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联合重组牛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换药对肠造口周围脂肪液化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4-05-11 01:00朱泽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6期
关键词:银离子酸盐渗液

朱泽阳

肠造口是普外科常见手术之一, 无论是梗阻性小肠或结肠造口, 还是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造口或预防性造口, 均广泛运用于胃肠道手术中。据国家癌症中心2018 年的报道, 结直肠癌新发病率在男性中排第4 位、女性中排第3 位[1], 因此, 肠造口无论是在患者心理、社交层面、家庭关系, 还是造口本身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均是社会普遍性关注的问题。肠造口常见并发症为造口坏死、出血、水肿、皮肤黏膜分离并感染、粪水性皮炎等16 项[2]。藻酸盐医用敷料主要成分为海藻酸钙, 是从海藻中提取的天然纤维素, 主要用于浅表伤口的护理, 覆盖在伤口表面能够有效吸收多余的伤口渗出液, 形成柔软的网状凝胶, 从而保持良好的湿润环境, 促进伤口修复愈合。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具有杀灭微生物、细菌及真菌的作用, 其机制主要分为3 个方面:①银离子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及氧离子会抑制细菌增殖;②银离子可直接渗透入细菌细胞并造成破坏, 导致细菌死亡;③银离子通过与细菌等微生物的接触, 破环细胞膜及内部核酸, 导致细菌死亡,基于以上机理, 研究表明, 当银离子达到一定浓度, 会对自然界的多种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有杀灭作用[3]。银离子对常见多数感染的细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及杀菌作用, 主要原理为基于金属离子特定的特性,抑制伤口细菌及真菌的繁殖, 杀灭、清除伤口细菌, 并且可以有效地调节创面修复过程的不同阶段, 促进伤口更快闭合[4,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22 年2 月本科收治的40 例行小肠或结肠造口手术且肠造口周围脂肪液化合并感染的结直肠癌、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结直肠癌、肠梗阻患者, 行小肠或结肠造口手术;②造口周围皮肤黏膜分离伴脂肪液化合并感染;③术后均未出现造口其他并发症、其他脏器及系统严重并发症;④无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疾病及糖尿病患者;⑤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其中男18 例, 女22 例;年龄18~80 岁, 平均年龄(54.2±11.5)岁;手术类型:低位直肠癌永久性造口18 例、低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8 例、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急诊手术后近端结肠造口10 例、其他情况(结肠穿孔、梅克尔憩室穿孔等)的回肠造口4 例;所有患者造口脂肪液化合并切口感染于术后3~5 d, 平均时间为(3.69±0.54)d;造口周围皮肤及黏膜分离范围占1/4~3/4 周径;深度集中在脂肪层1.0~4.2 cm, 平均深度(2.5±1.3)cm, 未涉及深层肌肉感染或全层裂开。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21 例)和对照组(19 例)。

1.2 方法 两组在常规全身综合治疗基础上均采用常规无菌消毒, 对照组给予油纱布块填塞创面, 与皮肤填平, 外接一次性造口袋;实验组选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 规格:10 cm×10 cm)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商品名:贝复济,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规格:35000 IU/瓶)凝胶换药, 将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创面均匀涂抹, 再将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均匀填塞创面, 与皮肤填平, 外接一次性造口袋。第1 周两组均每隔1 天换药1 次, 第2 周根据两组渗液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选择换药频率。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1 周、2 周及1 个月创面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创面缩小率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治疗1 个月, 两组创面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 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周, 实验组创面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缩小率比较 治疗1 周, 两组患者创面缩小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2 周、1 个月, 实验组患者创面缩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缩小率比较( ±s, %)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缩小率比较( ±s, %)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例数治疗1 周治疗2 周治疗1 个月实验组218.15±0.95 31.56±2.47a 85.57±4.94a对照组197.94±1.1425.42±1.6674.28±4.51 t 0.6359.1257.521 P 0.5290.0000.000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20.19±3.58)d 短于对照组的(29.04±5.31)d(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s, d)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例数住院时间实验组21 20.19±3.58a对照组1929.04±5.31 t 6.234 P 0.000

3 讨论

临床中处理感染性伤口及造口时, 均采用创面清洗及炎性坏死组织清除、碘伏消毒后油纱填塞等常规方法, 而较多的分泌物浸透敷料会导致伤口周围皮肤红肿等炎症反应, 同时污染衣物等;当渗液较少时, 敷料内层比较干燥, 导致内层敷料与伤口创源发生粘连,换药时导致伤口出血, 严重者导致创口新生组织发生撕脱, 并且换药频繁, 愈合时间较长[6-9]。

目前本科室采用的银离子藻酸盐敷料,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藻酸盐敷料将银缩小至纳米级别, 形成纳米晶体, 通过渗透到藻酸盐材料中, 纳米晶体结构大大增加银离子与伤口创面的接触面积, 明显增加了银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可有效得提高其抗菌活性[10-12];同时研究显示, 重组牛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细胞分裂及组织代谢, 促进新生细胞在创面快速生长, 加速合成修复蛋白, 与人体内源性生长因子有着类似的结构和活性, 促进创面愈合[13-15]。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1、2 周, 实验组创面渗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3.81%、14.29%, 均低于对照组的57.89%、42.1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周, 两组患者创面缩小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2 周、1 个月, 实验组患者创面缩小率分别为(31.56±2.47)%、(85.57±4.94)%, 均高于对照组的(25.42±1.66)%、(74.28±4.51)%(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20.19±3.58)d 短于对照组的(29.04±5.31)d(P<0.05)。以上结果均证实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联合重组牛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在肠造口周围感染患者换药中,具有良好的保持伤口湿润、抑制及杀灭感染伤口内细菌、促进创面组织修复的作用。

综上所述, 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联合重组牛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换药用于肠造口周围脂肪液化合并感染患者, 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 降低炎症反应, 促进患者康复,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住院费用, 减轻住院患者及家庭负担。

猜你喜欢
银离子酸盐渗液
银离子冲洗联合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对骨科感染创面的应用效果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双膦酸盐在骨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防漏膏在PICC置管术渗液中的应用
基于对硫黄素T诱导的DNA G-四链体抑制作用检测银离子
高铁酸盐的制备、性质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银离子敷料在治疗慢性创面中的应用
PICC导管穿刺点防渗液装置研制与使用1)
磷钼钒杂多酸盐MxHyP2Mo15V3O62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