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考城隍

2024-05-08 05:43王蒙
万松浦 2024年1期
关键词:阴间城隍宋某

王蒙

予姊丈之祖,宋公讳焘,邑廪生。一日,病卧,见吏人持牒,牵白颠马来,云:“请赴试。”公言:“文宗未临,何遽得考?”吏不言,但敦促之。公力疾乘马从去。路甚生疏。至一城郭,如王者都。移时入府廨,官室壮丽。上坐十余官,都不知何人,惟关壮缪可识。檐下设几、墩各二,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与连肩。几上各有笔札。俄题纸飞下。视之,八字云:“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二公文成,呈殿上。公文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诸神传赞不已。召公上,谕曰:“河南缺一城隍,君称其职。”公方悟,顿首泣曰:“辱膺宠命,何敢多辞?但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惟听录用。”上一帝王像者,即命稽母寿籍。有长须吏,捧册翻阅一过,白:“有阳算九年。”共筹躇间,关帝曰:“不妨令张生摄篆九年,瓜代可也。”乃谓公:“应即赴任;今推仁孝之心,给假九年,及期当复相召。”又勉励秀才数语。二公稽首并下。

秀才握手,送诸郊野。自言长山张某。以诗赠别,都忘其词,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烛无灯夜自明”之句。公既骑,乃别而去。及抵里,豁若梦寤。时卒已三日。母闻棺中呻吟,扶出,半日始能语。问之长山,果有张生,于是日死矣。后九年,母果卒。营葬既毕,浣濯入室而没。其岳家居城中西门内,忽见公镂膺朱愤,舆马甚众,登其堂,一拜而行。相共惊疑,不知其为神。奔讯乡中,则已殁矣。

公有自记小传,惜乱后无存,此其略耳。

——《聊斋志异·考城隍》

我姐夫的爷爷宋涛老先生,是本县的一个秀才。呵,有名有姓,有亲有故,这是散文、回忆、非虚构架势。因病卧床,见到官吏拿着公文文书,牵着额头长着白毛的一匹马前来,说是要宋某去参加考试。宋说主考官大人没有来,考什么试呢?来的官吏不言语,只是催他快走,他也就赶快上马跟着走了。

有这么写小说的吗?除了不痛不痒的马额上白白的鬃毛,什么细节也没有,什么分析也没有。宋君已经对此次考试提出了质疑,为什么二话不说跟着就走呢?为什么病卧在床,却能立即“力疾乘马从去”呢?

这是语焉不详,这是惜墨如金,这是无为而无不为,无字而自有暗示与氛围的不典型环境;这是模模糊糊,虚实难辨;这是涉及另一个维度、另一个六合之外、此岸与当下之外的世界的非科学幻想云山雾罩。

走过一条生疏生冷的道路,当然,到达一个大模大样的城都,了不得!进入漂漂亮亮的官府,坐着十几个不知其为谁的官员,除了一个人应该是关公关老爹。嗯,王按,不宜说得太铁定太精准。下头有两组坐墩加小桌,其中一个墩的下头已经坐下了另一个秀才,宋先生于是与他并肩而坐。小桌上摆着纸笔。

想想吧,奇异的官吏人员,稀里糊涂地到了一个大而不清、牛而不明的地方,除了坐墩、几案小桌,弄得明白的是纸与笔,说明是供生员考试的考场。有用则有,无用则无,只把事情告诉你,别的,自己估摸去吧。

然后飞过来作文试题卷纸,上面写着八个字“一人二人,有心无心”。漂亮,虚虚实实,远远近近,有有无无,人人心心,还有一一二二,文题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与满溢的陌生感,不可预测,绝无陈规,似浅似深,如玄如秘,考虑吃天无从下手。

宋先生做的文章中有金句说:“存心思有意识地去行善,虽然行了善,不值得去褒奖,没有心思没有动机地犯了罪,虽然有罪行,可以不予惩罚。”

文章命题是飞过来、空降下来的,开始从模糊境界进入神仙境界;仍然轻描淡写,并不着力。没说宋公挥毫动笔写文章,金句已经现成呈现,一小步省略同时飞跃。读者可以分析。一人二人,一与二可能是积累加法,可能是先后数序;有心无心,这里的心主要是指动机,宋公金句则是宣扬唯动机论。或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的说法绝对会引起质疑,佛也好儒也好,不都是提倡善举的吗?提倡善举,不就是广播善种,广求善果,广结善缘,广求善报的立其心吗?

看来这里蒲大神受了道家影响,“世人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这里的“心”,不是指善心、良心、忠心、诚心,而是特指私心、计谋心、作伪心、作状心、名利心、刘备摔孩子——刁买人心。也可以说老子要的是灵魂、本能、深存融化在血液里的善良与大爱。

“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的说法其实更站不住,它完全无视现代法学所认定的过失犯罪,而会放任造成严重恶果的过失心理(如麻痹大意、不负责任)与过失缘由的刑事犯罪责任。

但不必死磕,这是作文考试,不是处理法务政务,“一人二人,有心无心”的题目,如射击比赛中的移动靶,晃晃悠悠,一眼看去,恍兮惚兮,不知所云。能迅速捕捉住题意,理解与活用文字,贴题立论,自成一说,不无见地,拿得出手,表现了撰创能力、联想能力、延伸能力、发挥能力、闯关能力、破圈能力,还有下手勇气、开拓精神、追逐自信;为官为吏,多半靠谱,起码沾边,如蒲松龄氏阳间得不到功名,至少可以阴界任职,算个过得去的鬼才了。两界都要考试做官,也算是正道光明、公平合理了。

于是得到范进中举式的“中了”喜报。众神夸奖宋公的文才,赏官宋某担任河南一个城市的社会保卫官职城隍。宋公明白了自己的别阳入阴命运,一面谢恩一面哭着申诉自己的难处,老母七十,无人奉养,恳请推迟履职。阴间上司诸位老爷通情达理,体恤下情,言行皆有根据数据。长须吏查表格,证明宋母还有阳明之寿九年,非同小可。诸神犹豫,全靠忠义千秋的具有参政议政资格的关老爷(顾问?幕府?政协委员?)愿意成全宋某人的孝心,建议给(宋)九年长假期,此九年由并排坐在宋某身旁的张某代理宋职。于是宋某还阳回家,张某相送,新鬼惜新鬼,新鬼代理尽孝误公差、暂时打回阳间的未完成新鬼——宋氏。

阴阳同体,阴阳连接,阴阳互补,阴阳迁就,互谅互让,我请假你代理,不但代理阴间官职而且代理对方的死亡,多么和谐,多么温暖,多么体贴,多么妥协、就和、六六大顺!大哉便哉灵活哉中用哉,啊,我的中华文化!

于是长山人氏张某代宋就任代理城隍,对宋赠诗话别,有句曰:“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从宋张并排坐在一起的座席安排来看,张应该也是一般新鬼。他参加没参加考试呢?写作能力如何呢?过关了没有呢?他死得是否踏实,有没有父母牵挂,都是语焉不详,却留下两句诗。而且别的句子都被宋忘掉了,只留此联,对偶甚工。含意一般,倒是兼有阴阳感受。有酒有花,应是人间欢乐,“春常在”之语反而暗示了“春即了”的伤悲。夜,无烛,无灯,其自明似乎更渲染了夜的阴沉。夜有夜明,春无常在,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也就罢了。

底下是宋某骑马还阳,三天后从棺木中发出了未死的动静。宋的感受是豁然醒过来了,半天后才恢复了说话功能,一问,果然长山有张某,死于此日。看来阴间与宋排排坐、吃果果时,张尚未死干净,尚处在半死不活阶段,是宋君的还阳,使张铁定了死亡,也铁定了替补河南就任张代城隍,张某连鬼的身份都有几分“代鬼”的折扣。悲乎喜乎?宋的尽孝,是以张的代理丢命与九年之久的名分可疑为代价的。

至于异史氏蒲大神是否于此篇中发泄了自己屡试不中,只好到阴间获取功名的愤慨,或者他的将愤慨化为幽默与奇想的文学机理文学天才呢?也就可知可叹可怜爱得很喽。一恸,一笑,都说得通。

万物有止,知止而后有定。九年后宋母去世,后事妥善后,宋公洗澡沐浴后归西。到老丈人(即蒲)家告别,高头大马,仆役随从,洋洋得意,看来宋一闭眼立马享受了阴间城隍的官位待遇,令旁观者敬畏羡慕。两界的价值与体制,全无二致,在阳世郁郁不得志的书生小知识分子,不妨将希望寄托在身后。人总是要给自己制造一点对接、弥补、自捞的希望与温暖的。最后再强调一下故事的真实性。宋公自撰小传,遗失,异史氏写的只是大略概要而已。以退为防,用不着哪位自以为是的无能小卒信口挑剔本文的不够翔实细腻之处。

猜你喜欢
阴间城隍宋某
清明
两个城隍
两个城隍
女子发文“不希望大连疫情停止”被行拘
城隍庙的来历
《聊斋志异》中的阎王形象
禁戏下行与“以神为戏”之民间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剧为例
自己的物品被国家征用损毁,能要求赔偿吗
送信
闪婚闪离,彩礼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