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语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重构

2024-05-19 08:06:03陈西华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陈西华

[摘要] 指向语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符合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对于培养综合性人才能够起到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从研读课程标准、分析真实学情、实施单元整合、结合文章体式等角度,对指向语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重构策略进行分析,以此发挥语用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 语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重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开展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可见,课程标准将语文教学的重点指向了“语用”。基于此,教师应立足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以语用为最终目的,让学生在丰富的语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文本内容、艺术风格、思想主旨的理解,从而达成深度阅读、高阶阅读的目标。

一、研读课程标准,确定内容重构的目标

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核心,对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读与解析,以此确定语用目标,适度重构教学内容,并将语用目标有机融入阅读教学之中。

第一,研读课程理念。教师要从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出发,聚焦“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等维度,将学习任务群、学习情境、语文实践活动等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抓手,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语言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语用意识。

第二,研读学段要求。除了课程理念之外,教师也要高度重视不同学段的要求,根据学生所处的学段提取关键信息,为学生设计适切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让他们在符合实际且形式新颖的阅读活动中培养语用

能力。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潮》课文的教学为例,此篇课文属于第二学段,文中具有丰富的语用要素。为此,基于《观潮》的文本内容,结合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学段要求,教师可以确定下列目标:

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来潮前”“来潮时”和“来潮后”的节奏与气势,尝试用朗读来展现文章的动态画面;目标2——利用批注阅读等手段,细读文章中的重点句段,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体会祖国山河的壮阔;目标3——在随文写作的过程中抒发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关联自身的现实生活,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基于上述三个目标,教师可以开展对教材内容的适度重构工作,围绕每一个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设计教学活动,以此凸显阅读教学的语用价值。比如,针对“目标1”,教师要将朗读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围绕“来潮前”“来潮时”和“来潮后”三个阶段,梳理文章的行文线索,并通过调节语气、语调等方式,读出文章的节奏与气势,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场景。以此类推,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灵活地、适度地重构阅读教学的内容。

二、分析真实学情,确定内容重构的范围

生本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形成了“以生为本”的共识。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分析真实学情,了解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长处与短板,进而确定教学内容重构的范围,开展因材施教的阅读教学活动。

以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教学为例,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此篇课文的创作背景和文本内容与他们之间存在历史和社会维度上的差异,他们很难理解课文中语句、文段的具体含义,也难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阅读感悟。针对这一情况,在重构阅读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将图文资料、视频影像、历史故事等直观化、形象化的素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以这些材料来带动学生的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

此外,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辨能力,他们已经能对一件事物表达自身的真实见解与想法。基于这样的学情,教师可以将内容重构的层次加深,即以思辨话题、问题链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与内容。比如,基于《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出“你怎样看待圆明园毁灭的原因”“这个历史事件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解读”等思辨话题,引导学生查阅历史资料,整合关键信息,进而从辩证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答案,最终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主旨。

三、实施单元整合,确定内容重构的形式

部编版语文教材采用了“双线组元”的单元体例,整个单元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主要线索,编排了单元导语、课文、课后习题、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习作、快乐读书吧等板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一个单元中,各个板块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它們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整体,实施单元整合,加强课文与其他板块的联系,以此确定内容重构的多样化形式。

《穷人》是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从单元导语看,第四单元是一个小说单元,其目的是让学生领会小说的艺术特色,并从人物、情节和环境三个要素入手,感悟小说的魅力。在《穷人》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实施单元整合,围绕整个单元的内容来呈现内容重构的不同形式。示例如下:

第一种形式:单篇阅读+群文阅读。以《穷人》为核心文本,关联第四单元的《桥》《金色的鱼钩》这两篇课文,构建“小说的三要素及其艺术特色”群文阅读体系,引导学生将单篇阅读中习得的方法运用到群文阅读中,从而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第二种形式:单篇阅

读+整本书阅读。教师可将《穷人》的单篇阅读内容与“快乐读书吧”中的推荐阅读书目《童年》结合起来,推动学生实现由单篇文本阅读向整本书阅读的过渡,促使他们迁移阅读知识,积累阅读经验。第三种形式:单篇阅读+习作。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随文练笔任务,为学生打造多样化的语言表达平台。通过以上方式,学生不仅能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还能习得语言运用的方法,进而提高自身的语用能力。

四、结合文章体式,确定内容重构的要点

所谓文章体式即文章的体裁特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为故事、童话、散文、小说和诗歌,因体式上的差异,其语言特点和艺术风格等方面也有所差异。比如,散文的语言大多优美、典雅,小说的语言大多生动、形象。对此,教师要结合文章的体式,确定内容重构的要点,以此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语言特色,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

比如,五年级上册《白鹭》是一篇短小的散文诗,其语言凝练,富有生命力。在本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融入感情地读,读出散文诗优美的意境,读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由此,教师便可以确定内容重构的要点:第一,散文诗的朗读方法;第二,散文诗的语句仿写;第三,散文诗的文本创作。至此,学生便明确了《白鹭》的阅读要点,也能在阅读中灵活地运用书面语言。

[本文系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教育科研2023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作业分层设计校本化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xkt23004)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单云.语用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05).

[2]潘春姐.基于语用理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路径探究[J].教师,2022(27).

[3]吴惠茹.立足言语实践,提高小学生语文语用能力[J].天津教育,2021(34).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