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2024-05-12 03:17:26颜晓娇刘锋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11期
关键词:脑血管功能障碍脑出血

颜晓娇 刘锋涛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康复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高血压脑出血为临床常见疾病,由于血肿占位压迫周围脑组织,可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凋亡,同时,由于氧自由基大量形成,可造成氧化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1]。研究[2]显示,大部分存活患者均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形成认知功能障碍。常规康复疗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但整体效果不够理想。近年来,高压氧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明显增加。高压氧治疗能够促使出血病灶吸收、改善脑微循环、增加颅内血流速度,同时可刺激大脑皮层,刺激大脑神经兴奋。研究[3]发现,中医康复疗法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方面可发挥显著效果,例如中药方剂、针刺、穴位按摩等。其中,穴位按摩能够根据经络脏腑理论,采取特定手法按摩相关穴位,促进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而针刺治疗可利用捻转、提插等手法刺激相关穴位,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效果。因此,文章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并分析其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治疗的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女23例,男30例;年龄64~80岁,平均(73.02±4.60)岁;出血量10~29 mL,平均(17.67±3.23)mL;出血部位:基底节30例、脑叶7例、丘脑13例、小脑3例;病程最短2周,最长6 个月,平均(3.78±0.79)个月。观察组女24 例,男29 例;年龄62~80 岁,平均(72.78±4.34)岁;出血量10~28 mL,平均(17.22±3.08)mL;出血部位:基底节28 例、脑叶8 例、丘脑12 例、小脑5 例;病程最短2 周,最长6 个月,平均(3.64±0.89)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通过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首次发病,经血肿清除手术治疗;(2)脑出血量10~60 mL;(3)生命体征平稳;(4)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5)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蛛网膜下腔出血者;(2)主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者;(3)术前存在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者;(4)肺部感染、血液疾病、恶性肿瘤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降糖、调脂、降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同时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及解决问题能力、计算力等,应用认知障碍治疗仪(苏州好博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型号Haobro3C),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治疗8周。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疗法,使用中风复元方,药方组成:黄芪20 g,茯苓15 g,白术、当归、狗脊各12 g,远志、石菖蒲、郁金、杜仲各10 g,三七9 g,胆南星6 g,地龙5 g,水蛭3 g。每日1 剂,水煎取药汁(中药房统一煎制),早晚服用,每次150 mL,治疗8 周。同时配合针刺治疗:选取神庭、四神聪、百会、风池等穴位,患者采取半卧位,对穴位处皮肤消毒后针刺,四神聪向百会方向针刺、其他穴位直刺,使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每周5 次,治疗8 周。穴位按摩:选择印堂、太阳、百会、水沟等穴位,以点揉手法按摩;膻中、气海、神阙、关元等穴位,以点按手法按摩;三阴交、足三里采取点拨手法按摩;内关、太溪、太冲以点按手法按摩,疗程与针刺相同。

1.4 观察指标(1)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智能障碍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记忆力、定向力、计算注意、语言理解、构造等方面,共30 个条目,总分30 分,分值越高,提示其智能状态越好。(2)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包括执行功能、语言、抽象性、视觉空间能力、方向感、记忆力等方面,总分30 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的认知功能越好。(3)应用改良Barthel 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包括洗澡、移动、梳理、如厕、穿衣、爬楼梯等方面,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提示其日常活动能力越好。(4)检测两组患者的脑血管功能指标,包括脑血管流量、脑血管流速、血管外周阻力等,应用脑血管功能分析仪检测(上海麦登生物医学工程公司,型号MEDENG CBA CV-300)。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2.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应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维度MMSE 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MSE评分比较 (± 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3 53时间治疗前53 53治疗后记忆力3.20±0.78 3.19±0.82 0.064>0.05 4.77±1.02 3.96±0.90 4.335<0.05定向力6.55±1.99 6.44±2.02 0.282>0.05 8.02±0.88 7.22±0.72 5.122<0.05计算注意1.89±0.68 1.92±0.71 0.222>0.05 3.22±0.59 2.71±0.47 4.922<0.05语言理解4.90±1.62 5.02±1.74 0.367>0.05 7.03±1.26 6.02±0.79 4.944<0.05总分16.72±2.23 16.84±2.70 0.249>0.05 21.82±2.74 18.89±2.90 5.346<0.05

2.2 两组患者脑血管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脑血管流量、脑血管流速均高于对照组,血管外周阻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血管功能指标比较 (± s)

表2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血管功能指标比较 (± 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3 53脑血管流量/(mL/s)治疗前9.02±0.54 8.96±0.59 0.546>0.05治疗后14.46±0.77 11.23±0.68 22.890<0.05脑血管流速/(cm/s)治疗前13.92±1.54 13.82±1.62 0.326>0.05治疗后19.90±2.44 16.18±2.09 8.430<0.05血管外周阻力/(kPa/m)治疗前1948.78±176.56 1956.45±186.87 0.217>0.05治疗后1334.34±89.78 1556.67±90.91 12.668<0.05

2.3 两组患者MoCA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oCA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oCA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oCA评分比较(± 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3 53治疗前15.73±2.20 15.36±2.01 0.904>0.05治疗后24.98±3.23 19.24±2.98 9.509<0.05

2.4 两组患者MBI评分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BI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BI评分比较(± s,分)

表4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BI评分比较(± 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3 53治疗前44.34±5.97 45.04±6.20 0.592>0.05治疗后79.68±4.62 60.02±5.08 20.844<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后极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对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有效干预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干预方法为药物治疗、认知功能训练等,但二者均存在局限性。首先,药物治疗主要应用多奈哌齐等胆碱酯酶抑制剂,或抗抑郁药、脑循环改善剂,效果不理想,且容易出现腹泻、疲劳、厌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认知功能训练可取得一定的效果,在世界范围内均得到广泛应用,但见效缓慢,对患者的依从性、配合度要求较高,且康复效果有限[4]。因此,迫切需要更为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其日常生活能力。

中医学并无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名,但根据其描述,与“健忘”“善忘”“呆病”等病证相符。而《素问·调经论》也指出:“血并于上,气并于下……乱而善忘”。现代中医学者[5]也提出了“中风痴呆”的说法,并总结其病机为风、火、痰、瘀互结,上扰清窍,脑络血脉瘀塞,导致元神失聪,遇事善忘。从其病因病机可见,其病位在脑,但与髓海空虚、清窍阻闭有关,本虚标实、肾精亏虚是其病理基础,瘀血、痰浊为发病关键,可给予益气活血、补肾祛痰法治疗。在本研究中,主要运用黄芪、白术、茯苓、石菖蒲等药物拟定中药方剂,以黄芪为君药,可补中益气。石菖蒲、郁金、白术、茯苓可祛痰通络、燥湿健脾,当归、三七可补血活血,共为臣药。同时,狗脊、杜仲、远志可补肝肾、强筋骨、安心神,共为佐药。地龙、水蛭可破血逐瘀、通经活络,为使药。全方符合补肾祛痰、益气活血的治疗原则[6]。现代医学研究[7,8]认为,该方主要成分具有改善脑微循环、减轻脑神经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刺激前神经生成等多重功效。除中药外,文章还结合应用了针刺及穴位按摩等治疗技术,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可疏通经络,激活脑残存功能,促进胆碱能、多巴胺能神经传递,抑制细胞凋亡,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增加脑血流量。将针刺、按摩与中药结合应用,可达到内调外治的效果,发挥多重作用机制,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9]。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维度MMSE评分及总分、MoC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与单独西医治疗相比,联合应用中医治疗技术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康复效果,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脑血管流量、流速均高于对照组,血管外周阻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观察组患者脑血管功能指标改善更为显著,推测其为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重要机制。

综上所述,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改善其脑血管功能,与单独西医治疗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脑血管功能障碍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5年3期)2015-04-23 07:28:34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