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冬华 倪晓玲
摘 要:在革命和建设等历史时期,吕振羽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实践中,敢于直面出现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系统的分析,逐步在办学治校、育人育才、教研关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较为独特的观点,进而形成了以强化党的领导、民主集中的治校观,全面发展、服务人民的育人观,外引内培、优化师资的师资观,有机结合、互为促进的科研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理论,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吕振羽;教育理论;理论借鉴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1012(2024)01-0010-06
An Analysis of Lv Zhenyus Ideology on Education
SUN Donghua1, NI Xiaoling2
(1. School of Marxism,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422000, China;
2.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422000, China)
Abstract: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 of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Lv Zhenyu was bold to face the problems in his rich experience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s well as its management. He analyzed these problems systematically with the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of Marxism, so as to gradually formed his pers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running of schools,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which were further developed into his viewpoint on the running of schools by strengthening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 and democratic centralization, his viewpoint o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the devotion to people, his viewpoin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by optimizing it through external introduction and internal cultivation, and his viewpoint on scientific research which should be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and mutual promo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Lv Zhenyus ideology on education provides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Chinas educational cause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Lv Zhenyu; educational theory; theoretical reference
作為“杰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教育家”[1]236,吕振羽在革命和建设等历史时期,始终秉承教育救国和教育强国的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毅然投入党的教育事业中,艰苦探索,求真务实,不仅在与错误思潮展开的激烈斗争中宣传和阐释了马克思主义,还在积极开展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及时有效地宣传了党的持久抗战思想。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他还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办学治校和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开展了较为丰富的探索实践,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治校观:强化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
历史经验证明,党的领导是取得各项工作胜利的坚强保障和根本前提。在开展办学治校实践过程中,吕振羽不仅注重强化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还注重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凝聚智慧,积极践行党的民主集中制。
(一)组织保障:“发挥党组的核心领导作用”在谈及党组织在开展教育实践中的作用时,吕振羽认为要积极发挥“党组的核心领导作用,注意研究党和人民政府有关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决定和指示”[2]562,在制订和执行计划的全部过程中,“党的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的堡垒作用是有着决定意义的”[2]644。当然,这里值得说明的是,注重强调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的发挥,并不是要党组织包办一切而陷入事务主义的泥潭,而是要以“组织工作和政治工作去保证其任务的完成”[2]612。
在塘田战时讲学院期间,吕振羽专门成立党小组以加强党对办学治校工作的领导,同时,还让党小组成为学院各项工作的坚强领导核心,并要求“学院的一切重要问题,均经三人小组研究决定”[3]90,真正让党组织成为学院发展建设的强大核心引领,成为大力宣传和贯彻抗战方针的有力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通过对东北商业专科学校、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东北工学院等学校实地调研考察,认为部分高校之所以出现发展乏力、纠纷繁多、矛盾突出和思想涣散等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党组织的核心引领,这导致中心工作不突出、思想认识不统一和发展力量不集中,进而不自觉地陷入事务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境地,而这些又都是“阻碍我们工作科学化、正规化的死敌”[2]504。此外,针对东北工学院存在的突出问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东工党组没有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忽视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2]550,并在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时也强调必须要“发挥党组的核心领导作用”[2]559。总之,吕振羽被赞誉为人民教育家,最大的奥秘就是他始终没有淡化、弱化和虚化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二)办学方向:“开办人民的各种高等学校”在探讨高等教育办学方向时,吕振羽明确指出:“为着培养人民的专门人材(才),就需要开办人民的各种高等学校。”[2]498这个办学方向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更是确保高等学校健康有序发展的定海神针。
在大连大学任职期间,他试图通过教育和学习,对广大教师、党外人士与旧知识分子开展及时的思想改造与政治教育工作,帮助“他们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逐渐把立场、观点、方法改变过来”[2]509,使他们真正和“人民打成一片”,并从政治思想和专业知识上都得到提高和进步。正如刘茂林和叶桂生所言:吕校长到校后,“全校的政治学习与思想改造提高与深入一步”[3]140。在东北人民大学任职期间,吕振羽非常注重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去贯彻落实人民高校的办学方针,并提出了一些极具针对性的具体举措。总之,吕振羽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把新中国高校办成‘人民的正规大学,把新中国高校教师改造成‘和人民打成一片的教师,将新中国高校学生培养成‘为人民服务的人才”[4]的目标,强有力地确保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高校的人民本色。
(三)管理理念:“大家都来当校长”
民主管理理念是吕振羽在办学治校过程中的一大特色,他认为只有“发动群众共同动手、经过民主的反复讨论而制订出来的计划,才能为群众所掌握;也只有为群众所掌握的计划,才能变成推动工作的物质力量”[2]624。正因为如此,在开展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他非常注重通过搭建载体来诠释集中与民主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是搭建组织载体。吕振羽认为要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群团组织及学生组织在有效落实“大家都来当校长”的民主治校理念中的枢纽作用。在担任东北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期间,吕振羽明确指出:“总结会上可吸收适当的自愿的党外人士参加,使大家知道学校的党、团究竟作些什么。如此党、团员与群众的关系愈加密切。”[2]532二是搭建制度载体。吕振羽认为“学校应有章程,各部门应有办事条例、工作细则。如有不遵守制度者,请他考虑制度破坏的后果”[2]532。在东北商业专科学校干部座谈会上,他明确指出,“这种由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制度一定行得通,否则不免有分歧意见”[2]532。三是搭建会议载体。吕振羽认为通过座谈会、党代表会议等方式可以很好地获取和收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能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他在东北商业专科学校干部座谈会上明确强调,对未参加校务会议的教学及工作人员,领导方面应经常采取有效步骤,征求他们的意见,学校也要在每学期举行一、二次座谈会,让大家发表意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2]531。
二、育人观:“知、德、健、美齐备的人材(才)”
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正式提出了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根据会议精神,吕振羽认为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建设的适用人才,并要求能成为知、德、健、美齐备的人材(才)”[2]572,体现了他全面发展、服务人民的基本观点。
(一)以德为先,注重品德塑造
吕振羽认为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品德方面的培养,实现优良品德和能力、健康体魄及审美情操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并明确指出,“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都是必要的”[2]500。
在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时,吕振羽就提出了要为抗战救亡和民族解放运动培养人才的观点,确立了“‘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实施战时教育,培养抗战干部的教育方针,和‘树立文化据点于农村,‘树立救亡工作据点于农村,‘使学院成为救亡工作的策源地的教育宗旨”[3]91。同时,他还结合抗日救亡工作的伟大实践,特意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抗日民族战争讲座和社会科学大纲等课程,深入民众之中开办农民夜校,以宣传民族抗战思想。此外,他还要求学员们至少参加一次抗日救亡运动的具体工作,让他们在具体的救亡抗日实践中得到一定的锻炼。正因如此,讲学院尽管只存在了七个月,但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批政治上、业务上日臻成熟的重要人才”[5],为进一步做好民族抗战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大连大学任职期间,吕振羽根据创办“人民的正规大学”的办学方向,指出在确定教学方针时要“遵循‘科学与政治结合‘为人民服务‘和人民打成一片的精神”,以实现培养“具有革命思想与掌握现代专门科学技术知识的高等专门人材(才)”[2]499的目标。在东北人民大学任职期间,他率先提出了“知、德、健、美”齐备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出一批既具有“一定科学理论水平的、理论与实际一致的又能全心全意为今天的新民主主义和明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服务的人材(才)”[2]605。
(二)教学统一,注重教育方法
毛泽东指出:“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6]139在科学方法的选择上,吕振羽认为“‘教学统一的民主教学方法与‘课堂外自学为主与小组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法”[2]502能够使教育教学的效果更好、人才培养的质量更高。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学与地主及资产阶级大学在教与学方法问题上最基本的区别之一。
一方面,吕振羽积极倡导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民主教学的方针指导下,他不仅采用了一些传统的教学表演方法,还试行了由各班教师、班长及小组长等参加的“班教学法”、民主讨论教学方法和以教师为主、学生参加、广泛讨论的教学方法。这样既弥补了教学手段方面的不足,又进一步促进了教师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内容,实现了学科和课程建设的科学化发展,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吕振羽积极探索学生学习的方法。经过他的努力,在“课堂外自学为主与小组研究相结合”方针的指引下,在学生党团与教育行政的大力配合、支持和推动下,无论在课堂外自学为主方面还是与小组研究相结合方面,同学们都积极钻研,学习情绪非常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然,中间也出现了因干部思想认识偏差等而把“自学为主”与“小组研究”对立起来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吕振羽经过进一步探索、分析和研究,认为各院系不仅要在党团工作的配合下,“深入地去進行具体领导,布置与事先解释和思想酝酿”,还要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的指导下,一面“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校内实习的效果,一面尽量利用假日与适当时间,组织学生校外工场、医院的场地参观,并由教师现场指导”[2]506,从而有效地化解了两者之间的矛盾,优化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启发引导,注重能力培养
吕振羽认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他明确指出,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只是一群只知公式、教条和不会学以致用的书呆子,而应是一批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和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才。
在创立塘田战时讲学院的过程中,吕振羽始终坚持“教与学一致、理论与实践一致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独立、主动精神”[3]90。他采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和群众,积极投入抗日救亡的运动之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去独立思考、锻炼能力。在高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工作期间,吕振羽很早就明确反对超负荷教学方式,认为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还容易让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形成思考惰性而大大地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吕振羽强调教学是一种双边互动的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个过程,在充分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激发出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实现“教的教好,学的学好”的目标,真正让学生有效获取更多知识以提升综合素质。此外,吕振羽还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身心,认为老师“不只要关心学生的科学知识的学习,而又要关心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健康”[2]573,并结合实际采取了开展体育文娱活动和清洁卫生运动等举措。这样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学生们的健康意识,而且在无形中也提升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三、师资观:“争取、提高、培养”
吕振羽早就认识到了教师队伍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心一环在于提高师资。”[2]505而如何提高师资呢?他在东北人民大学开学典礼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办法不外是:争取、提高、培养。”[2]608
(一)外聘专家,争取师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才匮乏,根本满足不了国家建设的人才需求。为了更快地振兴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实现业已制定的既定方针和目标,吕振羽按照合理合法的程序向外争取(即外聘)了一些专家,为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时,他及时地向党组织提出派出一些优秀的人来充实和优化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议,最终省工委从文抗会救亡团体中派来了著名的文学家王西彦、国学家吴剑丰、音乐课程教师林居先和周白、游击战术课程教师杨卓然和数学课程教师徐昭等人。正是这批既有扎实学识又有强烈民族抗战情怀的教师,不断激励塘院学子苦练本领和奔赴疆场,为学院影响力的提升和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大连大学任职期间,吕振羽为了完成“人民的正规化”大学建设任务,曾从上海和香港等地聘请了一批学者到校任教,比如王大珩、张大煜、毕显德、张毅、胡国栋、魏曦和孙云铸等知名教授,为大连大学的正规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东北人民大学任职期间,为了完成建设东北地区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的任务,他从北京等地区的名校聘请了一批学者到东北人民大学任教,比如王湘浩、余瑞璜、朱光亚、杨振声、唐敖庆、冯文炳和陶蔚荪等教授。这批专家学者的加入,为东北人民大学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学习,提高师资
吕振羽明确提出:“提高,就是使现有的教师同志很快的尽可能得到提高,使一般教师逐渐成熟以至于达到专家的水平。”[2]608也就是要牢牢抓住政治和业务学习这个提高师资的关键环节,让他们成为一个既掌握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又具有丰富知识底蕴的人,进而从思想和业务两个层面来激发他们的潜力,提升师资队伍的战斗力。
政治学习方面,他认为学校可以利用原有的一套学习制度和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更有计划地来组织实施。同时,个人还要发挥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作用,严格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和方向努力前进。也就是说,要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来推动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使其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激发个人蕴藏的无限潜力,进一步发挥其“革命的积极性与创造性”[2]609。业务学习方面,他认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专业水准是做好一个教师的根本前提,而要夯实这个前提,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已经实行并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以分工合作为核心的集体主义的办法,适时将其与个别帮助、个别指导、个别钻研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个体的潜力,又发挥集体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经验和基础条件,适时将有计划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学习苏联有机结合起来,而且学习苏联要注重实质内容,而不能停留在形式之上。此外,他还要求各院系及有关部门针对提高教师政治理论素养和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内容,提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实施计划,并与年度计划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真正贯彻落实。
(三)计划统筹,培养师资
在探讨师资培养方法时,吕振羽明确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新的师资,这是我们解决师资问题的根本办法”[2]571。通过计划统筹来培养师资队伍,吕振羽认为一是要按照轻重缓急的人才分配原则,根据全国每年毕业生数量的有限性、经济建设等重大需求和学校人才紧缺等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以最低需求来向上级部门提出自己的要求,以获取其支持而调配一些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前来任教。二是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研究生和助教队伍,将助教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之中,并严格按照计划规定的要求、方法和步骤,指定专门的教授或讲师进行专门指导和培训,进而使研究生能够尽快地胜任助教的工作,使助教能够尽快地担负起课程教学的工作。而针对研究生和助教的来源问题,他明确提出也可以向上级部门申请,在本校毕业生中留下一部分。三是要加强与外校的交流合作,使学校的优势师资和其他学校或者研究机构的师资形成互补,从而有效地从其他学校或者研究机构获取学校紧缺的师资。这样既可能解决了学校的燃眉之急,也可能解决对方单位的一些实际困难,还有利于解决全国人才匮乏问题。四是针对较成熟的且准备开始承担新课程任务的教师和正在开课且行将承担新课程任务的教师,要及时地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保证新课程开课计划的顺利实施。
四、教研观:科学研究,“必须和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而为其服务”
1953年9月26日,全国综合大学会议明确规定了综合性大学的基本方针、任务和培养目标。根据会议精神,吕振羽认为综合性大学应以培养科学研究人才为主,并针对学校普遍轻视或忽略科学研究的现状,在科学研究的阶级性、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以及进一步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一)旗帜鲜明地提出科学的阶级属性
吕振羽指出,“科学不是根源于人类头脑中产生的东西,而是根源于无数人的无数次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原则,又以之运用到实际的斗争上去的东西”[2]515,并提出了社会科学是阶级斗争知识的结晶,毋庸置疑地具有阶级性,自然科学也同样具有阶级性的观点。
从历史过程来看,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通过总结奴隶群众千百次反复的劳作经验而形成了天文历数学等科学知识,推动了当时农业社会的生产,但其获得的果实却全归奴隶主所有,客观上是在为奴隶主的利益服务;在封建社会,由科学成果而推动的社会发展成果,仍然都归封建主所有,客观上也是在为封建主的利益服务。因此,吕振羽认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自然科学很明显具有阶级性,并明确指出“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世界并存的今天,自然科学的阶级性更表现得明显了”[2]520。从立场、观点和方法等方面来看,他主要批驳了自然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但在为谁服务这一点上是有阶级性的观点,认为“为谁服务就是立场的具体表现,一定的立场就要决定其一定的观点和方法;在马列主义者看来,立场、观点、方法是一致的”[2]521。所以,他针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立场、观点和方法方面的差异而明确指出,“上述的三个方面,是可以说明所谓自然科学本身的阶级性了”[2]524。从教育研究等方面来看,他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教育和研究的计划等方面的不同,也得出了自然科学具有阶级性的结论。同时,他还对“叙述科学”或“描述科學”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所谓‘叙述科学也是有阶级性的”[2]528。
(二)把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辩证关系
吕振羽认为教学和科研应该是一种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并明确指出,“科学研究对教学工作能适当地起帮助作用”[2]574。
在塘田战时讲学院被强行封闭后,根据周恩来的安排,吕振羽任教于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历史系。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素材,他紧扣时代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学术研究工作。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不仅写出了《中国社会史诸问题》和《简明中国通史》(上册)等史学著作,极大地丰富了史学理论,而且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写就了《本国史研究提纲》《伟大的历史时代与史学创作》等系列理论文章。因此,他也被认为“是将革命与学术熔为一炉的范例,将社会价值与学术价值合为一体的典型,将科学性与革命性有机结合的榜样”[3]98,真正为后辈们创建了一个非常优良的史学传统。在任职中共中央党校历史学教授期间,他不仅非常关注中国历史领域出现的问题,还据此在全国各种媒体刊物上发表了很多相关的理论文章。比如,在《民族团结》上发表了《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特点》,在《民间文学》上发表了《伟大人民的伟大历史和创作——读〈义和团的故事〉笔记》,在《哲学研究》上发表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史哲学战线上马克思主义与伪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为纪念“五四”四十周年而作》等,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宝库,又进一步丰富了历史教学的素材。
(三)促进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
教学与科研不该是割裂的“两张皮”,而应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吕振羽在谈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时也明确指出:“科学研究,一面必须和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而为其服务,一面又必须与国家有关建设事业密切结合而为它服务,并以前者为主。”[2]605
吕振羽认为高校就应该想方设法地营造民主和自由的学术环境,真正发挥自由讨论的重要作用,给予科学研究丰沃的生存土壤。一是要牢牢把握高校科学研究的特殊性。与纯粹科研机构的科学研究不同,高校的科学研究要紧扣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展开相应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又反过来促进教学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解决,这就是高校教学与科研之间辩证关系。二是要做到尊重自由讨论的原则。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纷繁复杂,研究视角和切入点不同,其研究结果也可能不同。因此,要善于运用这种学术讨论的方式,充分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并从中吸收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三是要正确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虽然是吕振羽对有关科研机构的研究工作者所提的要求,但对高校的教师同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因为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能发扬“健康的学术风气和正派作风”,使“全国的科学工作者扫除传统的文人相轻、门户宗派的成见”,进而“使大家都在一个为人民为真理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目标下”变得“更加融洽、更加团结”[2]711-712。
吕振羽不仅对教育理论有着深入思考,还有着丰富的教育管理和领导实践。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理论,对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自信,始终坚持新时代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胡良甫.吕振羽研究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吕振羽.吕振羽全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刘茂林,叶桂生.吕振羽评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4]彭忠信.新中国初期吕振羽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实践[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6):1-7.
[5]戴开柱.论抗战初期吕振羽在湖南的革命活动及其历史地位[J].史学集刊,1996(1):46-52.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收稿日期: 2023-10-10
基金项目:邵阳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资助项目“吕振羽教育思想研究”(23YBA05);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吕振羽的民族思想及其现实启示研究”(22B0751)
作者简介:孙冬华,男,邵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
倪晓玲,女,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