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视域下数字媒体艺术与非遗保护传承的结合

2024-05-19 14:36:51宋涵之
科技风 2024年10期
关键词:数字化保护数字媒体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 要:在数字化视域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兴科技与艺术的交叉学科,为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路径。其通过多媒体影像设计、智能媒体产品设计、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交互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对非遗文化进行艺术加工和创新设计,从而赋予非遗文化新的活力,使非遗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更深入的认知。本文从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特性和非遗保护传承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主要应用形式,探讨了数字媒体艺术与非遗保护传承结合的可行性,并且阐述了数字媒体艺术对非遗保护传承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数字化保护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特性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兴的科技与艺术交叉学科,秉承着“人文为体、科技为用、艺术为法”的理念,呈现出典型的交叉学科特征。当前,随着数字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在网络与智能媒体时代下,数字媒体艺术融合了艺术设计、数字科技、新闻传播等多学科优势,动态地吸纳与整合了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之中的要素,呈现出集成创新、多点突破和交叉融合的发展态势,是数字技术、媒体技术等与艺术结合而产生的艺术形式[1]。

当下“新文科”的提出,顺应了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人文为本、科技为用、艺术为法”则准确地概括了数字媒体艺术的“新文科”特征[2]。数字媒体艺术关注媒介前沿技术,探索数字艺术表现新形态,形成了融合艺术表达、科技应用和传播价值的跨学科特征[2]。其通过高新影像和智能媒体产品的创作、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交互技术等,拓展了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天地,也为我国数字创意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发展模式。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现状

截至2022年12月,中國有4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第一。在这其中,包括了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琴艺术、人尽皆知的“二十四节气”、表现形式丰富的昆曲等。另外还有羌年、中国木拱桥等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亟待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

2000年以来,我国官方和民间对非遗的认识和理解都在不断加深,而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工作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其主要表现为:非遗政策法规更加健全,非遗整体保护更加有效,非遗实践活动更加丰富,非遗传播阐释更加有力,非遗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分别从到2025年、到2035年两个阶段提出了非遗保护的目标[4]。但是,当今数字化视域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仍存在着较大阻力。

其一,中国的非遗保护体系还不够完善,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国非遗传承体系主要以政府主导建立和民间自发建立为主:政府主导建立的传承体系主要依托于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等进行传播;而民间自发建立的传承体系主要以线下演出、售卖和借助短视频平台传播为主。政府很难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家庭文化中统一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其二,部分非遗项目存在保护难度大、保护手段单一等问题。部分非遗项目主要依靠“师带徒”的形式传承技术,面临着困境。由于部分非遗传承人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其对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能力较弱,在传播媒介的使用上,“新媒体”(如网络和社交平台)的比例相对较低,主要依赖于传统媒体(如电视和广播等),这大大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

其三,国民保护与传承非遗的意识有待提高。近年来受西方和韩流文化的冲击,部分国民一味地追求外来文化,甚至产生了“崇洋媚外”的心理,这导致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费孝通先生晚年所提出的“文化自觉”思想,就是主张每个民族都要通过文化自觉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和他人的文化,从而找到本民族文化的“安身立命”之地,最终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3]。以此推之,保护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应该是该民族文化自觉后的具体行动[3]。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和精神象征,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只有逐步建立文化自信,才能从本源上推动非遗等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才能更好地展示我们国家的风采和魅力。

三、数字媒体艺术与非遗保护传承结合的可行性

在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特性以及非遗保护传承的现状后,可以得出在数字化视域下,数字媒体艺术与非遗保护传承的结合具有如下几点可行性因素:

(一)社会因素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文字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和表达的需求。在传统的实物售卖、现场演出、纸质刊物和电视广播等音像资料传播方式之外,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媒体的形态,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格局,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新兴传播媒介的出现,使非遗文化传播的渠道更加多元化,非遗文化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化。随着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等线上平台的兴起,非遗文化传播也逐渐从线下转向线上。

(二)技术因素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在实践中有了许多新的发展和创新。数字化非遗项目,已经成为当今信息科技的一个新热点,也是一个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让人们更近地接触和参与到非遗文化项目中去,从而使非遗“活”起来,变得具有社会和经济价值。未来,三维数字动画、VR、AR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大程度地用于保存和传播非遗文化,使非遗文化更适应新媒体时代,能够更广泛、更多样、更快速地传播。

(三)文化因素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创作原型与创作素材,通过对文物中蕴含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提炼出其中的文化IP和设计元素,可以促进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也将会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社会文化产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四、数字媒体艺术对非遗保护传承的促进作用

对非遗进行保护和传承,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保护机制,又要适应新时代社会文化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其表现力和吸引力,从而扩大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在这一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因其自身所具备的学科特性和独特优势,成为传统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数字媒体艺术以其多媒体影像设计、智能媒体产品设计、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交互技术等特有表现形式,对非遗文化进行艺术化加工,实现传统非遗文化的创新性转化。数字技术的赋能推动了非遗产业生产主体的平等化,让不同主体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传播,可以打破传统介质对它的局限性[5]。可以说,数字媒体艺术是实现非遗现代化表达的重要手段;数字媒体艺术所涉及的多媒体产品设计、数字化展示设计、虚拟现实体验等领域,是实现非遗等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社会文化需求下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6]。具体来说,数字媒体艺术对非遗文化进行艺术加工和创新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实现非遗的数字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具象化表达,拥有丰富的内容表现形式和展演场景。传统的非遗传播方式受困于物理空间限制,已不能满足数字时代的传播需求[7]。数字媒体艺术在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一系列数字化过程中均有应用。

在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方面,需要对非遗文化进行全面采集和处理,包括对非遗文化资料的采集、对非遗工艺技艺的采集、对非遗实物样本的采集以及对非遗传承人信息的采集等。借助数字媒体艺术,可以更好地进行非遺文化资料的数字化存储,构建非遗数字化资源库。既方便了人们随时随地进行查看,也能够使更多人了解到非遗文化。

在数字展示、数字传播方面,数字媒体艺术通过多媒体影像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表现形式,极大地突破了线下的场景限制,丰富了非遗内容的表达形式。这既能满足公众对艺术和文化的渴望,又能鼓励和促进非遗文化的积极传播。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艺术为实现非遗的转换再现提供了新契机,助力其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最终实现非遗的数字化保护。

(二)实现非遗的创新性传播

非遗所处的地位与其活态性与复杂性决定了传统博物馆中单一的、针对“已死”文物的展示体制无法满足非遗、活态性、复合性展示需求[8]。因此,非遗展示与传播的切入点是观众的感性体验[8]。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可以通过数字媒体艺术进行艺术化加工。而应用数字媒体艺术对非遗进行艺术化加工的过程,可以理解为非遗的体验设计和体验创新[6]。数字媒体艺术赋能非遗体验设计和体验创新的形式则包括了基于AR/VR的展示设计、文创产品设计、以非遗为背景的手机应用设计与开发等多种形式。

(1)基于AR/VR的展示设计。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对非遗文化进行展示,可以让非遗文化走出博物馆和展览馆,更好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非遗文化中的人物、场景等形象直观地呈现在人们眼前;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可以把非遗文化中的故事、角色等信息以沉浸式的方式展现出来,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非遗文化背后蕴含的故事,让非遗文化对普通观众更加具有感染力。在叙事表达中,通过叙事角色对观众的情感的代入,现场连续性场景对观众想象的引导,以及展览中各叙事要素的统一来让观众实现一场完整的叙事体验[8]。这种数字化、沉浸式和交互体验模式能够让人们在轻松愉悦、充满乐趣的氛围中去感受非遗文化,为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2)文创产品设计。非遗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不仅可以拓宽思路、丰富文创产品种类,而且可以转变视角、探寻文化的有效应用[9]。文创产品的最大意义在于让优秀的非遗文化内涵融入生活的日常使用中,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非遗的认识,同时也可以促进非遗的传播推广。

(3)以非遗为背景的手机应用设计与开发。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正成为一种信息传播趋势。在手机应用的设计与开发中,用户体验的核心层面是感官体验、交互体验以及情感体验[10]。在以非遗为背景的应用开发与设计中,可以通过规范美观、具有非遗特色的界面设计来满足用户的感官体验;通过恰当的交互设计来满足用户的交互体验;通过丰富有趣的非遗内容展示、沉浸式的叙事表达来满足用户的情感体验。这种规划并不局限于表达展示,而是从宏观规划入手,增强非物质遗产文化的吸引力,实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遗产文化的初衷。

此外,数字媒体艺术在助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方面还有很多表现形式。如脑电波游戏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就可以为许多种类的非遗艺术提供技艺“过手”传承的虚拟条件;数字影视的合成剪辑技术,又可以解决非遗艺术以往传递时空的极为狭窄等诸多局限,为一种非遗艺术的全过程进行可以大量拷贝、广泛传播、反复展示的“数字化存留”与“活态化”[11]。

未来,数字媒体艺术将赋能非遗不同创新传播手段的运用,极大地拓宽非遗的传播范围,提升非遗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活态”延续,具有巨大的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虽然我国对非遗的认识和理解正在不断加深,保护与传承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但是在数字化视域下,非遗保护与传承仍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兴的科技与艺术交叉学科,融合了艺术设计、数字科技、新闻传播等多学科优势,其与非遗保护传承的结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数字媒体艺术的赋能使非遗文化摆脱了单一的表达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具多样性、更具创造性的表达模式的探索。

数字媒体艺术通过先进的多媒体影像设计、智能媒体产品设计、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交互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可以对非遗文化进行艺术加工与创新设计,使其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进而实现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和创新性传播,增强国民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随着非遗文化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进一步结合,数字媒体艺术必将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数字媒体艺术在技术与表达方式上的优势,将给传统的非遗文化带来新的生机。数字媒体艺术与非遗保护传承的结合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将为我们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参考文献:

[1]鲁艳敏.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数字媒体人才——专访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黄心渊[J].传媒,2021,346(05):911.

[2]吴冠英.新文科视阈下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建设的思考[J].传媒,2021,346(05):1.

[3]田青.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民族博览,2021,218(22):2630.

[4]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1743(24):1417.

[5]潘星辰,罗坤明,朱子兴.基于数字媒体视角下的非遗文化产业传播发展路径研究[J].东南传播,2022,218(10):4953.

[6]王之纲.新媒体科技助力文化遗产保护[J].艺术教育,2018,336(20):89.

[7]申楠.非遗数字化传播战略SWOT模型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4(01):5867.

[8]李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叙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21.

[9]解辉.非遗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的融合[J].包装工程,2022,43(14):335338.

[10]杨露.基于用户体验的杨家埠木版年画APP交互界面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22.

[11]符菱雁,魏东.非遗传承与数字媒体艺术的有效融合[J].四川戏剧,2021,254(10):126128.

作者简介:宋涵之(2004— ),女,汉族,辽宁大连人,中国传媒大学本科在读,专业为数字媒体艺术,研究方向:网络与智能媒体设计。

猜你喜欢
数字化保护数字媒体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艺术评鉴(2016年17期)2016-12-19 17:58:00
况氏武术研究
武术研究(2016年10期)2016-12-15 19:40:02
数字媒体艺术在金华古建筑保护中的运用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1:20:59
试论数字媒体艺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数字化变电站数据异常和检修状态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的潜在问题和对策分析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41:14
数字媒体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8:18:12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15:14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20:08:03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