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四位一体”学前教育协同育人体系建设的区域探索

2024-05-08 17:16高延勇潘明琴田仙贵张海洋
广东教育·综合 2024年4期
关键词:罗湖园所办园

高延勇?潘明琴?田仙贵 张海洋

基于系统论、生态学理论和学前教育规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聚焦高质量发展,立足“党建+四位一体”,深圳市罗湖区建立了区域学前教育协同育人体系。该体系包括结构体系、协同体系和育人体系,按照“党建+四位一体”进行系统建构,成为一个高效融通的整体。其中,结构体系是由区、学区和园构成,指向三个层级贯通育人;协同体系是由党建、行政、督导、教研和培训构成,指向五个部门联动育人;育人体系是由办园方向、办园条件、园所管理、环境创设、教育过程、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和质量监控构成,指向八个统筹全面育人,具体见图1。罗湖学前教育协同育人体系的建立,推动了区域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走向“幼有善育”,让区域优质学前教育惠及每一个家庭。

一、结构体系:走向“区、学区、园”三级贯通育人

区域学前教育由“区、学区、园”三个层级构成,罗湖按照“党建+四位一体”框架结构,建立各层级相互对应的工作体系,实现区域学前教育层级贯通育人,具体见图2。

1.区级育人重统筹

2013-2017年,罗湖区教育局先后成立学前教育科,配备专职教研员和专职培训师,与党建人事科、教育督导科一起建立“党建+四位一体”协同育人工作体系。2019年,罗湖发布《罗湖区学前教育“党建+四位一体”联席会议制度》,为“党建+四位一體”区级协同育人提供了制度保障,强化对区域三级协同育人的全面统筹。

2.学区育人重帮扶

2014年,罗湖率先推出划片管理和片长园工作制度,将全区划分为10个片区。2021年,对原有10个片区进行优化,按强弱结合组建为10个学区,同时,发布《罗湖区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学区化治理的实施方案》。学区按照党支部、专管员、专职督学、兼职教研员和兼职培训师组建育人工作体系,为学区“党建+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提供制度保障,强化学区内相互帮扶共同提升育人质量。

3.园所育人重落实

2020年罗湖圆满完成“5080”攻坚任务,当前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为54.74%,普惠园在园幼儿占比为89.31%。为全面提升幼儿园的育人质量,2019年罗湖发布《罗湖区幼儿园推行“党建+四位一体”日常管理积分制的实施方案》,按照党组织、园长、视导员、教研员和培训师组建幼儿园育人工作体系,为幼儿园“党建+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提供制度保障,强化幼儿园育人工作的具体落实。

二、协同体系:走向“党建+四位一体”五位联动育人

坚持以“实证+”为牵引,以体制机制来驱动,发挥党建引领、行政统筹、督导推动、教研指导和培训支撑等育人职能,实现“党建+四位一体”区域学前教育高水平协同。以监测评价督导结果为实证,推动“实证+”党建、行政、督导、教研和培训,为“党建+四位一体”同育人提供依据,提高协同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建立联合会议制度、部门协同工作制度、联合工作机制和联系机制等,为“党建+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提供了保障。具体见图3。

1.党建引领育人

2019年成立“幼教—两新”联合党委,全面负责学前教育党建工作,建立区、学区、园三级党建工作机制。罗湖党建坚持以“办园方向”为抓手,通过锚定“高质量党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开展“重引领促发展强教育”党建品牌项目创建活动,将党建全面贯穿在学前保教育人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

2.行政统筹育人

学前科作为区域学前教育行政部门,坚持以“园所管理”“办园条件”为抓手,围绕学前教育监测评价督导收集到的各种实证,采用出政策、促整改、用结果等方式,三级协同解决育人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行政的统筹作用。例如,对照督导、质量监测提出的问题清单,推动幼儿园按核定规模招生、幼儿园限时整改安全隐患以及幼儿园配足配齐教职工等整改工作。

3.督导推动育人

罗湖按全区10名专职督学、每个学区7-8名兼职督学和每所园1名视导员的配置,组建“区、学区、园”三级协同督学队伍,建立“专职督学+兼职督学+视导员”督导模式,形成全覆盖、网格化督导工作机制。基于“党建+四位一体”协同育人,罗湖督导坚持以“质量监控”为抓手,全面诊断保教育人情况,为保教育人提供依据,推进落实改进工作,充分发挥了督导的推动作用。

4.教研指导育人

罗湖学前教育组建三支教研队伍,包括区专职教研员、学区兼职教研员和园所教研员,分别负责统筹区域、学区和园本的教研工作,形成“区、学区、园”三级教研工作机制。罗湖教研坚持以“环境创设”“课程建设”“教育过程”为抓手,根据质量监测评价督导反馈报告,梳理所有幼儿园存在的问题,按照关键问题、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分类,为开展区域教研、学区教研和园本教研提供了依据,充分发挥教研在高质量育人中的指导作用。

5.培训支撑育人

罗湖设区专职培训师、学区兼职培训师和幼儿园专责培训师,分别负责统筹区域、学区和园所的教师培训工作,形成了“区、学区、园”三级教师培训工作机制。罗湖培训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抓手,根据学前教育发展需求,开发罗湖幼儿教师培训课程,建立分层分类教师培训课程体系,为幼儿教师提供个性化和人性化培训,充分发挥培训在高质量育人中的支撑作用。

三、育人体系:走向“立德树人”八个统筹全面育人

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党建+四位一体”为统领,全面统筹学前教育八个领域工作,形成育人合力,整体推动区域学前教育高质量育人。通过“八个统筹”,包括统筹办园方向、办园条件、园所管理、环境创设、课程建设、教育过程、教师发展和质量监测等内容,落实“党建+四位一体”协同共育,发挥各领域的育人功能,实现各内容的育人价值。具体见图4。

1.基于办园方向育人

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围绕党建工作、办园理念和品德启蒙等路径,充分发挥“办园方向”在学前教育中的育人功能。一是做规划。罗湖重视幼儿园以规划引领育人。例如,2021年罗湖区教育局组织召开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汇报会,邀请专家对每所幼儿园把脉诊断、出谋划策,实现以高质量规划全面统筹园本育人工作。二是遵规律。罗湖注意遵循幼儿成长规律育人,例如,2018年罗湖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并探索建立幼小科学衔接长效机制,倡导一定要遵循规律育人。三是强德育。罗湖推动开展主题活动式大德育活动,例如,罗湖实验幼教集团通过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培养幼儿“五爱”精神。

2.基于办园条件育人

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围绕办园资质和规模班额等路径,充分发挥“办园条件”在学前教育中的育人功能。一是硬件建设。罗湖大力支持民转公幼儿园进行园舍改造,全区民转公幼儿园都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提升,为师生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学习生活条件。二是严控班额。罗湖通过加强招生统筹管理,有效控制“大班额”,达到全国“双普”评估要求,较好地推动班级高质量育人。三是经费支持。罗湖2017年开展幼儿园“托底改薄”专项行动,通过政府奖励补助、激励举办者加大投入等办法,为幼儿园改善育人条件和环境提供支持。

3.基于园所管理育人

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围绕管理制度、收费管理和保教管理等路径,充分发挥“园所管理”在学前教育中的育人功能。一是出政策,激发内生动力。罗湖坚持政策赋能,助力激发育人活力。例如,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前科牵头优化保教人员长期从教津贴与学历补贴政策,鼓励教师稳定从教,激励教师提升学历等。二是求创新,挖掘育人潜能。鼓励幼儿园创新管理模式,探索管理育人新思路和新方法。例如,在全区推进精粹管理模式探索实践,幼儿园在安全、卫生、品质、效率和形象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以管理模式创新激发幼儿园育人潜能。三是用数据,发挥高效赋能。罗湖注意强化数据意识,充分发挥数据育人作用。例如,在民办园年检、普惠园认定、班额及规模核定、评优评先等方面,充分应用监测评价督导相关结果数据,用数据引导幼儿园精准、高效育人。

4.基于环境创设育人

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围绕空间设施和玩具材料等路径,充分发挥“环境创设”在学前教育中的育人功能。罗湖大力推进美丽幼儿园行动,不断增强园所环境育人意识。一是素养导向。每所幼儿园研究制定园所环境设计整体方案,包括从园区布置到教室装饰,每个环节都体现素养育人导向。二是融入自然。强化园所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提升幼儿良好的生态意识。三是引入科技。创造园所数字化学习空间,培养幼儿科技意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四是材料配置。加强园所游戏材料的配置,引导幼儿探索性、实践性学习,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5.基于课程建设育人

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围绕课程方案、课程开发和课程资源等路径,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在学前教育中的育人功能。一是研发路径。坚持素养发展导向,以幼儿园课程资源为起点,按照“分析园所资源—提取蕴含教育元素—确定幼儿发展目标—形成园所品牌课程”的研发路径,并以学习活动为基本形式,逐步推动地方和园本课程的开发。二是构建体系。遵循学前教育规律,以“学习环境、一日生活和学习活动”为基本架构,梳理出由9大模块构成的课程图谱,为幼儿园园本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三是联合建设。在集团化办园、联盟式发展的思路下,组建10个课程建设共同体,依托区、学区、园所教研队伍,通过课程基地建设、课程成果分享、课程观摩等多种形式共同推进课程建设。四是落实评价。积极推进课程评价探索,逐步形成课程开发、方案设计、过程实施和结果效益等四个环节的课程评价,为全面了解课程开发和实施质量情况提供了依据。

6.基于教育过程育人

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围绕学习环境、一日生活、学习活动和家园共育等路径,充分发挥“教育过程”在学前教育中的育人功能。一是重视德育渗透。要求将德育渗透于各个学习主题,使德育与幼儿的学科知识学习相互交织,达到以德润心、以德化人以及全面育人的目的。二是强化情境体验。创设真实生活体验活动情境,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角色扮演,让幼儿去经历、去感受甚至去尝试,让幼儿认知、素养和情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三是鼓励自主探究。罗湖在全区推行项目式、游戏化教学,设计开放性、游戏化探究学习活动,鼓励幼儿能主动提出与解决问题,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四是打造育人文化。通过文化体验、德育实践、事迹宣讲等活动,在幼儿园内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幼儿在文化感染和熏陶中健康成长。五是推动家园共育。通过家长会、家庭日等形式,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幼儿教育,鼓励家长陪伴幼儿成长,形成家园共育良好生态环境。

7.基于教师发展育人

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围绕师德师风、人员配备、专业发展、激励机制和权益保障等路径,充分发挥“教师发展”在学前教育中的育人功能。一是丰富培训内容。罗湖注重教师发展需求,根据发展需求设计订单式培训课程,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活动,提升幼儿教师保教育人能力。二是创新研训模式。罗湖按照教师发展梯队,建立分級分类教师发展社群,为社群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包括定期开展研讨会、沙龙等形式,让教师在分享交流中得到成长。三是建立发展档案。罗湖探索为每位教师建立发展档案,记录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并通过定期的跟踪和评估,为引导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四是落实培训管理。罗湖出台《罗湖区幼儿园园本培训管理办法》,制订“园本培训”审核管理与等级评定制度,建立“园本培训”网络管理和帮扶机制。

8.基于质量监控育人

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围绕结构性质量、过程性质量和结果性质量等路径,充分发挥“质量监控”在学前教育中的育人功能。2018年,罗湖启动学前教育质量监测,实现学前教育全覆盖监测,为区域学前教育协同育人提供依据。一是指标引领。围绕高质量发展核心要素,建立学前教育监测指标体系,包括办园方向、园所管理、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和教师队伍等五个维度,坚持发挥指标对育人工作的引领作用。二是诊断把脉。按照3年一个周期,共分为6个阶段,对全区所有幼儿园进行诊断把脉,为每一所幼儿园提供诊断结果报告。三是园内自测。通过区域监测带动园本自测,园本监测逐步成为幼儿园的工作常态,成为幼儿园自主治理的重要手段。四是结果应用。建立“实证+”监测结果应用模式,形成“实证+”与“党建+四位一体”有效融合机制,为针对性育人提供数据支持。五是揭示规律。罗湖重视监测结果数据分析挖掘,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监测平台,揭示区域学前教育质量发展规律,为区域发展指导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的基本规律[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11(4):22-27.

[2]刘贵华,朱小蔓.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J].教育研究,2007(7):3-7.

[3]薛二勇,李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涵义、挑战与着力之处[J].教育与经济,2022(6):3-11.

[4]杨莉君.关于建构学前教育创新体系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1(6):22-24.

[5]龚欣曲,海滢.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基本构成、主要特征及建设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1(11):34-42.

[6]冯爱梅.全环境育人,赋能幼儿教师专业成长[J].山东教育.2023(18):15-16.

猜你喜欢
罗湖园所办园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金雅福党群服务中心揭牌 打造罗湖非公党建标杆
构建园所课程文化建设与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
深圳罗湖破解“中国棚改第一难”
罗湖医改:以人民健康为核心
罗湖:区内医疗资源全统一
幼儿园园所文化之浅析
幼儿园摇篮文化引领园所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