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帅
新课标对初中写作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已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对此笔者运用情境教学法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取得了一定效果,以下是研究路径,供参考。
一、用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
1.通过音频创设情境环境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以文化人,培根铸魂,要明确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优良品质”,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纯灌输知识的观念,创设语言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联想与想象,以提升初中写作教学的效率。
例如,教学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了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先播放这篇文章中情境感很强的段落,借助音频中丰富而生动的配音效果,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鲜活的画面。阅读文章时,可以使用深沉而严肃的声音营造正式的氛围,用快节奏的欢快音乐营造轻松的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情感主题。
此外,可以选取与所要创设情境相符合的背景音乐,比如写海边的故事时,可以使用浪涛声和海鸥叫声作为背景音乐,营造海边的环境氛围。比如写雨天的场景时,可以加入雨声和雷声,让学生感受到雨天的氛围,更有代入感。播放音频时,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关注其中的细节,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來,以提升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通过音频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共情能力、写作能力,可以使作文内容更丰富,也能让学生学会搭建写作框架。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音频时,应该尽可能地选择高质量的音频素材,并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不同的音效。
2.借助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联想力
多媒体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更好的体验,语文教学彻底摆脱了传统板书的教学形式,课文中丰富的画面和精彩的语言也不再只停留在想象层面。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时,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和视频,将学生的想象具象化,以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
例如,教学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紫藤萝瀑布》,可以在互联网一些口碑较好的视频教学平台上寻找高质量的视频教学资源。在观看视频前,可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的主题和目标,以及视频学习的章节和时间安排;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要及时记录重要的知识点和自己的感悟,理清“看花—思花—忆花”的文章结构,这有助于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观看结束,可讨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相机解答。
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和视频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借助丰富多彩的多媒体素材,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促进他们的思考和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二、通过实践创设情境,形成真实的体验
1.安排角色扮演活动,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文章和角色
当今初中生的生活阅历不足,简单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导致他们的生活体验相对匮乏,写作时缺少真情实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相机引入角色扮演,这种方式能为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写作主题奠定基础,也能为锻炼学生的共情能力和表达能力提供良好的机会,让学生写出更打动人的文章。例如,教学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刘姥姥进大观园》,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创作剧本,进行角色分配和扮演。表演中,教师要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对于学生表演的优点和不足,可以记录在本子上,待表演结束,再进行反馈和指导。譬如当学生不太了解这段内容的情感、作用时,对于刘姥姥这样一个俗人到高门贵族做客很可能会被低看,所以表演中或许会不自觉地带着嘲讽和轻蔑,但是实际上这部分内容刻画的就是一个雅俗共存的诙谐画面,这些人在打趣刘姥姥时,或许心中确实有“利用”的意思,以逗贾母开心。但在刘姥姥的一番逗趣后,大家是真的开怀,足见刘姥姥的情商之高。教师不要忘记强调这些细节要点,免得学生理解有偏差。另外,辅助学生更全面进入角色的另一个要点是注意表演时的表情和动作。肢体语言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环节,如果语言缺少相应的表情和动作会让人觉得突兀,也会阻碍表演者情感的全面发挥。比如当刘姥姥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时,从后文可知,在场所有人都被这些动作和语言逗得前仰后翻,所以刘姥姥的动作、表情还有语气一定是与当时的气氛有着极大反差的。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这个场面的背景,或深入刻画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与想法,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这些人的情感思想,帮助他们找到最贴合故事实际的角色,为其更好地叙事写人提供参考依据。
2.借助生活事例,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创设生活情境是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的另一有效方式,有利于将学生带入生活中,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对作者的情感与思想有更切实的体会。教师要提供接触生活和大自然的机会,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灵感与思路。当学生有了这些认知后再来解析文章,他们的兴趣会变浓,理解能力也会相应提升,内心的情感也会更加丰富,从而有利于提升共情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
例如,教学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一棵小桃树》,这篇文章大部分内容都在描述瀑布流泻的情境以及附近的各种景色,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能对照文章进行仿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公园观赏各种树木,从声音、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去感受树的动静之美,观察树及其枝叶的状态、颜色,通过手感受树的粗糙感,通过嗅感觉树独特的木香味和生命气息。观察结束,可以点名让学生说说树的各种特征和自己的感受。同学们踊跃发言,畅所欲言,在分享与交流中积累素材,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创设读写情境,提升表达能力
1.创设情境,让作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培养写作能力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多读多写,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将情境化为现实,将抽象变为具象,更深刻地感受文字的力量。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培养学生对文章情境的理解力、想象力,以及以情境为依托时对文章框架的构造能力,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写作过程更顺畅,也能使写作效果更突出。
例如,教学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写游记”,初中生已经学过很多游记,但是由于以前的教学只注重教,而不注重学生的体验,导致学生对游记写作没有很明确的概念。游记是作者的一些游览经历,虽然学生也有很多值得被记录的旅游经历,可由于他们当时并没有写作意识以及较强的感知力,故而再度回忆时能把握的大多只有几个飘忽的瞬间,难以实现细节和情感、思想的重塑。对此,教师可以从学生有过的经历中虚构一个场景,让学生写作。
以“扬州文化之旅”为题,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进行一次深入了解扬州文化的旅程。首先,可以编写一份假想的扬州旅游计划,包含景点、美食、住宿、交通等方面,为整个旅行做好准备。接下来,选择几个代表性的扬州景点,并描绘这些景点的特色和文化内涵。例如,可以描写瘦西湖的秀美风光和所蕴含的诗意,描绘狮子楼博物馆的古典建筑和历史文物。除了景点,扬州还有许多美食值得品尝。可以选择几种典型的扬州美食,如灌汤包、扬州炒饭等,了解它们的起源和制作方法,并描写它们的特点。在游览了景点和品尝了美食之后,还可以参加当地的文化活动或体验当地的传统手工艺来深入了解扬州的文化内涵。例如,可以描写参加扬州民间艺术表演或学习扬州刺绣、漆器的过程。最后,总结这次文化扬州之旅的收获和感受,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经验。
通过以上这些步骤,学生可以写出一篇精彩的游记,在此过程中深入了解扬州的文化内涵,同时也锻炼了写作能力。
2.创设阅读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除了虚构情境,还可以从阅读出发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安排课堂阅读,让学生在阅读时尽可能地与情境和人物产生共鸣,之后再根据阅读内容写一篇600字的感言。这样边阅读边联想的方式,能让學生的记忆更清晰,也能让接下来的感言更富有情感。在阅读教学中,尽量选择生动有趣的文本,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并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情境。阅读前,可以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和情境,从而更好地体验情境。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挥想象力,观察细节,描绘场景,感受情感变化,从中获得启示。还可以通过感官刺激、情感激发等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享受,从而更好地融入情境。
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课下多阅读名著和有深度的文章,以拓宽视野,提升表达能力,培养文学修养和人格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其更好地理解文本和文章,更深刻地体验他人的情感与思想,更切实地掌握各种文章的写作方法与逻辑提供条件,一步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助力语文学习质量与效率实实在在地更上一层楼。
总之,写作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哪怕是单纯的叙事类文章,若作者没有情感积淀,写出来的内容很难突显其价值。情境教学是以文字、视频图片、事物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可以强化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万事万物有更真实的感受,进而提升认知能力、感知能力和写作能力,改变既往读死书、低效写作的情况,并形成良好的写作意识和态度,促进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