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色”审美视角的古代诗歌阅读

2024-05-14 14:01侯中川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4年3期
关键词:声色跨学科学习琵琶

侯中川

摘要:“以江月为文澜”的谋篇布局让《琵琶行》精妙绝伦,也给予了后人深入研究的独特视角,其典型特質随着时间推移而真实巧妙地转变,营造出广袤阔远的空间和澄澈冷寂的氛围。本文“声色”之美的审视与品读,需要我们探究“江月”三个阶段的动态文本影像建构、空间和色彩交织的静态文本影像呈现,尤其是“江月”与“琵琶”的声色互动、共融共生状态。此外,声色审美探究还需整合美术、音乐、物理和地理等高中其他学科的必备知识内容和学科思维方式,从跨学科视角对文本进行研习,是导向跨学科教学,构建跨学科教学体系,提升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的有力尝试。

关键词:江月;琵琶;声色;跨学科学习

诗歌意象往往涉及客观物象的时空序置、形态属性等特质,对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人情感非常关键。“声色”审美作为诗歌意象鉴赏中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课堂教学切入点,不仅契合了学生审美情趣,巧妙地调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而且能有效引导学生运用学科必备知识和思维方式去品读鉴赏诗歌。“江月”的描写贯穿全文,“江”与“月”两个物象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景物共同体——组合式意象,其内涵丰富、特点鲜明,且与“琵琶”的音色特质高度融合,一视一听、亦静亦动,产生了月色与音色、月色与弹奏、江水与琵琶声交相呼应、相互成全的声色互动、多感官参与的文本艺术效果。

一、“江月”的动态文本影像建构

秋夜、湓浦口是《琵琶行》创作发生的特定时节、地理位置,奠定了全文的空间、色彩和情感基调。“江月”在《琵琶行》中出现了四处,依次为: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本文的“江月”是在秋夜和湓浦口背景产生的意象:秋天夜晚之月皎洁、圆润而明亮;湓浦口处于湓江和长江交汇处,地势平缓、水量充沛,江面烟波浩渺、视野一望无际。前三处“江浸月——江心月白——月明江寒”的描写顺序暗含时间推移、演变之规律,属于“江月”不同时间段展示出来的不同典型特质,其特征形象鲜明、直观,预设故事情节发展,暗合诗人情感变化轨迹。

第一阶段的朦胧模糊——夜晚到来,江水和空气慢慢出现温差,水温逐渐高于气温,秋天夜晚的江面容易产生雾气,这增添了“江浸月”朦胧之感,也突显了月光穿透雾气映射江水、江水浸润月光的动态美感。朦胧的江月暗示着送别后诗人不可预料、无法把控的茫茫前途,而诗人内心生发的贬谪之愁、悲秋之愁、送别之愁等思绪此时也正萌发蓄积、潜伏隐掩,像极了朦胧含蓄的江月。

第二阶段的半暗半明——雾气逐渐轻薄,此时江面之上的月光虽然已经不完全是第一阶段“江浸月”的朦胧、模糊之感,但依旧还不能朗照江面,只能看到大致形状轮廓而边界不太分明的月亮,整个视角呈现若隐若现的亮白色画面。由于前一阶段情绪的积聚和酝酿,诗人的情感已经不再含蓄蕴藉,面对人生不如意、世事难料的现实,诗人苍白、迷惘的心境逐渐变得强烈、充沛,在静谧的夜色下蓄势待发。

第三阶段的净白凄寒——随着时间推移,江上雾气近乎消散,此刻的月光没有了云雾的阻隔,可以完全彻底地洒照江面,视野阔远而明净,月光和江面呈现出净白共融的静态画面。秋天夜深,江边气温寒凉,送别之人容易产生冷寒的体感,加上路人稀少、景色凄冷,身体和景色的双重作用引发了人物内心的凄寒,诗人情感瞬间迸发,“江月”完成了从自然特质向人物情感的转变、升华。

第四处“春江花朝秋月夜”中“春天江边花儿盛开的早晨”和“秋天空中明月高悬的夜晚”是人世间最为美好的事物和光景,“春江”和“秋月”由“江月”分割开来,加上特定时节的限定,形成了幸福美好的象征。此处“江”“月”与前三个阶段送别友人之际原本清冷的“江月”截然不同,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产生巨大反差,表面上造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焦点,实际上因为现实的艰难处境和悲惨遭遇,再美好的事物也会黯然失色,诗人即便在“春江花朝”和“秋月夜”也只得无可奈何常常外出买酒返回独酌独饮。无论是世间美好的“江”和“月”,还是湓浦口凄寒的“江月”,无论是“春”还是“秋”,空间上无可逃脱、时间上周而复始,诗人内心的愁苦与煎熬历历可辨。

“江月”以影像连续演变呈现的方式,保证了学生思维的连续性、连贯性,避免了思维的障碍,拓宽了学生阅读文本时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进入体验式、沉浸式阅读,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与作品的隔阂,跨越时空的阻碍,走进作者的内心空间。对“江月”三个阶段典型特质的具体分析,我们发现临行的送别时间之久长、人物情感之丰富,也更加客观清晰地展示了文学与生活、作者情感积蓄迸发与客观现实规律的紧密联系。

二、“江月”的静态文本影像呈现

作者可以充分调动个体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来感知外界事物,而读者通常只用通过文字,借助联想、想象在脑海中呈现一幅幅的画面,从而来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江月”除了以动态影像连续呈现引导读者外,其多维空间与单一色彩构成的静态文本影像也深深震撼着读者,两者显著特征、强烈对照,让读者融入画面、身临其境。

(一)广袤阔远的多维空间

湓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水无尽地流淌绵延,夜晚月光自上而下倾泻普照江面。横向视角上远远近近、左左右右的江水,纵向视角上高高低低、上上下下的月光,建构起一幅广袤无垠、阔远深邃的多维空间与画面。而正处送别友人、饱受离苦之际的诗人,今后只能形单影只、孤独落寞,渺小的个体生命和宏大的天地空间在画面上产生强烈的对比与反差,蜉蝣似的诗人在无穷无尽的空间中愈发觉得个体的微不足道、人生的无可寄托,完全不由自我掌控,面对前途渺茫和命运未卜,个人更感迷离失落。

(二)澄澈冷寂的单一色调

月辉倾洒、覆盖江面,江水浸润、映射月光,皎洁、明亮的月光充溢于目之所及的每处角落,江月、天地浑然一体,宛若天成,整幅画面澄清明净单一。自然之月因人之所感而多情多意,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之人。自然界的月亮原本无情无意,却因人之所感而多情多意。诗人当时被贬江州司马,纯属无权闲职,琵琶女独守空船,只能梦啼阑干,两人处境悲惨而相似,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因而澄清明净的画面顿生清冷之感,加之夜晚送别,江边人少,秋季清晨天冷,又添静寂、冷寒之意,此刻澄澈冷寂的送别画面将人物处境的惨凄、内心的悲凉烘托得淋漓尽致。

多维空间与单一色调两种元素交织而成的静态立体的影像画面,能有效克服机械式、碎片化閱读带来的畏惧感和距离感等弊端,帮助学生复原文本内容背后的真实人物与故事,感知文辞温度。“江月”意象自身广袤阔远、澄澈冷寂的特质创造了极具空间立体感、色彩纯粹性的画面和图像,这给予读者强烈的心理暗示、阅读自觉,伴随无法抗拒的带入感、体验感,这成为读者思绪发端、情感迸发的基点和契机。

三、“琵琶”与“江月”的声色互动

“江月”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广袤阔远、澄澈冷寂的静态画面;而“琵琶”为读者勾画了琵琶女弹奏琵琶的娴熟动作、多样神情以及琵琶声抑扬顿挫、清浊舒急的动态空间,两者亦视亦听,一静一动,相互成全。

(一)江月成全了琵琶的声音和画面

1.江水保证了琵琶曲调的纯粹声音

湓浦口位于湓水流至长江入口处,地势平缓、视野开阔,少有物体阻碍,琵琶声的传播顺利流畅,少有回声,琵琶曲调的干净、纯粹和真实得到了进一步保证;同时,受传播介质的影响,江面氤氲,传播介质近乎为湿润水气,不同于陆地干燥空气,虽然不会影响近在咫尺听众的听赏,但是对浸于声色、浮于文纸的读者而言,江面的琵琶声曲及时、真切,尤其是因为有水气润泽,琵琶曲调迥异于陆地的粗犷豪放,绵柔细腻之质呼之欲出,产生文有尽而意无穷、余音绕梁之效。

2.明月提供了琵琶弹奏的清晰画面

广阔的江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月光洒落江面,经江水的反射映照到画面的各处角落,画面中所有的人与物一览无遗,月光透彻似的照耀让夜晚的一切无处遁逃,对琵琶女的弹奏技巧、现场表演、舞台效果等要求更高、标准更严。明月当空,明净的月色为诗人观听琵琶女的弹奏提供了超清视角,读者仿佛能跟随文字、走进画面,看清琵琶女的弹奏动作、神情举止,及作者的潸然泪下,自然地产生同情、共情,否则一切将在黑夜中摸索进行,画面难以呈现,容易产生距离隔阂,不利于感知彼情彼景。

此外,“江月”营造的画面明净、可视性强,这为诗人观赏琵琶女的弹奏开辟了绝佳通道,提供了超清视角,因而诗人能更精准地描写出琵琶女“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放拨插弦”“整顿衣裳起敛容”“良久立”“却坐促弦”等整个弹奏环节和流程。首先,月光透彻似的照耀让夜晚的一切无处遁逃,无疑对琵琶女展示出来的弹奏技巧、现场表演提出更严要求。其次,在时间上如何将有间隙的颗粒性音质中“颗粒”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不仅考验琵琶弹奏的技法,更考验弹奏者对音乐的理解,这也对弹奏产生的即时舞台效果之呈现提出更高水准。

(二)琵琶契合了江月的特质和形态

1.音色与月色在特质上的巧妙融合

琵琶作为一种传统民乐,其发音清脆、明亮,且富于颗粒性,正如文中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声的颗粒性音色特质相比线性音色,音色干净、没有失真,在声音的纯粹性方面与月光的皎洁、明净等纯正特征极为相似、高度吻合,两者完美统一,而琵琶声在“江月”映衬下达到了“可见之处无不闻”的听觉感官效果,曲音透传可达,绵延可续,饱满有力,“江月”和“琵琶”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感官角度实现了有机融合,两者相得益彰。

2.琵琶与江水在形态上的同频共振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是与水波、弹簧振动波类似的,弹奏琵琶时会在空气中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的声波,形态上与明月当空下江面的粼粼波光高度相似,两者在空中和江面形成有效呼应与互动。透过涟漪江波我们可以观赏到琵琶曲调在空中的舞动跃腾、振动传播,成功地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琵琶之声转换成可见、易见的江水之波,同时实现了感觉的转移,达到了听觉、视觉交纵错杂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效果。

本文“江”“月”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通过“声”“色”调动读者视觉、听觉等感官感受去想象、复原人物活动,揣摩、理解人物心理。三个阶段的动态演变从时间维度上保证了充分体察的可能,广袤阔远的多维画面则从空间维度留给我们发挥想象的余地,澄澈单一的色彩提供给了我们观察品赏的视角,“江月”与“琵琶”声色互动又牵动读者思绪,令其沉浸其中。对古代诗歌进行“声色”审美探究能有效避免晦涩枯燥的学习体验、克服畏惧退缩的抗拒心理,能切实地调动学生联想和想象,锻炼和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品质和综合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从而提升学生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的能力和水平。

四、“声色”审美背后的跨学科整合学习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往往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整合其他学科的必备知识内容和学科思维方式,从跨学科视角对文本进行研习,才能避免单纯依靠语文学科本位学习的学科局限性。

为此“声色”审美探究整合了美术、音乐、物理和地理等高中学科的必备知识,譬如美术学科中对广袤阔远和澄澈冷寂的意境的美学感受,音乐学科中对颗粒性音色清脆断续的音乐特质的听觉辨识力,物理学科中对声音回声、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等问题的声学分析,地理学科中对江水交汇处地势平缓、秋高气清、月朗水寒等地形气候的了解掌握等等。从跨学科视角对“江月”意象进行研习,美术和音乐学科中的美学感知鉴赏、创意表达思维,物理学科的科学思维,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等都得到了有效锻炼。

跨学科研习融合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涵盖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因素,能多角度、多层级、多学科地调动学生联想和想象,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综合分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声色跨学科学习琵琶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报纸秒变纸袋
STEM项目学习要重点关注什么?①
创客课程开发的困境与突破
跨学科学习:真义辨析与实践路径①
“御享声色-海信4K激光电视品鉴会”体验官 带你认识海信LT100K7900UA
窈窕淑女琵琶妹
促进跨学科学习与创新精神培养
《嘉绒译语》研究:“声色门” 及“身体门” 校释
我的“反弹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