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交班模式的改良在胸外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4-05-13 13:17董高悦智晓旭刘腊根毛启星吴白女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11期
关键词:交班交接班夜班

庆 程 陈 涛▲ 董高悦 智晓旭 刘腊根 毛启星 吴白女

1.江苏省肿瘤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江苏南京 210009;2.江苏省肿瘤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江苏南京 210009

随着肿瘤发病率增高,肿瘤患者随之增多,但胸外科的快速发展,使患者住院创伤减小,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1-3]。临床轻症患者增多的现状,使护士工作量变得繁多而重点不突出。传统的交接班模式内容过于冗长,耗时较长,临床工作又多集中在早晨,因此这种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胸外科的工作特点。晨交接班可直接影响医疗质量、护理安全质量、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4-5]。传统交接班模式的交接内容包含大量患者病情信息,常引起患者焦虑,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有研究关于重症监护室和普通病房的交接班模式的应用,鲜有关于胸外科病房交班模式的报道[6-7]。如何优化交接班模式,以适应胸外科工作特点,减少因交接班引发的患者焦虑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为了适应胸外科的发展、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就医感受、缩短住院时间等,本研究探索改良传统交接班模式,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1 月和2022 年3 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行胸部肿瘤切除术的术后患者共100 例。纳入标准:①诊断为食管或肺部肿瘤;②行手术治疗;③术前能独立行走;④术后意识清楚。排除标准:①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支气管残端瘘、乳糜胸;②术后谵妄。选取2021 年1 月术后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022 年3 月术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5 例,女25 例;年龄29~76 岁,平均(57.84±9.14)岁;食管肿瘤术后10 例,肺部肿瘤术后40 例。观察组男34 例,女16例;年龄36~84 岁,平均(60.72±10.96)岁;食管肿瘤术后患者7 例,肺部肿瘤术后43 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南京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南医大伦审(2020)第129 号],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早交班模式,观察组采用改良早交接班模式交接。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交接班模式。7:30 时白班护士进行晨间护理,8:00 时集中于护士站。在夜班护士书面报告病区整体动态之后,由护士长带领责任组长、夜班护士、责任护士进行床旁交接,夜班护士逐个汇报患者术式、术后时间、导管种类、引流液量、晚夜间特殊情况等。责任护士边听交接内容,边查看患者切口敷料、引流管固定、骶尾部皮肤情况等,护士长与责任组长进行指导点评。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改良交接班模式,包括制订交接班流程、形式、内容。具体如下:

1.2.2.1 成立早交班改良研究小组 成立早交班改良小组,小组成员如下:1 名副主任医师,45 岁,男,具有>17年丰富的医疗经验,擅长临床治疗和管理;1 名副主任护师,40 岁,女,具有15 年护理经验和高级护理管理资格证书,专注于提高护理管理和质量;2 名主管护师,一位女32 岁,另一位男35 岁,具有10 年和11 年护理经验,在护理管理方面表现优秀;1名护师,35岁,女,具有11 年工作经验,拥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小组成员共同负责早交班模式的构建、实施、评价及质量控制。他们参与护士长每日质量管理,统计因交接班导致的护理质量缺陷并给予质量控制;同时,收集同行专家和医疗组关于交接班的建议与反馈,并根据这些信息对交接班模式进行适时的调整。

1.2.2.2 确定改良后交接班模式 根据胸外科工作特点,小组成员列出传统交接班的不足,并通过小组成员头脑风暴,提出改进措施,并查阅相关文献[8-10],形成初步改良后交接班模式,进行专家咨询,确定交接班开始时间、形式、内容。

①交班形式。7:30 时护士在示教室坐下,使用交接单分组进行交班,交接单内容包括患者诊断、术后时间、导管、引流量、疼痛、睡眠、饮食、夜间特殊情况、重点患者病情变化等。②接班形式。责任护士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后,至床旁有针对性地查看患者,主动询问夜间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同时进行晨间护理、评估、指导并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对重点患者,同夜班护士至床旁共同交接,但避免在床旁交接患者病情。③质量控制。交接班后,白班护士在护士站进行重点患者现状汇报。护士长督查时间在治疗执行后,个别情况点对点指导,普遍问题进行质控反馈讨论。④夜班下班时间。8:00 时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书面交班后,夜班护士即可下班;若白班护士接班过程遇到夜班遗留问题,可以要求夜班护士解决问题后才能下班。

1.2.2.3 培训与考核 研究小组通过PPT 授课及情景模拟演练对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保证护士掌握改良后的交接班模式。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手术前后不同交班模式下焦虑评分比较

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焦虑评分从0~100 表示焦虑水平逐渐增高,最左边的“0”代表没有焦虑,最右边的“100”代表极度焦虑[11-13]。小组成员在术前1 d 和术后第2 天交班后对患者进行焦虑评估。

1.3.2 两组术后24 h 不同交班模式下下床活动率比较

术后24 h 内下床活动率=(术后24 h 内下床活动例数/每组总例数)×100%,由责任护士每日记录患者下床活动情况,小组成员进行数据统计。

1.3.3 两组不同交班模式下患者和护士满意度情况比较

使用问卷分别对患者、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评价,总分10 分,每项1 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9~10分)、比较满意(7~8 分)、不满意(<7 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4]。科室共有23 名护士,是同一批护理人员,在改良措施实施前后均参与了满意度调查。患者问卷和护士问卷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85、0.83,两份问卷每个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73~1.00,分别为0.81、0.77。

1.3.4 两组不同交班模式下交接班时长和对患者病情知晓率比较

交接班时长指交接班开始至夜班护士下班的时间。对照组1 月共20 个工作日,统计20 次,观察组3 月共23 个工作日,统计23 次。护士长每日在医护一体化查房前随机提问1 名接班护士对重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被提问护士能正确回答,则记为护士知晓患者病情,否则记为不知晓患者病情,小组成员进行统计。病情知晓率=护士知晓次数/护士长提问次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不同交班模式下焦虑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焦虑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不同交班模式下焦虑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手术前后不同交班模式下焦虑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术后24 h 内下床活动率比较

对照组完成36 例,其术后24 h 内下床活动率为72.00%(36/50);观察组完成46 例,其术后24 h内下床活动率为92.00%(46/50)。观察组活动率高于对照组(χ2=6.77,P=0.009)。

2.3 两组患者和护士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改良实施后,护士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表3 两组不同交班模式下护士满意度比较[例(%)]

2.4 两组护士交接班时长、护士对病情知晓率比较

观察组交接班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交接班时长、护士对病情知晓率比较

3 讨论

有研究指出,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焦虑具有重大影响[15-16]。虽然对照组床旁交接班时,夜班护士会主动避免提及“肿瘤、癌症”等敏感词,但交班内容常会涉及患者病情、异常引流液、异常检查指标等,会引起患者担忧治疗效果,甚至引发焦虑,且不能有效保护患者隐私。本研究结果显示,改良后的交接班模式减轻了患者因交接班内容引起的焦虑,表现为患者焦虑评分降低,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观察组护士不在患者所处现场交接患者病情,护士口头交接后,接班护士到床旁确认交接内容,可以避免因交接班内容引起患者及家属的紧张和焦虑。其次,接班护士床旁确认交接内容后,协助术后第1 天的患者完成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维持肌肉的正常张力,促进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减轻焦虑症状[17]。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患者术后康复的促进作用已被证实并明确[18-20]。本研究结果显示,改良后的交接班模式可以间接提高患者术后24 h 内下床活动率。有研究指出,胸外科患者术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术后主动下床活动的依从性不高,需由护士监督和辅助才能完成。对照组因早交班花费大量时间、重点不突出,护士被动接受信息,不利于准时开展治疗护理工作,对指导早期下床活动无益[21]。责任护士不能及时协助患者完成首次下床活动,导致患者首次下床常拖至术后第1 天下午甚至更晚。而观察组责任护士利用节约下来的时间整体评估患者后,鼓励并协助患者完成首次下床活动。患者多在术后第1 天早交班时就能完成首次下床活动,为后续主动下床活动增强了信心。

本研究结果显示,改良后的交接班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患者及家属的满意是对护士工作的肯定,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改善护患关系和提高护理质量[22-23]。观察组夜班护士不在床旁交接患者病情,减少因交接病情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适。并且白班护士在接班后评估、指导并协助术后患者进行下床活动,关注患者活动后的反应并给予解释与鼓励,可以拉近护患间的距离。观察组护士在7:30时交接班时已经了解患者病情,并针对患者病情进行接班,凸显接班护士对患者病情的了解与关心。护士主动关心和协助患者,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焦虑,增加患者对责任护士的信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是护士工作态度的直观体现,也是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24]。研究显示,科室护士认为,改良后的早交接班模式效率更高,可以节约交接班时间,将更多的护理时间还给患者,更加符合科室发展需要;避免在患者及家属面前交接患者病情,可以减轻患者焦虑,更能体现人文护理;经过漫长的夜间护理工作之后,夜班护士能坐下来与接班护士详细交接患者相关信息,可以降低夜班护士疲劳度,提升护士幸福感。

本研究结果显示,改良后的交接班模式可以节约交接班时间。对照组夜班护士介绍患者病情及夜班情况,白班护士边听边进行床边查体,护士长点评。常有患者或家属对护士口头交班内容产生疑问,护士需花费大量时间解答,护士长点评过程也需要花费时间。交接过程不仅费时较长,且易受病房环境的影响[25-27]。而观察组病情交接在办公区域完成,避免患者及家属对交接内容产生的疑虑而不时地询问护士。夜班护士为了避免被留下解决遗留问题,会主动在交班前巡视患者并处理存在问题。这为白班护士顺利接班奠定了基础,节约了接班时间。观察组护士长在医护一体查房前,通过提问每组护士患者重点病情,检查责任护士接班的质量,在保证交接班质量前提下,可以节约交接班时间。

综上所述,改良后的交接班模式更适合胸外科交接班需要,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因病情交接引发的患者焦虑,节约交接班的时间,间接地提高患者术后24 h下床活动率,提升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交接班护理效果明显,有利于胸外科护理工作的开展,值得临床应用。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交班交接班夜班
一不小心就……
上夜班 升血压
结构化EICU交班清单的应用对护士交班质量的效果分析
医师信息化ISBAR交接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SBAR 交班模式在儿科护理晨交班中的应用
SBAR沟通模式交班表在神经外科晨交班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夜班交心的好闺密
浅谈网络交接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护理交接班缺陷分析与对策探讨
常上夜班容易让人变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