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刘思硕
注:本文系2023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全环境立德树人)研究专项课题“全环境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预防及干预机制研究”(23CSZJ45)阶段性成果,以及2022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岛市推进青少年欺凌法制化建设研究”(QDSKL2201403)阶段性成果。
摘要:防治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议题。尽管很多学校都在推进防治欺凌项目,但受认知观念的影响,在政策制度、人员参与、活动宣传、课程渗透和评估监控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学校在防治校园欺凌时呈现出否认欺凌、象征性干预、认真开展、积极主动开展四种样态。为此,学校应加强自我评估,了解自身工作的不足之处,并以此作为下一步的行动指引。
关键词:校园欺凌;学校防治;自我评估;行动指引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24)15-0021-04
一、引言
欺凌是指任何不受欢迎的攻击行为,涉及真实或感知到的权力失衡并重复多次,给个体造成身体、心理、社会或教育方面的伤害[1]。校园欺凌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国家颁布法律、出台文件、推行干预项目来防治校园欺凌,但世界范围内校园欺凌的形势依然严峻。2015年以来,校园欺凌引起我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随着《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等的发布,我国的校园欺凌治理逐步驶入快车道。
在此背景下,我国大部分学校对校园欺凌的防治非常重视,通过张贴欺凌举报电话、开展反欺凌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专家进校开讲座等积极防治校园欺凌。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学校在防治欺凌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现实性问题,如校长、教师对欺凌发生率的认识存在偏差,对易受欺凌群体缺乏敏感性,对本校推进反欺凌活动的具体举措认识狭窄。这些认知偏差会影响学校推进防治校园欺凌的决心和行动。因此,帮助学校准确认识欺凌的发生率与特点,对学校未来推进反欺凌工作有着积极意义。
二、全球校园欺凌的发生率与特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青少年的欺凌与暴力一直比较关注,2019年以前先后发布了《学校暴力》《欺凌:全球现状报告》两份报告。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汇集全球学校学生健康调查(GSHS)、学龄儿童健康行为研究(HBSC)两项大型调查数据。两项调查涵盖世界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同时参照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PIRLS)、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数据,形成了《数字背后:结束校园暴力和欺凌》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不同国家、地區学生的欺凌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
就全球来看,平均32%的学生在过去的一个月内至少被同龄人欺凌过一次。报告显示,在全球的大部分地区,身体欺凌是最常见的欺凌方式;性欺凌排在第二位,根据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GSHS数据, 11.2%的受欺凌儿童报告称,他们曾被性笑话、性评论或与性相关的手势取笑。同时,心理欺凌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欺凌方式,尤其是在北美和欧洲,北美28.4%的学生和欧洲15%的学生报告称,他们曾故意被排除在活动之外或被故意忽视。就性别来看,在身体欺凌方面,男孩的比例比女孩高,而在心理欺凌方面则恰恰相反,女孩的比例高于男孩。从年龄来看,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卷入肢体冲突或受到人身攻击的可能性降低,但年长学生似乎比年幼学生更容易受到网络欺凌。就个体特征来看,那些“与众不同”的儿童更容易受到欺凌。其中,外表往往排在第一位;种族(民族)、国籍或肤色是第二常见原因;贫困家庭的儿童以及移民儿童也更容易受到欺凌,那些性取向有偏差的儿童青少年也容易受到欺凌。
对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来说,上述这些性别、年龄、个体特征可以作为预判班级中欺凌发生率的一项参考评价维度。例如,对于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孩子、新转学来的孩子(从国外转国内、外地转本地、农村转城市)、家庭困难的孩子、学习困难的孩子等群体需要格外关注。
三、学校应对校园欺凌的四种样态
针对欺凌的发生率和特点,不同学校对欺凌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和立场,由此形成了差异明显的四种样态。
1.否认欺凌现象。这类学校宣称自己学校不存在欺凌,或者认为欺凌发生在“其他”学校里,尤其是那些生源质量不高、教学水平低的学校。这类学校认为如果对外宣称本学校有欺凌现象,会给学校办学造成负面影响。国际研究成果表明,学校欺凌是学校暴力的一种广泛而具体的现象,不会因国界、地理位置、文化或是政治不同而有差异[3-5]。
2.采取象征性的行动。这些行动更多落实在纸面上,而没有实际的作为,上级检查的时候,学校会拿出一些纸质的材料来应对。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些学校采取干预措施后,学校的欺凌行为发生率几乎没有变化[6],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对欺凌行为的解释和干预措施解读不到位,班级之间执行反欺凌项目的情况参差不齐,或者贯彻落实不彻底。这种政策和行动“两张皮”的做法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欺凌防治的有效推进。
3.认真开展工作。这类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认真对待欺凌,不仅出台制度,而且认真学习相关材料,并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按部就班开展防治欺凌工作。研究表明,制定全面和广泛的反欺凌政策的学校发生欺凌事件的频率有所减少[7]。但这类学校更多是按照上级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来落实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4.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这类学校不仅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开展反欺凌工作,而且积极主动地去推进这项工作。这类学校往往具有系统观思维,制定了比较完善的防治欺凌制度,将学校、家庭、社会结成一个防治共同体,要求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与欺凌防治。研究显示,欺凌持续减少的学校正是那些主动坚持反欺凌政策和方案的学校[8]。
这四种样态也代表了学校应对欺凌的四个发展阶段(见表2)。
四、加强自我评估,提供行动指引
当前,学校在反欺凌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学生等各方参与者的组织协调,各种反欺凌政策法规的落实、反欺凌项目的执行,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辅导与咨询等,最终都要落实到学校层面。为了更好地应对校园欺凌,学校应加强自我评估,审视自身工作的不足之处,并以此作为行动指引。
(一)重新审视校园欺凌,提高认识水平
1.抛弃幻想,积极面对。校园欺凌在青少年阶段具有普遍性,否认欺凌、忽视欺凌、为欺凌辩护、使欺凌合理化、不恰当地处理欺凌、掩盖欺凌、责备受欺凌者、责备受欺凌者家长的学校,只会让欺凌愈演愈烈,一旦出现严重欺凌事件,学校将处于被动境地。因此,学校一定要转变观念,对校园欺凌不逃避、不回避,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行动上积极主动。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教师群体中对欺凌的认识并不一致。有的认为欺凌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没有把欺凌当成一回事;有的教师自己早年有过痛苦的受欺凌经历,他们高度重视欺凌,认为欺凌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有的教师认为对抗欺凌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应该教授学生应对欺凌的技巧,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则认为对抗欺凌是学校某个部门的事情,如学管处,与其他人无关。认识不同,导致教师对欺凌的态度存在差异,执行学校政策的力度也有差异。因此,学校应定期召开反欺凌的研讨会和分析会,统一思想,以便集中力量开展反欺凌工作。
(二)基于系统思维视角,构建一体化干预网络体系
1.制定切合学校实际状况的反欺凌制度。学段、学校氛围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各个学校校园欺凌的发生率和特点也存在差异。学校需要根據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国家、地方性法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政策、方案的指引下,制定切合本校校情的反欺凌制度,这样的制度执行起来才更有效力。
2.建立反欺凌队伍。当前,校园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很多学校都成立了学生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反欺凌可以作为该小组的职责之一,而不必单独再建立一个小组。从目前来年,该小组的职能更多是事后干预,预防工作做得不够,有待加强。其实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反欺凌应该全员参与,校园内所有的成年人都是干预者。
3.开发形式多样的反欺凌课程。反欺凌课程要考虑学生的年级和年龄特点,通过讨论、团体活动、观看短视频、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认知、行为、情感等方面发生转变。
4.加强反欺凌的活动宣传。学校范围内要经常开展反欺凌宣传活动,如发出倡议书、签订互助书,开展主题教育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展现学校对欺凌行为的反对态度。
5.定期开展评估监测,了解学校欺凌发展现状。当前,一些学校每学期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来测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校园欺凌作为一项重要测评内容,以此来了解本校校园欺凌的现状,以便及时调整措施。
(三)营造良好学校氛围,发挥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
学校氛围是影响校园欺凌的重要因素之一。一项通过对153个关于欺凌和受害预测因素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学校氛围是受害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10]。积极的学校氛围能够有效减少学校内欺凌行为的发生率,促进同伴之间积极的互动和交流,减少同伴排斥,提升学生的社会化水平[11]。
具体来讲,怎样的学校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更有利呢?研究显示,权威的学校氛围与较低水平的欺凌和受害行为有关[12]。权威的学校氛围一般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支持的氛围,二是纪律的要求,这两者是营造积极学校氛围的基础。支持是指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支持和尊重并希望他们成功,包括温暖、关怀和公开交流;尊重能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并增加情感支持。这两者都会减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13]。纪律方面,当学生认为学校的纪律严格而公平,对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业期望和要求,学校管理者是公正无私的时候,他们更愿意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同龄人的攻击行为也会减少[14]。
因此,学校应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在良好氛围下,基于自身发展实际制定反欺凌制度,在制度框架下,形成一整套的预防性、干预性策略和反欺凌方案,构建起具有本校特色的反欺凌体系。在此体系下,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会懂得欺凌发生时如何干预和寻求帮助,全校会形成一种相互关心的文化。
综上,学校可通过调整认识、自我评估、开展行动,明确自身在开展反欺凌工作方面所处的位置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增强反欺凌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Gladden R M,Vivolo-Kantor A M,Hamburger M E,et al.Bullying surveillance among youths:Uniform denitions for public health and recommended data elements,version 1.0[R]. Atlanta,GA:National Center for Inju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14.
[2]UNESCO. Behind the numbers:Ending school violence and bullying [EB/OL]. https://www.dge.mec.pt/sites/default/files/ERTE/pdf_unesco.
[3]Carney A G,Merrell K.W.Bullying in schools:Perspectives on 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ng an international problem[J].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01,22(3):364-382.
[4]Craig W,Harel-Fisch Y,Fogel-Grinvald H,et al.A cross-natinal profile of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among adolescents in 40 countr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9,54(2):216-224.
[5]Griffin R,Gross A.Childhood bullying:Current empirical finding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research[J].Aggressive and Violent Behaviour,2004(9):379-400.
[6]Merrell K,Gueldner B,Ross S,et al.How effective are school bullying intervention programs?A analysis of intervention research[J].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8,23(1):26-42.
[7]Glover D,Cartwright N,Gough G,et al.The introduction of anti-bullying policies:Do policies help in management of change?[J]. School Leadership & Management,1998(18):89-105.
[8]Smith P K,Sharp S,Eslea M,et al.Bullying in schools:How successful can interventions b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9]Lee C.Preventing bullying in schools——A guide for teachers and other professionals[M].Paul Chapman Publishing,2004.
[10]Cook C R,Williams K R,Guerra N G,et al.Predictors of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A analytic investigation[J].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2010(25):65-83.
[11]Klein J,Cornell D,Konold T. Relationships between bullying,school climate,and student risk behaviors[J].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2012(27):154 -169.
[12]Cornell D,Huang F. Authoritative school climat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 risk behavior:A cross-sectional multi-level analysis of student self-reports[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16,45:2246-2259.
[13]Burton E M,Stice E,Seeley J R. A prospective test of the stress-buffering model of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 girls:No support again[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4,74(4):689-697.
[14]Tyler T R.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legitimacy and legitimation[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6,57:375-400.
編辑/于 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