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产业结构合理性

2024-05-14 23:32张国锋黄佳慧董大朋
中国商论 2024年9期
关键词:资源分配数字经济区域经济

张国锋 黄佳慧 董大朋

摘 要:黑龙江省作为国家粮仓和东北振兴的核心力量,经济发展却因各种原因而显现缓降趋势。黑龙江省各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会对黑龙江省整体经济的稳健发展产生影响。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资源分配不均、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速度差异等方面,从而影响整个省份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计算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黑龙江省13个地区的产业聚集程度和产业结构趋势同化进行测度,从而对黑龙江省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性提出科学的优化升级路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产业结构相似指数;区域经济;资源分配;数字经济;黑龙江

本文索引:张国锋,黄佳慧,董大朋.<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09):-135.

中图分类号:F127;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5(a)--04

根据《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黑龙江省支持数字经济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指示,未来五年(2021—2025年)黑龙江省各地区将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黑龙江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经济大省,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区位优势。黑龙江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值稳步增长。黑龙江省主要以重工业为主,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比较发达。同时,黑龙江省也在积极发展新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同时,黑龙江省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人才引进等诸多挑战,许多地区展现出经济发展不平衡态势以及资源过度开采、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分析黑龙江区域发展结构不平衡的根本原因,从根源入手,加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更好地研究黑龙江省区域产业结构导致经济停滞发展的问题,本文选择 2019—2021年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数据对黑龙江省各产业结构的剖析,所有数据来自2019—2021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

1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黑龙江省逐渐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农业为主导,以新兴产业为支撑,以服务业为引擎的多元化产业结构。然而,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仍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黑龙江省地处东北地区,受到寒冷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季节短、产量低,农业发展面临一定困难。其次,传统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从产业结构方面来看,黑龙江省制造业占比差距更大,在工业结构方面,黑龙江省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优势在于重工业。工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从产品结构来看,黑龙江省大部分产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大部分企业技术设备陈旧、效率低下,面临产能过剩和产业升级难题。另外,环境保护问题较为突出,工业污染和资源过度开发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与中国东部的沿海地区相比,黑龙江省的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较低,相对滞后,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引进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黑龙江省各区域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是当前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一般来说,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主要城市的产业类型较为多元化,拥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现代服务业,各种产业相对均衡发展。这些城市在能源、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城市,如牡丹江、佳木斯、绥化等,由于地理位置和寒冷气候的制约,基础设施建设相较滞后,交通不便,影响了产业多元化发展和经济交流发展。在振兴东北地区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黑龙江省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不平衡,导致资源配置不均衡,阻碍了黑龙江经济发展的健康运行。

2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发展现状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是一个数学公式,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在没有科学分配的前提下,将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表示为向量,并计算向量之间的相似度得到。

具体来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公式如下:

当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值在0~1时,表达式为:0≤ Sij≤1,当值越接近1表示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越相似,值越接近0表示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越大。这个指标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度,了解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潜力。同时,也可以用于评估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目标。

根据上述相似系数的计算公式,本文依据2019—2021 年连续3年的數据对13个地区的第一、二、三产业的相关数据得出在不同年份相似矩阵,为便于列表,以代码代替地州名称[1]。

2.1 2019年黑龙江省各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研究,一般情况下以0.9相似系数作为判别标准。从表1可知,2019年相似系数区间为0.9979~0.7508。图1中相似系数数据共计78组,大于等于0.95的高度相似组数达到47组,占比高达65%,其中哈尔滨市相比其他12市区平均相似系数最低为0.87,其他省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上0.9,黑龙江省一、二、三产业结构高度相似。其中大于0.99的相似结构构成严重城市有: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0.9906、齐齐哈尔和黑河市0.9906、鸡西市和双鸭山市0.9965、鸡西市和伊春市0.9983、鸡西市和大兴安岭市0.9972、双鸭山市和伊春市0.9915、大庆市和牡丹江市0.9915,大庆市和黑河市为1.0、伊春市和大兴安岭市区0.9979、佳木斯市和绥化市0.9995、牡丹江市和黑河市0.9915。产业结构相似重灾区为鸡西市、双鸭山市、伊春市等地。通过对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以及问题分析,既可精准重点研究相似度高和低地区的经济,科学地将两者相互比较分析,进而对城市间进行结构优化升级路径探索,构建黑龙江经济健康发展。

2.2 2020年黑龙江省各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产业相似系数最高的地区是绥化市和佳木斯市、黑河市和绥化市、黑河市和佳木斯市,相似度系数分别为0.9995、0.9974、0.9966。可以看出,相似系数高的区域均为黑龙江省中部地区,由南北相似向南部区域集聚。绥化市和黑河市第一产业占比高于第二、三产业,重点发展农业;鹤岗市和双鸭山市在第二产业占比较高并相似,重点发展化工产业;哈尔滨市和牡丹江市在第三产业突出,重点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

(A1至A13依次代表:A1代表哈尔滨市, A2代表齐齐哈尔市, A3代表鸡西市, A4代表鹤岗市, A5代表双鸭山市, A6代表大庆市, A7代表伊春市, A8代表佳木斯市, A9代表七台河市, A10代表牡丹江市, A11代表黑河市, A12代表绥化市, A13代表大兴安岭地区)

2.3 2021年黑龙江省各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从图3可以看出,产业相似系数最高的地区是黑河市和佳木斯市、大兴安岭地区和伊春市、绥化市和佳木斯市,相似度系数分别为0.9992、0.9987、0.9980。绥化和鸡西等地第一产业的占比较第二三产业高,佳木斯在机械化农业方面具有较高优势,两两产业相似度高,所以产业高度相似。

3 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较高的原因

3.1 地理环境因素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边境,与俄罗斯接壤,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的平衡性。这导致其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交通联系相对不便,增加了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也造成了省内消息分享的阻塞,对于资源共享造成了很大影响。黑龙江省地势东高西低,这种地形地貌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山区交通不便、平原地区农业发达等,使得部分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度接近。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和地形地貌复杂,黑龙江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物流成本较高。这限制了商品和服务的流通,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平衡性,是造成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相似的重要原因。

3.2 资源差异因素

自然资源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本、财富之源、生态之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又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2] 。黑龙江省各城市的资源优势存在差异,一些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一些城市则有优质黑土地资源。例如北地区主要是山区,以农业为主,经济作物种类单一,西北地区交通建设不完善,教育水平较低,人口相对较少,劳动生产率较低,导致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问题;而哈尔滨市以食品、机械、电子等产业为主要支柱,但由于受到传统产业的影响,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相对缓慢;大庆、鹤岗等地拥有大量的煤炭和石油资源,大庆市以石油、石化、天然气等产业为主要支柱,但由于过度依赖资源,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3.3 历史政策因素

对于产业结构相似度的影响因素问题,学者长期以来也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一般认为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人口差距、方言距离和官员任免都会对区域间的制造业结构趋同产生重要影响[3]。黑龙江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时期,以重工业为主,将石油、煤炭、钢铁等产业作为重要发展对象,例如大庆石油、哈尔滨钢铁、鸡西煤矿、鹤岗煤矿等。另外,黑龙江省的市场经济化程度相对其他省份较低,城市体系不完整,法制建设不完善,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城内经济联动发展。这些问题使得城市与城市间的产业结构整体规划不协调,对黑龙江省经济整体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也为后来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过高造成了影响。

4 调节黑龙江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建议

4.1 加快交通网络建设,促进区域发展合作

要深刻认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有利于推进现代化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转型升级[4]。根据不同省市在2019年、2020年、2021年产业相关数据的相似矩阵数值结果与整体分析可知,哈尔滨市的平均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相比其他12市区呈现最低水平,其他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在0.9以上,其中产业结构相似较高的地区为鸡西市、双鸭市、伊春市等地,体现出区域间地理环境差异所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呈现区域性问题和在同一地区产业相似系数较高问题。城市轨道交通虽然主要是在城区和城郊运行,但在城镇化过程中大批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乡村振兴背景下大批城市人将返乡、下乡创业等,在此发展环境下,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显得相当重要[5]。故在黑龙江省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持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网络覆盖率和通达性,对促进产业多元化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保持产业平衡发展才能更有效地促進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黑龙江省各个城市间的均衡发展,构建黑龙江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4.2 加强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丰富,拥有资源条件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要讲科学,不能急功近利、吃干榨尽,不能超出生态承载能力[6]。要充分利用黑龙江省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深入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加快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从水电方面来看,黑龙江省的水电储量达到1153千瓦,主要集中在干流、松花江,可以适当发展旅游业;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鸡西的气候和地形相似,农业发展模式和经济作物种植也有相似之处。以哈尔滨为中心,周边围绕牡丹江、伊春、大庆、佳木斯和绥化,6个地区已形成了中部经济圈,产业、区域人口相对聚集,城市与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工业化与休闲旅游业发展迅速,要利用自身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发展,调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4.3 推动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7]。各地区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8]。夯实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巩固城乡融合发展根基,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成就的转型奠定坚实基础。各地区都应该分析和评估城市地区的发展效益和农村地区的发展不足,探索城乡一体化和协调发展战略,缩小乡村地区发展中的差距和不足,使城乡能够在同一维度上发展和建设,为深化城乡在更多领域的合作提供保障,优化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5 结语

综上所述,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虽经历了多次调整和优化,但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各城市之间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的不协调现象,制约了黑龙江省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程忠,黄少安.合理性产业结构趋同的理论标准与中国的实证[J].财经题研究 2016(9): 23-30.

周庆.自然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区域差异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15):88-90.

吴小康,于津平.方言距离与城市间产业结构趋同[J].世界经济,2021,44(2):126-150.

夏光荣,金艳红.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中营商环境法治化路径研究[J].法制博览,2023(32):42-44.

黎翔宇,赵冬菊.渝南黔北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乡村发展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3,26(12):298-300.

韩韫超.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红线不能踩[N].工人日报,2023-12-12(5).

强县活镇兴村, 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N].绵阳日报,2023-12-13(2).

王红,黄树增,惠建国.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日照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山西农经,2022(13):99-101.

猜你喜欢
资源分配数字经济区域经济
新研究揭示新冠疫情对资源分配的影响 精读
一种基于价格竞争的D2D通信资源分配算法
云环境下公平性优化的资源分配方法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