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佩文
摘要:初中英语课堂上仍存在很多填鸭式教学、教师全包制以及题海战术等现象,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率低下。鉴于此,提高课堂有效性变得迫在眉睫。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引导有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抓住其课堂注意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有效地吸收课堂知识。
关键词:习题讲评;教师引导;高效课堂
一、课例背景
《英语课程标准》越来越强调学生综合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而完形填空该题型能全面而且客观地考察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分析以及判断推理能力,正是一项用来测试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试题型,所以它在中考中的地位只会有增无减。但是,在平时教学中不难发现完形填空以其难度大、区分度高、综合性强的特点而让众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1]:练习时,学生常常因为觉得难而没有耐心认真去分析去解题;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不看题就写答案,敷衍了事。而教师也常常因为课时紧,任务重,难教等原因忽视对学生该方面的教学指导。另一方面,纵观近年来中考答题情况,学生们在完形填空上失误较多,得分偏低。所以,如何在完形填空这一题型上指导学生,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变得刻不容缓,尤为重要。以下笔者将以一节讲评2018年无锡中考卷中的完形填空的复习指导课为例,探究如何上好一节有效的初中英语习题讲评课。
二、课例与评析
1.教学导入,直奔主题
本课虽然是展示课,但并不像之前的课例那样将导入这个环节美化,授课老师仅用一张标有“How to Deal With Cloze Test”的幻灯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Today,lets learn how to deal with cloze test together. I hope after class, all of you will have some more confidence when dealing with it next time.”讓学生明确认知这节课是来学习完形填空解题的。有了直接明确的目标,学生注意力得以集中,为课堂的有效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2.阅题指导,强化阅读
在平常完型练习时, 大部分教师仅仅布置题目,不加提醒,学生就开始解题。大多学生为了快速完成任务,在全文还没阅览一遍的情况下,就开始勾选答案,正确率可想而知。“Just hold your paper sheet, skip the blankets and look it through quickly and silently. Pay attention, read without pens.”老师让学生们专注于试题纸上的这一篇完型文章,强调跳过空格,一目十行。放眼望去,全班学生高度集中,阅读试题,整个班级鸦雀无声。老师也一言不发,静静等待观察。待班级里大部分学生眼光偏离试卷时,老师给学生提出建议:如果你觉得自己大概看懂了这篇文章,请你带着空格再次阅读一遍,这次速度放慢一点,迟疑的地方稍加停留;如果你觉得自己没看懂,请放慢速度,再次跳开空格地阅读一遍。话音刚落,学生迅速执行,这时候你能明显看到学生们速度放慢了,有的学生阅读时对照着下面的答案选项,点头继续,迟疑停留;有的学生继续认真的从头到尾阅览文章,有时豁然开朗,有时迟疑锁眉,这些都是注意力集中,完全沉浸在课堂氛围中认真努力的表现。大概两分钟不到时老师示意学生们提笔开始答题,并且郑重其事地告知学生们“Easy first, harder later”。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相较于平常练习时学生的解题速度,该班学生做题速度明显提升。
3.校对答案,学生为主
由于课时紧,大多老师往往急于教授新课,忽视习题讲评,尤其是解题技能的传授,如完型填空、阅读理解之类的解题,只是一起校对一下答案,让学生课后探讨,或全文翻译一遍。但事实上,学生在该项题型上不知所措,无法理解,更别提翻译全文了。该老师每道题至少叫3位学生回答,他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报出自己的答案,还要阐述理由。如果出现不一致的结果,在各自阐述完理由后,她会问那三个学生是否同意别人观点而更改答案。或对或错,她都会给予肯定评价。然后她会根据三人的正确率来决定是否多花些时间在该空格的讲评上。
以下以错误率较高的第3题和第9题为例。
(3)题:A. suddenly B. slowly C. finally D. easily
学生们在第3题上显现了犹豫,阐述自己理由的时候没了自信,彼此都无法被对方所说服,此刻正是教师介入的最佳时机。“Can you find the key words about the action of the ball? First, how is it? And then what happened?”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不难找到“spinning”和“stopped by someone”这些关键词,找到关键词后,聪明的学生立刻就知道了正确答案是A,Steven使飞速运转的足球突然停下了。
(9)题: A. happiness B. strength C. pride D. anger
第9题是本篇完型填空的难点,该空考察了学生语言的综合能力,尤其是理解思维这一块。有学生自信满满地说出选B,并且有理有据:“kicking the new ball shows that Kevin was very angry.”授课老师并没有直接否定该位同学,反而是夸他关键词找得不错。还有一位学生表达到有句话说化悲愤为力量,授课老师笑着连连称赞他的想法“brilliant”。教师要对学生细心观察,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和微小的成绩都要及时、热情地给予鼓励,使他们产生愉悦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2]。她不慌不忙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 Kevin 踢走了新的足球,却捡起了破旧的那个,他是因为开心,力量,骄傲还是生气呢?并且“sadness”“turning”这两个关键词也表示了情绪的转变,故四个选项中只有A符合。学生们在授课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恍然大悟,笔者也是。
4.校对完毕,整体感知
学生是否有效掌握完形填空的解题技巧,是他们提高该项题型分数的关键所在 [3]。不同于很多老师,该授课老师不是讲评结束就到此为止,她还着重让学生再次带着答案整体感知文章,其实在这一过程中,留时间给学生慢慢去消化这些解题技巧很有必要。之后再抛出“Now, can you say some skills that may help you deal with cloze test ?”这个问题,学生们自然很有感悟,也有话可说。
5.素材练习,内化技能
总结完完形填空的基本解题方法后,授课老师又发了一份关于友谊主题的2018年镇江的中考完形填空让学生们解题。或许很多人会觉得最后找一份题练习一下不是解题方法指导课的常规做法嘛。笔者无法认同,原因如下:该做法一是为了让学生们将自己感知出的解题方法应用于实践,也是将技能内化的一个好办法;二是授课老师仍然采用了中考题,很有智慧,中考题的文章是最能反映真实语言的,在真实语言下学生们的练习才有意义;三是她又选取了一篇关于友谊的文章,和之前的一篇主题一致,其用意深远,我们不是仅仅为了做题而选题做,而是在做题的同时,又能受到一些人文上的启发,这才是教师教学的真意所在。
三、感悟与反思
通过观摩这节完形填空解题方法指导课,笔者在如何上好解题方法指导课上受益匪浅。一,选材审慎,设立真实语言环境,不要为了做题而随意摘题。二,将教师的“教”堂转变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有效起到主导的作用。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传授解题技能至关重要。四,润物细无声,真正的傳授不是教师一方灌输式的传授,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中无形慢慢感知习得的。五,他思故他在,每一个学生的想法都应该得到尊重和鼓励。六,立足人文教育,不管上什么课,我们都是要为培育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打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天鹰.提高初中英语”完形填空”教学有效性的点滴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8(04):102.
[2]韩飞,邹桐.高中英语完形填空的解题方法[J].文学教育(下),2017(03):74.
[3]邓美荣.把握鼓励的尺度,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4(1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