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产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探讨

2024-05-13 22:21马浩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5期
关键词:关联性信息化

马浩

[摘 要]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不仅对产业结构优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实现产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目标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本文基于不同视角分析信息化对产业经济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信息化与产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着重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增强信息服务能力;持续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建设,增加生产效益等对策;以期促进信息化产业改革创新,助推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产业经济增长;关联性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4.05.052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05-0173-04

0     引 言

现下正处于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产业逐渐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引领企业创新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以及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有效手段。信息化时代下如何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增长,是目前学术界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1     基于不同视角分析信息化对产业经济的影响

1.1   产业融合视角

一是,技术与产品相结合。如今正处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广泛应用和推广,积极促进新型生产模式形成,在新型生产模式下也会衍生诸多新型产品。例如,移动通信信息化建设,衍生5G、语音广播以及网络电视等新业务,有利于促进产业经济增长。

二是,业务与市场相融合。在技术融合作用影响下,必然会使原有生产技术、组织模式等出现较大变化,推动既有业务流程、生产结构创新,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成本投入,又能巩固核心业务[1]。由此说明,信息化技术与相关业务相互融合后,会使现阶段人的消费需求及工作形式发生转变。随着新的需求出现,不同产业的市场边界变得模糊,实现业务与市场融合,以推动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1.2   产业结构视角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将与信息化相关的技术、设备以及服务等内容在传统产业中渗透与应用,加快产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产业生产、组织以及管理等环节得到创新发展,促进产业运转效率进一步提升,以减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成本投入。

首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产业普遍具备战略性、无污染以及高增值等特征,信息产业经济呈逐年递增趋势。从近几年信息产业数据来看,信息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且市场需求较大,说明信息产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各类型产业在信息化技术支持下,可加速产业资本积累。随着信息化技术普及应用,相关产业也会逐渐增加信息设备投资比例,尤其是金融、保险及证券等产业,在提高这一类产业服务水平的同时,也能有效带动产业经济增长。

最后,促进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劳动力素质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更好地推动产业创新。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习资源的获取愈加便捷和高效,能够充分满足广大劳动者的专业技能提升需求;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可以避免无效作业情况出现,最大限度地提升劳动效率,实现降本提质目标的同时,又能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助推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1.3   信息化赋能视角

信息化技术开发、信息化劳动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息化产业发展政策等均属于信息化所涉及的基本要素,各要素之间也存在着紧密联系。例如,信息化技术开发,新技术诞生与应用,必然会有新的产业衍生,并推动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并开拓全新产业领域,该过程也会带动其他产业向前发展与业务革新,说明技术开发是促进产业创新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则是为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之间高效传输信息提供平台,加快信息传输速度,可以满足企业高效运营要求,以达到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同时也能为信息化技术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     信息化与产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

一是,信息化为产业自主创新提供有利条件。自主创新能力是产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从企业发展角度分析,信息技术引进和应用,不仅提升了信息资源获取的便捷性,也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外部要素,以增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信息化技术支持下,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实现高效协作与沟通,可以解决企业长期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上下协同,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二是,信息化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以满足新时期产业经济增长要求。信息化时代,产业融合发展逐渐成为主流发展趋势,相较于传统单一产业发展模式,产业融合可以有效激发产业经济增长活力,实现产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其中资源整合是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显著特征,优化资源配置以及促进资源利用率提升。传统产业也会随着产业信息化建设深入,而呈现融合创新趋势,对产业经济可持续增长有着积极作用[2]。

3     信息化时代如何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增长

大量资金投入为我国产业经济迅速增长提供重要支撑,在产业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要素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如加快产业经济增长速度,由此可知,大量有形资产与资源消耗是产业经济有效增长的主要依托;而信息活动则是为产业经济增长提供内生动力。劳动量投入加大以及信息活动的愈加频繁,必然会加快产业经济增长速度,信息化逐渐成为促进产业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因此,要准确把握信息化与产业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密切关联,并对其加以利用,积极促进产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产业信息化水平,以实现我国产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目标。

3.1   着重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信息产业发展,必然会带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从我国信息化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不足;为了增强信息产业市场竞争优势,要着重推动信息产业创新发展,以科技手段赋能产业创新,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促进产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给予信息产业发展充分支持。以强化产业核心技术研究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推动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目的是鼓励企业坚持自主创新,以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使其将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引进现代先进技术,虽然对产业向前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却表现出低效益且滞后等问题,其中关键核心技术无法通过市场手段获取,此情况也是我国信息产业及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给予重视的问题。基于此,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业坚持自主开发和创新,在政策方面给予相关企业大力支持,积极推动本土企业向自主创新型企业转型发展。

(2)加快实施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充分利用区域政策与聚集效益相结合的优势,通过调整现有产业政策,为信息产业及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财税优惠政策,以减少技术采购成本,促进区域产业向前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如在信息产业推行消费型增值税,将高新技术企业列为消费型增值税推行试点,既能缓解创新型企业税负压力,又能从政策层面满足信息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或者积极开展区域产业集聚试点园区建设工作,推动产业集聚、突出重点扶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全市试点园区建设数量。以市、镇、园区三方联合共建为依托,对新入驻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提供连续三年给予租金补贴、经济贡献增量奖励等政策,进而为有基础的镇街(园区)大力创建信息产业集聚区提供强力支撑。引导各方加大资源投入,加快名城、名园、名企、名品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3]。

(3)加大人才支持力度,建设“信息技术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纳入各地区研发人才引进培养政策扶持范围,为信息化赋能产业经济增长提供强力支撑。

3.2   提高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增强信息服务能力

信息服务业在信息产业发展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对促进产业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产业结构会随着信息服务业不断发展得到相应调整和优化,最终实现产业结构全面升级。为了解决当前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相关部门要提升对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为信息服务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以增强其服务其他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促进传统产业与信息服务业深度融合。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高效整合产业创新资源,建立有利于企业之间相互交流和协同的产业创新体系,有关部门可以从管理体制与机制两方面推动信息服务业创新,加大产业管理、产品审核、投融资以及企业进入等环节体制革新力度,给予产业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以强化市场调节效能,切实发挥企业自身的能动性,坚持自主开发与创新,最大限度地挖掘产业持续创新潜能。

(2)支持内容原创,维护知识产权。原创性及原创所有权占有是支撑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优势,有关部门要对信息服务业原创发展给予充分支持,积极推行以原创为主导的良性竞争与合作机制,同时注重知识产权维护,对第三方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的专业资质进行严格审核,使其能够有效发挥自身职能作用,进而为信息服务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使社会经济信息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3.3   持续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建设,增加生产效益

信息技术引入并应用于传统产业中,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对产业经济增长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以信息化赋能传统产业改造为前提,要充分考虑该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带给传统产业的问题或可能会面临的损失;因此,要以各产业的生产销售模式、工艺流程以及资金流转等方面内容为依据,提出和制订相应的传统产业信息化建设方案,既能确保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合理性、科学性,又能减少该过程对传统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4]。

以农业信息化建设为例,将信息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环节,主动迎合新时期农业发展要求,加大信息技术在农作物良种推广、病虫害防治、机械作业、农田灌溉服务以及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如开展农田灌溉作业时,即可应用信息技术搭建农田灌溉服务信息化系统,通过该系统对农田土壤中水分含量、养分含量进行监测,再结合农田土壤条件变化趋势及反馈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农田灌溉措施,满足农田生产全过程实时监控需求,实现精准化农田灌溉管理,有效解决部分地区农田灌溉用水量不足的问题,促进我国农田综合生产水平全面提高,积极推动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发展。虽然现阶段各地区农业农村信息化中心、大数据平台等基本建设完成,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产业经济增长,仍需加大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开发力度,围绕“大平台建设、整体性部署、普遍性应用”的方针,加强信息化建设的規划指导和顶层设计,构建目标一致、衔接有序、分工明确的农业农村信息化体系;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实现乡村工作网上留痕,实现乡村信息化建设监督和可视化管理,助力智慧乡村产业发展决策,从而为传统农业信息化改造及深入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信息化行业发展较晚,但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信息技术逐渐在各类型产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以信息化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可以解决我国当前产业创新力不足、竞争能力不强以及产业结构不完整性问题。同时要准确把握信息化与产业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制定以信息化为主导的一系列产业经济增长举措,实现产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目标,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倪慧强.信息化与产业经济增长之间的机理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7):6-7.

[2]李爱东,曹利娜.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J].南方农机,2023,54(11):196-198.

[3]贺刚,向天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空间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

素: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5):197-203.

[4]夏杰长,刘慧.以产业融合壮大实体经济:作用机理与推进策略[J].财经问题研究,2023(1):3-12.

猜你喜欢
关联性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如何准确认定排污行为和环境损害之间的关联性
CRP检测与新生儿感染的关联性
设计鲜为人知的一面:匠艺的关联性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对外贸易与FDI的关联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