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赵相瑜 方重秋
摘 要:根據电类专业相关产业的特征和人才需求,探讨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电类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和定位,并从该类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构成、课程设置体系、课程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应用型本科电类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构建“3+X”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四层次”应用能力培养平台、构建“三对接”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机制、创建“三全”育人导师机制等举措进行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实践表明:地方应用型高校电类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对于加快地方院校自身的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意义。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三全育人
Abstract:Drawing upon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orelated industry and the demands for talent,this paper delves into the essence and positioning of the advanced specialists in electrorelated disciplines with innovative spirit,entrepreneurial consciousness,and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It further examines aspects such as the composition of knowledge,skills,and attributes of such individuals;the curriculum framework;the content hierarchy of courses;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culminating in a proposal for an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cheme tailored to their needs.The quest for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center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3+X" model,the creation of a "FourTier" application ability training platform,the formulation of a "ThreeCorrespondence" 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cultivation mechanism,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 "ThreeCompletely" mentor mechanisms dedicated to educational nurturing.It has been proven that the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local applieduniversity electronic engineering education system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expediting the advancement of these institutions and fostering the socioeconomic growth of the regional context.
Keywords: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Talent Cultivation;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Holistic Education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均强调,需要显著提高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例。同时,这也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迫切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改造,大量需要具有多元交叉的知识结构、精深的技术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富于批判精神和多元创新的研究意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一、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
在“智能+”“新工科”的背景下,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没有充分考虑行业企业及基层实际需求,没有将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与课程设置充分对接,导致学生未来职业素养的培养没有得到很好的凸显。
(二)学生应用能力不强,创新意识薄弱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灵活的思维方式,能够发现并能解决问题、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一代高素质人才。当前电类专业课程体系常常存在理论性强、实践操作困难及创新意识欠缺等问题。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授课的创新课程较多,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更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目前的创新课程与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和提升等脱节,没有形成完整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三)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融合不深
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学校与企业利益难以兼顾,校企合作浮于表面,致使合作形式单一化、形式化,难以通过相互交融、良性互动使校企双方真正实现“双赢”。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落实不力
陶行知先生曾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书育人。”但仍有部分教师多致力于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甚至认识不到育人工作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刻意义。尤其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结合学校特色、学生特点,从学生大一进校到大四就业考研,进行全过程育人。因此,这就需要高校采取适当措施,将“三全育人”贯彻落实。
学院以特色办学为引导,以教育质量为抓手,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重点,立足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主动适应“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构建了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应用型创新能力为目标的“112”人才培养体系。“112”分别是“1模式”“1平台”和“2机制”。“1模式”是指以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构建的“3+X”人才培养模式;“1平台”是指“兴趣激发、培训入门、竞赛引领、项目提升”的“四层次”应用能力培养平台,着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2机制”是指搭建了广泛协同名优企业,建立起高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三对接”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机制。充分調动全院教职工,切实践行“三全育人”导师机制。
二、构建“3+X”人才培养模式
对接“中国制造2025”,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以“新工科发展”为抓手,优化专业结构,淘汰劣势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构建了“3+X”人才培养模式。将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转化为教学内容,与华为等企业共同商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产教融合课程和学分制度,各专业产教融合课程学分达到总学分10%以上,分别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配电网等35门产教融合课程。“3+X”人才培养模式如下:
(1)“3+1”是指部分学生在校内学习3年后,第4学年到合作企业如深圳元创兴等公司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和研发需求,初步掌握一线研发岗位的最新技术和关键点,引领学生重视企业标准工作流程及开发规范,提升学生的整体技术实战水平。
(2)“3+0.5+0.5”是指学生在校内学习3年后,根据自身职业规划和成长需求,自由选择在某一方面有技术特色的合作企业,如北京华清远见科技公司学习1学期(0.5学年),再到其他企业实习1学期(0.5学年)。
近年来,我院开展的“3+X”人才培养模式,以3+1模式培养企业顶岗实习就业人才达1200余名;以3+0.5+0.5模式培养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软件工程等行业需求大的人才达200余名。人才培养质量较高、适应性强,较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三、建立“四层次”应用能力培养平台
建立完善了应用能力培养平台,探索出“兴趣激发、培训入门、竞赛引领、项目提升”四个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第一层次:兴趣激发。学校开展一系列活动,例如,通过每年对全体大一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布置荣誉殿堂展示柜展示学生获奖或实践成果,在校园网主页和学院网站第二课堂网页发布学生竞赛获奖新闻等活动,强调应用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实践兴趣,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类社团。
第二层次:培训入门。通过教师专题讲座、行业专家和企业工程师培训、老生传帮带、电子爱好者协会、无人机协会、机器人协会等社团活动形式,广泛组织学生开展入门培训,大力鼓励学生进入创新实验室,积极参与实践能力锻炼。
第三层次:竞赛引领。通过电子设计、蓝桥杯、智能汽车、先进成图技术、工业设计、机器人、机械创新、数字艺术等各类专业学科竞赛,引领学生深入地开展学习实践,培养学生工程分析与设计能力。
第四层次:项目提升。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和教研教改项目、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毕业设计等各种形式,系统地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
四、构建“三对接”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机制
(一)对接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共建校企合作平台
企业进学校建平台:主动适应国家战略目标,以行业主流发展需求为导向,与世界百强、名优企业联手,建立“华为ICT学院”、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校内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共建“智能配网技术”“嵌入式开发”等联合实验室;搭建智能设备开发及实训新能源技术应用等实训平台;开展“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试点,将业界实用、热门的技术引入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学校在企业建基地:集聚产业资源,积极带领学生走近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与一线生产企业联合创建了机器人、现代化智慧工厂、校外实习基地等48个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模式对现实岗位的针对性和社会适应性。
(二)对接教师实践能力需求,共建“双师双能”教师队伍
秉承“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有计划地聘请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到校进行课程教学、指导毕业设计和实习实训、讲学、讲座等,将最新的技术、技能、经验带入课堂。校企建立常规联络机制,签订教师行业背景培养合作协议,年均参加行业背景培训教师占学院教师总人数80%以上,具备“双师双能”工程背景教师达60%以上。
(三)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坚持让课堂走出去,将知识引进来,以融合促发展。近年来,学院积极行动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产教融合新路径,成功地将部分课堂搬进了企业,将先进的企业文化和技术引进了课堂。针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的课程,如嵌入式、单片机、FPGA、机器人技术、PLC等,进行教学改革,企业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仪器设备,将课堂搬入实验室,讲做结合。
近五年来,200余人参加企业组织的实训学习,并顺利结业,找到心仪工作。每年除个别学生有特殊要求外,其余学生全部派往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企业顶岗实习,累计培养学生3000余名。选派50余人在深圳机器人实训基地参加实习实训,并顺利进入机器人行业顶岗实习就业。成立华为ICT学院,面向新工科内涵的人工智能、大数据课程培养学生180余人,大部分学生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职业认证,提前成为行业储备人才。
学生参与企业科研项目,提升工程应用能力。学院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帮助企业解决在项目、产品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企业制定标准,进行技术改造等。选派教师带领学生进驻企业,攻坚克难,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参与企业科研项目、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如与公司联合开展“逆变电焊机与逆变充电器一体机”研发,并成功获得授权专利2项,完成“第二代智能化厢式变电站”研发。
五、创建“三全育人”导师机制
为培育时代新人,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和“科学求实、团结协作、开拓进取、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攀枝花精神发扬光大,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职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导向”“导学”作用,营造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初学院决定实行“育人导师制”。学院出台《育人导师制实施办法》和《育人导师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要求全员参与育人导师工作,按照教职工各自的专业背景分配20~40名学生,从进校到毕业四年一轮全过程进行指导,从“思想引领、专业指导、学术引导、联系家长、成长规划”五个方面全方位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学院绩效分配纲要规定,每年20%的奖励性绩效用来对教职工的育人导师工作进行专项考核。
(1)思想引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强化学生人生观、世界觀和价值观的教育,示范引领,使学生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持续关心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状态。
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宣讲、实地参观,学习三线文化,传承三线精神。引导学生将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与个人发展相结合,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和“科学求实、团结协作、开拓进取、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攀枝花精神,强化扎根基层、服务地方意识,造福边区人民。
(2)专业指导。指导学生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持续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诸如选课、学习安排、学习方法、成绩等环节,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确定成才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术引导。学院大力推行“两个一工程”。教师一个工程:每年完成一个综合性、设计性或创新性项目(包括标准文档及作品)、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一个工程:在育人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每年完成一件作品(电子装置、学科竞赛、各类征文、创意类竞赛等)。育人导师应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文献收集能力。
(4)联系家长。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引领、成长规划。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共同关心和管理学生。共同鼓励学生到人才需求迫切、发展空间大的西部地区就业。
(5)成长规划。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帮助学生做好切合实际的成长规划,如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方向和考研目标定位,帮助学生联系就业单位等。
自开展育人导师工作以来,取得了良好育人效果。考风、学风逐步好转,学生学业成绩提升明显,扎根基层、服务地方意识得到强化,家国意识增强。
结语
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人才匮乏且流失严重等因素,使得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缓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面向基层服务区域经济的地方本科院校电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对于加快地方院校自身的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雷,常晓天,王晓丽,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11):127130.
[2]吴腾,吴润.基于创新项目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11):183185,203.
[3]单晓峰,江筱薇.应用型高校学生创新与专业实践能力融合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文汇,2020(34):5860,77.
[4]李智炜,宋兵,王玺.基于竞赛项目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6):202204.
[5]向艳芳,刘苗.“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337:4446.
作者简介:王兵(1967— ),男,汉族,重庆市合川区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及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研究;赵相瑜(1974— ),男,汉族,四川蓬溪县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电子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重秋(1973— ),男,汉族,四川广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