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电子商务专业适应性的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4-05-19 07:01杨凡
科技风 2024年10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

摘 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电子商务行业技术发展快,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岗位不断催生,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存在产教融合不深、校企合作不实、教学模式落后等突出问题,本文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三个层面,探索持续递进开展增强电子商务专业适应性的课程改革,提出“三适应三改革”课程创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电子商务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适应性;课程改革模式

一、概述

“增強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202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出台,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强调“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职业教育法》中特别强调的职业教育适应性再一次体现了加快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性。电子商务行业涉及产业广、技术发展快,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岗位,经济社会对适应性电子商务技能人才的需求迫切。

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结晶,极大引发了生产模式、流动模式、消费模式的深刻变革,不断催生直播电商、社交电商、跨境电商、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岗位。职业院校作为电子商务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如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电子商务技能人才成为亟待回答和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广西贺州高级技工学校从适应产业发展改革课程体系、适应岗位需求改革课程内容、适应能力培养改革课程实施,提出“三适应三改革”课程改革模式,探索开展增强电子商务专业适应性的课程改革,可为全国其他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模板。

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教融合不深、课程设置脱离区域产业发展实际

电子商务专业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不适应性问题。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紧跟产业的发展,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动态调整专业实践课程。然而,学校关起门来办学,产教融合不深等问题仍很突出,受传统学科型教学模式束缚,仍然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从学生知识储备出发,按照知识结构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脱离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学生感觉学了很多课程,但对专业认知不足,到社会就业不知从事何种工作。

(二)校企合作不实、课程内容与企业工作岗位任务脱节

电子商务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不适应性问题。由于校企合作联系不紧密、流于形式或仅限于企业调研、就业推荐等浅层次问题,学校教师真正脱产参与到企业实践锻炼中的较少,企业基于效益考量真正参与学校课程教学的动力不足,使学校的课程内容和结构与企业实际工作相去甚远,教材内容存在陈旧,甚至仍然按照“概念—原理—技术—方法”学科理论知识编写,与企业具体工作任务脱节,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的技能需求。

(三)教学模式落后、课程实施与训练学生核心技能不符

电子商务课程实施与职业能力培养不适应问题。工学一体化教学要求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程教学,那么采用适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显得至关重要。然而,职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来自普通教育,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受传统讲授填鸭式教学影响较大,课程教学采用讲练分离的教学方式,偏重教师讲授演示,弱化技能训练的情况仍然不少,这势必造成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不足,课程教学没有很好地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授课偏重于理论讲授。

三、增强电子商务专业适应性的课程改革路径

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融汇”为指导思想,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动电子商务专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出“对接产业岗位群,构建实践课程体系,适应产业发展;对接工作任务,开发课程内容,适应岗位需求;对接职业能力,实施课程教学,适应能力培养。”三层递进持续开展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改革与实践,本文以电子商务专业如何适应直播电子商务发展,改革课程体系、对接工作岗位、开发实践课程、实施生产实训为例,探索电子商务专业适应行业发展增强适应性的课程改革路径。

(一)适应产业发展,对接产业岗位群,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伴随着5G高速带宽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抖音等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行业的产品或服务营销及展现形式,逐渐从图文静态模式发展到直播、短视频的动态模式,网店商家逐渐通过直播方式与消费者进行实时互动,直播电子商务成为电子商务平台经济的一种新业态。直播电商行业的发展,催生了带货主播、直播助理、场控人员等大众熟知的新兴职业,产生了与直播电商人货场需求相适应的运营、美工、营销推广、客户服务、直播主播等岗位。

为适应企业直播电商的人才需求,一是通过开展直播电商企业职业岗位调研,了解直播电子商务企业的岗位设置及各岗位的工作内容;二是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按企业项目运营实际提炼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所需的知识技能点,根据工作任务的难度,结合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划分各岗位的职业等级;三是将一个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一门实践课程,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新增直播电商人才培养方向,开设面向商业直播主播、助播、直播运营、内容推广、视觉设计、平台运营、客户服务等岗位的“直播电商技能”“短视频策划与制作”专业方向课程,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直播电商方向实践课程体系,实现学校直播电商课程体系与企业直播工作岗位群对接。

(二)适应岗位需求,对接岗位工作任务,开发学习工作页

适应直播电商人货场需求的带货主播、助播、直播运营、视觉设计、营销推广、客户服务等岗位,通过分析各实践岗位中每一典型工作任务的对象、步骤、要求、工艺流程、设备工具、资料方法以及工作的组织形式,序化工作过程和工作步骤,提炼各步骤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开发代表性学习任务,制定参考性学习任务教学大纲,确立学习任务的名称、学时、任务描述、教学目标、设备工具及教学实施建议,更新“美工技能”“客服沟通与技巧”“文案策划与创意”“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电商运营”课程标准,新增直播项目任务,构建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任务的课程内容。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以学习工作页为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对接岗位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要求,编写学习任务名称、学习任务描述、学习目标设定、前置任务设计、课堂任务设计、拓展任务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要素,开发学习工作页,有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实现学习内容即工作内容,实现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

(三)适应能力培养,对接职业核心技能,实施生产性实训

适应学生直播电商能力培养,对接直播带货和短视频引流两大核心能力需求,校企合作开发“直播电商技能”和“短视频策划与制作”一体化课程,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生产实训;适应直播电商生产环境下人货场的变化,新增社交电商平台下美工、运营、推广、客服等任务,通过技能迁移训练增强学生的美工、运营、推广、客服能力,实施“一园一节一中心”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课程改革,全面训练学生直播核心技能。

以“电子商务创业园—校园直播电商节—电子商务创客中心—电子商务名师工作室”为运作实体,引企驻校共建电子商务创业园,允许直播电商企业建立“校中企”开展实体经营供学生进行直播电商认识实习;引企入校举办校园直播电商节,以“服务贺州乡村振兴、打造农旅电商品牌”为主题举办直播带货活动供学生进行直播带货职业体验;引企业真实项目入电子商务创客中心,校企共同运营供学生真岗实践;引企业实践专家进电子商务名师工作室,企业实践专家与专业教学名师共同研发产教协同育人实践课程;引信息化课程资源进课堂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实施生产性实训课程教学,有效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实现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四、电子商务专业适应性课程改革成效与创新

增强电子商务专业适应性的“三适应三改革”课程改革模式,有效解决了产教融合不深、课程设置脱离区域产业发展实际,校企合作不实、课程内容与企业工作岗位任务脱节,教学模式落后、课程实施与训练学生核心技能不符等突出问题,经过多年实践检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课程改革应用成效

1.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通过实践检验,课程改革模式符合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适合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实际,促进了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近三年,学生在市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奖31项,其中国际邀请赛、国家级行赛、自治区技能大赛获奖17项;职业资格鉴定一次性通过率达86.9%,教学质量测评满意度92.6%,学生就业率98%,为贺州生态产业园、广西东融产业园等区内外知名企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客服、直播、美工、推广”等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和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教师职业能力显著增强

教师职业能力显著提升,教学团队在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课题研究、教材编写、技能竞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近三年,专业教师主持自治区级以上课题23项、编写教材9本、发表论文36篇,获奖60余项,培育科研、教学创新团队5个,高级讲师、电子商务高级技师6人次,贺州名师培养对象、贺州市技术能手2人次,自治区、贺州市优秀教师4人次。

3.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扩大

专业在服务地方产业、电商技能培训、技术咨询服务、职业启蒙教育等社会服务工作中能力显著扩大,产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社会服务成果。适应“服务贺州,全力东融”的区域经济发展定位,服务中国(贺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改革能力显著增强;成功申报并面向社会开展“1+X”农产品电商运营、“1+X”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培训与等级认定140人次;为广西优秀村干部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职业技能专题培训,电子商务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大幅提升;联合中国邮政邮乐购开展“直播+消费助农”公益直播带货活动,为农村青年电商创业提供培训与指导;筹建乡村振兴直播电商产教融合职业体验中心,开展中小学生参观、职业启蒙与研学体验教育。

(二)课程改革实践创新

1.“三适应三改革”实践课程改革模式

增强电子商务专业适应性的课程改革创新提出“适应产业发展,改革课程体系”“适应岗位需求,改革课程内容”“适应能力培养,改革课程实施”的“三适应三改革”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模式。本模式对接产业岗位群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实现学校课程体系与企业工作岗位群工学合一;对接岗位工作任务开发学习工作页,实现课程学习任务与企业工作任务学做合一;对接职业核心技能实施生产性实训,实现技能学习与生产实训练训合一。

2.“一贯通三递进”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增强电子商务专业适应性的课程改革以“体系支撑、任务载体、实施赋能”贯通“课程与教学”全过程,从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开发、课程实施赋能递进设计电子商务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双主线二载体”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三阶段二步骤一工具”课程内容开发模式、“一主体三协同三融合”课程实施建设模式,三层递进培养符合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实际,适合技能人才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的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3.“四个一融合”产教协同育人机制

增强电子商务专业适应性的课程改革创新提出“一园一节一中心一工作室”四融合产教协同推进课程实施改革,以“电子商务创业园—校园电商节—电子商务创客中心—电子商务名师工作室”为运作实体,校企深度合作形成产教融合新机制。

结语

增强电子商务专业适应性的课程改革体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符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方向,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实践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具有较强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20211012)[20230711].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47348.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EB/OL].(20220421)[20230711].https://www.gov.cn/xinwen/202204/21/content_5686375.htm.

[3]章建方.搭建标准体系推动直播电子商务行业高质量发展[J].质量与认证,2022(S1):2022.

[4]吴自力,王靜萍.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商业直播人才现代学徒制培养实证与反思[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4):110112.

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群‘四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GXZZJG2022B161,主持人:杨凡)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凡(1984— ),男,四川广安人,硕士研究生,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浅析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外包
电子商务实践能力的提升探析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基于AS仿真的电子商务交易系统研究
电子商务人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