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2018-10-09 11:00陈静马双刘丽娇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循证护理

陈静 马双 刘丽娇

【摘 要】通过对一例PICC穿刺点渗液的患者进行处理,根据不同时期的问题采取有效安全的处理措施,最终患者无皮损、皮疹、感染的发生,穿刺点渗液2周痊愈。工作中要遵循循证原则,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新方法,才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关键词】PICC;渗液;循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9-03--0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安全、实用,临床已广泛使用,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PICC穿刺点渗液是PICC置管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且处理复杂[1]。有研究表明,深静脉置管口渗血及渗液发生率为10.8%-29.7%[2-3]。不仅增加患者换药次数,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同时频繁更换敷料使穿刺部位过多暴露于空气中也会增加感染风险[4]。本科室于2017年12月收治1 例结肠癌术后化疗肝转移在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患者,患者术后发生穿刺点渗液,遵循循证原则,经过积极安全有效处理,两周痊愈,未再复发,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4岁,2017年12月3日收治入院。诊断为结肠癌术后化疗后肝转移。查白细胞:4.2G/L,纤维蛋白原:3.24g/L,D-二聚体:0.02mg/L, 白蛋白:44.5g/L。因化疗于2015年12月5日09:30在无菌操作下右上臂贵要静脉置入4fr单腔PICC导管,按照标准SOP置管过程顺利,X线片示导管尖端位于胸7椎体下缘水平。按A-C-L标准流程维护,导管功能正常。12月9日穿刺点少量渗液,给予换药,穿刺点藻酸盐敷料按压,指导患者肢体抬高并行握拳活动,加强营养。12月11日渗液增多,给予1%碘伏湿敷半小时,待干后,大贴膜穿刺点上方开天窗;穿刺点氦氖激光外照每日两次,每次20分钟;藻酸盐敷料剪口包绕导管按压穿刺点,泡沫敷料封闭天窗;弹力绷带间断加压包扎;隔天敷料潮湿更换穿刺点处藻酸盐及泡沫敷料,渗液污染潮湿大贴膜时或七天更换大贴膜。一周后渗液逐渐减少,停用弹力绷带,改为纱布棉棒穿刺点贴膜外局部按压。12月20日换药后再无渗液发生。

2 护理

2.1 常规维护时,先用输液贴粘贴的方式去除胶痕,再零剪切去除贴膜。消毒皮肤使用1%碘伏湿敷半小时后待干。贴贴膜前无菌下在10×12cm 的3M透明贴穿刺点上方以穿刺点为中心开3cm圆形天窗,按照无张力粘贴法固定导管露出穿刺点。2×5cm康乐保藻酸盐敷料剪口包绕导管覆盖穿刺点,折成1×1cm大小8层按压穿刺点。中到大量渗液期7.5×7.5cm爱立敷泡沫敷料封闭穿刺点,弹力绷带间断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能伸进一指为宜,加压2小时松半小时,穿刺点爱立敷泡沫敷料渗液大于3cm时更换穿刺点藻酸盐敷料和爱立敷泡沫敷料。少量渗液期6×7cm 3M透明贴封闭穿刺点,八层纱布卷成2cm长的纱布棒在贴膜外穿刺点正上方胶布固定压迫,穿刺点藻酸盐敷料渗液大于2/3时更换。开窗透明贴卷边、潮湿、松动或7天更换。

2.2 每日氦氖激光外照穿刺点2次,每次20分钟。

2.3 肢体抬高,加强握拳活动,促进肢体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2.4 加强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和营养,促进伤口愈合。

3 原因分析

3.1 淋巴管损伤:浅淋巴管位于皮下,常与浅静脉伴行,手尺侧半和前臂尺侧半的浅淋巴结沿贵要静脉上行注入肱骨内上髁上方的肘淋巴结,其输出管注入腋淋巴结[1]。

3.2 营养不良:化疗后患者食欲和体质差,合并肝功能受损,血中白蛋白降低,血浆外渗,组织液从穿刺点渗出。

3.3 排斥反应:由于肿瘤患者特殊的体质,导管作为一种异物使机体产生排斥反应而导致渗液[5]。

4 小结

4.1 剪口藻酸盐敷料按压穿刺点

藻酸盐敷料是从海藻中提炼的柔软无纺织纤维,主要功能是吸收渗出液,形成凝胶,与渗液发生钠离子与钙离子交换。剪口藻酸盐完全包裹按压穿刺点,更好吸收渗液。藻酸盐敷料吸收渗液后形成凝胶,在伤口表面产生了湿润的微环境,有效保护创面及周围正常皮肤。

4.2 1%碘伏湿敷消毒皮肤、导管,禁止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消毒液

反复渗液需要反复换药,换药时用力擦拭穿刺点、牵拉导管致正在修复中的组织或淋巴管再次受伤导致再次渗液,渗液期间首选1%碘伏湿敷来消毒皮肤及导管,避免组织或淋巴管再次受伤。

4.3 透明贴膜开天窗,预防皮损发生

透明贴穿刺点上方开天窗,减少了因撕贴膜对皮肤的刺激,预防皮损的发生。

4.4 氦氖激光外照,预防感染,促进穿刺点受损的组织修复

光致生物刺激作用引起一系列的生物效应,可促进受伤神经的再生, 促使成纤维细胞数目增加,增加胶原的形成, 加快组织细胞的修复过程,可抗炎和消炎, 从而抑制局部感染的发生的同时治疗渗液。

4.5 选择合适的按压方式,减少并发症发生

渗液较多时使用弹力绷带间断加压包扎,渗液少时,纱布棉棒贴膜外按压。

5 综上所述

为减少PICC穿刺点渗液的发生,置管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及治疗方案等。对于极度消瘦、恶病质、肿瘤等渗液高风险人群,慎重选择穿刺静脉及穿刺点,并做好沟通。出现PICC渗液时切忌盲目拔管,应分析出现渗液的主要原因,评估渗液的性质及分期,进行对症的治疗及处理。对于渗液迁延不愈或较长时间不愈的患者,定期维护、适当加压包扎,防止穿刺点感染,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取得其理解及合作。

参考文献

闻曲,成芳,鲍爱琴.PICC临床应用及安全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316.

鐘焕新.深静脉置管120 例并发症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4):169-170.

唐兆芳,童本沁,钱秀芬.急诊深静脉置管穿刺点渗血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江苏医药,2015,41(11):1353-1354.

傅爱琼. 敷料不同时间更换对PICC 导管穿刺部位感染的影响[J]. 安徽医药,2013,17(8):1438-1439

童瑾,冯丽娟,韩学惠.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穿刺点渗液原因分析及护理[J]. 护理学杂志,2013,28(21):46-47.

猜你喜欢
循证护理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