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大障碍,而政府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和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政策工具。文章基于2003—2018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系统分析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增加有利于促进城乡劳动力流动,提高城镇化水平,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今后应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结构以及相关政策,增强城乡居民参保意识,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长效机制,提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有效性、及时性,更好地推動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词: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居民收入分配;城乡一体化;城乡差距
中图分类号:F124.7;F8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76(2024)01-0056-12
DOI:10.16716/j.cnki.65-1030/f.2024.01.006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Social Security Employment Expenditure on Urban-Rural Income Gap: Mechanisms and Evidence
ZHANG Kaiqiang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028, China)
Abstract: The dual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the main obstac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e government's social security employment expenditure is an important policy tool for promoting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facilitating the flow of urban-rural factors, and narrowing the urban-rural gap.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China from 2008 to 2018,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role or effect of social security employment expenditure on income distribu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n increase in social security employment expenditure will be beneficial for increasing labor mobility and improving urbanization levels, thereby reducing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the region. Therefore, in the future,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and policy of social security employment expenditure, continue to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participating in social insurance, establish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the urba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 and leverage the effe-ctiveness and timeliness of social security employment expenditures to promot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Key words: social security employment expenditure; income distribution of resident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一、问题的提出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和重要支柱,现代财税体制建设既要服从和服务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目标,也要有效发挥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自觉主动缩小地区、城乡和收入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是政府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政策手段。作为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是强化资金分配和使用管理、建成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稳定就业和发展经济与其紧密相关。
2013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分配水平的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将基尼系数达到0.4时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从基尼系数来看,2003—2020年间,我国基尼系数一直高于0.4,但其表现出了一定的波动变化态势。2003—2007年间,我国基尼系数呈波动上升态势,由2003年的0.479升至2007年的0.484,并于2008年达到最大值0.491,在此之后便呈波动下降态势,2015年低至最小值0.462,2020年为0.4681。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2003—2020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呈增长态势,但是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则呈先升后降态势。2003—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保持在高位,稳定在3.080~3.120之间,2010年后二者的比值逐渐下降,最低点为2021年的2.5002。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来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变化态势相同,但农村居民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增长态势,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则呈先升后降态势,且与基尼系数的总体变化态势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可从一定意义上表明,制约居民收入分配公平化和推进共同富裕进程的关键因素是地区间和城乡间的收入差距。
结合财政政策工具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本文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为核心,探讨其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及影响机制。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是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重要支出科目,社会保险基金补助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保障基金支出的重要补充。2000年我国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约为10.87%,2002年后该比重逐渐下降,2009年起该比重又开始逐渐上升,并于2019年达到最大值12.38%;2000年我国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支出的比重约为58.61%,2002年升至最高点75.94%后缓慢下降,2007年我国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支出的比重明显下降,2019年低至最小值39.32%3。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本文主要聚焦财政政策视角下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演变趋势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发展趋势,既有文献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政府支出结构的研究,另一类是关于再分配效应的研究。第一类研究主要从理论和经验层面分析政府支出结构的经济效应[1-3],还有学者结合了政府支出结构和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发现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4]。本文主要探讨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区域经济效应,即基于我国区域发展结构差异考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第二类研究大多着眼于税制结构、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结构和分类项目的再分配效应[5-10],部分研究选取微观数据对收入再分配效应展開讨论[8,11-12],部分文献基于不同视角分析收入分配效应的理论逻辑,如经济制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13-15],还有研究分析了不同地区政府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就业趋势的影响机制[16],而本文着重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在区域内的再分配效应研究。从现有文献来看,相关研究还需进一步拓展:一是既有研究较少关注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及其经济效应与影响机制;二是探讨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经验文献多采用全国层面、省级层面和单一省级层面的宏观数据[17-18],而较少选取区域面板数据。本文从财政政策视角出发,选取2003—2018年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探讨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经济效应,进而揭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
二、理论与事实分析
(一)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概述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来理解。从狭义层面上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指政府财政支出科目中的相应支出。从广义层面上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是在狭义层面的基础上又包括了社会保险。由于我国将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单独作为一个预算项目进行分类统计,且公开数据较少,因而本文采用狭义界定方法,分析政府财政支出科目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经济效应。
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在成为独立的政府财政支出科目前经历了多次调整,主要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即1978—1996年,在“分灶吃饭”的财政包干制阶段,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主要包括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第二阶段即1997—2006年,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原有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故逐步建立了社会化的社会保障模式,设立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等支出科目。就业支出隶属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的分支科目,设立于2003年,主要包括职业介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再就业培训补贴和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支出等细分科目,就业支出覆盖人群从下岗失业人员逐步扩展到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第三阶段即2007年至今,自2007年我国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便以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等为核心进行了调整,并逐步加入了就业补助、最低生活保障、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等科目,我国对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更加全面、高效。
《中国财政年鉴》数据显示,2011—2020年,我国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科目发生了微小调整。例如:2015年合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最低生活保障,并设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特困人员供养补助科目;2018年取消红十字事业科目,补充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科目,增加退役军人管理事务科目。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基金补助支出和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2011—2020年,两者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比重均值分别为31.9%和26.9%1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主要涉及就业补助、最低生活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民政管理事务、抚恤、退役安置、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比均值分别为4.4%、8.2%、3.7%、3.3%、4.0%、3.2%和5.4%2。此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在不断优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也在不断增加,年均增幅约为12.7%,其中社会保险基金补助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就业补助、最低生活保障年均增幅分别为13.3%、17.4%、4.0%、1.3%3。数据显示,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补助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的增速较高且高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增速,就业补助和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增速较低。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事实分析
21世纪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图11显示了地级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比值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2003—2018年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在2.5~3.1之间波动,总体呈先升后降态势,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值的变化与可支配收入比值的变化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降幅更大,尤其是2013年后,二者差距逐步扩大。
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对比,可进一步明确地区间城乡收入差距。图2、图3显示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和人均消费支出比值的差距以及变化态势,可以看出,差异化程度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分配差异化程度更高。从图2可以看出,2003—2018年间,除东北地区外,其他区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的变化态势较为接近,均呈先升后降态势。从图3可以看出,不同区域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值均呈波动下降态势,4个区域间的差距较图2更小,不同区域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值的差距小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的差距。由此也可说明,消费支出具有刚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不同区域的消费支出差距较小。
三、逻辑机制与研究假说
(一)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逻辑机制
为揭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本文构建了包含农业部门、非农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在内的多部门模型。根据Dennis[19]的模型设置,将资本和劳动归入农业部门生产要素,同时借鉴Barro[1]的研究,将财政支出引入农业部门生产函数,并将政府部门的财政支出划分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与非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本文设置的农业部门生产函数如下:
[YA=FA(KA,LA,G,P)=TAKAαLA1-αG?APφA] (1)
式(1)中:[YA]为农业部门产出,[KA]为农业部门资本,[LA]为农业部门劳动供给,[TA]为农业部门技术。[α]、[1-α]分别为农业部门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α∈(0,1)]。[G]、[P]分别为政府部门非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A]、[φA]分别为非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产出弹性,[?A∈(0,1)],[φA∈(0,1)]。假设非农产品价格为1, [PA]为农产品相对于非农产品的价格,则此时农业部门通过选择劳动和资本的数量得到的极大化利润函数为:
[MaxR=0∞PAYA-rAKA-ωALAe-ρtdt] (2)
式(2)中:[rA]为农业部门资本利率,[ωA]为农业部门劳动工资,[e-ρt] 为农业部门跨期选择偏好,其他变量含义如前。基于农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令农业部门税率为0,通过求解式(2)的最优化问题,可以得到农业部门工资最优条件,即:
[ωA=PATAKAαLA-α(1-α)G?APφA] (3)
同理,本文构建了非农业部门生产函数、利润函数以及工资表达式,具体如下:
[YM=FM(KM,LM,G,P)=TMKMβLM1-βG?MPφM] (4)
[MaxRM=0∞(1-τ)YM-rMKM-ωMLMe-ρtdt] (5)
[ωM=(1-τ)TMKMβLM-β(1-β)G?MPφM] (6)
式(4)~(6)中:政府部门非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G]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P]仍被纳入非农业部门生产函数,二者的产出弹性分别为[?M]、[φM],[?M∈(0,1)],[φM∈(0,1)]。[KM]为非农业部门资本,[LM]为非农业部门劳动供给,[β]为非农业部门资本产出弹性,[1-β]为非农业部门劳动产出弹性。此外,本文设定非农产品价格为1,且非农产品需要缴税,设定税率为[τ];[rM]、[ωM]分别为非农业部门的资本利率和劳动工资。
由式(3)和式(6)可以得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工资收入的比值,即:
[ωMωA=(1-τ)TMKMβLM-β(1-β)G?MPφMPATAKAαLA-α(1-α)G?APφA=D(?)LM-βLA-αPφMPφA] (7)
本文着重研究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P]。式(7)中,[D(?)]表示[TM]、[TA]、[KM]、[KA]、[G]、[τ]、[PA]、[α]、[β]、[?M]、[?A]的多项式函数。基于中国实践,短期内,农产品价格[PA]、农业部门资本[KA]与资本产出弹性[α]、非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及其产出弹性[?A]、非农业部门税率[τ]的变化较小。相较而言,非农业部门资本[KM]、资本产出弹性[β]、非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及其产出弹性[?M]的变化则相对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可能是中国城镇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根据式(7)所体现的逻辑关系,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及产出弹性[φM]、[φA],以及农业部门劳动供给[LA]和非农业部门劳动供给[LM]将显著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二)研究假说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且因户籍制度、家庭背景、个人能力、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城乡间的居民流动较为困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流动性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有所提高。同时,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较为稳定,非農业部门劳动供给的增加不会显著影响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即当[LM]增加时,[LA]不会发生太大变动。由于城镇产业结构更具多样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城镇居民在就业帮扶和生活保障等方面具有更高弹性,增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更有利于提高城镇居民就业率和工资水平,即[φM>φA]。基于上述设定,由式(7)可知,当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加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比值将会随城镇就业劳动供给的增加而减小,也会因城镇具有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弹性而增大。据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说1,即在一定条件下,增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城乡户籍制度的实施扩大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和收入差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其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为:相较于财政补贴,增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既有利于促进城乡间劳动力流动,增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又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拉低城镇居民平均工资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据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说2,即地方政府增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有利于促进城乡间劳动力流动、提高城镇化水平,进而缩小地区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四、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2003—2018年我国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考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及影响机制,原始数据来自《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以及CEIC数据库和各地级市官方统计网站。
(二)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体衡量指标包括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比以及二者经价格调整后的比值,此外还包括后续分析中所需使用的城镇就业户数占总户数的比重和城镇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解释变量。本文的解释变量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具体衡量指标包括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GDP的比重。
3.控制变量。本文的控制变量包括第三产业占比、外商投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道路面积、在校中小学生人数、医院床位数等。其中:第三产业占比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外商投资水平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用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选择上述变量是因经济变量会直接影响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并且公共服务与政府公共支出密切相关,在实证中控制上述变量有利于准确识别核心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6-7,17]。另外,为缩小变量的波动范围且不改变其变化趋势,降低异常值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本文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道路面积、在校中小学生人数、医院床位数均进行对数化处理。
(三)模型构建
本文选取地级市面板数据,借助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模型形式如下:
[Yct=a0+b1sjrct+j=1ncjXct+uc+vt+εct] (8)
式(8)中:[sjrct]为地级市c在t年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比,包括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以及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GDP的比重;[a0]为常数项;[b1]、[cj]为核心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估计系数;Y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以地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和人均消费支出比值来衡量;X为控制变量;[uc]、[vt]为地区和年份虚拟变量,[εct]为随机扰动项。
(四)实证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表1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因控制变量存在异常值,故进行1%尾部剔除。
2.基准回归结果。表2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基准回归结果,列(a)是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回归结果,列(b)~(g)是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其中列(b)~(e)是依次调整控制变量和虚拟变量的结果。由表2可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有显著影响,对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值影响并不显著。列(f)结果显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地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将下降0.696个百分点,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比重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结合前文可知,因消费支出具有刚性,故增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但对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距无显著影响。此外,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具有稳定性,列(g)结果显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对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值的影响不显著,增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综上,研究假说1得以验证。
由表2还可以看出,控制变量中,第三产业占比增加将带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上升,外商投资水平的提高和医院床位数的增加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这说明发展第三产业对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作用更显著,提高外商投资水平、健全医疗卫生体系对农村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在人均消费支出方面,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距,增加在校中小学生人数则会扩大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距。
3.偏回归分析。图4、图5是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之比的偏回归示意图,加入控制变量后,随着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和人均消费支出比值均有所下降,表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显著,增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有利于降低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性。
(五)进一步的分析
1.稳健性检验。为验证基准回归结果的可靠性,本文通过更换核心解释变量的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即将核心解释变量更换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GDP的比重,将核心被解释变量更换为经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价格调整后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和人均消费支出比值。更换变量后依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并控制地区和年份虚拟变量进行检验,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更换变量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比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与基准回归相似,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比重对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仍有显著影响。更换解释变量后,列(a)(b)(e)(f)相关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大于基准回归系数,这与核心解释变量采取相对值的参考系数不同有关。更换被解释变量后,列(c)(d)(e)(f)相关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大于基准回归系数,即经价格调整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程度更大。
2.分地区讨论。表4、表5为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进行的分地区检验结果,由其可揭示不同地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和占GDP的比重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由表4可知:东北地区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可显著降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和人均消费支出之比;东西部地区回归系数虽为负但不显著;中部地区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可显著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表5可知:东西部地区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GDP的比重可显著降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和人均消费支出之比,中部地区回归系数均不显著,东北地区回归系数为负但不显著。结合表4、表5来看,除中部地区回归系数存在较多正值以外,其他地区回归系数均为负,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在中部地区对居民收入的再分配调节作用相对较小。
为进一步明确中部地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变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本文进行了经验分析。由表6可知,随着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比重的提高,中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和人均消费支出比值呈下降趋势,且农村地区下降趋势强于城镇。相较于其他地区,中部地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效应较小,对城镇的支持力度大于农村。这可能是因为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支持不够,规模有待扩大,农村地区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未能充分满足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
3. System-GMM分析。经过Hansen检验和残差序列相关检验后,接下来本文将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tem-GMM),分别选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GDP的比重进行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知,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比重对降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和人均消费支出比值有促进作用,与基准回归结论一致。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GDP的比重来看,System-GMM回归结果均显著为负。从表7列(a)(b)可以看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地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将下降0.500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支出比值将下降1.126个百分点。当更换解释变量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GDP的比重后,表7中列(c)(d)变量的回归系数绝对值大于列(a)(b)的回归系数。System-GMM估计结果与基准回归结果相似,二者的差异主要是由核心解释变量采用了不同的界定标准所致。
4.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策实施分析。2007年我国进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分类科目有了一定调整,因而本文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将样本时间选在2007—2018年间,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由表8可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比重的提高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差距,与基准回归结论一致。这从某种意义上表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中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
5.影响机制分析。结合理论分析可知,相较于直接的财政补贴,地方政府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比重,能够提升城乡劳动力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从而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但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不畅,2011年国务院发布并实施的《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有效促进了农村流动人口落户城市[20]。为进一步验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本文选取2003—2010年的地级市数据进行作用机制分析,结果如表9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流动人口数据较为缺乏,故本文以城镇就业人员数量的变化来衡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的趋势。被解释变量包括城镇就业户数占總户数的比重、城镇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结果显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比重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城镇就业户数占比和就业人员占比。当地方政府增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时,由于城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弹性较大,因而会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镇就业户数和城镇就业人员,从而提高农村居民平均收入水平,拉低城镇居民平均收入水平,最终缩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综上,研究假说2得以验证。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2003—2018年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了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增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有利于促进城乡间劳动力流动,提高城镇化水平,缩小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结合研究结论来看,本文认为应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效调整收入分配,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共同富裕。具体而言:一是优化公平与效率的选择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既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辅助措施。因此,在实践中应注重提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及时性、补助性和高效性,优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结构,建立目标人群档案管理系统和政策效果评估系统。二是立足于经济结构差异性和偏向性,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和短板,优化中部地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政策,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的调控作用。三是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参保意识,发挥地方政府就业保障功能,畅通失业人员求助渠道,健全失业登记、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生活保障等联保机制,鼓励和引导居民尽快就业,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四是坚持加大投入,强化农村地区资金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城乡融合发展是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主阵地。今后应更好地发展乡镇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切实增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乡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此外还应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长效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效融入城市,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BARRO R J.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 model of endogeneous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 (5):103-125.
[2]严成樑,龚六堂.财政支出、税收与长期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9(6):4-15+51.
[3]张凯强.政府投资性支出挤出企业的投资吗?[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2(6):31-47.
[4]赵峰,谭璇.收入分配、政府支出结构和增长体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动态,2021(11):111-130.
[5]RINGEN S,UUSITALO H.Income distribution and redistribution in the nordic welfare sta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1990(3):69-91.
[6]WOLFF E N,ZACHARIAS A.The distributional consequences of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taxation in the US,1989 and 2000[J].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2007(4):692-715.
[7]HE L X,SATO H.Income redistribution in urban China by social security system: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annual and lifetime income[J].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2013(2):314-331.
[8]王延中,龙玉其,江翠萍,等.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以社会保险为例[J].经济研究,2016(2):4-15.
[9]王亚柯,高程玉.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效应:收入与财产[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140-154.
[10]卢珊,杜宝贵.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分配差距與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应[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 (4):33-45.
[11]李实,朱梦冰,詹鹏.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J].社会保障评论,2017(4):3-20.
[12]万海远,陈基平.收入分配极化的最新变动与成因[J].统计研究,2023(2):117-131.
[13]杨灿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J].经济研究,2022(3):4-9.
[14]孙慧文,王贺雨.工业机器人使用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J].财经科学,2023 (7):64-76.
[15]陈宗胜.论中国收入分配差别特征及其制约因素:从中印制度比较视角解释中国的“增长—分配之谜”[J]. 政 治经济学评论,2023(4):90-120.
[16]张凯强,何代欣.评估促进就业的政府支出效果:地区差异性与产业异质性[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3(3):109-129+147-148.
[17]朱德云,董迎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7(1):74-81.
[18]李春燕.新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应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20(3):141-149.
[19]DENNIS N B,ISCAN B T.Engel versus baumol:accounting for structural change using two centuries of U.S. data [J].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2009(2):186-202.
[20]孙文凯,白重恩,谢沛初.户籍制度改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1):28-41.
[21]袁志刚,高虹.中国城市制造业就业对服务业就业的乘数效应[J].经济研究,2015(7):30-41.
(责任编辑:郑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