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统称为“新课标”)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和使命感。”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历史教学中涵养家国情怀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切地受到情感熏陶,实现价值升华。为此,历史教学要培养家国情怀素养,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本文将以高中历史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1“当代中国的外交”为例,对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一、注重主题提炼,以鲜活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
新课标指出:“对教材的顺序、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教学内容进行有跨度、有深度的重新整合,设计出更具有探究意义的综合性的学习主题。”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读,为了更好地培养家国情怀素养,我们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主题提炼,同时创设鲜活生动的历史学习情境吸引学生。
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为“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择性必修1)中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的最后一课。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立足国家关系这一主题,以古今贯通的思维,建构从近代到现代的对外关系,尤其是要从近代屈辱外交深刻认识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的重要意义;以中外关联的角度认识中国现代外交具有捍卫主权的原则性,同时又有因时而变、与时俱进的灵活性。从中美外交政策对比的角度深刻认识与美国霸权主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国际新秩序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018年12月1日中国华为公司高管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被无理羁押,这是美国企图通过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以遏制中国发展,是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缩影。2021年9月25日,经过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时隔1028个日日夜夜,孟晚舟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是中国外交为民、执政为民的最好诠释,更是中国崛起不可阻挡的生动体现。对此,孟晚舟饱含深情地写道:“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的至暗时刻,引领我回家的漫长路途。”基于以上的认识和理解,本课将以“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为主题,从(一)至暗时代:近代被动挨打外交、(二)鲜红底色:开创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三)绚丽多彩: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四)大国风范: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四个方面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播放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女士在深圳宝安机场演讲的视频,通过感受孟晚舟回家的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导入当代中国的外交这一课题。通过解读材料情境深刻认识新中国外交与近代外交的本质区别,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历史阶段外交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感受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情怀与智慧,通过中美外交政策对比,认识到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责任与担当。在解读材料情境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面对近代苦难历史,伟大诗人艾青饱含深情地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而今天,面对欣欣向荣的伟大祖国,孟晚舟女士真情流露:“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最后,播放孟晚舟女士和接机人员一起歌唱祖国的视频,并引导学生一起歌唱,通过这一首尾呼应的情境设置,让学生感受党和祖国的伟大,领悟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树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报国之志。
二、强调任务驱动,以层层推进的问题调动学生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要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家国情怀素养,我围绕“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为主题设计了以下问题:
任務1.阅读材料(图1),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点。
根据图1材料分析可知:中国近代是被动挨打的外交。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外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任务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或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摘自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9》
材料二
帝国主义总想保留一些在中国的特权,想钻进来。有几个国家想同我们谈判建交,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它们活动的余地。
——摘自周恩来《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的外交方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
分析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采取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这与屈辱的近代外交形成鲜明对比。新中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这是新中国外交的鲜红底色。当然新中国外交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外交政策不断调整。1954年,我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1955年我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
任務3.简析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外交政策的调整及其原因,并概括各阶段取得的外交成就,简析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产生的重大意义。(见图2)
在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的外交捍卫了国家主权和独立;为经济发展营造有利国际环境;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增强了中国人的骨气和志气;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为新时期外交提供了借鉴和智慧。
任务4.阅读材料(图3),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及其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在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国际形势变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采取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实现了中美建交、中苏关系正常化;巩固与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与世界各国建立不同伙伴关系;重视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开展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外交。这些体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绚丽多彩的外交成就。
任务5.阅读教材第81至83页的内容,概括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成就。
在学生充分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升华: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我国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面对全球性挑战,坚定不移地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提供中国智慧。这充分体现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责任与担当。我国对待国际问题的态度与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任务6.阅读材料(图4),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自高祖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及其实践要求》
根据材料,指出中美两国对待国际问题的不同态度。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美国实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而中国以和而不同、荣辱与共的价值追求,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那么,中国为什么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的全方位的大国外交政策呢?
任务7.阅读材料(图5),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的全方位大国外交政策的原因。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中国之所以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的全方位的大国外交政策,首先是因为我国古代和平友好的传统;近代屈辱的苦难记忆让我们珍惜独立,也更热爱和平;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具有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和平的价值追求;我国发展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需要和平也倍加珍惜和平;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治国平天下的精神;从世界的角度分析,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必然的选择。
我们为伟大祖国倍感骄傲自豪,也更应该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三、关注情感升华,以修齐治平的使命激励学生
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到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要引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
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家国情怀素养,进一步进行情感升华,我设置了以下问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的高中生如何为外交献计献策。在学生进行充分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中国秉持外交为民的理念。反过来,个人也应为外交贡献力量。每一个人都是外交的最好名片,我们必将踔厉奋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承担历史责任,贡献青春力量。
统编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家国情怀素养,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基础上,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注重主题提炼,以鲜活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强调任务驱动,以层层推进的问题调动学生;关注情感升华,以修齐治平的使命激励学生。由此,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家国情怀的培养,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从而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