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

2024-05-14 06:44文墨
中国商论 2024年9期
关键词:数字治理羊群效应金融科技

摘 要:金融科技是促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通过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数据驱动经济决策等给双循环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红利。金融科技作为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手段,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经济发展的面貌。在此过程中,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不仅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还促进了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内需市场的发展,实现国内外市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良性互动,为构建更加稳健可持续的经济格局提供强大支撑。目前,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已取得阶段性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境,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东西部不平衡、法律监管不到位、羊群效应等。对此,本文建议政府加强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建设,优化数据治理、优化技术引领与人才赋能等。

关键词:金融科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资源配置;羊群效应;数字治理;数字基础设施

本文索引:文墨.<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09):-031.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5(a)--04

此前,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国际形势严峻,同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迫切的问题。在此经济形势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运而生。双循环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模式。另外,数字经济是驱动国内经济增长的关键主力,有利于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因此,如何利用金融科技促进双循环经济增长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创新,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强有力的影响因素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各类金融业务场景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和金融业务深度融合,新的金融业态——金融科技发展迅速。金融科技从微观层面变革了双循环经济增长模式,优化了传统业务,促使消费金融业务逐渐转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使其业务更加贴近广大居民的借贷需求。互联网技术促进了“长尾”市场需求信息甄别,扩大了互联网金融“长尾”市场的范围,对接多层次的金融需求,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就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因此,本文主要研究金融科技是如何促进双循环经济增长的问题。

此外,金融科技在双循环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金融供给配置的效率,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加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合作与整合,预防和解决金融风险,并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模式提供制度保障和市场基础,积极响应世界经济的复杂变化。金融科技符合从质量层面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要求,也是推动我国双循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1 金融科技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影响机理

1.1 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金融科技通过推动数字化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了内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助力外部市场的拓展和对外开放。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相关通知,明确到2025年,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及东北大部分地区实现千兆接入能力和云资源池覆盖超过1000个中小城市,这一举动将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还会促进我国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数字化支付、智能投融资等金融科技的应用为内需市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子支付系统实现快速安全的支付,促进了内需市场的扩大和消费升级,而智能投融资平台的发展让中小微企业能够更便利地获取融资支持,推动了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这些金融科技的应用加速了内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提高了内需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助力了外部市场的拓展和对外开放。数字货币的推广应用和跨境支付系统的完善,使得我国企业更加便捷地开展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消除了传统货币的时空限制,促进了国际贸易的便利化和效率提高。同时,金融科技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元化和便捷化的金融服务,降低了对外开放的金融壁垒,促进了外部市场的拓展。这些金融科技的应用推动了外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1.2 数据驱动的经济决策支持

金融科技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准确、及时的经济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可以帮助优化政策制定、资源配置和市场监管,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国内经济循环的质量和效率。国务院在2022年发布的指导意见强调了建设更智能的数字政府,包括建立更好的大数据辅助决策机制,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利用多方数据进行动态监测、统计分析、趋势预测、效果评估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应用,以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水平。大数据作為数字化时代的重要驱动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因而大数据政策体系的完善能够有效地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

我国金融科技通过数据驱动的经济决策已得到广泛应用。政府部门和企业机构正积极采取措施,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政府部门通过建设数据共享平台和数字化监管系统,实现了对各领域经济数据的实时搜集和分析,帮助政府更好地监测经济运行状况,及时调整宏观政策,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同时,金融科技在税收管理、财政预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政府提供更加精准的财政决策支持。此外,企业利用金融科技进行数据驱动的经济决策已成为趋势,许多企业通过搭建数据分析平台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

这些实际措施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据驱动的经济决策,政府和企业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经济形势,有效调控宏观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这种精细化、智能化的决策支持有助于提高国内经济循环的质量和效率,促使经济在内外循环中更好地互动,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目标。

2 金融科技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现状

2.1 金融科技促进国内大循环经济增长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是让内循环畅通的有效手段。从2015年开始,我国的经济改革重点逐渐转向减少过度杠杆和防范风险的方向,意味着我国开始更注重解决债务问题和降低金融风险。金融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创新能力逐年提高,从供给侧结构性的角度进行改革极大地缓解了中国内部结构性矛盾,且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让数字供应链不仅在服务成本、运作效率和风险控制方面取得了突破,还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支持,科技型企业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可以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并获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其发展需求。数字金融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中观层面上,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有助于金融服务更准确、更普遍地惠及经济各个方面,推动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并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此外,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技术不断更新和广泛应用,促使其购买需求和行为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并趋向线上化,这种发展导致与特定场景相关的新型消费和新兴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消费金融与科技相结合能够促进消费金融健康发展,助力释放消费潜力,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充分发挥了消费金融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对企业而言,互联网金融以其边际成本递减和边际效益递增的特点,在营销渠道、信息过滤、风险甄别等方面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帮助“长尾”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需求,通过外部经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作用于需求市场。

城乡区域的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金融科技创新了一种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利用移动互联、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手段突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瓶颈,扩大了金融覆盖面,跨越了时空限制,促进城乡区域间要素自由有序流动,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服务成本,显著扩大金融服务范围。

互联网金融被认为是一种可以为小微企业和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有效途径,且数字普惠金融的消费促进作用在农村居民家庭、中低收入阶层家庭和欠发达地区居民家庭的作用更强或更加显著。数字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普惠金融实现的进度,提高了落后地区获取资金的能力,也促使我国经济以更加包容的姿态增长;数字普惠金融则帮助家庭增值金融资产和房产,促进了城市家庭,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家庭财富的增长。

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双循环经济增长过程中,应提高安全意识,而金融科技的应用协调了生态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发展。金融科技应以 “新消费”趋势为导向,创新消费金融产品与服务,针对市场对于消费绿色化和低碳化的需求,引导消费金融机构有效发挥其对消费升级的引导作用。也有文献指出,数字金融的发展有效降低了实体经济的单位GDP能耗,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向低碳化转型升级,并构建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2.2 关于金融科技促进更高水平的外循环

实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金融科技缓解了融资约束,为企业融入全球生产价值链提供生产成本所需的资金支持,推动企业融入全球生产价值链,向高阶价值链攀升。金融科技的发展加快了人们从储蓄转向投资的速度,即“金融脱媒”,使国际投资规模和效率提高,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有助于吸引全球资源跨国聚集。

本文以“一带一路”为例,金融科技创新能加快服务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经济循环,有利于推动建立“一带一路”国家金融联盟、货币互换基金等国际金融业态。同时,金融科技创新服务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走出去”,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鼓励中资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跨境人民币投资、贸易、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有助于形成 “一带一路”金融贸易循环体系。

3 困境

3.1 羊群效应

金融科技在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羊群效应表现在市场上某一热点领域或行业的投资和关注程度过高,导致资源过度集中,形成了投资热潮和市场泡沫。这种羊群效应可能造成市场过热,引发投资者盲目跟风和过度投机行为,最终导致市场泡沫的形成,给整个经济体系带来不稳定因素。

当前,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一些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等备受关注,引发了投资者的羊群效应。许多投资者纷纷涌入这些热门领域,导致投资资金过度集中,市场泡沫逐渐膨胀,不仅使市场过度波动,还增加了系统性风险,可能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负面影响。羊群效应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市场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风险积聚。过度的投资集中会导致资源配置失衡,一些实体经济领域缺乏足够的投资支持,影响其健康发展。同时,市场泡沫的形成会给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带来巨大风险,在泡沫破裂时可能引发金融风险传导和系統性风险的提高,给整个经济体系带来负面冲击。此外,在金融科技领域,互联网金融公司之间的相似性会导致羊群效应的出现,这一现象在当前金融科技市场中较为普遍。由于金融科技公司在经营模式和大数据算法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一旦某一家公司取得成功并受到市场认可,其他公司往往会迅速跟随,模仿其经营模式或算法,希望也能获得类似的成功,导致市场资源过度集中在某些热门公司身上,提高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一旦其中某一家公司出现问题,就可能波及整个行业,引发连锁反应。

因此,为避免羊群效应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造成的不良影响,有必要加强监管和引导,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防范市场泡沫的产生。同时,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管理和监控,确保金融市场稳定运行,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顺利推进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和支持。

3.2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制约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

这种差距主要源于城乡数字基础设施水平的不平衡。城乡数字基础设施水平的不平衡限制了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在于造成信息不对称和数字鸿沟问题。在城市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发达、信息流通畅通,企业和消费者可以更便捷地获取信息、开展交易,从而促进了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然而,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由于数字基础设施水平相对落后,信息闭塞,农村居民和小微企业难以参与到全国统一大市场中来。

这种城乡数字基础设施水平的不平衡使得农村地区面临着信息获取困难、市场准入门槛高等问题,阻碍了其在全国市场中竞争力的提高。同时,数字基础设施水平不均导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影响了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在缺乏均衡的数字基础设施支撑下,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受到限制,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影响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

此外,城市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远高于农村地区,限制了农村居民使用互联网的能力。由于数字基础设施的缺乏,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谭燕芝等使用CFPS2014的数据研究发现,城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数字鸿沟。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使用互联网给两者带来的回报率存在显著的差异。互联网的使用能够给前者带来约20%的收入回报,给后者带来的回报却不具有显著性。

因此,要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关键在于加強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信息的平等流通和共享。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信息和通讯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应用,提高农村居民和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能力。通过促进城乡数字基础设施水平的均衡发展,可以有效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整体进步。

4 建议

4.1 优化数据治理,推动数据共享

优化数据治理关键是建立更加健全的数据管理制度和标准,以确保数据的安全、隐私和合规性。同时,需要制定更加严格和明晰的数据共享政策,鼓励金融科技公司之间及金融机构之间进行数据共享,从而实现数据的互通互联,提高数据利用效率。2023年10月25日,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明确要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组织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等。

此外,为促进数据共享,政府可以出台激励政策,鼓励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主动共享数据,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和资源支持。同时,建立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数据共享平台,为不同机构间的数据交换提供便利,并通过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在此基础上,金融科技可以更好地运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和普惠性,为双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金融支持。通过优化数据治理并推动数据共享,金融科技将更好地发挥其在双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创新发展。

4.2 优化技术引领与人才赋能

首先,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确保金融科技紧跟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包括持续投入资金和资源,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并与高等学府、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其次,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开展专业化的培训计划、提供学习机会和资源,培养金融科技领域的高素质人才。此外,还应鼓励跨学科合作,培养具备金融和科技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双循环经济发展对多维度人才的需求。

最后,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机制建设。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金融科技企业在技术引领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投资,并确保监管机制与技术发展同步。我国多地出台金融人才激励政策,吸引高端金融人才、提高金融供给和创新能力,为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提升其在双循环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赵素芳,赵学军.“双循环”下消费金融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机理、现状与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22(4):28-34.

薛秋童,封思贤.数字普惠金融、居民消费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22(7):26-40.

张丽平,任师攀.促进消费金融健康发展 助力释放消费潜力[J].管理世界,2022,38(5):107-116.

林木西,肖宇博.数字金融、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0(2):47-59.

刘伟, 戴冰清, 刘卫镇.数字金融能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吗: 基于2011—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21(6):63-75.

李礼,蒋乐.互联网科技赋能消费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1,42(4):10-15.

周军,黄瑞玲.现代金融体系支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创新策略[J].新疆社会科学,2021(4):34-41.

王敏,李兆伟,吕寒.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增长:机制、效应与异质性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8-34.

夏诗园.金融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J].当代经济管理,2021,43(5):92-97.

徐雪,何竞.经济增长与新发展格局构建: 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观点综述[J].经济纵横,2020(12):118-121.

程雪军.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研究[D].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2020.

窦亚芹,高昕,郑明轩.数字供应链金融与科技型企业融资模式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8):112-119.

何宏庆.数字金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32(2):45-51.

易行健,周利.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显著影响了居民消费: 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J].金融研究,2018(11):47-67.

李佳珂.人工智能对金融创新的积极影响[J].人民论坛,2018(25):78-79.

曹秀丽,孙锦.理性审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隐患[J].人民论坛,2017(30):92-93.

杨文尧天,何海锋.创新与监管:国内金融科技研究述评[J].科技与法律,2019(1):89-94.

邵宜航, 刘仕保, 张朝阳.创新差异下的金融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 理论与实证[J].管理世界, 2015(11): 29-39.

Romer,P.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 71-102.

邱兆祥, 曹宇, 刘永元.现代金融体系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J].金融论坛, 2020(11):11-16

中国人民银行通辽市中心支行课题组,王立伟 ,孙慧.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金融科技的风险衍生、监管挑战与治理路径[J]. 北方金融, 2022(9): 44-48.

猜你喜欢
数字治理羊群效应金融科技
以“数字治理”推动政务资源共享
数字化视角下的环境治理
数字治理在我国城市善治中的实践与启示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股市羊群效应发生机理浅议
噪音交易者投资决策影响因素的研究
借鉴“羊群效应”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研究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的关系
数字治理对轨道交通建设的推动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