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媛媛
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历史上久负盛名、极具影响力的高等学府,曾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唐代诗人王贞白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用诗记录下了那段美好的经历。
白鹿洞①二首(其一)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②,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③,
周情孔思④正追寻⑤。
注释
①白鹿洞:白鹿洞书院,位于九江庐山五老峰下。②春深:春末,暮春。③引笑:逗笑,开玩笑。④周情孔思:指周公礼法、孔子儒学,泛指经史之学。⑤追寻:深入研究。
赏析
王贞白,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人。唐乾宁二年(895年)登进士,七年后授校书郎,著有《灵溪集》。宋潘若同《郡阁雅言》云:“王貞白,唐末大播诗名。”
这是一首关于读书学习的诗,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惜时诗。
首句叙事。“读书不觉已春深”,诗人完全沉浸在读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春末。穿越时光,暮春时节的白鹿洞草木葱茏,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正日复一日地埋头苦读。直到有一天,诗人一抬头,不经意间猛然瞥见春天快过完了,感慨良多。他觉得光阴匆匆,还有许多知识要学,时间总不够用似的。次句写诗人的感悟。“一寸光阴”,指极短的时间。这里以金子喻光阴,足见诗人对时间的重视。这句诗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传诵,不断地激励人们珍惜时间、发奋读书。
后两句又叙事。“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这两句是说,正当诗人孜孜不倦地潜心研读儒家经典时,山上熟悉的道人找他说笑。每当这时候,他才会放下手中的书卷和道人聊一聊,让自己放松一下。一个静心苦读的学子形象跃然纸上。
整首诗浅白如话,妙用比喻,将抽象的时间变得具象而可感可知。劝学诗的警醒意义也由此水到渠成。
纸上旅行
白鹿洞实际上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一个平地。因其地处五老峰南麓,后屏山、卓尔山、左翼山等山环绕,其间山水环合,俯瞰似洞;又因唐代李渤在此隐居读书,养了一只小白鹿,故而得名“白鹿洞”。白鹿洞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白鹿洞书院由五个颇具书院特色的院落组成,院内殿宇书堂、楼榭亭台、莲池小桥、牌额石坊等一应俱全。这些建筑和院内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古朴典雅,既充分体现了工匠高超的技艺,又渲染了对儒家圣贤的崇敬。
徜徉其中,我们仿佛能听见回荡山间的琅琅书声;徜徉其中,我们仿佛能看见一代代思想巨擘,以深邃的哲学光芒照亮后辈的前行之路;徜徉其中,我们仿佛能见证历代哲人满怀虔诚心灵,进行艰辛而漫长的文化苦旅,构筑起白鹿洞书院耀眼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