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羽
摘 要:数字技术是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根据县域地区4465份调查问卷,通过Ordered回归分析得出,客户办理银行业务的便捷性、对电子银行的了解和安全性认识程度是影响县域地区电子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建议从制定并完善有利于县域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政策机制、明确电子银行业务重点普及群体和服务重点、加大对电子银行业务宣传等方面进一步发展县域地区电子银行业务提高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支持效果。
关键词:数字金融;电子银行;Ordered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8(5)-0052-04
一、文献综述
国外金融科技技术发展起步较早,伴随着数字金融特别是电子银行的研究相对国内也较早。在具体理论方面,比较有代表的是,Ma-calell(1995)研究得出随着金融组织和金融创新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业态将逐步达到无金融实体中介的瓦尔拉斯均衡状态。Huang(2002)根据交易理论,得出传统银行业务费用高于电子银行,从成本考虑客户应更倾向于使用电子银行。Varian(2003)指出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互联网金融的逐步模式如果超过所谓的“临界规模”,就能体现竞争优势,实现较快发展。在应用研究方面,比较有代表的有,Jonesetal(2000)和Balck(2001)分别得出,客户对使用电子银行最大的顾虑是安全性和可靠性等问题。Walker James L(2005)区分客户群体进行研究,发现相比个人客户,对安全性的顾虑是企业客户未使用电子银行的最主要因素。Dodds W.,Monroe K. B.和Grewal D.(2008)通過分析不同年龄的客户对电子银行的使用情况,发现青年相对中老年使用电子银行的意愿较高。Mckinney(2010)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得出,客户使用电子银行与其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并且银行的整体社会形象良好对客户使用电子银行也有促进作用。而Jones M.A.和Suh J.(2010)根据爱尔兰的样本研究得出,消费者收入以及文化程度与使用电子银行存在正相关;而Aladwani A.M.和Palvia P.C.(2012)根据澳大利亚的情况得出,客户使用网上银行与其教育程度关系不大。
国内研究方面,起步相对较晚,开始于2000年以后,不过近些年相关研究较多。黄京华、李静婷(2005)针对不同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客户电子银行使用意愿的对策建议。焦勇兵(2008)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客户对风险的感知度和接受程度是影响其使用电子银行的最主要因素。孙旖(2011)分析企业客户发现,易用性、可用性和可靠性是决定企业使用电子银行的关键原因。何光辉和杨咸月(2011)从金融包容研究手机银行的监管,指出应该中国应借鉴国际经验,将监管重心转向促进农村金融的包容性发展。丁聪聪(2012)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在提高客户使用电子银行的意愿方面,仅通过宣传效果较弱,还应采取措施进而可让客户切实体会到电子银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谢平和刘海二(2013)指出,移动支付完全有可能取代现金和信用卡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移动支付具有网络规模效应,而预期在移动支付网络规模效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姚前(2017)指出,我国银行已进入全面向数字银行转型阶段,应重视研究数字银行运作模式与业务选择,并探索制定创新监管框架,可考虑借鉴英国、新加坡等国的“监管沙箱”制度和“创新加速器”机制。王昆(2017)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手机银行客户体验的影响因素,发现手机银行易了解性差导致客户体验较差;手机银行越安全、提供的金融和生活服务项目越多、对于客户反馈越及时,客户体验越好。
二、县域地区电子银行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存在陕西辖内开展问卷调查采集数据,调查范围包括陕西省11个地市(含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每个地市(区)选择6个县作为样本,其中经济金融较发达、一般、欠发达县各2个(县域数量不到6个的地区,则选择全部县作为调查样本)。为对县城和农村情况进行比较,进一步摸清不同客户和金融服务供求双方的具体情况,每个样本县选县城居民20人、农村居民20人,县城企业10家、农村企业10家,金融机构县城营业网点10个、农村营业网点10个,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480份,其中居民2240份,企业1120份,金融机构营业网点1120份,收回有效问卷4465份。
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调查问卷情况,选取居民年龄、学历、收入、职业等11项作为影响居民使用电子银行的自变量。为更清楚了解不同类型电子银行的使用情况,分别将居民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三种类型的具体情况作为因变量,如表1。
对于企业情况,考虑企业特征,选取企业所在地、类型、员工人数、年收入等11项作为影响企业使用电子银行的自变量。同样,分别将企业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三种类型的具体情况作为因变量,如表2。
(二)计量模型的Ordered回归结果与分析
由于因变量为离散数据,且不止两种选择,所以应采取多元选择模型。采用排序选择模型Ordered方法回归分析,分别将居民使用网上银行Y1、手机银行Y2、电话银行Y3与自变量进行后筛选法回归。
1、距离最近银行网点距离、对电子银行的了解程度以及对电子银行安全性的认识,是影响居民使用电子银行的主要因素。首先将居民使用电子银行影响因素的11个变量引入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逐步剔除不显著的变量,得到结果如图1、2、3。从图1、图2和图3三种类型的回归分析,可以综合得出,X3(居民户口所在地)、X8(是否有电子银行的需求)、X9(是否对电子银行了解)、X11(是否担心电子银行的安全问题)等自变量的回归系数较大,说明这些是影响居民使用电子银行的主要因素。X3与Y1、Y2和Y3的回归系数均为正,说明X3与Y1、Y2、Y3正相关,农村居民比县城居民使用电子银行少;X8与Y1、Y2和Y3的回归系数均为正,说明居民自身对电子银行的需求越高其使用越多;X9与Y1、Y2和Y3的回归系数均为正,说明居民对电子银行的了解程度高低影响其使用的多少;X11与Y1、Y2和Y3的回归系数均为正,说明居民对电子银行安全性的顾虑会抑制其使用意愿。
再看其他影响因素,X1(年龄)的回归系数均为正,说明年龄越大,使用电子银行的越少;X2(学历)的回归系数均为负,说明学历越高,使用电子银行的越多;X4(主要收入来源)的回归系数均为负,说明政府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外出打工者使用电子银行的较多;X5(年收入)的回归系数均为负,说明收入越高使用电子银行的越多;X6(离最近银行机构的距离)的回归系数均为正,说明距离银行距离越远使用電子银行的越少。
2、企业所在地、对电子银行了解程度和运用程度以及对安全性的顾虑,是影响企业使用电子银行的主要因素。将企业使用电子银行影响因素的11个变量引入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逐步剔除不显著的变量,得到结果如图4、5、6。从图4、图5和图6三种类型的回归分析,可以综合得出,X1(企业所在地)、X8(是否有电子银行的需求)、X9(是否对电子银行了解)、X10(是否会操作电子银行)、X11(是否担心电子银行的安全问题)等自变量的回归系数较大,说明这些是影响企业使用电子银行的主要因素。X1的回归系数均为正,说明农村企业比县城企业使用电子银行少;X8的回归系数均为正,且该系数最大,说明需求程度最直接影响企业电子银行的使用情况;X9的回归系数均为正,说明企业对电子银行的了解程度高低影响其使用的多少;X10的回归系数均为正,说明企业对电子银行操作的熟悉程度也影响其使用电子银行的多少;X11的回归系数均为正,说明企业对电子银行安全性的顾虑会抑制其使用意愿。
再看其他影响因素,X4(年营业收入)的回归系数均为负,说明企业年收入越高使用电子银行的越多;X5(企业的往来客户)的回归系数均为负,说明客户主要为对公的企业,使用电子银行的较多;X6(离最近银行机构的距离)与Y1、Y2回归系数为正,说明距离银行距离越远的企业使用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越多。
综合居民和企业情况,影响县域地区客户使用电子银行的主要因素,一是客户所在地,即客户离最近银行网点的距离,使用电子银行能否提高其办理银行业务的便捷性和成本;二是客户对电子银行的了解程度,即客户是否知道电子银行功能,能否自身需求有效对接,以及是否使用电子银行;三是客户对电子安全性的认识程度,即客户是否正确认识电子银行的安全性,是否存在主观放大电子银行风险的情况,能否规范使用以提高操作安全性。
三、进一步发展县域地区电子银行业务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指导,明确电子银行业务重点普及群体和服务重点
积极引导全国性商业银行制定电子银行业务普及推广方案,明确优先发展群体和服务重点。在优先发展群体方面,可重点对中青年、高中以上学历者、政府及事业单位人员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进行普及渗透,积极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在服务重点方面,对个人客户主要引导其使用电子银行转账汇款、查询缴费、自助咨询、购买理财等服务;对农村小卖部或超市的个体工商户,鼓励其安装助农取款机具;对企业客户着重推荐网上银行和POS机的使用,鼓励其通过非现金方式完成日常经营结算和费用缴纳,并为企业提供网上信贷、专业性理财规划等服务。
(二)建立联动宣传机制,提高客户对电子银行业务的认知度
针对当前县域电子银行业务的宣传认知不足,建议建立由监管部门牵头、地方政府主导、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联动宣传机制,积极解决宣传工作中的人、财、物方面的问题,并将联动宣传机制制度化、规范化,确保电子银行业务县域普及宣传的长效性。在宣传内容上,重点宣传电子银行业务的基本知识、使用操作方法、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等,在提高县域群体电子银行业务知识的同时,消除其在安全性方面的顾虑,使更多的县域群体享受到普惠金融发展带来的益处。
参考文献
[1]何光辉,杨咸月.手机银行模式与监管:金融包容与中国的战略转移[J].财贸经济,2011,(04):46-54。
[2]刘锡良,刘海二.手机银行、农村金融与移动运营商[J].武汉金融,2013,(10):38-40。
[3]王岩敏.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出路[J].金融发展评论,2010,(10):75-79。
[4]谢平,刘海二.ICT、移动支付和电子货币[J].金融研究,2013,(10):1-14。
[5]姚前.数字货币视角下的电子银行[J].中国金融,2017,(0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