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作为一种常见的史料类型,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具化为插图,是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中学历史教育所依赖的重要课程与教学资源。“创作”一词,似乎与历史求真的本质与客观的追求相悖,但事实上,当教科书的编写是编者基于历史事实与课程标准对历史叙述进行创作时,教师对作为教科书系统内部要素的插图或其他图像的释读,则自然是教师个体建立在对历史与教科书的感悟与思考基础上的再创作过程。
一、理性:疑史证史
历史的本质属性是求真,中学历史教学需借助史料实证的核心方法进行探究。基于历史学科的特性与统编版初中历史新教科书的编纂实际,新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同样也绕不开史料实证的方法论。在历史教学中,针对具体图像史料时,首先应明确图像本身的真实性,即图像真实再现历史或未经他人篡改,其次是坚守图像解读的科学性,即解读应客观反映历史本真。
艺术图像属于历史图像的重要类型,也是历史叙事建构的重要媒介,其价值并非在于艺术本身,教师应将其纳入史料范畴进行解读。艺术图像以“史料”身份分布在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如在《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绘画)》中,英方代表身着正装,部分代表身穿军装出席,而清朝官员却身着普通便衣长袍。作为清朝高层官员的耆英、伊里布等并未身穿官方特定服饰——补服,这同重大外交签约的情境与注重服饰等级的制度不符,值得审思。为培养学生的疑史证史素养与理性思维品质,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该图与第2课《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的场景(绘画)》进行对比,顺势使学生生成认知疑问从而激be6a19ca898316f1583ec2c8d48d09e378fc5d0d6b304bb495c4e94a64dffc73起探究欲望。
师:观察两幅图中清朝官员服饰,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1:签《南京条约》时有两个清朝官员没有戴帽子,签《天津条约》时清朝官员都戴着帽子。
师:观察仔细。如果从可信度角度来说,你更倾向于哪一幅图可信度高?
生2:第二幅《天津条约》绘画图。
师: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生3:在中英两国签订条约情况下的清朝官员应该要穿自己的官服戴官帽。
师:分析得到位。不仅如此,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且等级制度森严,服饰作为直观外化被赋予了浓厚政治色彩与礼制意义,不同场合的服饰要求不一,中英签约的官方场合清朝官员的“标配”理应是翎顶补服。
生3:原来如此。
师:第一幅《南京条约》绘画图为何真实性低?你有哪些猜测?
生4:可能是作者故意画成这样的。
师:那作者为何如此做?有何目的?
学生思维困顿产生,教师随即补充一段史料。英国人利洛在《缔约日记》中记载:“钦差们都被以礼招待,但因上次他们招待我们时,中国官员只穿平常衣装,大使也命令我们的士官,只穿便服制服,并未穿礼服出迎。”[1]
师:你发现端倪了吗?
生5:从日记中看出签订《南京条约》时的英国代表应该是穿便服,不是穿礼服,这段话与第一幅《南京条约》绘画图也有出入啊!
师:思维很敏锐。事实上,该油画制作者是当时参与战争的英军上尉军官——约翰·普拉特,依据日记记载可知,约翰·普拉特将中方代表穿礼服与英方代表穿便服进行人为地反转刻画,意在给西方世界描绘出一种中方失仪的形象。孤证不立,需史料互证,尤其在解读分析如绘画、照片等艺术图像时,应保持一种质疑精神,以理性求真的思维探究历史。
学生纷纷点头,恍然大悟。
分析《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绘画)》意在说明:在图像真实基础上进行释读应关注证据的可信度、互证度与解读度,力求精准无误与科学客观,切忌主观臆造与穿凿附会,杜绝曲解误读与过度解读,并使学生明晰艺术图像虽具有表达历史的独特优势,但应让一次文献与历史图像互证,有利于使学生注重实证,通过认真考究背景、深明内容、透析意义,从而建构起科学的历史解释。
严谨的理性思维是史料实证的关键品质,历史教师应恪守理性与保持良知,在人事中叙事,在史料中释史,还原历史“底色”,启发学生质疑、逻辑与理性有机融合的思维心流,进而培养其实证意识与求真精神,此恰是历史图像教学的终极诉求所在。
二、诗性:情理意蕴
历史教学离不开人,故而有人性;历史教学离不开严谨,故而有理性;历史教学离不开意蕴,故而有诗性。“诗性”一说源于维柯的“诗性智慧”,叙事主义历史哲学代表人物海登·怀特在批判兰克史学过于强调繁多数据与抽象形式化的同时,主张史料解读应注重理论指导下的主观性与整体性,即“诗性预构”的历史解释模式“揭示了一种历史想象的深层结构”[2],这是历史叙事讲求神入历史、还原历史继而凸显意蕴的必然选择。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内附:《丝绸之路示意图》,该图大都被用于引导学生明了丝路起点、终点与途经区域,即获取浅表性的地理信息。就深层次挖掘历史的角度来说,该图价值远不止于此。基于多元史料可以发挥再现性想象以还原历史,深化创造性想象以关照未来,这些都可以在《丝绸之路示意图》的分析中“酣畅淋漓”地得以展现。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历史时空的交错中体悟千年“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从丝绸之路的沧海桑田里涵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师设计“图说丝路”环节,依次分为三个步骤:丝路遥想、丝路构想、丝路畅想。
(1)在“丝路遥想”中,教师展示《丝绸之路示意图》并附相关音乐,设问:你听到了什么?借助音乐中的意象,你从地图中“看到”了什么?
(2)在“丝路构想”中,教师出示: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业贸易之路,还是一条 之路。
A.信仰 B.死亡 C.和睦 D.文明
教师另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相应文字材料,将学生分成四组,各领任务(以商人、使者、僧人身份“重返”丝路),使其分别进行阐释说明。
(3)在“丝路畅想”中,教师出示《21世纪“一带一路”示意图》,设问:两图对比,有何异同?“一带一路”倡议有何现实意义?
音乐感染下的学生凝望地图,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景象映射下,浩瀚的沙海古道,穿梭的骆驼商队,黄金、宝石、香料、丝绸等奇珍异宝,这些在人们感性印象之中带有诗意的再现性想象逐渐在地图中舒展开来。丝绸之路,这既是跨越千年的历史概念,又是覆盖东西的地理概念,图像在方寸之间即描绘出了世界文明交流的壮阔图谱:横贯东西的东亚、南亚、西亚、欧洲四大区域文明由此得以联结,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使者、僧人等肩负使命、不避艰险,使丝绸之路成为一部全球众筹的通史,成为一条文明分享的通途,成为一首人类交响的通曲。从张骞“凿空”西域到“一带一路”,从商品物质的双向交易到区域文明的双向交流,丝绸之路并非仅是一条丝绸古路,而是区域文明的桥梁与古今历史的枢纽,历史诠释在创造性想象中使丝绸之路又成为一条信仰之路、死亡之路、重生之路。
只有将零星化和碎片化的史料注入合理的主观联想和特定的历史时空模型中,史料的解读才能具有历史的时代性和关联性,也才能藉此形成可视性和可感性的历史叙事。[3]通过古今丝路地图的逐步呈现与直观对比,使学生置身古今历史时空,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历史想象,“重返”历史现场,有利于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彰显情理交融与历史意蕴的诗性审美。古代丝绸之路被“一带一路”赋予新生,历史教学在彰显中国智慧中涵养学生家国情怀。
在人类绘就的色彩斑斓的历史长卷中,图像所隐含的悲剧美、恢弘美、崇高美往往给人以巨大的心灵震撼。历史教学深刻揭示历史真谛的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历史感知的心灵共鸣,从事、情、理的托举中滋养而出的家国情怀与对历史抱有的“温情与敬意”相耦合,与历史对话进而同未来相约。
三、灵性:亦文亦史
高品质的历史课堂有灵魂,是教师基于史实与史识的知性、智性与心性的创作,更是高度融合三者为一体的灵性的顿悟。历史课堂灵魂的升腾除了凝思联想、高屋建瓴的教学立意,也离不开独具魅力、亦文亦史的教学表达,因而,解读历史图像的语言表达也应流露一种摄人心魂的历史痕迹,展现一种隽永传神的哲思风采。历史是舒展人类痕迹的记录,历史学是揭示发展规律的学问,历史教学是实现古今对话的心路,历史图像教学则是找回缺失的“人”的历程,正是图像背后隐藏的鲜活历史给了我们语言创作的灵感。
笔者观摩《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3课《内战爆发》一课,作者以1945年9月3日与1955年4月18日美国《时代》周刊两幅封面人物图像作为课堂导入元素进行讲授时的场景令人眼前一亮。
1945年9月3日,就在日本签订投降书的第二天,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登上《时代》周刊封面,蒋介石的个人声望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达到巅峰,陪都重庆市民高举美苏中英四大国领袖的巨幅画像,盛赞蒋介石领导下的中国抗战将促成“金瓯一统”。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时隔十年,当1955年蒋介石再次登顶《时代》,情景却耐人寻味:年届七旬的蒋介石尽显苍老与落寞,青天白日旗掩映下的一位国民党士兵孤独地望着高悬五星红旗的大陆,是眺望还是守望?或许二者兼而有之。时移世易,何以如此?
从大国领袖到孤岛“总统”,从登上“神坛”到跌入谷底。该教师刻意将两个极具反差的历史场景运用寥寥200余字的灵韵表达铺陈在学生面前,试图勾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认知落差,勾勒抗战胜利后和平经受挑战的历史变数,为接下来在问题驱动下破解国共两党代表两种前途与两种命运的历史玄机埋下伏笔。通过寓意深远的历史往事捕捉蕴藏其中的历史机缘与时空瞬间,历史情境昭然著闻,历史韵味跃然而出,这就是借助简洁而不失凝练的教学语言将图像背后跌宕起伏的历史情节进行设计与呈现的教学技术与教学艺术。
历史教师应孜孜追求以琢玉成璧的工匠精神与掘井及泉的睿气哲思彰显历史课堂的讲授神韵,力求在见微知著的呈现中鉴史致知,在珠玑妙语的表达中形散神聚,锤炼思想力、集成设计力。无论教学理念如何更新迭代,历史教学在讲授表达中灵性钩沉的感染力与创意力都无可取代。
图像证史功能的发挥有赖于一线历史教师静心深耕历史教学的实践,凝心守望历史教育的价值。从图像本身到历史本真的激活,是以历史教师的理性、诗性与灵性为驱动,创造意境,实现今人与古人的超时空对话,继而“创作”严谨、温情、唯美的历史图像教学的气质与格调!
【注释】
[1]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编委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16页。
[2] 白春苏:《诗性的追溯——海登·怀特历史书写理论的思想溯源》,《西部学刊》2015年第3期,第17页。
[3] 李惠军:《博识而畅行 广征而顺达(一)——从“诗性预构”引出的关于史料与叙事的教学联想》,《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年第15期,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