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鑫 肖远菊
[摘 要]我国目前更强调经济绿色和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发展。本文首先介绍环境保护税相关理论基础;其次,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分析环境保护税对经济绿色发展的直接影响路径;再次,运用内生增长理论分析环境保护税对经济绿色发展的间接影响路径,发现环境保护税可以通过影响资本供给、劳动力供给和技术进步来影响经济的绿色发展;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并为完善环境保护税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环境保护税;经济绿色发展;新发展理念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4.05.043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05-0143-04
0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迅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大量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这些都会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实现经济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国内学者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的
“双重红利”中的第一重缓解环境问题在我国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但是其第二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我国的效果仍存在较大争议[1]。本文主要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分析了环境保护税对经济绿色发展的直接影响路径,利用内生增长理论分析环境保护税对经济绿色发展的间接影响路径。
1 环境保护税的理论基础
1.1 外部性理论
著名经济学家Alfred Marshall(1980)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外部经济”的概念[2]。所谓外部性,是指在不存在市场交易活动的情况下,个人或企业的相关经济生产消费活动会不自觉地影响他人的经济生产消费活动,而个人或企业自身不会承担该经济活动对他人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需要由受影响的个人和企业自己承担[3]。Pigou(2020)在他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将“外部性”进一步划分为“正外部性”
(外部经济)和“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4]。企业在进行经济生产活动时,往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把自己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考虑在内,甚至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而滥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企业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伤害最终由全社会成员承担,而他们自身并没有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这样的现象就是环境负外部性的表现。
1.2 公共产品理论
著名经济学家Samuelson在1954年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一文中将公共产品定义为这样一种物品:每一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减少任何他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5]。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不可分割性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环境资源属于公共产品。经济活动主体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他们自身往往不愿意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这就会导致环境持续恶化。因此,需要对环境资源这种公共产品的使用加以约束,以防止使用者过度使用,而忽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1.3 产权理论
著名经济学家Ronald H.Coase1960年在《论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产权界定得越清晰,交易成本越小[6],如果交易成本為零,传统微观经济学和标准福利经济学所描述的市场机制就是充分有效的,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也就是说产权界定的清晰度决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根据科斯产权理论可知,环境污染问题正是因为对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不清晰造成的,因此需要政府实施环境规制,以明确环境资源产权。
2 环境保护税对经济绿色发展的直接影响路径
2.1 创新视角
2015年6月1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环保部下发了环境保护税征求意见稿,于2016年12月25日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这使各企业有要开征环境保护税的预期,由于开征环境保护税,企业短期来不及调整自身生产决策,会增加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企业产生消极影响。但是,在长期内,政府开征环境保护税会使企业意识到自身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激发企业改善效率和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总的来说,开征环境保护税会使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使要素的配置效率不断提高,进而使企业的生产力得到有效提高[5]。
2.2 协调视角
不同行业,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程度是不同的。环境保护税的开征,会让重污染行业缴纳更多的赋税,轻污染行业则只需缴纳相对较少的环境保护税,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在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程度也是不同的,污染程度重的企业缴纳重的税,污染程度轻的企业缴纳轻的税。因此,开征环境保护税会使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和行业进行绿色创新,促使其生产技术更绿色化,使各个企业、各个行业的生产技术、生产水平都更加先进、更加绿色化,实现更协调的发展。
2.3 绿色视角
从对污染排放征税的角度看,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开征环境保护税会增加边际成本,企业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就要减少污染产品的产量,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从对污染产品征税的角度看,对污染型产品征税,会增加生产成本,进而提高产品价格。生产成本增加会使生产者减少该产品的生产量,转而去生产轻污染或不污染的产品;产品价格上升会使消费者减少污染产品的消费,增加其他商品的消费[7]。除此以外,政府给予那些积极综合利用污染排放物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成本,从而起到鼓励企业对污染排放物综合利用,进而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而政府对企业购买和生产环保设备及产品给予的税收减免,会降低环保设备及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有利于环保行业的发展,进而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2.4 开放视角
从开放视角来看,开征环境保护税的国家,其绿色技术创新先行,使其环保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更强。开征环境保护税,会使企业减少对会造成污染的产品的生产,增加无污染或轻污染的产品的生产,进而促使企业将更多的资本投入到对环保产品生产的技术革新上,彻底地改变生产方式,降低其生产的环保产品的成本,降低产品的价格,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而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更有优势。
2.5 共享视角
环境保护税对造成环境污染的经营者征税,同时,税收收入专用于改善和治理环境。一方面,政府征收环境保护税,会激励生产经营者进行技术的绿色创新,节能减排,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为全社会提供一个优美的环境。另一方面,政府将收取的税收用于环境治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还人类一个美丽清洁的环境。环境是我们全社会成员共有的财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人要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即缴纳赋税,然后政府将取得的这部分税收收入再用于污染治理,这从一个侧面实现了收入再分配和资源共享。
3 环境保护税对经济绿色发展的间接影响路径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资本、劳动力、技术的投入[8],环境保护税可以通过影响这些要素投入而间接地影响经济绿色发展。
首先,环境保护税通过影响资本的投入来影响经济绿色发展。开征环境保护税,会增加污染性产品的生产成本,减少企业和投资者的利润收入。因此,对企业来说,会减少对此类产品的资本投入,转而增加其他产品的资本投入;对投资者来说,会减少对此类产品或者行业的投资,将自己的资本用于其他环保类产品的投资。这样就从多个方向增加了企业不污染或轻污染产品的资本使用量,从而改善环境污染状况。
其次,环境保护税通过影响劳动力的投入来影响经济绿色发展。环境保护税的开征,会增加污染性产品的生产成本,减少企业和投资者的利润,可能会降低该类企业雇员的预期工资水平。当雇员或者有打算进入企业的劳动力意识到自己未来的工资水平会受到影响时,他们就会改变自身选择,放弃进入该类企业或该类行业。又由于开征环境保护税会使企业转而生产轻污染产品,劳动力意识到这一变化,会增加轻污染产业的劳动力供给,从而有利于企业的轻污染产品生产和轻污染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绿色发展。
最后,环境保护税通过影响技术进步来影响经济绿色发展。根据前文可知,政府征收环境保护税,会减少污染性产品和产业的资本和劳动力供给,增加轻污染或环保产品和产业的资本和劳动力供给。这为轻污染及环保产品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有利于激励企业和相应行业进行技术创新,减少污染排放,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4.1 结 论
根据前文所阐述的内容可知:
第一,从长期看,开征环境保护税顺应了新发展理念,可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环境保护税在短期内可能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可以起到促进技术创新、绿色发展的作用。
第二,环境保护税可以通过影响资本供给、劳动力供给、技术进步三个路径来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从资本供给来看,环境保护税会增加轻污染及环保产品、企业、行业的资本投入、投资量。从劳动力供给来看,环境保护税会引导劳动力向轻污染企业和行业流动,从而增加该行业的劳动力供给。从技术进步来看,在资本和劳动力供给向轻污染及环保行业倾斜的基础上,可以刺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绿色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
4.2 政策建议
虽然自《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施行以來,我国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经济也朝着绿色发展方向转型,但是在环境保护税的征纳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为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税、促进经济绿色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不断完善污染监测制度。污染监测是环境保护税征纳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好的污染监测制度可以提高污染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而准确有效的监测数据可以帮助政府迅速发现并分析环境污染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同时也更有利于经济绿色发展[9]。
第二,建立奖罚机制,发挥激励导向作用。在经营过程中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征收环境保护税会使企业产生的外部性内部化,进而增加企业成本,减少利润。这可能导致企业不配合环境保护税的征收,此时,政府可以给予企业相应的奖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如给予相应补助等鼓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进而促进经济绿色发展[10]。
第三,提高准入标准,形成绿色的营商环境。首先,政府要改变重经济利益轻环境改善的观念,对进入的企业进行适当限制,提高准入门槛,制定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另外,政府为了增强自身财政实力,往往会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而大量的企业进入会超出环境承载能力,进而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政府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绿色发展政策,提高营商环境质量来吸引投资[11]。
主要参考文献
[1]田翠香,靖明霞.环境税双重红利效应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9(35):38-42.
[2]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哈尔.R.范里安.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 9版.费方
域,朱保华,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5.
[4]A C PIGOU.福利经济学[M]. 朱泱,张胜纪,吴良健,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5]李君. 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 济南:济南大学,2019.
[6]郭志琦. 评析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C]//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9.
[7]姚小剑,夏丹丹,张英琳.环境规制对陕西省能源开发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J].中国矿业,2021,30(5):
100-106.
[8]罗斌元,王芳铃.减税降费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和路径研究[J].财政监督,2021(20):72-78.
[9]陈建涛,吴茵茵,陈建东.环境保护税对重污染行业环保投资的影响[J].税务研究,2021(11):44-49.
[10]马君君.浅析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税税收制度[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1(6):151-152.
[11]郑波.环境税对绿色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6):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