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义德:格格不入的流亡者

2024-05-19 09:13齐晓君
世界博览 2024年9期
关键词:阿拉法特萨义德巴勒斯坦人

齐晓君

故乡与他乡

萨义德生长在一个富有的巴勒斯坦基督徒家庭,父亲瓦迪拥有美国国籍。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萨义德从小备受重视,在宽容的氛围中,调皮甚至恶作剧帮他吸引来诸多关注与谈论。儿时的伙伴们都认为“他过着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生活,被父母和亲友纵容、溺爱和夸赞。”

萨义德的童年大部分时间在开罗度过,时常随家人往来巴勒斯坦处理事务。他的耶路撒冷记忆是断续的,故土令他感到愉快、开放,同时也有匆匆來去的过渡感。1948年,以色列占领西耶路撒冷,大量巴勒斯坦人告别故乡,萨义德一家也返回开罗。此后他经常看到来自巴勒斯坦的人,他们曾是中产阶级,现在则满面忧伤,生活无着。尽管父亲的公司发展稳定,一家人的生活几乎与往日无异,但是父亲却对他说“我们失去了一切。”年幼的萨义德当然无法理解故乡的剧变。

直至晚年,萨义德依然不理解,巴勒斯坦的悲剧支配了好几代人的生命,影响到他认识的每一个人,深深改变着他们的世界,可他们竟然可以完全按下不表、不论。

萨义德的母亲希尔妲拥有黎巴嫩国籍,持美国签证,晚年因癌症滞留美国期间多次遭受移民局责难,在弥留之际依然面临被驱逐的风险。她是萨义德与故乡、旧时光的纽带,她的离世激发他回顾人生的来途。

1994年,萨义德着手撰写回忆录,还原了诸多细节,书名《格格不入》传达出“局外人”身份带来的困惑与愤懑。这本回忆录成为阿拉伯世界阅读最广泛的一本萨义德著作。该书中文译者单德兴先生指出,这是个体的回顾,是家族史的记载,更呈现了巴勒斯坦人的集体记忆和创伤。

理论家与实践家

1951年,萨义德赴美国就读,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完成学业,留居美国,教授英文和比较文学。他的作品与研究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的兴趣点侧重文学问题,随后是理论期、政治期,最后回归美学。

《东方学》是他后殖民研究的奠基之作,出版于1978年。这本书聚焦20世纪前欧洲人眼中的东方(地理上主要指中东和北非)。萨义德指出,英法等国关于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研究迎合了西方的偏见。所谓东方的声音实则完全来自西方的主观想象,目的是塑造符合西方利益的东方,将西方塑造成救世主、庇护者,使殖民合理化。萨义德试图撼动西方普遍的基本信念,希望调和东西方关系,平等对话,构建多元共存的格局。

同时,对故乡的牵挂使他关注现实。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六天内,以色列重创埃及、约旦、叙利亚等国,更占领了巴勒斯坦全境。对此,自认是地地道道美国人的萨义德深受触动,开始频繁发表文章。1970年《被画像的阿拉伯人》在中东和流散各国的阿拉伯人之间广泛传播,成为其政治生涯开启的标识。同年,他在约旦第一次见到“巴解组织”领袖阿拉法特。萨义德开始投身巴勒斯坦独立建国运动。

1974年第29届联合国大会上,阿拉法特代表巴勒斯坦人发表演讲。蒂莫西·布伦南撰写的《萨义德传》提到,阿拉法特的演讲原稿经过了拟写、审核、翻译,最终由萨义德对英译稿进行修改润色。他加入会引起美国听众共鸣的细节,包括那句经典的结束语“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滑落。”

1978年,萨义德与友人创办《阿拉伯研究季刊》,搭建起研究阿拉伯和伊斯兰教的学者发表文章的平台,倡导从不同的视角理性探讨中东问题。他坚持不懈地收集了八九千张巴勒斯坦人的相片,整理档案,推动人口普查,为研究机构撰写巴勒斯坦人报告。从未加入政治性组织的他加入了美国阿拉伯裔高校毕业生联合会,该组织的初衷是对抗针对阿拉伯人的种族歧视。在萨义德看来,高校任教和政治活动互为补充,“运动需要的正是更透彻的思考”“一个有能力发挥影响的人,思考道德立场的学者”能做的有很多。

代言人与边缘人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萨义德飞到各地参加会议和辩论,陈述立场,筹建机构;他为“巴解组织”和美国政府之间转达信息和立场,以巴勒斯坦代表的身份亮相新闻节目;在有关中东问题的新闻中,他是媒体不二的咨询对象;秘密监视他的联邦调查局视其为美国与巴解组织之间非官方的联络人。他赢得了多方关注,呼吁巴以双方承认彼此过去的苦难,和平谈判,实现共存。

萨义德承担着风险,并不停下脚步。1991年5月,他访问南非,与曼德拉和西苏鲁交流,期望从非洲国民议会的抗争中挖掘可供借鉴的战术,比如重视赢得道德制高点,而非只关注注定失败的军事活动。9月,他参与组织多方会谈,美国、苏联、约旦、黎巴嫩、叙利亚等国均被纳入谈判方。结果,多方争吵不断,会议毫无成效。

1993年的《奥斯陆协议》成为萨义德政治活动的分水岭。他认为协议出卖了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协议为巴勒斯坦人规定七处互不相连的居住地,他认为在领土支离破碎,周围充斥着“军事恐吓和禁令”的情况下,占领只会永久化,无法促进巴勒斯坦人的自决和建国。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阿拉法特饱受非议之时,萨义德坚定地撰文支持他,可在《奥斯陆协议》之后,二人决裂。他在《和平与不平》中指出协议签约仪式“粗鄙、令人感到羞辱”,作为回应,加沙与约旦河西岸一度禁售萨义德的著作。

萨义德为之奋斗的两国方案注定难以实现。据他的儿子回忆,生命的最后十年里,萨义德始终满腔愤懑。1993年以后,萨义德的政治生活依然围绕着巴勒斯坦。1999年,他在《一国方案》中清晰表述出新立场,双方联合成立一个国家,两个民族必须享受对等权利。“一片土地,两个民族”成为他的终极理想。

(责编:常凯)

人物简介

爱德华·沃第尔·萨义德(1935—2003)美籍巴勒斯坦裔,现代文学理论家、文化批评家、社会活动家、乐评家、钢琴演奏家。出生于耶路撒冷,1951年赴美国,先后攻读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学位、哈佛大学硕士、博士学位,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著有《东方学》《文化与帝国主义》《知识分子论》,回忆录《格格不入》等书。

《文化与抵抗》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这位“巴勒斯坦之音”发出的最后一声呐喊。

《格格不入》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本书也是一个关于背井去乡和流离飘泊的故事。但萨义德发现,由此导致的身份的割裂、多重与流动实乃幸事一桩。

《东方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书中强调无论是“东方”这一用语,还是“西方”这一概念都不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稳定性,二者都由人为努力所构成。

猜你喜欢
阿拉法特萨义德巴勒斯坦人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囚犯日
省察人生 哲理思考
——《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略评
论《格格不入》中萨义德的自我身份
以官员否认毒死阿拉法特
巴勒斯坦人怀念阿拉法特
萨义德始终为弱者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