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书信类文章

2024-05-11 09:40陈艳辉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4年13期
关键词:林觉民李斯秦王

陈艳辉

入乎其内

书信是一种向特定的对象表情达意的文体形式。好的书信,既有实用的交际功能,又富有文学魅力。阅读鉴赏书信类文章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明晰目的对象,体会交际功能

书信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和媒介,肩负着交际的功能,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表达诉求等。阅读书信类文章,理解其交际功能可以从明确目的、明了对象入手。

阅读书信类文章,要明确写作背景,了解写信缘由,读懂写作目的。如《与妻书》是林觉民参加广州起义前已知凶险万状的情况下写的,信中回顾他与妻子往昔的恩爱细节,多次表明“吾至爱汝”;同时,林觉民将爱妻、爱国、爱民融为一体,表明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时代背景下“不忍独善其身”,决心“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把夫妻之情扩大为对国家、民族无私的爱,因而“勇于就死”。这是林觉民写给妻子的绝笔信,其目的是表达对妻子的挚爱,让妻子理解自己的选择,深明大义。

书信的对象包括写信人和收信人,二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了写作的内容和叙写方式。阅读时要通过分析二者的身份与关系,以理解其交际功能。如《谏逐客书》是写给秦王看的,作者李斯是一个客卿,李斯与秦王之间是君臣关系,秦王掌握着李斯等客卿的命运。李斯为达成说服秦王收回成命的目的,在信中很好地处理了这一关系。开篇一句“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以“臣”字表明身份,表达出臣服之意;同时把秦王发布的逐客令说成“吏议”,说逐客是吏之过,而非王之决议,让高高在上的秦王能够接受自己的请求。此时的秦王雄心勃勃,统一天下之心迫切,李斯极力论述留下客卿有益于统一大业而逐客有损于统一大业,特别贴合秦王的心理。而作者李斯作为客卿也在被驱逐的行列,以这样的身份写信劝谏难度颇大。在信中李斯对客卿的危害闭口不谈,既不指其危害,也不加以辩护;對“吏议”也是只在开头模糊一提,并不加以抨击。这正是李斯的高明之处,即将自己置身于这场斗争之外,成了中立者,既不至于树敌,其观点也更容易被秦王接受。就这样,李斯实现了让秦王取消逐客令这一目的。

二、赏析艺术特点,感受文学魅力

阅读书信类文章,不仅要理解其交际功能,而且要赏析其艺术特点,以感受其文学魅力。书信类文章或以理服人,或以情动人;或结构严谨行文紧凑,或不事营构自由抒写,各具情致,富有文学魅力。一般而言,以情动人的书信章法更自由灵活,而以理服人的书信行文更为严谨紧凑。

如《与妻书》以情动人,运用直接抒情、寓情于事的手法抒情达意。“泪珠与笔墨齐下”直接表达林觉民的眷恋与悲伤之情,“吾至爱汝”“吾真真不能忘汝”直接表达对妻子的深情,是直抒胸臆。而回忆与妻子谈论谁先死的情形、“双栖之所”甜蜜的新婚生活、“逃家复归”时最后一见等,是借事抒发对“吾至爱汝”的衷情。作者情感自然奔泻,感人至深。文章写法灵活自由,不事营构,信中将自己的对妻子之爱与对天下人之爱交映迭现,在反复倾诉对妻子的爱中不断申述理想大义;在浓烈的情感表达之中,穿插叙述往日美好的生活,将“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的议论贯穿其中,情、事、理相结合,意到笔随,流畅淋漓。

而《谏逐客书》一文以理服人,运用举例说理,对比说理、类比说理的方法来阐述“逐客之过”。第一自然段中以事明理,通过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国君善于纳客、用客的史实,说明了客卿对秦国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二自然段中运用类比和对比说理的方法,以他国所产之物皆能为秦所用进行类比,说明他国的客卿同样可以为秦所用;将物与人进行对照,秦不产色、乐、珠玉,却为秦王所悦,对人则“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以此说明客不当逐。第三段对比“用客治国”与“逐客资敌”两种策略,从正反两方面驳“逐客”之策。文章结构严谨,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列举秦的发展史,实证客卿之功;再以类比、对比,陈说“逐客之过”;再论证“逐客”危及国家安全。作者高屋建瓴,引史为据,理足辞雄,以理说服秦王,使其收回了成命。

出乎其外

诫子歆书

[西汉]刘 向

告歆无忽:若未有异德,蒙恩甚厚,将何以报?董生有云:“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言有忧则恐惧敬事,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也。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吊随而来。齐顷公之始,藉霸者之余威,轻侮诸侯,亏跂蹇之容,故被鞍之祸,遁服而亡。所谓“贺者在门,吊者在闾”也。兵败师破,人皆吊之,恐惧自新,百姓爱之,诸侯皆归其所夺邑,所谓“吊者在门,贺者在闾”也。今若年少,得黄门侍郎,要显处也。新拜皆谢,贵人叩头,谨战战栗栗,乃可必免。

◆赏析

这封书信写于刘歆少年得志任黄门侍郎之时,刘向没有夸其有出息,也没有叙写父子深情,而是告诫刘歆身居要职必须谨慎恭敬、战战栗栗。这殷殷告诫是一位睿智父亲的远见,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表现。这篇文章虽是父子之间的家书,但没有过多的情感宣泄,而是告诫儿子,希望儿子能够听从教诲,重在以理服人。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进行说理:

第一,引用名人名言对比说理。信中引用董仲舒的“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贺者在门,吊者在闾”,通过对比说明“祸福相倚”的道理,告诫儿子不可骄奢傲慢,须敬业恭行、谦逊低调。

第二,借用历史人物对比说理。信中列举了齐顷公开始“藉霸者之余威,轻侮诸侯”,结果“被鞍之祸,遁服而亡”,说明“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而兵败师破后“恐惧自新”,结果“百姓爱之,诸侯皆归其所夺邑”,说明“忧则恐惧敬事,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文中通过对比,形象地说明了恐惧敬事方能避祸求福的道理。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答李翊书

[唐]韩 愈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懼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

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愈白。

试从交际功能的角度简析这封书信。

答:                                                                                                                                                                                 

                                                                                                                                                                                 

                                                                                                                                                                                

猜你喜欢
林觉民李斯秦王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long-snake moxibustion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due to kidney deficiency and cold coagulation
林觉民:不负家国却负卿
蔺相如说话前后矛盾吗?
再議新疆吐魯番出土“秦王鏡”
李斯造小篆
铁血柔情林觉民(节选)
辛亥革命
小“恐”成像,观微知著
只爱黑白红
林觉民:不负天下,但负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