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内容要求”转化为“课时目标”

2024-05-08 00:00涂英
中学历史教学 2024年4期

课时教学是学科教学的最基本单位,课时目标的确定,是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和目的地。如何依据2022年4月颁布的课程标准准确制定课时目标,是促进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环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目标”是学生学完初中历史课程后的理想目标,是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表达,是历史课程的宏观愿景;而“内容要求”是初中历史的核心主干知识,解决“学什么”或“教什么”的问题,是历史课程实践执行的中观要求,承载着核心素养的培育任务,是最贴近课时目标的教学标准。因此许多一线教师在制定课时目标时,直接将“内容要求”当作课时目标。

那么“内容要求”是否等同于“课时目标”?如何将“内容要求”转化为“课时目标”?本文以“中国古代史”这一主题为例,就新旧课标的比较、“内容要求”与课时目标的联系与区别、转化路径及表述方法,谈一些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整体比较分析新旧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

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相当于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是关于历史知识和历史学科活动内容的要求,即对“应该学会哪些知识、应该积累什么活动经验、应该发展哪些素养”做了具体规定。本文以中国古代史为例,整体比较分析新旧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发现2022年版课标“内容要求”呈现出以下特点:

1.从单课走向单元

翻阅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基本能够对每一课的“内容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如“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的“内容要求”。而2022年版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和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则将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的3个条目“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3]进行了整合,分别对应《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6、7、8课,不但使整个历史发展阶段更加完整,而且将碎片化的历史事实改为“通过……,初步理解……”的表述方式,既以整体化的结构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呈现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又暗藏着唯物史观的培育,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结构性把握和概念性认知。“内容要求”由“单课”走向“单元”,对学生学习历史的结构性要求更高了。

2.从“点”走向“线”

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每一条“课程内容”,都是比较单一的知识点。2022年版课程标准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以“点”连“线”、以“线”串“点”,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3.从知识走向素养

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最大特点是对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内容要求”中也有相应体现。

二、“内容要求”与课时目标的联系与区别

受Mager教学目标三要素(BCD)的影响,2022年版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以行为目标的方式规定基本要求,一般采用“行为动词+认知内容”或“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认知内容”的方式。这种组成结构与课时目标非常相似,因此经常有老师直接把“内容要求”当作课时目标。

但从2011年版课标和2022年版课标的对比中,我们也可以发现:2022年版课标的“内容要求”不等于课时目标,两者在制定者、面向对象、完成时间、上位概念、表述方式等方面都有不同,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具体见表1。

由此可见,“内容要求”是国家面向所有学生制定的最低学习目标,概括性强、容量大,为课时目标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但在日常教学中需要通过几课时甚至一个单元的学习才能达成,因此需要一线教师将其具体化、精细化,转化为每一课时的目标。

三、“内容要求”到课时目标的转化路径

1.研读“内容要求”,挖掘素养要素

在素养立意的课堂上,历史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新课标,深入学习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明晰、挖掘核心知识背后蕴含的素养要素。如“历史解释”素养的核心是学生“初步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4],在“内容要求”中应该呈现以下要求:一是学生在客观地描述历史之前,需要学会搜集、整理和辨析相应的历史资料;二是学生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这样,在挖掘“内容要求”背后蕴含的“历史解释”素养时,教师就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其他的核心素养也都有类似的着眼点。

2.分析“内容要求”,建立知识分类

初中历史课程知识性很强,对“内容要求”分类研究是深度解读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课时目标的设计和教学实施都具有十分实用的意义。

结合新修订的分类学所划分的3个知识类型(见表2),分析“内容要求”,建立知识分类表,把握“内容要求”中的关键内容,如涉及的基本史实、历史评价等,建立知识体系,形成符合历史逻辑的课时目标。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中国古代史“内容要求”中的1.7“明清时期”为例,对《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的知识点进行分类(见表3)。

3.细化“内容要求”,确定行为动词

历史课程标准是中学历史教学质量问责与评价的标准,其中“内容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内容,“依标施教”首先关注的是教师的课时目标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需要教师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一张滤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抽象的“内容要求”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可测评的行为目标。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所使用的行为动词,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应用。约80%的行为动词,处于第一个层次“了解”,说明新课标还是以基础性知识为主,但这些行为动词都是心理认知层面的行为动词,无法直接测评达成情况,所以针对不同的“内容要求”,特别是行为动词,可以先细化分类,然后给出具体的学习测评词语(见表4),采用行为目标表述法来表述课时目标。

综上所述,从“内容要求”到课时目标的转化路径为:从“内容要求”出发,挖掘“内容要求”背后蕴藏的素养要素;再分析“内容要求”,建立知识分类;最后细化“内容要求”,确定行为动词。

四、“课时目标”的表述

课时目标,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6]。因此我们还要根据预期的学习结果来表述课时目标,即制订课时目标要确立课堂活动的主体(谁来学)、确定预期的学习结果(学什么)、学习行为的条件(怎么学)和达成的标准(学得怎样),这样既能明确教学重难点,又能为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定提供依据。

结合其他几位学者的观点,笔者将其归结为以下几种表述方法(见表5)。

其中前2种表述方法操作起来相对容易,第3种表述不仅可以作为指导学生“学”的指南,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来评价课时目标的达成程度,如学后可以做什么、如何做等,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

当然在具体的课时目标的制定与撰写上,我们不仅要研究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还要利用课标中的“学业要求”,通盘考虑学习任务、组织活动设计;利用课标中的“教学提示”,充实目标达成的方法与策略;利用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标准”,逆向设计学习活动,做到教学评的有机统一;利用课标中的“教学建议”,精准实施任务驱动,精心组织学习活动,精确检测学习效果。

总之,从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到课时目标的转化是新课程标准落地行动的实践尝试,实现素养立意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为课程改革不断提供有价值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