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教材图像史料教学策略

2024-05-08 00:00:00魏甜甜
中学历史教学 2024年4期

图像史料直观生动、意蕴丰富,具备重要育人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图像史料进行研读”,并且引导学生“认识图像史料的价值。”[1]而较有代表性、教师又易于接触并加以利用的图像史料,就是教材提供的图像史料。[2]鉴于当前教材图像史料研究成果重点关注《中外历史纲要》,[3]对专题性更强的选择性必修教材少有提及,本文以选必教材为例,提出教师可运用图像探源、图像对比、图像拓展三种方法,在图像史料教学中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图像探源:辨析来源丰富历史解释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提供的大量图像史料中,相当一部分是与历史事件相关的绘画作品。绘画作品具有审美价值和史料价值,也暗含了教材的重要观点。解读绘画作品,是发展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有效途径。

选择性必修三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提供了一幅插图——《十二月党人起义的情景》(图1),读图时,学生往往将画面左侧高大英勇的军官误认为十二月党人,就此图引领学生辨析来源、理解作者创作意图,是发展历史解释素养的良好契机。

据俄学者叶夫根尼·阿尼西莫夫(Евгений Анисимов)研究,这幅插图名为《1825年12月14日彼得堡元老院广场上的起义(Восстание на Сенатской площади в Петербурге 14 декабря 1825)》,19世纪30年代,俄国水彩画家卡尔·伊凡诺维奇·卡里曼(Карл Иванович Кальман)受本肯多夫将军(Генерал Бенгендофр)所托完成画作,当时可能另有名称。由于本肯多夫曾参与镇压十二月党人起义,加之30年代多有歌颂镇压者的作品,这幅作品极有可能同样用于表彰骑士团镇压十二月党人起义的“英勇表现”。[4]

由此可见,画面核心人物——骑马的军官实则代表沙皇势力,而非十二月党人。作者并非意在刻画“十二月党人起义的情景”,而是“十二月党人被镇压的情景”。一些别具匠心的人物安排也表露了他的政治倾向。图片四周有很多衣着普通的市民,有的人爬到了房顶上,有的人正在指指点点,有的人悠闲坐在地上。其中有两个有趣的细节:画面右侧,有两个人爬到了树上,还有一对夫妇正带着小孩围观。可见大部分群众对革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卡里曼表达了他的看法——起义并没有获得民众的支持。

读懂了这一层,就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学思之窗”引述的列宁的评价——“这些革命者的圈子是狭小的。他们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十二月党人的追求面临“三种不理解”:统治者的不理解、群众的不理解以及画家的不理解。如此,更凸显他们的革新理念之超前、意念之急迫、追求之无私、结局之悲凉。

二、图像对比:比较阅读感悟时空魅力

创作者不仅对于画面的核心人物有刻意的安排,对画面的人物关系的建构,也经过了深思熟虑。选择性必修三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有一幅名为《柏拉图与学生讨论哲学问题》的插图,古罗马时期的作画者将希腊“三贤”之一柏拉图安排在了画面左下角并不起眼的位置,居于画面中心的反倒是若有所思的学生群像。在画者笔下,柏拉图站在角落平静论道,学生的目光紧紧追随着他,可见在古罗马人想象中,古希腊人非常看重哲学思辨生活、热爱智慧,欣赏之情溢于言表。通过这放松的、沉思的瞬间,画面前的我们似乎也窥见了民主色彩、平等理念是如何实践的,这不正是欧洲文明的底蕴吗?

为了深化学生对不同文明的理解,我提供了海昏侯刘贺墓出土孔子衣镜图作为对比。同样是古典时代的教育场景,孔子衣镜展现了另具特色的师生关系。

在衣镜中,孔子与弟子颜回位列于首,且画者更加突出孔子形象,孔子的身材更高大、服饰的色彩更加丰满,颜回拱手而立,向孔子行礼。结合汉代儒学兴盛的背景,画者对儒学的崇敬,对儒学先师的尊崇也就不言而喻了,反映出画者和使用者对尊儒、尊师思想之重视。

图像对比既凸显了不同文化风貌的魅力,又将学生已学知识加以联系融通。通过老师站立位置不同这个不起眼的细节,学生领会了东西方古典文明的不同特质,又认识了古罗马人对希腊文明的继承关系,从小细节中体察大历史。

细心研读教材,可以发现更多与本案例相似的中西图像史料。如选择性必修二第1课提供的《东汉牛耕图画像石》和《古希腊陶瓶》两幅图像,展现了两地独具特色的生产活动及组织形式。第14课提供的《明仿宋针灸铜人》和《荷兰画家伦勃朗1632年创作的油画<杜普教授的解剖课>》直观地展现了中西方不同的医学教具,以及背后不同的医学观念。限于篇幅,案例不一一展开。

三、图像拓展:借势拓展涵养家国情怀

如果说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图像史料进行对比阅读,有助于横向扩宽学生的历史视野,那么对同一主题进行图像拓展,则有助于纵向上深化学生的历史认知。

选择性必修三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提供了一幅华工聚集在船上的照片(图4),拥挤程度令人震惊,直观地表现了运输条件之恶劣、路途之艰苦。

教材介绍,赴外华工主要从事开矿、修路、开发种植园等繁重的体力工作,并配图《修建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华工》,突出华工对美洲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教材总结道“很多华工后来回国,留下来的华工由于相同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往往居住在一起,在各地形成了一个个唐人街。”却并未提及华工回国的原因。

华工的文化融入问题值得探究。本单元主题为“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从人口迁徙角度看,华工的迁徙过程出现了“逆流”的特殊现象;从文化交融与认同角度看,唐人街是华工聚居地,显然透露出华工未能完全融入美国社会、聚族而居的情形。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华工在美的境遇、华工“逆流”迁徙的原因,笔者引入了一幅政治漫画(图5)开展图像史料教学。

这幅漫画名为《我们自己人该怎么办?》,摘自1882年3月3日《窝斯比画报》。[5]画面左侧是穿着蓝布袍、留长辫子的华人,[6]右侧门外站着很多闲散的白人男子。远处,一位家长将自己的孩子带走,远离无所事事的青年人。

学生从丑陋、弱小、卫生差、服饰怪异、贪心的华人形象中,很快读出了这张政治漫画对华人的排斥。就连华人的“勤奋”在这幅图中也成了被讽刺的对象。继而可以得出,这幅政治漫画夸大华人移民的竞争力,讽刺华人移民是廉价劳动力,暗含对该群体的歧视与排斥,非常生动地反映了美国社会的焦虑心态,侧面刻画了19世纪80年代华人移民在美国社会的境遇。通过解读漫画,学生对华工群体所面临的经济和文化双重排斥,也更有切肤之感了。当我们的目光再回到《聚集在船上的华工》时,才更能体味华工群体求生的艰难,才领会到人口跨地域转移的复杂性、文化认同形成的曲折性。

图像探源、图像对比、图像拓展三种教学方法,都旨在引导学生脱离“图”的表面,而进入“史”的内涵,都意在发掘图像背后创作者的意图和以创作者为代表的一代人的社会心态。教会学生利用历史学科素养阅读图像,能帮助学生更严谨地提取图像信息、理性地分析图像、合理地质疑图像,警惕利用图像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扭曲事实的社会现象,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洪流中抵抗不讲依据、盲信、激愤的社会心理的诱惑。

教材的图像史料是历史教师最易于获取并加以利用的资源,笔者抛砖引玉,望借拙文引起更多研究者对历史教材图像史料的关注。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38页。

[2]关于“图像史料”的定义,有研究者认为包括了图片和影像。本文采用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定义,即图像史料包括绘画、雕刻、照片。

[3]笔者目之所及的论文中,关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图像史料的代表性成果有:隽军宁:《一张庄票探历史——图片史料探究教学案例》,《中学历史教学》2023年第12期。马维林:《高中历史教材中艺术图像的育人功能与理解范式》,《课程·教材·教法》2020年第12期。李展鸿:《浅谈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中图像史料的教学应用策略》,《高考》2021年第11期。胡红梅:《新教材图像史料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为例》,《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第7期。房丹丹:《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材插图运用研究——以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为例》,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年。

[4] Евгений Анисимов. «Письмо турецкому султану. Образы России глазами историка».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 «Арка», 2013 год.转引自:https://aria-art.ru/0/K/Kol'man%20K.%20Vosstanie%20na%20Senatskoj%20ploschadi%20v%20Peterburge%2014%20dekabrja%201825/1.html?ysclid=ljvmbiphrc903918144[DB/OL]. 2024年1月27日。

[5]George Frederick Keller. What Shall We Do With Our Boys?[DB/OL]. 2024年1月27日. https://hti.osu.edu/opper/lesson-plans/immigration/images/what-shall-we-do-with-our-boys.

[6]一般来说,华工主要指在海外从事采矿、修路、种植园开发等苦力工作的华人工人。伴随着华工往美洲、大洋洲的流动,部分华人移民来到当地从事如洗衣店、维修、餐厨等工作,华工结束工期后,也有转换为此类工作并成为移民的。引用本漫画意在说明包括华工、华人移民在内的外来华人群体面临着经济和文化上的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