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历史课堂实效需要讲求教学逻辑,即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规律和内在理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就特别需要在教学中关注教材中的知识逻辑、思维上的学科逻辑和学生的学习逻辑。
一、梳理知识逻辑,整合教材内容
知识逻辑即教科书编写者依照“课标”要求梳理出来的历史知识逻辑。[1]第13课标题《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定义了本课的时间(约1644年至1840年)和内容(鼎盛与危机)。从标题看,编写者要求学生从鼎盛与危机两个角度了解清朝前中期,从而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重要意义和近代前夜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可教科书对鼎盛与危机的表述却显得很含糊。如,第一子目“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是鼎盛还是危机?这一子目下,开篇即介绍“康乾盛世”的表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可紧接着的“奏折制度”“军机处”“文字狱”难道也是鼎盛的表现?第三子目“统治危机的初显”介绍了清朝百年间人口由1.4亿增长至4.1亿的史实。按一般常识和逻辑,在农业社会,人口的这种爆炸式增长不应该是“危机”的表现。教科书的这几个方面明显不符合基本常识和历史知识的逻辑。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按部就班地按照教科书顺序教学,可能会造成逻辑和思维的混乱。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根据课标的要求进行整合,优化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笔者把本课内容整合如下:
一、康乾盛世
1.政局的长期稳定 2.边疆的有效经略 3.人口的迅速增长
二、 盛世危机
1.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 2.思想文化的严厉禁锢
3.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4.对外交往的闭关自守
三、危从何来?国将何去?
通过这样的整合,学生可以明晰“鼎盛”与“危机”的主要表现,并进一步对近代前夜中国社会面临的这些危机进行追问,从而对历史进行反思,也可以很好地与后面几课进行衔接。通过整合知识的逻辑,有助于学生梳理历史发展的线索,认清历史演变的规律,感悟历史蕴藏的智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遵循学科逻辑,提升历史思维
学科逻辑指的是反映真实的科学过程、体现科学认识规律的知识形成过程。[2]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历史的逻辑即历史发展的进程、阶段、背景、原因、经过、结果等,以及纵向和横向的联系。把握历史的事实,搞清楚历史的逻辑,是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表现, 也是教好历史的基础。[3]遵循历史学科的逻辑,需要在教学中完整叙述历史事件、遵从论从史出的原则、加强历史的纵向横向联系。
1. 完整叙述历史事件。完整的历史叙述才能体现历史自身发展的逻辑。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限于篇幅等方面的限制,往往对某些事件的叙述不完整,导致学生对历史事件理解困难。如第13课学习“人口增长”和第14课明清经济的内容时,如果不从赋役制度发展演变的角度去分析,历史叙述和历史逻辑就是不完整的。必修教材恰恰欠缺了对明清赋役制度的叙述。但本课的“学习拓展”要求学生了解“摊丁入亩”的演变线索及其历史意义。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好这个素材,让学生课后自主查找资料,把明清赋役制度的来龙去脉及演变趋势梳理完整,从而与本课的“人口增长”与第14课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建构完整的历史叙述,形成合理的历史逻辑,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历史思维能力。
2.遵从论从史出的原则。史料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基础。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历史学科的逻辑,提供简洁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如在本课的教学中,“政局的长期稳定”是“鼎盛”的前提和表现,如何让学生清晰直观地认识这一知识点?教师没必要选用复杂的史料,可以把中国古代各大一统王朝社会繁荣持续时长列一表格,通过对比清晰地看出:在秦以后2000多年保持大一统且社会稳定繁荣的时期中,清朝前中期的稳定繁荣长达130多年,不亚于历史上其他的盛世,在中国古代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样的论从史出既遵循了学科逻辑,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比较等历史思维能力。
3.加强历史的纵向横向联系。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互为条件,相辅相成。这是唯物史观下历史学科重要的逻辑。在笔者教学设计的第三部分“危从何来?国将何去?”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认识西方的巨变对中国的冲击,从而认清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进而对明清时期中国的发展方向进行反思。
历史学科自身发展的逻辑不仅是史学的精髓,也是历史思维的起点和最基本的特征,在教学中遵循学科逻辑可以进一步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尤其是历史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顺应学习逻辑,培育核心素养
学习逻辑是指学生认知事物的基本过程和合理顺序,学习过程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即一 定的认识顺序,如从感知到理解、从已知到未知、从易到难、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结合。[4]历史学习也是如此,学生也应遵循由浅入深、由表象到本质的逻辑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先定义基本概念或描述历史现象,再依据历史背景分析其原因,最后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如在学习本课“人口增长”这一历史现象时,先给出人口从1741年1.4亿增长到1840年4.1亿的相关材料,再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如下问题:
(1)你认为人口增长是“鼎盛”还是“危机”的表现?为什么?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朝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的增长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2)人口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3)人口增长给当时社会带来了什么问题?
(4)你认为应该如何化解这些问题?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入如下材料继续设问:
清政府始终没有意识到,当人口过剩时,就是发展工商业的最佳时机。也没意识到,其实工商业也可以提供比农业更丰厚的财政收入。它依然把财政建立在农业之上,但欧洲却已逐渐过渡到了强调资本、强调工业的轨道中,全球性的开发也让欧洲人摆脱了粮食短缺的威胁。
——郭建龙《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5)欧洲是如何破解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的?清政府又实行了什么政策?据此,你有什么启示?
上述五个问题围绕“人口增长”构成了严密的学习逻辑链,从历史现象入手,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最后让学生对比中国与当时的欧洲解决同样的问题所采取的不同策略,进而对清朝固守农耕文明的行为发出深深的叹息,升华了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反思,深植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历史教学中,把知识逻辑、学科逻辑和学习逻辑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课堂内容和流程,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进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注释】
[1]赵亚夫讲授、刘红梅整理:《历史教学设计的流程、诊断与策略(第一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半月)》2014年第9期,第4—8页。
[2][4]历晶、郑长龙:《课堂教学逻辑的构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第278—280页。
[3]叶小兵:《讲述的逻辑》,《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年第3期,第56—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