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版的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将原第4课《洋务运动》题目改为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之前课文的三个子目“洋务运动的兴起”“创办近代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合并成“洋务运动”;内容方面,将之前“建立新式海陆军”子目下的“边疆危机”扩充为“美、日侵略台湾”“收复新疆”“中法战争”三个子目。这就突出了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边疆危机逐步加深”的内容,与新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初步认识《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相符。[1]教材强调19世纪中期以来的民族危机由边疆蚕食到瓜分肢解逐步加剧的过程,为我们重构本课的教学设计、把握课文的教学主旨提供了思路。
一、立足单元主题,把握课文内容主旨
教材中的单元主题起着总领作用,把握课文的内容主旨需要将课文置于单元教学视域下进行整体分析,以此来确定该课中的最关键问题。“以单元统课”是教师较为传统而常用的方法,能帮助教师从单元整体中把握各节课文局部之间的联系。《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紧扣“近代化探索”和“民族危机”两个相互作用的主题线索。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危机是近代化早期探索的时代背景,而近代化早期探索使得中国对西方认识与反思进一步深入,历次探索的失败导致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本单元导言指出“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积极推行变法,但最终遭到失败。”[2]洋务运动使中国打破传统向,西方学习,创办了一系列近代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教育事业,开启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使国防力量增强,边疆危机缓解,新疆、台湾的统治得到巩固,但也暴露出清政府统治腐朽,为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战败埋下深深的伏笔,随之而来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使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洋务运动刺激了新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早期维新思想家反思了“中体西用”的器物变革,在严重的民族危亡前探索了一场以“强邻日俄”为榜样的维新变法之路。
基于“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的主题,《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一课的内容主旨凝练为: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启了一场“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创办了近代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国国力,缓解边疆危机,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边疆危机,最终未能实现富强梦。本课在教学设计时,从洋务运动背景把握洋务运动的本质,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和清政府应付边疆危机带来的结果,运用“动机和效果”的视角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影响。19世纪60年代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下,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统治岌岌可危。一批开明的清政府官员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但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所以洋务运动仅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一小步且步履蹒跚(图1)。
从清政府统治者的角度出发,结合“动机与效果”的视角,认识洋务运动的历史影响。洋务运动的动机是清政府统治集团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而开展的自救运动,这也决定洋务运动注定迈不开大的步子,清政府的内部腐朽也毫无疑问地移植到新兴的洋务工业和企业。从效果来看,30年的近代化运动,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综合国力得到一定提升,左宗棠收复新疆和“中法战争不败”及台湾设省,是洋务运动在军事国防上取得一定成功,暂时缓解了清政府统治危机,延续了统治寿命。但是,清政府的边疆应对方式与“中法战争不败而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更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野心。随之,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宣告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了。
二、基于课文“关键词”,确定课文的内容主旨
“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也是洋务运动的奋斗目标。教材中“自强”“求富”出现频率高、范围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自强”“求富”都用引号标出,表明其特指含义,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其内涵。课本单元导言、本课引言、正文等多处强调“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目标。“自强”指引下开启了近代军事工业,“求富”指引下创办了民用企业。第二至第四子目“美、日侵略台湾”“收复新疆”“中法战争”,讲述清政府应对边疆危机的方式,也直接反映洋务运动“富强”目标是否达成。因此,“自强”“求富”成为统摄本课教学的核心概念。
基于“自强”“求富”这一核心概念,本课从何为“自强”、为何“自强”、如何“自强、求富”、“富强”梦醒、“富强”之思五个问题开展教学设计。何为“自强”?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其实,那时的自强一词应有两重含义。一就阶级而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农民战争(太平天国、捻军)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对于中国社会来说,这多少是个被重新提出的古老问题;二是民族意义言,它所寻求的是在‘鸱张弥甚’的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3]不管是王朝的自我振兴,还是民族的自我图强,清朝统治者都是那个时代的重要角色,而“自强”口号的提出,也折射出清政府面临严重统治危机。为何自强?奕䜣指出“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4]李鸿章《上曾相》进一步指出“中国用兵多至数倍,而经年积岁不收功效,实由于枪炮窳滥。若火器能与西洋相埒,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5]结合文本记载及其作者身份,洋务运动的性质基本明晰。如何“自强”,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洋务运动的成就图,讲述洋务运动军事工业,为“自强”而开办“求富”民用企业以及近代中国教育事业。洋务运动的“自强”事业包括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创建近代海军陆军。近代军事工业引进了西方机器化大生产方式,使中国从传统手工工场走进近代工业文明。以“求富”为目的创办的民用企业,开启了近代公司股份制经营模式。不管是军事工业还是民用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但是因其官办或官督商办的性质,使其在管理上腐败不堪,也揭露仅依靠洋务派官员不可能将中国引向“富强”。
“富强”梦醒,教学中采用图、史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随后以“清政府是如何应对边疆危机?”设问,讲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经过,通过对出疆湘军的武器装备介绍,铺垫洋务运动的自强事业使清朝军事实力与国防力量得到增强。中法战争中清政府“不败而败”,一方面展现了洋务运动“自强”取得一定效果,另一方面“福建水师的全军覆没”也揭露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使中国“富强梦”根本无法实现。“富强之思”,展示史料“今之言强者,动以利器为指归。曰:命中及远,无坚不摧,炮之利也;冲风鼓浪,履险如夷,船之坚也。竞学为之,学之不足,且购置之,一旦有事,毁而弃之。图强图强,强安在哉?”[6]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求强”与“求富”事业及实践的进步性与落后性展开探讨,呼应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的本质,分析出引言中“他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的根本原因。正如洋务派自身对洋务运动反省,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恭亲王奕䜣说“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李鸿章之过”,[7]洋务派对“富强梦碎”的失败的反思,也为下一场政治上“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做铺垫。
三、围绕历史人物文本表述,提炼课文内容主旨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李鸿章及其洋务事业也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线索。从纵向上看,李鸿章的个人经历贯穿了洋务运动始终,从横向上看,李鸿章经办了近代以来一批著名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课文第一子目李鸿章作为洋务派地方代表出现,“人物扫描”介绍了李鸿章个人的主要经历;正文部分介绍了军事工业与民用企业,分别用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图和轮船招商局照片进行补充说明;“相关史事”部分也透过轮船招商局揭露了李鸿章的个人腐败问题,“1873年—1993年,它(轮船招商局)获利白银600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介绍创建近代陆军和海军时,李鸿章创办的北洋舰队规模最大;在“材料研读”中李鸿章晚年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8]在第二至第四子目中,“收复新疆”子目,论及李鸿章与左宗棠的“海防与塞防之争”。李鸿章作为清政府重要的封疆大臣之一,参与了清政府处理危机过程的始终。聚焦李鸿章及其洋务事业,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以“一个人物与一场运动”,透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迈出近代化艰难的第一步历程。
以人物李鸿章为线索,可以呈现洋务运动的时代背景、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局限及其历史影响。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为维护清朝统治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李鸿章积极投身洋务事业,江南制造总局开启中国近代机器化大生产的工业生产方式,而轮船招商局在官督商办的指导下,存在严重的腐败,李鸿章作为那个时代一份子,无法摆脱清朝的腐朽统治,这也注定了洋务运动失败的悲剧。李鸿章创建的北洋舰队一方面增强了清政府的海防力量,另一方面也因无法摆脱清政府落后的管理模式和腐败的统治方式,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偌大的北洋舰队也不过是李鸿章自我评价中的“虚得其表”。恰如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评到“西哲有恒言曰: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若李鸿章者,吾不能谓其非英雄也。虽然,是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时势所造之英雄,寻常英雄也。”[9]“一个历史人物折射出一个时代”“宝剑秋风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10]英雄末路是无限凄凉,李鸿章是凄凉的,这也是洋务运动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而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清政府洋务派官员受限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也终究无法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立足教材文本,本文围绕着教学文本中的单元与课、关键词、重要人物三个历史要素,结合《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一课的教学实践,探索不同角度把握课的内容主旨的路径,从而在历史教学中,能够使课堂“形散而神聚”,突出“一堂课、一个中心、一条主线”的特点。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能统摄、贯通该单元或课,还有能与其之前和以后的学习相通的核心观点”。[11]
【注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19页。
[2] 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 八年级 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 ,第19页。
[3]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北京:三联书店,2017年,第96—97页。
[4] 贾祯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奕䜣等又奏请八旗禁军训练枪炮片》,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第2700页。
[5] 庞淑华、杨艳梅主编:《李鸿章全集 1—12册》,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142页。
[6] 吴趼人著;刘敬圻主编:《吴趼人全集诗·戏曲·杂文》,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2019年,第92页。
[7] 窦宗一:《李鸿章年谱》,台北:文海出版有限公司,1980年,第5064页。
[8]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长沙:岳麓出版社,1985年,第107页。
[9] 梁启超:《李鸿章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4页。
[10] 李鸿章、董丛林:《名人家书典藏 李鸿章家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第371页。
[11] 於以传:《把握中学历史学科单元内容主旨的基本路径》,《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5年第4期,第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