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堂主题的“下潜”与“升华”

2024-05-08 00:00:00路松郑丽冰
中学历史教学 2024年4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业水平4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比较不同观点的史料,在辨别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1]课堂主题是对教学内容“有跨度、有深度的重新整合”[2],教师运用主题开展教学有助于协调“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关系,推动课堂教学的深化。基于此,教师通过选择性必修二《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的教学探索,呈现教学经验,供大家借鉴。

一、以终为始、确定教学主题

在课程设计环节,教师将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前置,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课程主题的设计方法,即课堂主题的“下潜”与“升华”。“下潜”是向下结合学生的学情,“升华”是向上拔高学生的认知。“下潜”和“升华”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课教学内容以“食物物种交流”为切入口,要求学生了解食物物种交流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因此,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本节课的课题确定为“如何劝你吃掉这张‘纸’”。吃“纸”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纸”的概念可以任意更换,重点在于展现知识的冲突,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劝人吃纸”的过程就是尝试证“伪”的过程。历史学科是一门跟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科。[3]教师依托“劝人吃‘纸’”这一虚拟情境的创设,依托多样化的史料设计问题,层层递进,最终通过学生课堂的探究成果,回扣本课主题,实现课堂主题的“升华”。

二、尝试证“伪”、开展教学活动

在历史思维能力的进阶中,低阶能力是高阶能力的基础。授课开始后,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伪证”:最新研究表明,老师手中的这一类纸是可以直接食用的,并邀请学生一起来品尝这份“美食”。学生基于生活常识一定会拒绝品尝。教师基于以上预设,开始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一)从历史发展趋势看,吃“纸”具有必然性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非洲等地。为直观展现新航路开辟前后的物种交流的特点,教师首先展现以下两幅地图。

材料一:

学生通过对比能够认识到,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从区域性变为全球性、从间接交往变为直接交往的特点。教师以时间轴为线索进一步呈现玉米、番薯等作物传播的历程,从抽象到具体帮助学生感悟食物物种交流历程的漫长和艰辛。

材料二:

问题1:玉米从传入欧洲到广泛种植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问题2:番茄从美洲传入欧洲后,为什么又在18世纪末传回了欧洲?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伴随着全球联系的加强,有意引入物种已经成为一项越来越制度化的事业。通过本环节的史料解读和问题分析,学生逐渐在历史趋势中认识到了人类接受新鲜事物的必然性。基于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得出“在吃‘纸’进程中,前途无量”的结论。

(二)从历史经验来看,吃“纸”具有可行性

教学的第一环节从“宏观层面”呈现了人类接受新鲜事物的必然性。为进一步增强“吃‘纸’”的说服力,教师在教学第二环节从“微观层面”出发,通过更加鲜活的史料,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感。

材料一:番茄在传入欧洲后,因极易腐烂,一度被称为“狼桃”。18世纪,在法国一位画家决心冒死一尝后, “狼桃” 的美味逐渐传播开来。后来,经过农艺家的改良,番茄又重新回到美洲。

——摘编自刘小方《恐怖狼桃与洋柿子》

问题1: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狼桃变美味”这一历程的看法。

问题2:从上述材料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信息有何价值?

一个物种从进入陌生的环境到被广泛接受,需要经历人类相对较长的心理适应期。伴随着科学革命的深入和画家的大胆尝试,“狼桃”在欧洲作为食物的历史才得以展开。教师通过画家的勇气鼓励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过程,回扣本课的主题,验证了吃“纸”的可行性。此外,基于“孤证不立”的原则,单纯依靠“狼桃”来论证吃“纸”的可行性仍略显单薄。为此,教师进一步呈现马铃薯传播的相关史料,鼓舞学生的勇气。

材料二:在拿破仑战争时期,马铃薯成为欧洲的粮食储备,到1815年它已成为整个北欧地区的主粮作物。那时工业革命正在改变着英国的农村社会,使数百万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新的城市环境中,马铃薯成为首个现代“便利食品”。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的社会影响》

问题1:概括欧洲文化对马铃薯传入态度的变化过程。

问题2:结合材料与视频,概括影响物种交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在战争、政府政策、工业化及人口迁徙等因素的影响下,马铃薯的全球之旅焕发了新的生机。该环节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感悟时人对陌生物种的抉择,引导学生理解食物物种交流的复杂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尽管吃“纸”道路曲折,但未来一片光明。

(三)从历史影响来看,吃“纸”意义重大

通过前两个环节的“体验”,学生基本上能够发现:人类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过程中蕴含了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社会环境的变迁逐渐消除了人们心理的偏见,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尝试具备了更大的勇气。教师在第三环节重点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结果的角度来回望人类的发展历程,尝试验证吃“纸”的重大意义。

材料一

——摘编自(美)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食品物种交流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哥伦布大交换》从土豆、甘蔗、茶叶等角度展现了食物物种交流在历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和组内的讨论,对食品物种交流的意义产生更深的认识。在此,教师也需要帮助学生辨析“物种”与“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不同作用,避免陷入“形而上学”的误区。

材料二

问题1:根据材料,概括时人对玉米种植的态度及各自理由,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争论的理解。

为帮助学生理解全球历史的关联性,教师依托材料将学生的视角转回中国。玉米等作物的种植缓解了人地矛盾,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学生通过材料的分析,能够认识物种交流进程中的两面性和曲折性,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唯物史观的渗透。

民以食为天,高产作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推动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发展了更大的生产力和市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事件和关键节点都带有食品物种交流的底色。因此,从历史影响来看,吃“纸”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三、课堂反转、推动主题升华

基于以上环节的梳理,教师与学生一起验证了在吃“纸”进程中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并将课前预设的那张纸呈现出来,再次邀请学生进行品尝。

师:综上所述,劝君“吃”纸,哪位同学敢做第一位尝试的人呢?

生:请老师先来。

师:老师课堂的任务是劝大家,不能夺人所爱,前人已经做了勇敢的探索,大家请勇敢的尝试吧。

(没有人举手)

师:大家为什么不吃呢,难道你们历史趋势和历史经验都怀疑?

生:不是,主要是这张“纸”的来源没有更多的佐证,根本不值得相信。

师:(惊讶、尴尬)完了,浪费了一节课?

学生通过对证据链的梳理发现,本节课在论证中实际上是偷换了概念。教师通过进一步的引导和知识的验证使学生认识到:“纸”实际上代指的是新事物、新物种、新观念,而“吃纸”则意味着接纳、包容新事物的勇气。在此环节,教师以尝试证“伪”的失败为开端,推翻课堂预设的结论,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要关注材料的来源,避免在史料实证的过程中“先入为主”,得出错误的结论。至此,课堂主题从“劝人吃‘纸’”升华为敢于接纳新鲜事物的勇气。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既要坚持历史真实,“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也要注意辨析材料本身的史料价值。避免证“伪”才是尝试证“伪”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

历史学科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4]本课的教学设计通过知识整合和教材梳理,利用各类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的解释、论证和探究能力,实现课堂学科素养的落实。选择性必修教材中此类知识衔接性课程还比较多,教师可以通过知识梳理和单元整合等方式,利用学科资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小切口”背后的历史发展脉络,以课堂主题的“下潜”增强课堂的有效性,最终通过主题升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注释】

[1]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71页。

[2]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第47—48页。

[3] 黄牧航:《论历史情境命题》,《历史教学》2012年第13期,第3—13页。

[4] 新课程高考命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历史学科高考能力标准(含试题标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4页。

文系江门市2022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一般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大概念历史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ME22003)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