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中医天人观探讨肺脾与天地的关系

2024-05-16 04:15李玲玲林丰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10期
关键词:藏象水谷五脏

李玲玲 李 斌 林丰琦※

(1.莆田涵江医院中医科,福建 莆田 351111;2.福州市高新区美术中等职业学校校医室,福建 福州 350122)

中医学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融合了中国古代众多优秀的哲学、文化思想以及自然科学知识为己所用,形成了一套完整且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对于天人关系的探讨,它以天地人三才为立论基点,强调天人合一、万物一体[1]。中医学的发展吸收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优秀成果,逐渐发展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系统整体观,这就是《黄帝内经》反复强调的“天人相应”。

天人既相应,那何为人体之天、何为人体之地?二者又有怎样的深层联系与天地规则相应?这是笔者常思考的问题。在藏象理论中,肺为华盖,居各脏腑之最高位,且五行属金与天相对;脾为中土,居中央灌四傍,五行属土与地相应。于是“肺脾法天地”的观点逐渐形成。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请大家多多指正。

1 肺脾取象于天地

秦汉时期,思想流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人与天地之间所存在的相应关系也被众多思想家论述[2]。《易经》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3]。《吕氏春秋》曰:“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4]。《淮南子》则说:“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5]。可见古人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和论述均已相当丰富。在众多著作中,《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也是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的哲学基础,其中的“象数理论”为中医模拟人体生命提供了理论模型[6]。《黄帝内经》在吸收了以《易经》为主的古代天人哲学观理论的基础上,演变、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中医学“人与天地如一”的观点。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述:“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这些理论都体现了中医学对古代哲学天人观的承袭。

《素问·六微旨大论》有云:“言人者求之气交。帝曰:何谓气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说明人起源于天地,受天地之气和合而生,是天地的产物,与天地有着共同的物质基础。虽然人为天地之贵,但也无法摆脱天地所提供的自然环境,而是要顺应天地变化,使人身与天地之间的运动有规律地统一。这就是《素问·举痛论》中所说的“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藏象学说是古人观察到人体结构与天地自然有着相同性或相似性,认为现象与本质有着统一的属性规律,即所谓“有诸内必形于外”,是以借助“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的方法[7],将《易经》的象思维运用于人身,总结出来的。张景焘在《馤塘医话》[8]中曾说:“肺属金,应乎乾天……肺为华盖,乾之象也。脾属土,应乎坤地……脾藏水谷,坤之象也”,正对应了《易经·说卦》[9]的:“乾为天、为圜、为君……为金……坤为地、为母……其于地也为黑”。

藏象系统中,肺脾与自然界中的天地相类。肺为清虚之脏,吐故纳新,实现人体的排浊吸清,有清肃之性、肃降之能,与天气应清明以及金的肃杀之性相类,故肺为人体之天。脾主四时为后天之本,可消化水谷、运送精微,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有化生之能、承载之功,与大地承载滋养万物之性相类,故脾为人体之地。

2 肺脾效法于天地

2.1 天地阴阳 肺脾为之相通藏象学说将五脏的空间属性与时间属性进行了统一,即时空五脏[10]。在藏象系统中,肺居胸中膈上,在五脏之中的解剖位置最高,覆盖诸脏,为五脏之华盖,且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灵枢·九针论》谓:“一者,天也。天者,阳也。五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天为阳,肺亦为阳,二者因此相通。石芾南在《医原·人身一小天地论》[11]中明确指出:“一呼一吸,与天气相通,体极轻虚,用主肃降,肺固人之天也”。

脾居于五脏的最内部,在体合肉,位于五行的“中央土”之位。《灵枢·九针论》谓:“二者,地也。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因此五脏之应地者,当为脾。地属坤卦,三爻皆阴。张景岳认为“地气即为饮食之气”,胃藏饮食水谷,脾将其化为精微物质为人体所用,所以地之阴与脾之阴相通。他也在《类经·阴阳类》中说:“脾属人之土,其体象地,故曰牝脏,为阴中之至阴也”[12]。

2.2 天气降 地气升 肺脾与之相类天为阳,地为阴,天气在上,地气在下,上则宜降,下则宜升。因此,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二者升降有序,阴阳交通,天地交泰,万物得以化育。即《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自然界中,地之生化以滋养万物,依赖于天之布散云雨,天之行云布雨则有赖地之升腾水气。在肺脾两大藏象系统中,肺气以降为顺,脾气以升为健,二者与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的特性相类。首先,脾气主升,可将水谷等所化生的精微物质输于上焦,并借助于肺气的肃降作用,将这些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于全身各处。这就是《素问·厥论》中说的“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可“散精”并“上归于肺”,使水谷精微能够“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为五脏六腑所用,以保证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顺利完成。

2.3 天地交泰 脾升肺降为之枢机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天地阴阳二气交感合和,方能产生宇宙万物并发展变化。《春秋繁露·顺命》[13]谓之“独阴不生,独阳不长”。《易经》[9]则称之为“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也就是说,“天地合气,化生万物”是自然演化的规律。在人体中,肺属乾卦,象天主降,居脏腑最高,有如五脏之天;脾为坤卦,象地主升,承载诸脏,是为五脏之地。二者相合,方能化生后天之宗气以行呼吸、血气并资先天,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可以说,肺脾对人体的重要性是同等且一致的,因此有学者指出二者同为“后天之本”[14]。

此外,《灵枢·五味》明确指出宗气是由“天地之精气”相合而成,即肺吸引天之清气并引之下降,脾承地之水谷气而导其上升,天地之精在胸中交汇化合,形成宗气。宗气具有行呼吸、气血以及资先天的作用。相比于人体中数量固定的先天之气,这种肺脾交互而形成的后天之气才是维持生命脱离母体后运转的基础,是人体生长、发育、壮大的根本。故肺脾升降作用是人体气机运动的枢机,是宗气形成的关键。因此,人们常说的气虚,在先天主要责之肾,在后天主要责之肺脾[15]。

2.4 天地互根 肺脾太阴相互联系从经络从属上看,肺脾共属太阴,分别络属手足太阴经,为同名经气,关系密切,如天地般互根互用。《灵枢·经脉》说:“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胃之大络又“贯膈络肺”。脾胃互为表里,而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还循胃口,这说明肺脾两脏有正经相连[16]。《灵枢·经脉》还说:“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肺与大肠、脾与胃均为表里关系,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于口齿,亦说明肺脾经络相连[16]。肺脾这种经络上的直接、间接相通,正说明了二者有内在、深层的联系,就如同天与地之间的相互关联。

3 肺脾共主五脏

阴阳学说属于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古人以天为阳,地为阴,认为万物都是天地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天地为万物之主。孟庆云[17]认为,藏象学说是按“易与天地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所以肺脾是人身之“天”和“地”的具象,主导人体的藏象系统。《素问·气交变大论》所言“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即是此理。

众所周知,先天肾精承袭于父母,虽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属于消耗品。因而人体的生长壮老依赖于后天精气的充养濡润。而后天之精由两种基本物质组成,一是由脾运化食物所形成的水谷精气,二是肺摄取的自然界中的清气,缺一不可。正如《素问·六节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五味、五气源于天地,人体摄五气、纳五味,并通过气化作用,生成清阳和浊阴,内以养五脏六腑,外可达形体官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所以肺脾为人身之天地,共为后天之本,维持人体后天之精气源源不断地生成,保证正常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

需要指出的是,肺脾共为五脏主的理论并不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和肾为人体之主相矛盾。因为三者的切入角度有根本的区别。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从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的角度来说明;肾为人体之主,是从肾为先天之本,为命门的角度来论述;而本文的理论是从肺脾二者协同合作,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生成以及气血的运转为切入点来阐释。肺主气,脾主运化,二者协同完成气、血、津液的生成,水液的输布、代谢以及气机的调畅;天地互根,肺与脾则母子相应,天、地之气通于肺脾,气味相合,气血以生,生命活动方可有序进行。这便是肺脾共为五脏主的意义所在。

4 小结

《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的观点承袭于中国古代哲学,源于古人对天地万物的观察总结。当时的医家采用易学中取象比类的方法,把天地与人体相类比取象,形成了肺脾为人身之天地的理论,把肺脾两大藏象系统提升至后天之天地的地位。藏象系统中以肺脾共为五脏主,并不是对原有中医理论的否定,而是从中医理论后天之精、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及生理功能的发挥等角度,来认识肺脾功能,将中医理论中的天人观具象于人体,进一步探究人体这一小天地与自然天地所类似的功能,以认识生命的平衡状态。

肺脾取象并效法天地,是从中医学的医理与哲学相结合的方向展开探讨的。在这个方向,广州中医药大学立足邓铁涛教授的“五脏相关”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理论、临床、实验三大板块,采用宏观、微观、文献整理、系统生物学、数学模型、计算机技术、统计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全面开展,形成了较为丰富、完善的理论内容[18]。笔者认为,借鉴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经验,对在天地观指导下形成的肺脾共为五脏主理论,从学术源流、模型构建与分析结合数字化数据挖掘技术入手进行相关研究,可以为认识藏象关系、认识肺脾关系打开新的思路,为深化中医理论内涵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藏象水谷五脏
不再窝囊的姜水谷
黄帝内经
藏象辨证体系的理论构建研究
失眠与五脏
水谷隼接抢段技战术分析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藏象学说发展的探讨与意义
藏象学说本质研究概述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
“五脏神”学说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