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词缀解《归园田居(其一)》的道家意涵

2024-05-11 13:53李国栋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园田老庄归隐

李国栋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陶淵明四十一岁。这一年,他从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任上挂冠去职,归隐田园。这一年,他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迹。《归去来兮辞》是他与儒家积极用世思想告别的决绝书,当然也是他拥抱老庄、皈依道家的宣言书。这一年,陶渊明创作了《归园田居》组诗,对自己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地做了自我呈现。源自老庄的道家思想或隐或显地出现在诗作的字里行间。《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记述弃官归隐经历和心路历程的开启之作,也是统率其余四首(或说五首)的总括之作。此诗以追悔入世为官开篇,以庆幸归隐田园收篇,将步入官场比为“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真切表达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将回归田园比作“鸟回旧林”“鱼归故渊”,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陶醉。

与很多文人一样,年轻时的陶渊明心怀“猛志”,有大济苍生之志。但生逢乱世,见惯了官场黑暗和人心险恶,他渐生厌弃之心,终于在不惑之年高歌“田园将芜胡不归”和“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选择了辞官归隐。陶渊明后期思想以道家为主是显而易见的。不光表现为他归隐田园这一重大人生抉择本身就是对道家思想的践行,还表现为他在后期的诗文活动中不断析解阐发道家思想的精义和意旨。《归园田居(其一)》就是这样。诗中“守拙”“虚室”“自然”三词具有鲜明的道家意涵,成为研究陶氏入道——修道——得道之路的三把钥匙。通过缀解,可以洞悉其归隐田园、矢志求道的心灵堂奥。

一、“守拙”——归隐入道

道家尚隐。自老庄始,隐逸和求道相伴相生。归隐既是求道的途径和方式,也是其表现。魏晋以后,避世弃儒、趋附老庄、以无为本蔚然成风,甚至玄学兴起。陶渊明身处其世,在几番摇摆之后,也选择了弃官归隐之路。这就是《归园田居(其一)》中的“守拙归园田”。

“守拙”本是道家语。老子《道德经》有“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庄子在《人间世》《山木》《逍遥游》等寓言故事中讲述“固拙于用大矣”等道理。在老庄看来,“巧”不如“拙”,要达到“道”的境界,就要弃巧守拙。所谓弃巧,就是放弃机巧之心;所谓守拙,就是守住朴素的本性。在道家看来,儒家倡导的投身仕途经济就是追求机巧,而出世归隐、清贫自守方能守住素朴、固守节操。于是,“守拙”被赋予了安于愚拙、藏锋饰巧、清高自许、不屑仕进等涵义,最终成为道家脱离官场、避世退隐的代名词。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委婉提及世道现状:“于时风波未静。”喻词“风波”烛照出东晋社会的动荡不安。诗人说“少无适俗韵”,“无适俗韵”意为不适应世风,语词背后亦能见其对社会的贬抑。诗人将官场比作“尘网”“樊笼”则更可见官场的重重禁锢。东晋义熙年间,官场腐败、社会黑暗有史可证,兹不赘述。

结合萧统《陶渊明传》中“不为五斗米折腰”事,《归去来兮辞》所说“质性自然”和为程氏妹奔丧只不过是托词,《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性本爱丘山”亦为隐晦之语,反映的深层心理动机应该是陶氏深感官场对自己的束缚和钳制,他已经厌倦了官场的倾轧和攀附,“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最终决然归隐,以求“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所以,“守拙”寄寓的既有对机巧世风的反讽,也有对归隐行为的宣示和标举。朱良志先生在《中国美学十五讲》中说:“守拙更是一种人生境界。比如陶渊明,不仅以其诗垂范后世,而且也以他的人格风标衣被百世。这并不在于他选择了退隐,不为官,而在于他树立一种本然素朴的精神风范。”

通过这种宣示和标举来表达与官场的决裂,表达对道的亲近,也可在他的其他作品中得到印证。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说“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舍弃“富贵”“帝乡”表明他彻底抛弃了对儒家仕进的幻想。在《归园田居(其四)》中,陶渊明说“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人生终归虚无,反映了陶渊明已经从哲学层面认识到世相的本质。其五中说“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濯吾足”明显在比附“沧浪濯足”这一典故。先秦有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濯我缨”意为“有道则仕”,“濯我足”意为“无道则隐”。由此可看出,“濯吾足”显露出的是陶渊明流连田园山水、矢志归隐的心灵密码。

“守拙”后来成为仁人志士修身自律的准则和精神追求。如《菜根谭》:“抱朴守拙,涉世之道。”《红楼梦》第八四回也有:“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部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将“守拙”注为“持守愚拙的本性,即不学巧伪,不争名利”,无疑仅仅停留在语词的表层意义,并未深入陶渊明绝意仕进、选择归隐的心宅灵府。

二、“虚室”——虚静修道

《庄子·德充符》:“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成玄英疏:“灵府者,精神之宅,所谓心也。”求道之途,无非内外两端。在外,陶渊明已经选择了与世路彻底决裂,于是只剩下内求之路。老庄认为,内求自修首先得“致虚”。《老子》云:“致虚极。”魏源本义:“虚者无欲也。”意为“致虚”就是去欲。庄子则明确指出要排除包括名利富贵在内的二十四种精神干扰。《杂篇·庚桑楚》中说:

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

庄子认为,修道的至高境界是“无为而无不为”,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得“虚”——清空内心、保持虚静,而办法就是“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在《人间世》中,庄子再次强调了“虚静”的修道方式:“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庄子集释》引晋人司马彪注云:“室比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淮南子·俶真训》中,东汉高诱将其注为“能虚其心以生于道”。今人陈鼓应在《庄子今注今译》中把“虚室生白”这一句译为“空明的心境可以生出光明来”。学者们普遍认为,“虚室生白”就是求道者通过虚静达到无为的内修方式。

在《归園田居》组诗中,“虚室”一词出现了两次。“其一”是“虚室有余闲”,“其二”是“虚室绝尘想”。《归园田居》中的两处“虚室”,当为一表一里双关之语。表为“君子固穷”,里则为道家绝尘空心之想。“虚室有余闲”,一为虽然家贫,但处之泰然,即“晏如也”;一为心无杂念,无欲无求,故能得其闲雅之致。同样,“虚室绝尘想”,因为心是空的,所以俗韵尘想就无法扰动内心。这就是当下所说的空杯心态、出世精神。《归园田居》另外几首诗中,也能找到相关的印证。“其三”有“但使愿无违”,“愿”就是本心,指陶渊明的隐逸之愿。“其六”有“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素心”即“素愿”。可以看出,它们与“虚室”几乎是异名同质的语词符号。

后世诗人在用此典时也多从道家“虚静空心”方面阐发意涵。司马光《复用三公燕集韵酬子骏尧夫》:“官闲虚室白,粟饱太仓红。朝夕扫三径,往来从二公。”“官闲虚室白”不仅有居舍空净之意,也有排除杂念、内心明澈的意涵。后面的“三径”明显取典陶渊明“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与“虚室”前后呼应,指向道家归隐。

此前,教材将“虚室”注为“空室”;如今,部编本新教材将其注为“静室”。“空室”侧重于表现陶渊明家贫,体现的是“安贫”;“静室”与《饮酒》中的“而无车马喧”相应,着眼于陶渊明“绝仕”。但它们依然停留于对空间环境的描述,缺少对陶氏求道之路上“虚静无为”的心灵世界的揭示。

三、“自然”——顺化得道

“自然”亦是道家概念。《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自然”置于现实世界的根源和最高层级。庄子则有“顺物自然”“莫之为而常自然”等论断。在老庄思想中,“自然”主要是指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的客观规律或本然状态。很多时候,“自然”与“道”被视为二元一体。《淮南子》说:“自然者,道。”东汉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云:“自然者,与道同号异体。”

陶渊明有不少诗句直接对老庄哲学的“道”进行阐发和证悟,如“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饮酒(一)》]“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饮酒(十七)》]。其中,“天道”指自然的运行规律,“人道”指人生规律。“任道或能通”中的“任道”,指顺应自然之道,即任情自适。

与“自然”等义的“化”也有出现。如“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窳隆”(《五月旦作和王主簿》)“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戊申岁六月中遇火》)“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岁暮和张常侍》)等。无论是“乘化”还是“迁化”,都反映出陶渊明齐同万物、顺化归真的生命观。《形影神三首》:“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归园田居》“其四”:“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道”“化”“自然”几乎是异名同质的三个概念。在《归园田居》组诗中,虽未出现“道”“化”这样的道家概念,但“自然”却鲜明标示了出来。“其一”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收尾,既总括全诗,也卒章显志。从表层意义看,“自然”包括丘山、林、渊、南野、杨柳、桃李等田园环境。诗中的“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是比喻意象,喻指“官场”或者身处官场的自己,指向束缚、羁绊、禁锢。“自然”作为与“尘网”“樊笼”之类意象对立的语词也应该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比喻内涵,照此,“自然”就该指向解放、自由,指向出世和归隐。所以,“复得返自然”中的“自然”肯定要理解为自由、归隐,甚至老庄哲学层面的“师道顺化”。

在“自然”之下,陶渊明还生发了“自乐”“自足”“自安”“自娱”等语词。如“傲然自足”(《劝农》)“怡然自乐”(《桃花源记》)“悠然自娱”(《扇上画赞》)等等。萧统《陶渊明传》评其“任真自得”,朱熹亦云:“自然而得之于己也。”联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中“质性自然”和《形影神·序》中“言神辨自然以释之”两处,更可见其借此对道家思想进行阐发的用心。

通过上述缀解,我们发现,“守拙”“虚室”“自然”三词都有表里两层含义,其里层或深层都指向道家核心要义。这恰好对应着陶渊明实现自我觉醒的三个历程:“守拙”是诗人归隐入道的行为选择;“虚室”是诗人虚静无为的修道路径;“自然”则是诗人顺化的得道归宿。三个历程由外到内,分属“认识”“方法”和“本体”,完整地呈现了一个求道者的思想实践之路。因此李泽厚先生说:“陶潜比较完满地体现了道家精神。”

[基金资助: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学会2023年度教育科研课题“多文本样态下的高中语文结构化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编号:YB2023151)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园田老庄归隐
大师道
归园田居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
草堂归隐
吹响老庄全面振兴的“冲锋号”
天宫院
羡闲逸,吟式微——《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与《登快阁》比较阅读
归园田居
谎言
论陶渊明归隐的挣扎与追寻——基于《饮酒》其四的诗歌文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