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探讨

2024-05-12 11:34王雪纯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13期
关键词:数字金融区块链技术农村金融

王雪纯

摘要:文章探讨数字技术如何推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分析数字金融的必要性,提出基于区块链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阐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优势,并讨论实施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发现,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农村金融中的风险管理、业务流程和数据安全等问题。但区块链技术本身的普适性有待验证,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数字素养参差不齐。需要完善技术标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并开展面向农民的数字化金融知识培训。文章为我国构建高效、普惠的农村金融體系提供了框架与路径。

关键词:农村金融;数字金融;区块链技术

近几年,数字技术与农村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的趋势日渐明显。在政策推动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下,数字金融在我国农村得到快速发展,既带来更加高效、普惠的农村金融体系,也为传统农村金融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推进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在技术进步方面,区块链作为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提高数据共享、降低交易风险等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与广阔应用前景。因此,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探讨数字技术如何助力我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数字农村金融服务的必要性

(一)数字金融可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

数字化金融系统极大地简化金融交易流程,减少传统银行体系中大量的手工操作和中间环节,从而降低运营成本。例如,传统金融机构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处理农村地区的各种金融业务,而数字金融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合约来代替烦琐的工作,降低相关的人员和设备开支。数字金融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的远程化和自助化,意味着农村居民通过手机或互联网轻松访问金融服务,而不必亲自前往银行网点,不仅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还减少银行分支机构的运营成本。数字化金融系统还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因为它能根据农户的需求和信用评估数据来进行精准匹配,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数字金融还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风险定价模型来改进信贷决策过程,降低不良贷款率,减少金融机构的损失。通过区块链技术,金融数据被高度安全地存储和共享,减少欺诈和风险,进一步降低金融服务的整体成本。因此,数字金融不仅提高金融效率,还降低金融服务的运营和风险管理成本,为农村金融带来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二)数字金融可扩大农村金融覆盖面

通过数字金融平台,金融服务覆盖广大农村地区,无论是偏远山区还是边远村庄,只要有互联网连接,都能实现金融服务的到达,广泛的覆盖面使得农村居民不再受制于地理位置,随时随地享受到金融服务,从而加强金融包容性,让更多人受益于金融体系。降低服务门槛,传统金融机构通常需要客户具备一定的信用记录和抵押品才能获得贷款或其他金融服务,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壁垒。而数字金融通过大数据和新型信用评估模型来更全面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降低信用门槛,使更多没有传统信用记录的农村居民能够获得金融支持。数字金融还为农村地区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客户。从简单的支付服务到农业保险、小额贷款和投资产品,数字金融平台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财务和风险,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农村金融服务中的应用优势

(一)分布式特性有利于强化金融风险管理

分布式账本技术(如区块链)的核心特征是去中心化,意味着金融数据和交易记录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而不是集中在单一机构或服务器上,这种分散性降低单点故障的风险,使金融系统更加稳健和安全。分布式特性使得金融数据不易篡改,增强数据的可信度和完整性。每个交易都经过多个节点的验证和共识机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防止数据的伪造或篡改。对于金融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因为准确的数据是风险评估和决策的基础。分布式特性还提供更加透明和可追溯的金融交易。所有交易记录都以区块链上的不可变形式存在,被审计和追踪,从而加强监管和合规性,对于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来说,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管理金融市场的风险状况。

(二)智能合约有利于实现金融业务自动化

智能合约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动执行合同,其内置的代码逻辑能够根据预定条件和事件自动触发金融交易,无需中介或人工干预,意味着金融交易在事先确定的规则下迅速完成,大大提高交易效率。例如,在农村贷款领域,智能合约自动核实借款人的信用,并在满足条件时立即发放贷款,减少烦琐的审批流程和等待时间。降低操作风险,由于合同执行是自动的,减少人为错误和潜在的欺诈行为。合同的执行完全依赖于编码的规则,确保交易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对于农村金融服务尤为重要,因为它减少不良贷款和争议,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提供更广泛的金融创新机会,金融机构利用智能合约设计新型金融产品,如去中介化的借贷平台、自动投资工具等,以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这种创新有助于提高金融包容性,让更多人能够获得金融服务。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由于合同执行是自动的,减少人工和中介机构的参与,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对于农村金融服务来说,降低服务费用,使金融产品更加亲民。

(三)加密算法有利于提高金融数据可靠性

加密算法通过将金融数据转化为难以破解的密文,有效地保护数据的隐私和安全,有助于防止恶意攻击者或不法分子获取敏感金融信息,从而保障客户的隐私权,提高金融数据的可信度。确保数据的完整性,通过数字签名等技术,数据的发送者证明其身份,并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篡改,对于金融数据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涉及交易和合同的情况下,任何数据的篡改都导致严重的金融损失。加密算法还有助于建立安全的身份验证系统,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访问金融数据,进一步增强金融数据的可靠性,因为只有经过验证的用户才能进行金融交易或访问敏感信息,减少潜在的非法访问和欺诈风险。加密算法为金融数据的长期保存和备份提供可行性,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金融机构更安全地存储和管理数据备份,防止数据的丢失或泄露,有助于确保金融数据的可靠性,以满足监管要求和法律规定。

三、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农村金融服务模式

(一)依托区块链架构建设分布式农村银行

构建坚实的区块链基础设施,以实现分布式节点网络。这一步骤涉及在农村地区部署节点服务器,服务器将成为点对点的分布式账本网络的组成部分,旨在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采用开源区块链框架,如Hyperledger Fabric或Ethereum等,为农村银行搭建可信赖的分布式网络,为后续的數字金融服务提供可靠的基础。为实现核心业务系统,需要开发去中心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分布式账户系统、点对点支付清结算系统以及智能合约执行系统。去中心化应用将替代传统的核心银行系统,实现农村银行的业务处理。例如,分布式账户系统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的银行账户,点对点支付清结算系统加速资金流动,而智能合约执行系统自动化合同的执行过程,降低交易成本。

为拓展业务创新,需要构建开放平台,以面向农企和科技公司开放接口与数据,使企业能够基于区块链平台开发各种创新的业务应用,如供应链金融、仓单融资、农产品溯源防伪等。通过拓展银行业务范围,农村银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促进金融科技的应用与创新。引入激励机制将起到关键作用,以扩大参与主体。通过设计完善的经济激励机制,农村银行鼓励更多的企业和组织加入区块链网络,丰富网络中的参与者角色,有助于促进业务协同创新,提高区块链网络的安全性和鲁棒性。激励机制包括奖励机制、节点参与者的收益分享,以及基于贡献度的投票决策等方式,以激发更多的积极参与。

(二)利用智能合约再造小微金融业务流程

利用智能合约再造小微金融业务流程潜力在于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信贷管理,从而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过程关键包括将贷款申请审批、放款、回款等业务逻辑编写为智能合约代码,并将其存储和运行于区块链网络中。农户和小微企业通过手机APP便捷地提交贷款申请,系统将自动进行筛选和评分,符合条件的申请将自动触发智能合约的执行,完成审批和放款操作。全流程的自动化排除人为操作的性,有效降低操纵风险。智能合约的妙处在于其能够根据外部大数据,如农产品溯源信息和企业监管数据,实时地调整准入条件和利率定价等规则,实现动态精准的信用风险定价,使得金融服务更加贴近农村居民和小微企业的需求,提高金融服务的个性化程度。同时,放款资金直接进入申请企业的数字钱包,实现即时的资金到账,为企业提供更强的流动性和资金管理能力。智能合约还能够根据预定的还款计划自动进行结算和扣款操作,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自动化的还款过程不仅提高效率,还减少人工错误和延误。

(三)通过数据加密与访问控制构建农户信息安全框架

通过数据加密与访问控制构建农户信息安全框架,是确保数字农村金融服务中农民信息安全的重要步骤。框架的核心在于利用区块链的强大加密算法,对农户的敏感信息进行密文保护。具体而言,农民的个人身份信息、财产信息以及交易记录等,经过加密处理后写入分布式账本,确保数据的隐私性和保密性。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质确保了一旦数据被记录,便无法被未授权的个人或实体所更改,有效防止信息篡改或泄露。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时,引入私钥管理和数字签名机制,确保数据的所有权,并通过身份验证和授权策略,有效预防未经授权的访问或篡改,从而为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提供保障。私钥的使用使得只有持有正确私钥的用户才能解密和访问相应的信息,增强了数据保护。

多方权限控制机制的实施是提高信息安全的关键环节。通过在区块链网络中实施细粒度的访问控制,确保只有得到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特定的数据。利用智能合约,可以实现对数据访问权限的动态管理,根据不同用户的角色和需求,对其访问权限进行实时调整,将数据分为公开和敏感信息,确保敏感信息的安全性。通过建立严格的访问身份识别和审批流程,可以有效防止非法查询或数据滥用。通过以上措施,构建了一个既保障农户信息安全,又保持数据可用性和灵活性的信息安全框架,既符合数字化金融的发展趋势,又满足农民对信息安全的需求。不仅有助于增强农民对数字金融服务的信任度,还为整个数字农村金融服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安全保障。

四、区块链驱动下农村金融数字化面临的挑战

(一)区块链技术普适性有待论证

区块链本身的技术不足限制其在农村金融中的应用。例如,公有链的交易吞吐量有限,难以支撑大规模的金融业务,而联盟链和私有链也面临可扩展性问题;共识机制和加密算法导致交易确认时间过长,无法满足实时支付的需求等。区块链应用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整合,要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区块链,需要解决区块链客户端的易用性问题,对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农民用户而言,是一个难以跨越的技术壁垒。还需进行大规模节点部署、与传统系统接口对接等工作,需要对当地情况有充分考量,难以一枝独秀。区块链技术的适配性有待评估,中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和监管环境独特,直接引入国外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存在偏差或不匹配,需要根据实际国情和金融业务流程开展本土化创新。

(二)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低,宽带网络覆盖有限。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网络带宽较低,只能提供有限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严重阻碍区块链节点服务器的部署。区块链网络需要大量节点才能实现去中心化和高可用性,而农村网络的稳定性难以满足区块链节点的运行要求。移动通信基站和配套设施短缺,4G和5G网络难以实现村村通,意味着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无法获得可靠的网络信号,无法与区块链网络进行互联互通,而智能手机应用恰恰是农村用户接入数字金融服务的主要途径,网络信号的中断将严重阻碍农民使用区块链驱动的金融应用。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足,农村地区缺乏云服务、数据中心等现代化IT基础设施,使得区块链网络与云平台、大数据的对接变得异常复杂。而云和大数据技术正是支持复杂区块链应用的重要基石。数据存储、计算资源的短板制约区块链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三)农民数字化金融意识有待提高

大多数农民对数字金融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如网上支付和手机银行等基本功,没有形成对区块链、加密货币、数字资产等前沿理念和技术的正确理解,严重影响他们主动接受和使用区块链驱动的金融创新应用。农民对网络诈骗等网络安全风险的担忧非常严重,制约他们的数字化金融参与意愿。而区块链技术本身具有去中心化自治和加密匿名特性,反而给不熟悉的农村用户带来更多疑虑,难以消除安全隐患的顾虑。老年农民的数字化学习和使用能力参差不齐,他们在操作智能手机、使用互联网服务时存在较大难度,进一步拖累区块链技术在农村的应用和推广,农村“半数字化”现状难以支撑区块链的高技术门槛。

五、推进数字农村金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区块链技术规范

制定全面的标准体系是基础,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格式标准、通信协议标准、接口规范等,标准的建立能够确保区块链系统的互操作性和数据的一致性。其次,明确区块链在农村金融中的应用场景,制定相应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农村金融服务具有地域广泛、用户分散的特点,需要确保区块链技术能够适应这些特点,提供稳定、高效的服务。进一步,加强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是关键,包括提升系统的抗攻击能力、保护数据的隐私性以及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区块链技术的加密算法、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核心组成部分都应当进行严格的安全性审查和测试。与此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也不可或缺,意味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同时建立监管部门对区块链活动的监测、审计和干预能力。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强化网络基础设施,特别是在偏远农村地区,通过提升宽带网络覆盖和提高网络带宽,确保农民能够顺畅接入互联网,访问数字金融服务。建设更多移动通信基站,推广4G和5G网络,以实现更广泛、更稳定的网络覆盖。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包括在农村地区部署更多的节点服务器,提升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以支持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投资现代化的IT基础设施如云服务和数据中心,为区块链网络与云平台、大数据的有效对接提供支撑,有助于简化数据管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进而支持更加复杂的区块链应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将为农村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保证基础设施投入的效果,应当采用开源区块链框架和去中心化应用,以建立可信赖的分布式网络。同时,引入激励机制以鼓励更多企业和组织参与进来,丰富网络中的参与者角色。通过设计奖励机制、收益分享制度以及基于贡献度的投票决策等方式,促进业务协同和技术创新,提高網络的安全性。

(三)开展农民数字化金融知识培训

设计针对农民的金融教育课程,内容应包括基础的金融知识、数字货币及其运作方式、安全使用电子钱包的方法,以及如何识别和防范金融诈骗等,课程应当简洁易懂,使用农村居民熟悉的语言和实例,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利用多种传播途径进行教育,包括但不限于线下讲座、线上课程、广播电视节目,以及村镇中心的培训班,覆盖不同年龄层和文化水平的农民,特别是对于那些无法直接访问网络资源的老年农民。同时,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当联合推出数字金融普及活动,通过示范村镇、示范户等形式,让农民亲身体验数字金融带来的便利。此外,倡导农村青年和能人作为数字金融的推广者,引导和帮助村民使用数字金融服务,利用农村内部的社会网络,加速知识的传播和应用。建立健全的反馈和监督机制,定期评估培训效果,确保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相符,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策略。通过措施,有效提升农民的数字金融知识水平和使用能力,减少因知识缺乏导致的金融风险,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覆盖率和质量,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六、结语

数字金融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范围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数字化转型,降低农村金融服务的成本,拓宽服务覆盖面,使更多贫困和边远地区的农民也能获得金融支持。区块链技术在农村数字金融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其分布式账本和智能合约等特性,可有效解决农村金融面临的风险管理、业务流程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痛点。已有初步的区块链应用方案,但还需进行本土化创新和技术完善。推广区块链技术在农村的应用,面临区块链本身普适性待验证、网络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农民数字素养不足等挑战,采取技术和制度双管齐下的举措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曾艳.发展农业供应链金融 服务乡村产业振兴[J].农经,2023(09):17-19.

[2]安菲雨.农村金融数字化转型与农业发展的协同作用[J].智慧农业导刊, 2024,4(01):125-128.

[3]戚聿东,杜博.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01):108-124.

[4]何越.区块链技术在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23,39(03):81-97.

[5]刘祚祥,赵紫微.信息结构、区块链技术与农村金融创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3):31-46.

[6]张嘉实.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3.

[7]冯亚玲,汤维晋.区块链+农村金融:优势、应用与挑战[J].当代金融研究, 2023,6(02):62-75.

[8]谢娟.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22.

[9]张飞.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22.

[10]张石磊.基于区块链的农村金融信贷失信人员查询系统开发[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22.

(作者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数字金融区块链技术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普惠金融视角下县域数字金融发展研究
区块链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影响
中国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建议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前路展望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适用性和应用展望
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及其潜在问题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