化长廊等外在物质文化景观塑造,对制度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挖掘不够,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涉及较少,缺乏系统性规划,导致学生对职业教育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入。最后,职业教育文化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经验总结多、实证研究少、研究视角多元、可借鉴推广的有效路径较少等问题,导致有效理论供给不足,缺少科学合理、系统完善、契合中国实际的职业教育体系。就其外部原因而言,提升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氛围尚未形成,企业多从经济本位、效益本位出发,往往重视技能培训和提升,却忽略人才的全面成长与发展,社会上对职业院校学生社会认可度不高,学生自我认同感不强。

(三)职业教育文化传承发展不够

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影响下,中国父母都希望子女进入更好的学校,高考志愿首选目标是本科院校,职业院校往往成为备选项,这种情况导致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困难重重,对职业教育发展和职业教育文化传承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缺乏传承职业教育文化的顶层设计、制度支持和推广宣传,制约了职业教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提升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教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有力支撑,教育优先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国家发出“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需要采取综合举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机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价值体系,适应经济发展新格局和职业教育高质量的需要,为职业教育文化自信打下坚实基础。

(二)培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高技能人才提供支撑和智力支持。职业院校可以发挥人才培养优势,聚焦产业、行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努力培养技术扎实过硬、勇担复兴大任的建设人才,推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链、资金鏈、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持。

(三)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需要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先导,也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当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最高层次将是文化领域的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繁荣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建设和保护工作。通过发挥职业教育文化的感染、熏陶和浸润作用,发挥价值引领和塑造功能,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将有助于增强教育文化类型自信,提高职业教育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品牌知名度、认可度和软实力,积极参与国际国内职业教育交流,办好中国职业教育事业,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目标。

三、提升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增强职业教育文化自信

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对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认识缺失,职业教育常被认为是附属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层次,制约了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随着新修订《职业教育法》的出台,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顶层设计已经明确,提供了更多的政策供给,政策红利进一步被释放,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发生转化,矛盾主要转移到职业教育供给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要积极推进类型教育,及时修订职业教育的目标及规范,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激励政策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使职业教育发展同向同行,形成发展合力,提高社会各方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地位,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增强职业教育文化的自信心,扩大影响力。

(二)发挥技能价值,在价值引领和理论建构中提升职业教育文化自信

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实现梦想、技能创造价值的正向舆论氛围和价值导向。第一,从财力物力投入上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国家通盘考虑,出台支持政策,增加技能人才的收入,推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政策落地落企,提升经济地位和社会待遇,增强底气和自信。第二,充分利用职业教育周,让师生多走出去,深入社区街道、工矿企业等,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展示职业教育风采,改变社会固有认知偏见。第三,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与评价,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试方式,探索增值性评价方式,注重考查学生对职业教育文化的掌握情况,并予以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关注职业教育文化。第四,定期邀请行业人才、企业导师、优秀校友入校作报告,拓展育人途径,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需求、管理理念、制度文化,促进学生成长。第五,善用新媒体技术,挖掘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等的典型事迹和鲜活案例,进行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弘扬技能可贵、劳动宝贵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合力。

(三)坚持守正创新,在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养分中提升职业教育文化自信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座挖掘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比如“心传身授”“一日为师,终身为师”等丰富职业教育理念,这些构成了坚定职业教育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拓展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充分提炼鲁班、蔡伦、张衡等能工巧匠的工匠精神,推崇技艺之美的工匠精神,将其融入学生的课堂教学、二课活动、技能培训等活动中,用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滋养学生;另一方面,充分发掘我国传统文化中敬业、乐业、勤业元素,培养诚实守信、义利兼顾和以义制利的道德意识和职业道德,弘扬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和精益求精精神,增强职业教育的文化底蕴,让职业教育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四、结束语

职业院校应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立足点,聚焦我国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瞄准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营造浓郁的文化建设氛围,探寻科学合理的路径措施,扭转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建设的滞后局面,更好地发挥类型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夯实职业教育文化自信根基,推动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社字.我国职业教育“理论自信”的实现逻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5).

[2]王忠昌,张桂春.新时代职业教育文化的传承、变革与创新[J].职教论坛,2018(11).

(作者:刘凯、李婧,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提升路径文化自信职业教育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