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桦,王 飞,谢世群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护理部,233000)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病人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伤残或死亡的可能性,不仅包括一般风险的特性,还包括诸如风险复杂、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1]。而新入职护士是护理岗位的新生力量,临床经验缺乏,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能力不足,极易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2]。该群体对护理风险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安全和护理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对新入职护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入职护士导师制实施方法、新入职护士的心理和社会状况、新入职护士培训组织管理和胜任力评估、新入职护士师资培养等[3],针对新入职护士护理风险认知的研究较少。本研究调查了蚌埠市市属二级以上医疗机构342名新入职护士的护理风险认知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进行下一步护理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依据,最终保障临床病人的安全。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9-11月入职蚌埠市市属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34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专科和本科的应届护理毕业生;(2)取得国家卫生部门颁发的护士执业资格证书;(3)入职一周内,未接受过岗前培训;(4)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不愿意参与本研究者;(2)历届毕业生;(3)参加过岗前培训者。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毕业学历、毕业学校性质、起始学历、实习医院的级别、实习医院是否综合医院等。(2)护理风险认知调查问卷:问卷主要来源于陈海燕等[2]自编问卷。护理风险认知由医护法律知识(包含9个条目) 、护理规章制度(包含5个条目)、职业防护知识(包含7个条目)、护理风险管理知识(包含8个条目)组成,共29个条目。采用Likert 3级计分法,按照“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的顺序,依次计2分、1分、0分。得分越高则认知水平越高。该量表适用于测量护士护理风险认知情况,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护理风险认知调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1,总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09。
1.2.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星线上调查法。研究者将电子问卷在蚌埠市护理质控微信群发放,通过市属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护理部主任转发至新入职护士微信群,匿名填写。在填表说明中详细解释填写要求和调查的目的。最后从终端收到342份有效问卷并导出调查结果,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9%。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1 护理风险认知现状
接受调查的342名新入职护士对护理风险认知总分为(50.17±9.57)分,维度医护法律知识、护理规章制度、职业防护知识、护理风险管理知识得分分别为(15.15±2.99)(8.7±31.66)(13.28±1.25)和(13.01±3.67)分。提示新入职护士在护理规章制度的认知方面是薄弱的,在医护法律知识的认知方面是优势区域。新入职护士对医护相关法律知识(9条)的认知分析显示,“知道”比例高的前三条依次排序为病人的知情同意权、病人的隐私权和规培过程中护生能否独立操作;“知道”占比低的三条依次排序为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病人权利和新入职护士的法律身份(见表1)。新入职护士对护理规章制度的认知分析提示:三查七对制度和交接班的内容新入职护士中没有人不知道,其他护理规章制度不知道的占4.39%及以下。“您知道三查七对制度的内容吗”是“知道”占比最高的条目,占比96.78%,知道占比最低的条目是“您知道病历书写正确及修正方法吗?”占比63.45%(见表2)。新入职护士对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各条目不知道的均0.88%及以下,对“什么时候洗手、戴手套”的条目知道的占比最高,达98.2%。对知道占比最低的条目是“您知道哪些是传染性的病原体吗?”,达66.08%(见表3)。新入职护士对护理风险管理知识的认知分析提示:“你知道常见护理风险事件有哪些?”是知道占比最高的条目,占比74.27%,知道占比最低的项目是“你知道护理风险事件的处理方法吗?”,占比56.43%(见表4)。
表1 新入职护士对医护相关法律知识的认知分析[n=342;构成比(%)]
表2 新入职护士对护理规章制度的认知分析[n=342;构成比(%)]
表3 新入职护士对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分析[n=342;构成比(%)]
表4 新入职护士对护理风险管理知识的认知分析[n=342;构成比(%)]
2.2 一般资料对护理风险认知的单因素分析
新入职护士的年龄、性别、毕业学校性质、实习医院是否综合医院对护理风险认知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读护理专业的起始学历、毕业学历、实习医院的级别对护理风险认知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
表5 不同特征新入职护士护理风险认知得分的单因素分析[n=342;M(P25,P75)]
2.3 影响新入职护士对护理风险认知的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
以新入职护士护理风险认知得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护理专业起始学历:初中起点为1,高中起点为2;实习医院的级别:二级及以下医院为1,三级医院为2;护理毕业学历:专科为1,本科为2)。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护理专业不同起始学历和实习医院的级别对护理风险认知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毕业学历对护理风险的认知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6)。
表6 影响新入职护士护理风险认知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3.1 新入职护士护理风险认知的优势和劣势区域护理风险是护理管理者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风险认知不足,对病人安全隐患极大,风险提前识别,提前预防,有利于病人的安全。本研究显示,新入职护士对护理风险认知整体偏正向。新入职护士在护理规章制度的认知方面是薄弱的,在医护法律知识的认知方面是优势区域。其次是职业防护知识和护理风险管理知识。在各维度中也有认知程度的差异。医护相关法律知识认知维度中,新入职护士中没有人不知道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医护相关法律知识的认知完全不知道的占比4.6%及以下。知道占比最高的条目是“你知道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吗?”,知道占比最低的条目是“你知道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吗?”,占比分别为89.4%和50.8%。护理规章制度的认知维度中,三查七对制度和交接班的内容新入职护士中没有人不知道,其他护理规章制度不知道的占比4.3%及以下。知道占比最高的条目是“你知道三查七对制度的内容吗?”,知道占比最低的条目是“您知道病历书写正确及修正方法吗?”两者占比分别为96.7%和63.4%。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维度整体水平高,新入职护士对各条目不知道的均在0.8%及以下,对“什么时候洗手、戴手套”的条目知道的占比最高,达98.2%。对知道占比最低的条目是“你知道哪些是传染性的病原体吗?”,占比66.0%。护理风险管理知识的认知维度中,知道占比最高的条目是“你知道常见护理风险事件有哪些?”,知道占比最低的项目是“您知道护理风险事件的处理方法吗?”,两者占比分别达56.4%和74.2%。这一结果提示新入职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认知维度及各条目之间是有差异的,而且优势和劣势区域明显,劣势区域提升空间很大。护理学院和医院的临床带教老师应针对新入职护士风险认知的劣势区域,有的放矢地加强新入职护士毕业前和毕业后的护理风险教育,提升病人的安全保障[3]。对于优势区域应注意发扬和保持。尽管新入职护士的2016年国家出台了《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但实际工作中对新入职护士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统一的培训标准和管理体系[5],建议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把新入职人员的风险教育作为入职后培训的重中之重和核心部分,逐步建立健全同质化的、标准化的新入职护士的风险教育体系。
3.2 新入职护士护理风险认知与以往类似研究的比较
本研究与梁小淞等[6]研究相比,各维度知道与部分知道的占比都是明显增高的,专科学历以上的护士在经过一年的临床实习后,其风险认知总分比实习前的总分高出50%以上,这也验证了临床实践教育在促进护生向护士成长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临床实践教育国内学者申卉[7]研究发现,有效制定预防性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对护生的护理教学管理,不仅能够提升护生的风险防范意识,而且也能够提升风险防范能力,进而有效提高护生对儿科护理风险的抵御能力,降低临床实践过程中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刘瑶等[8]研究表明对实习护生在常规带教基础上应用案例导向式教学方法,效果较好,对病人安全文化的认知及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强化风险意识,采用会议强调、工作总结的形式,使护理人员加深对科室常见护理风险的认识[9]。我们建议在临床带教中,结合临床不良事件案例,通过晨会学习、随机提问,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新入职护士对临床常见护理风险的认知,能够有效实现对护理风险的准确识别、及时应对。
3.3 新入职护士护理风险认知现状对护理后备人才教育的启示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入职护士的年龄、性别、毕业学校性质、实习医院是否综合医院对护理风险的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入职护士就读护理专业的起始学历、护理专业的毕业学历、实习医院的级别对护理风险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示:护理专业的毕业学历是影响护理风险认知的主要因素(P<0.05)。因此,医院临床带教老师和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生或新入职护士的学历层次,针对低学历护生或新入职护士,制定不同的干预培训方案,提高其对护理风险的认知水平。另外,限于本研究是观察性研究,需要更多前瞻性研究的验证。
有文献[10]报道,教育部公布的两批次共92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中有10所为医学相关院校,这充分体现了医学高等院校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性。王言之等[11]提出对在校医学生加强风险评估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对临床诊疗行为形成更清晰完整的认知,更好地实现从“医学生”到“医务工作者”的身份转变。而当下,临床实践操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教育是我国医学高等学校主要的教育内容,护理职业风险教育相关课程还没有开设[12],显然这与教育部提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教育的理念明显不相符合。建议护生在校期间开设专门的风险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风险教育意识[13]。
新入职护士是直接服务病人时间最长的主要床旁照顾者,所实施的每项护理措施都密切关系到病人的安全问题[14]。病人安全文化培训作为医护人员改善病人安全的一种方式,近年来得到国内外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15]。新入职护士的风险教育引入主题演讲、情景模拟、小组反思讨论、体验式教学以及临床实训演练等方式,使新入职护士安全文化认知水平和安全意识明显提高[16],实际上也就是提高了风险认知的水平。2016版《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把培训分为集中培训和轮转培训两个阶段,我们建议把风险教育贯穿到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全过程。建议集中培训法律法规、病人风险的评估观察及防范、各类应急风险预案等,轮转阶段选择师资水平高的带教老师,采用一对一带教。在实际工作中,帮助新入职护士分析和规避任何一个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包括病人层面、自身层面和管理层面,促进新入职护士风险认知的巩固和完善。
综上所述,新入职护士对护理风险认知水平处于高位,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护理院校、实习医院、入职的医院共同采用多种培训形式进行教育培养。针对风险认知的优势区域注意发扬保持,劣势区域持续改进。关注护生或新入职护士的学历层次,不同的学历采用不同的风险教育方案。护理人员的风险教育具有长期性、艰巨性,是保证病人安全的基石。建议医疗机构定期评估不同成长阶段的护理人员的风险认知水平,把评估情况纳入PDCA循环,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认知水平,从而构建完善的风险教育体系,更好保障病人的安全。本研究仅限于蚌埠市市属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新入职护士,样本数量不多,代表性单一,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差,后续研究可纳入多种类型、多个地区的医院,推动护理人才风险教育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