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酒岭

2024-05-14 09:18:39甘草
散文 2024年4期
关键词:小山坡珠穆朗玛峰

甘草

卖酒岭是一片可以忽略海拔的小山坡,实际上,它只是我工作的城市中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园。

我居住在卖酒岭旁的公寓里。初到这里时,我就疑惑,没人卖酒、未闻酒香的小山坡,为什么叫卖酒岭?知情者告诉我,卖酒岭是早在清朝末期就存在的地名,那时候,人们从江边码头跋涉入城,途经此地,来自五湖四海的旅人习惯在这个小山岭下歇脚,本地摊贩看到商机,聚集在此售卖食品、酒水,人们休憩小酌,谈天说地。于是,民间便称此小山岭为卖酒岭。后来兵荒马乱,民生凋敝,摊贩散去,卖酒岭渐归荒寂。如今,在高楼林立的闹市中心,这座小山坡变成了公园,起初叫“桂柳公园”,后来恢复了“卖酒岭”旧称。

酒的本义是指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明代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谷部·酒》中写道:

酒,天之美禄也。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邵尧夫诗云:“美酒饮教微醉后。”此得饮酒之妙,所谓醉中趣、壶中天者也。

《天工开物》记载:“凡酿酒必资曲药成信。” 只有以酒曲为引,经历酿、酵、藏、熬等多道工序,方成美酒。古人爱酒,是苏东坡“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的豪放洒脱,是魏晋名士“晋人多言饮酒有至于沉醉者,此未必意真在于酒。盖时方艰难,人各惧祸,惟托于醉,可以粗远世故”的率性风流,亦是寻常百姓漫漫旅途中,一个小山坡下碗与碗的交错。

现在的卖酒岭,山坡上的卖酒亭还刻着一副“鼎足对”:“欲醉穿林問酒家;临风把酒思文惠;对月骋怀和子瞻。”而草木间摆放的酒坛装置早已空无酒香,唯有马蹄金顺势从倾斜的瓦罐口垂下一丛绿意。

我到卖酒岭散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林野之间也。卖酒岭位于柳州市鱼峰区的繁华地带,院内保留上百种原生植物。这里可见娟娟群松,可闻悠悠花香,春夏秋冬各异,日月晨昏不同。鸟啼、虫鸣和风声,夹杂着人们的吹拉弹唱,散布在松树、香枫、巴西鸢尾、人面竹、蔓马缨丹、山茶、白花杜鹃、非洲芙蓉等花木之间,自成天籁。在这里人可以自由地与树木对话:百年老松如此苍劲,你为什么要藏匿起根部的光辉?黄花风铃木花开得那么决绝,我在风中为什么听不到响脆的铃声?苏铁,经过野蛮的忍耐,开出的花会更美吗?……此时此地此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遑论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任由生命在比“物喜”更深刻的“物哀”中通往苍凉、悲悯和沉雄的境地。我应该感谢这独处的时光,在卖酒岭听风听雨听世界,脚踩泥土微尘,仰望月夜星空,重新作为一个“人”,回到天性和常识,与自己的普通和平共处。

当地一位登上过珠穆朗玛峰的朋友曾向我推荐过《珠峰简史》《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巅峰之恋》等书籍。听他讲起登山故事,天风浪浪,海山苍苍,不免有“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感慨。深居卖酒岭,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更加理解毛姆所说的“培养阅读的习惯就是为你自己构建一座避难所,让你得以逃离人世间几乎所有痛苦与不幸”。累倦寂寥之时,放眼岭上春秋,静候万物毕成,尝作小诗自遣:

只此青绿江与山,绝笔便留千载看。

孤月作之天下士,太平时节一株兰。

举杯独酌,人在混沌与清醒之间,身兼硬气与柔肠,我的内心更为笃定地坚信《传习录》良知之说,乃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人生常在前进与静止中交替变幻,智利诗人聂鲁达也发出过疑问:“世上可有任何事物,比雨中静止的火车更忧伤?”万事万物的动静,都只是“相对论”和“辩证法”,百般“合一”始称心。

纵览世上厚重不迁的群山,矮矮的卖酒岭是渺小的,高高的珠穆朗玛峰是伟大的;不是人人都能登览珠峰的壮丽,但也不是人人都耐得住卖酒岭的寂寥。唯有时间之手才能把伟大从渺小中筛选出来,有时候低到尘埃里,也是高在白云端。

在卖酒岭的雨夜,我做了一个稀奇的梦,梦见我在极力攀登珠穆朗玛峰,走着走着,山峰竟然慢慢旋转九十度角平铺而下,使我如履平地,全程八千八百四十八点八六米,一个半小时就走到了目的地……真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责任编辑:施艺

猜你喜欢
小山坡珠穆朗玛峰
美丽的小山坡
高不可攀的珠穆朗玛峰
我的乐园
邓立海作品
珠穆朗玛峰需要你的保护
《花乱开》
小山坡
珠穆朗玛峰翻越进行时
雄伟的珠穆朗玛峰
艺术评鉴(2017年5期)2017-06-01 14:26:42
与珠穆朗玛峰比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