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促进国企高质量发展

2024-05-13 22:10窦宵晨
企业文明 2024年4期
关键词:任期制契约化经理层

窦宵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举措。通过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可以实现经理层成员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目标,强化“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导向,激发经理层成员的活力和创造力,从而提升企业市场化、现代化经营水平。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认为推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要围绕“三个坚持”、强化“三项举措”,推动国有企业形成高水平市场化经营机制,助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三个坚持”全面夯实根基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牢牢把握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方向。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是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遵循。一是完善黨的领导体制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准确把握党组织功能定位,健全制度体系,全面建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二是强化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的发挥。明确党组织在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中的职能职责,将方案制定、契约签订、绩效考核、薪酬兑现和考核应用等内容纳入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聚焦“四个是否”,严格按照程序规范运作,不替代董事会进行决策审批。三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机结合。经理层成员选聘应严格落实国企好干部“20字”标准,严把政治关、能力关、廉洁关,保证党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建立经营业绩考核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双达标”机制,不断激励经理层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实现党建责任制和生产经营责任制有效联动。

坚持发挥董事会作用,进一步落实董事会职权。提升董事会建设和运行质量是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一是董事会应建尽建、配齐建强。明确董事会组建组成、职责权限、运行机制等方面要求,以及子公司董事会应建清单、董事会规模结构,推动董事会依法合规设立和运行,切实增强董事会决策能力和整体功能。二是建立外部董事人才库。建立外部董事选聘、资格认定等管理办法,对子企业外部董事遴选入库、动态调整和选聘使用等作出规定,加大专职外部董事配备力度,建立来源多样、组织优良、专兼互补、结构合理的外部董事人才库。三是积极落实董事会职权。综合考虑企业功能定位、经营规模、市场化程度等因素,落实六项董事会重点职权,明确董事会是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的决策审批机构,探索董事会选聘经理层成员具体方案。

坚持契约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化经营机制作用。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要按照市场规律对经理层进行管理,立下军令状,明确责任制,干得好就激励,干不好就调整。一是破除“铁交椅”,严格任期管理。通过明确任职期限、到期重聘、签订聘用合同并严格履行聘任和解聘程序,树立有职务任命就有明确任期的理念,任期期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延长,任职期满,符合条件的才能重新履行聘任程序,不符合条件的自然解聘,破除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的传统思维,实现从传统的身份管理向市场化的岗位管理的观念转变。二是避免“一刀切”,严格差异化考核。根据经理层成员岗位职责和分工,一人一岗签订差异化的聘用合同,岗位说明书和权责清单作为附件,与聘用合同发挥同等效力,进一步明确权利义务、奖惩依据、离职或者解聘条件、责任追究、薪酬追索等条款,让每位经理层成员清楚自己“能干什么”“要干什么”“干好干坏有什么后果”,促使经理层成员以契约精神对待任职约定,真正认同和兑现自己的承诺。三是打破“大锅饭”,严格刚性考核兑现。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国有企业经理人长期实施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保障,以事前约定作为经理层激励制度兑现的标志,是经理层契约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明确绩效考核结果和薪酬兑现关联机制,用“事先说明”替代“事后算账”,超额完成目标的激励到位,考核结果不合格的扣减全部绩效年薪,真正体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

强化“三项举措”推进任务落地

强化顶层设计,着力做好政策“转化”。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坚持制度建设与制度执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是研究制定工作制度。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相关文件的要求,研究制定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对工作原则、实施范围、操作流程和退出管理等全过程做出规定,为指导企业开展工作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撑。二是研究制定操作模板体系。在出台相关制度规定的基础上,编制实际操作模板,为企业提供兼顾规范化、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操作指南。三是充分发扬基层首创精神。对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薪酬管理办法、岗位说明书、授权清单、考核指标等内容提供参考示例,企业要允许下属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扬首创精神,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定制度、定契约、定指标,开展绩效考核。

强化分类施策,着力“深化”制度执行。推行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确保推行工作既满足政策制度要求,又符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一是分批推进。可以根据“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工作思路,先在企业下属单位试点推行,再在总结试点单位实施经验和效果的基础上,适当扩大推广范围,最后通过统一摸排,按照应推尽推原则,将分、子公司全部纳入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二是精准施策。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企业是否建立董事会,差异化制定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施流程,明确决策审批机构、签约主体、考核机制等,有效解决职能不清、权责不明、流程不畅问题。三是有序扩大范围。将企业分公司、事业部等一并纳入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范围,并鼓励所属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在党委副书记等党务领导、职能部门中层领导人员中有序推行契约化管理,建立“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递、激励层层衔接”的工作机制。

强化全程督导,着力“固化”制度落地。只有以目标为牵引、以问题为导向,层层压实责任,环环紧扣推进,才能确保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落实落地。一是统一思想。企业主要领导要发挥示范作用,系统阐释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重大意义,并作出具体安排部署,同时聘请专家,对各企业负责具体业务的人员进行全面深入培训,确保相关政策和要求落实到一线。二是健全机制。集团层面负责督导二级企业,各二级企业负责审核把关所属全级次子企业,建立“计划-分解-实施-督办-考核-现场检查-优化整改”全过程闭环工作机制和多维度指标监控体系,动态跟踪、及时掌握工作进展。三是破解难题。针对推行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要结合上级文件要求和企业实际,制定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例如,分类制订经理层成员“一岗一策”经营目标,并将考核指标体系分为“经济效益类”“经营管理类”和“加减分项”三类,确保经理层成员考核内容和指标设置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针对企业年度决算数据确定周期较长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快报定去留、决算定薪酬”的思路,根据快报数确定经理层成员是否续聘,根据决算数确定薪酬绩效,有效解决无法及时准确考核兑现问题,同时将企业绩效考核结果与经理层成员绩效考核等级刚性挂钩、强制分布。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集结号”,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压舱石”,要持续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进一步深化、完善市场化机制建设,不断激发企业做大做强的澎湃动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系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责任编辑:伊 白)

猜你喜欢
任期制契约化经理层
从清单化管理到授权管理
关于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思考
从清单化管理到授权管理
煤炭企业契约化成本管理承包成本指标的确定与考核:以河南省正龙煤业有限公司城郊煤矿为例
契约化管理对国有企业的正向激励影响
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探讨
公司董事会的职权再造
契约化管理推动国有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的制度设计
把好校长“入口关”是教育改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