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学科实践,是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要求。[]本文试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开展学科实践的若干思考,以求教于方家。
一、立足教材文本,开展学科实践
教材中的学习资源丰富多彩,诸多环节的设计颇具思维含量,教师要潜心研读教材,深挖教材资源,为学科实践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以教材的课后活动部分为例,教师可充分利用并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科实践。如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课后活动部分,教材设计了“探寻世界古典文明”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合作写出一篇探访日志,并与同学分享。
撰写探访日志,需要学生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搜寻材料、梳理文献、总结心得、写作输出,并将作品与他人分享,学生在亲身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知识、方法、能力、经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度的发展,这就是历史学科实践的魅力所在。
教师还可利用教材资源组织辩论会,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的高度看待历史的发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历史,以培育历史解释素养。如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课后活动提供了印第安人、欧洲人对哥伦布的不同评价,要求学生分析两者观点尖锐对立的原因。
对西方殖民者来说,哥伦布是英雄、是功臣,但对于美洲印第安人而言,哥伦布是强盗、是恶魔,教材对这一子目的叙述也用了引号——“发现”,以示批判。
通过组织上述辩论活动,学生能够做到初步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认识到历史解释会受到立场、时代等因素的影响,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既看到新航路开辟使得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又认识到资本主义在发展和扩张过程中体现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此外,教师还可依托教材资源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设计“走向太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宣传展板、举办长征故事分享会、编演戊戌变法历史短剧、组织唐宋诗词朗诵会、开展春秋战国成语比赛、制作古代农具模型、编绘近代革命史手抄报等,以学科实践活动为抓手,营造多元情境,让学生充分“动”起来,锻炼其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成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依托试题情境,实施学科实践
近年来,中考历史逐步减少了对单纯记忆能力的考查,更加注重落实课标理念,加强对历史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试题命制技术日益成熟,考查方式日趋灵活。教师可利用典型试题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实施学科实践,培育核心素养。
以2023年江苏宿迁第2题为例:
某班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探寻“孝文帝迁都的缘由”。第2组同学按任务搜集了以下信息:3世纪初中国又进入一个寒冷期,《齐民要术》记载,这一时期华北地区桃树开花较之前晚10—20天;《晋书》记载的异常霜降的出现较以往更频繁,平城地区也屡受灾荒。据此判断,这一小组研究任务应是侧重追寻迁都的
A.政治因素 B.文化因素
C.军事因素 D.环境因素
此题选D,难度不大,但学生在做题时对孝文帝迁都的缘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查阅教材后提出了问题: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到孝文帝做出迁都的选择?还有没有其它的因素?针对学情,笔者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组织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以下是学生整理出的三种主要观点:
1.与南朝争夺文化正统地位,洛阳为东汉、魏晋故都,北方汉人有认庙不认神的观念,谁能定鼎嵩洛,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
2.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其原因主要有:代北地区农业生产不能满足国都平城日益增长的需要;摆脱代北鲜卑贵族保守思想;加强镇压中原人民起义。[]
3.孝文帝迁都的三个主观原因:其一、摆脱冯太后后党集团的阴影,特别是除去冯太后的影响,还孝文帝以清静的心理;其二、避免鲜卑贵族集团对政治的干预,建立自己的政治运作体系;其三、当时出现了极庞大的官僚集团,政府财政负担沉重,甩掉这个财政负担是迁都的又一考虑。 []
课堂上学生们的分享颇为精彩,三种观点之间既有交锋,又有融合。在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并进行点评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深度研读资料,厘清学者得出观点的逻辑推理及论据运用,这有助于引导学生初步习得专家思维,并发展自己的历史思维。“中学生不可能像历史学家一样对历史做出解释,但是可以模仿解释历史的形式,用比较、分析、推论、评价等形式对历史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对学者观点的辨析,学生也初步认识到历史解释的多元性,领悟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得以逐层培育。
为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中考历史题的开放性也在逐步增强。“开放性试题,无论是试题题干开放,还是试题设问开放,都会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利用开放性试题营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学科实践,可拓展思维角度,提升学科能力。如2023年四川攀枝花中考历史第34题:
如图是某学习小组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绘制的路线图。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该学习小组提炼一个探究主题,指出A、B对应的地点名称。
(2)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选取2个重大历史事件对你提炼的主题进行论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第1问,据材料可知,该路线图反映的是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变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可从中共方针政策变化等角度选取一个主题进行探究,如中共根据革命形势变化不断调整方针政策。A、B两地地名的考查,需要调动学生的历史、地理知识,具备较好的时空观念。第2问,学生须调动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结合其背景、过程、影响等对提炼的主题进行论证,学生充分认识到近代民主革命道路的艰辛,进而坚定道路自信,增强理想与担当。
上述题目的设计具有较强的导向性,指引教师须切实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开展学科实践,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亲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从而真正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三、开发课外资源,拓展学科实践
除课堂主要使用的教材和优质试题之外,教师还可开发、利用各种课外资源开展学科实践。时下流行的馆校合作,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笔者曾与科组老师合作,为初一和高一的新生开设选修课——《馆藏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在馆校双方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与学校旁边的南汉二陵博物馆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探索馆校合作协同育人的实践策略。在一个学期内,共开设9次实践课程(见表1),分主题、给任务、重参与,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提升了历史学科关键能力。
教师还可利用乡土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促进核心素养的培育。如笔者曾利用所教学校地处广州大学城,拥有众多极具岭南特色的明清时期祠堂的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开展题为“探访和保护广州大学城的祠堂”跨学科实践活动。在明确主题和小组分工后,分步骤开展:
任务1:围绕学习主题,制定考察访问方案;
任务2:搜集、阅读、梳理广州大学城祠堂建筑的相关文献资料;
任务3:实地考察广州大学城内的祠堂,访问祠堂周边居民,了解祠堂的损毁及保护情况;以笔记、绘画、影像等方式记录所获实物和口述材料;
任务4:整理、筛选所获材料,梳理祠堂损毁典型问题,分析主要原因,整理保护建议;
任务5:结合实物和口述材料,制作成果汇报演示文稿,交流汇报考察访问成果;
任务6:小组合作撰写考察访问报告,填写《考察访问成果评价表》。
上述实践活动中,学生将文献梳理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动手、动腿、动口、动脑,动笔,深度参与历史学习活动,实现了从“静态的脑力性学习”到“动态的立体性学习”的转变。在了解广州大学城祠堂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更是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在与自己对话、与同伴合作、与他人沟通之后,综合多方意见,输出最终产品(报告书等)的时刻,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激励,主体地位得以真正彰显。
此外,我们还引导学生探访广州本地的“辛亥革命纪念馆”“黄埔军校”“中共三大旧址”等,进行近代革命史的实地调查。通过走访、调查,搜集相关材料,整理信息,形成调查报告,汇报并交流,促成对近代史的深度学习。我们也曾利用“燕园杯”中学生历史写作比赛的契机,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编写家史、校史、社区简史等,既提升了写作能力,又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引发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关注,增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综上,初中历史学科实践的有效开展,须利用好教材、试题及课外资源,创设多元情境,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学科实践促进学习,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
本文系2023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馆校合作的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编号为:2023YQJK06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