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凤丽 王世民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 新乡 453000)
肝炎疾病即肝脏炎症的统称,为常见传染疾病,其发病周期较长且不能够完全治愈,通常是由于病毒、自身免疫、寄生虫、细菌等因素,进而损伤患者肝功能,使得患者得肝功能指标出现异常,进而会引发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极易导致肝纤维化现象的发生,而肝纤维化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最终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具有症状隐匿、起病较慢的特点,且可出现肝掌、蜘蛛痣,临床表现可有乏力、纳差、腹胀、消瘦、低热、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若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发展,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治疗以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为主,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均是临床治疗常用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转录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但西药长期使用极易出现耐药性,导致整体治疗效果下降[2]。鳖甲煎丸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活血祛瘀、清热解毒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减轻患者机体炎性反应,抗肝纤维化[3]。西药核苷类抗病毒和中成药鳖甲煎丸均对早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鳖甲煎丸联合核苷类抗病毒治疗在早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2020 年5 月至2022 年2 月收治的早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8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2023-699)。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入组标准 中医疾病诊断标准[4],主症:腹显青筋、肋下硬块、腹肿坚满;次证:皮肤粗糙、大便色黑、面色黧黑;舌脉象:舌暗红、苔白糙、脉细涩。纳入标准: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 年版)》[5]及上述中医疾病诊断标准;肝功能分级为A 或B 级;无精神异常;均确诊为乙肝肝硬化,且符合《乙肝肝硬化诊疗规范专家共识》诊断标准[6]。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或鳖甲煎丸过敏者;入院前6 个月内接受过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者;具有脑出血史或近期有出血倾向者;合并感染性疾病,需要隔离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营养支持、抗病毒及其他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片(国药准字H20052237)口服,0.5 mg/次,1 次/d。观察组加用鳖甲煎丸(国药准字Z42020772)口服治疗,3 g/ 次,2次/d。两组均治疗2 个月。
1.4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基本痊愈,肝功能恢复正常,粪便发黑、腹胀等症状消失;显效,肝功能明显好转,粪便发黑、腹胀等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有效,粪便发黑、腹胀等症状有所改善;无效,肝功能与粪便发黑、腹胀等临床症状均未出现明显好转。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肝纤维化指标:包括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3 个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炎症介质:包括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抽取患者晨时空腹静脉血4 ml,3 000 r/min 离心10 min 进行血清分离,并将血清进行低温保存备用,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国食药监械(进)字2011 第2402817 号]检测IL-6、TNF-α 水平。(4)肝功能:包括总胆红素(T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于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5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SPSS22.0 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N、HA、PCⅢ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μg/L,)
表3 两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μg/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B、ALT、AST 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表4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2.4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IL-6、TNF-α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ng/L,)
表5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ng/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乙型肝炎病毒若未进行及时、有效地清除,则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肝细胞出现变性、坏死,同时随着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ECM)的日益增多,疾病会逐渐进展,进而逐渐形成肝纤维化。一旦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则最终会形成肝硬化,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7~8]。中医学认为,肝藏血,开窍于目,而乙肝与虚、郁、湿有关,由瘀血内阻、湿热疫毒所致,因此,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调理肝脾[9~10]。在恩替卡韦治疗基础上上联合中医治疗,对早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延缓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鳖甲煎丸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能够较好地抑制炎症介质水平。鳖甲煎丸以鳖甲为方中君药,加以柴胡、阿胶、蜂窼、黄芩、半夏、鼠妇虫、蜣螂、硝石、土鳖虫、党参、干姜、桂枝、白芍、厚朴、射干、桃仁、大黄、葶苈子、石韦、紫葳、瞿麦等中药加水煎制而成。鳖甲煎丸中的黄芪、黄连可清热解毒;鳖甲软坚散结;柴胡能够疏肝升阳,发挥平肝熄风的功效,从而有效降低患者IL-6、TNF-α 水平[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LN、HA、PC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鳖甲煎丸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对早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抑制作用更为明显。IL-6 可通过对肝脏炎症反应的介导,进而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TNF-α 能够促进胶原形成和细胞增殖,并且还对星状纤维化具有调节作用,而鳖甲煎丸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IL-6、TNF-α 水平,同时具有显著抗肝纤维化作用[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TB、ALT、AST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鳖甲煎丸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临床疗效更高,对患者肝功能改善更加明显。核苷类药物可以通过与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降低血清TB、ALT、AST 水平,从而可有效提高HBV 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进而改善患者肝功能[16~17]。中医认为肝硬化的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鳖甲煎丸中的黄芪、鳖甲、党参等具有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功效,紫葳、蜂窠、蜣螂能够发挥出破血逐瘀的功效,同时白芍、人参能够起到养血补气的作用,进而使整体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18~20]。
综上所述,鳖甲煎丸联合核苷类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改善早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抗肝纤维化,提高整体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