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艳 刘芳
【摘 要】积极心理品质建构着积极、正向、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有助于学生克服困难和挫折,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当前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存在一些困境,小学教育应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构建家校合作模式,采取给小学生传递积极的情绪体验、探索积极的人格特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及诊断预防心理疾病等有效策略,以此促进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家校合作 积极心理品质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4)02-78-05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逐步呈现“低龄化”倾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峻和普遍。教育部等十七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制定《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这个举措更加突出了素质教育时代下学生心理品质的重要意义,在素质教育环境下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通过各种途径协调配合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顺应了教育发展与学科改革的新趋势。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而言,学校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而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心灵成长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家庭的力量,更不能单单依靠学校主场所的力量,而应当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制保障。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
一、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它改变了传统心理学中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为中心的研究,更加侧重于对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预防等,以一种积极心理取向关注人发展的心理潜能。积极心理学在美国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应运而生,促使积极心理学从积极的优势视角对个人心理进行探索,积极强调个人具有的正面素质与能力,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与作用机理,并寻求适宜的途径为个人素质与能力的培育提供条件。
有研究者对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界定[1],认为积极心理品质是指先天生理发展与后天环境影响下所形成的正面、积极、稳定的心理品质。有研究者认为,“积极心理品质就是衡量个体心理水平高低的一切正向心理指标的总和。积极心理品质不仅包括某些积极人格特征,还包括为了获得良好结果而灵活进行自我调节能力以及自我调节过程中的积极情绪体验”[2]。
从微观上说,积极心理品质是指在日常生活、学习以及面对困难的时候,使学生能够有积极的心理态度、养成乐观的心理去克服困境的二种品质。因此,积极心理品质更加关注个体心理品质中积极的一面,注重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人的潜能,致力于人的健康、良性发展,使人不断追求幸福。[3]而对于小学生来说,需要更早地塑造其积极的心理品质,养成具备积极心理品质的人格,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更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待生活的态度,从而积蓄积极的力量,持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内涵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形成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处理自身的社会关系中,形成自尊、自强、自信、真诚、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的心理倾向。积极的心理倾向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并且处理好人际关系,这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教师要以乐观的心理培养学生,使他们形成乐观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与人交往的情况,乐观的心理品质会促使学生更好地处理事情,而消极的心理品质则不利于问题解决。
二、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问题
积极心理品质是提升小学生幸福感的关键。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正处于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其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调查的数据表明,在大多数的品质上,例如知识与智慧、勇气、仁慈、正义等,学生总体情况还是可观的,但是在创造力、洞察力、领导力这些品质上,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不均衡,主要的表现有: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的意识不强,教师缺少对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与引导,家长培养孩子积极心理品质的意识薄弱。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家庭因素导致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小学生從幼儿园开始就在家长的逼迫下接触大量理论知识,课外时间兴趣班、辅导班接踵而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被家长重视,其心理问题与日俱增,一定程度上加剧小学生的厌学心理,从而导致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薄弱。
另一方面,家长由于自身的学历因素、认知因素等,缺乏对孩子心理上的疏导,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引导有所欠缺。
(二)学校因素导致的问题
不仅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一些学校和教师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也没有足够的师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有的学校虽然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但是往往形同虚设,缺乏专职人员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室空置,这些都不利于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三、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意义
家庭与学校是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两个重要场所,二者在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过程中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4]因此,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合作,促使二者在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上达成共识,逐渐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推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与提升。调查研究表明,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果,不仅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帮助其找到更有效的教育方式,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家庭成长环境,促使家庭教育朝着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开展家校合作模式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趋势。
四、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路径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家校合作模式的开展对于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不仅能更好地挖掘和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环境、积极的心理干预等方面。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更有利于家校合作模式下培养小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协力制定有效的策略,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1.为学生创造积极情绪体验的机会
积极情绪是让人感觉良好的情绪,例如兴奋、喜悦、骄傲、自豪、崇拜、感激等情绪,积极的情绪体验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加积极,也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为人处世等方式。而带有消极情绪的人则处于焦虑的氛围中,他们往往急躁不安,不能妥善地处理好自身的情绪,没有良好的情绪体验感。例如当孩子在考试中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时,在众多家长讨论该话题的情境下,带有积极情绪的家长会借此机会更好地回应孩子,安抚好孩子的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传递给孩子积极的情绪,让孩子在以后遇到此类事情时能通过缓和自己的情绪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消极情绪的家长则会责怪孩子,逼迫孩子说出没有取得好成绩的原因,这样既不能帮助孩子妥善解决问题,也不能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情绪。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无疑为成人敲响警钟,如何让学生体验积极的情绪呢?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离不开家校共同的努力。
过度的不良情绪会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都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家校之间应采取合适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情绪,并且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家长合理宣泄自身情绪。家长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宣泄不良情绪,例如可以和家人甚至是孩子心平气和地进行有效沟通,孩子在此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学习家长这种处理不良情绪的方式。他们也会在遇到困难时选择和同伴、信任的朋友及教师诉说,这时家长便可以和孩子敞开心扉,“通过积极的情感表达和鼓励”[5]向孩子传递积极的情绪。
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开展活动传递积极情绪。学校应当发挥心理课程的优势,可以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和心理团体辅导,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户外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自身的积极情绪体验。例如开展学会分享的秋游活动,在活动中设置劳动成果分享和食物分享等环节,学生会感受到同伴之间的关怀与照顾,进而感受到温暖,学会感激,这便是积极的情绪体验。在这个感受幸福与快乐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布置写日记的作业让学生记录有意义的事情。久而久之,不管是“学会分享”“学会宽恕”,还是其他“品味生活”的有效实践活动,都会给学生带来愉悦的体验,让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此外,教师可以开展“转移注意力”“运动缓解消极情绪”等主题活动,让学生习得培养积极情绪的一些方式方法,多途径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亲身经历积极情绪体验带给自己的好处等。
总之,多种多样的家校合作方法能够传递给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需要学校做出努力,而且需要家长极力配合学校工作,这样才能够促进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2.探索积极人格特质
积極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发展应归因于他们投身于满意而高兴的活动,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理念。在这个过程中,积极人格特质则为其提供稳定的内在动力,主要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通过激发和强化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生活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家校合作是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重要途径,学校和家庭之间应配合协作共同探索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以此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很长,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做到理解尊重孩子,让孩子知道每个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家长并不是孩子高高在上的长辈,而应保持一种亲密的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互动会增进彼此的感情,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教会孩子与他人融洽友好相处,“建立友好型、平等的家庭教育模式”[6]。让孩子认识自我,对于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都应该理性地对待,扬长避短,而不是扼杀孩子的本性。让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与呵护下,养成自信、勇敢、勤劳、善良、正直等积极人格特质,并努力把其积极的影响发扬光大。父母还可以通过家庭生活公约来帮助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家庭各种各样的活动比赛来增强孩子的团结意识,引导孩子正视生活中的困难、挫折与困境等,让孩子在与父母的亲密接触中逐步探索积极的人格特质,塑造自身积极的人格品质,进一步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其次,学校教育探索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一方面,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充分发挥“五育”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学校可以建立素质拓展训练基地,以体育课、心理班会的形式开展沟通、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训练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等。另一方面,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观,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该做到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遵循“长善救失”的教育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此外,学校可以开设家长辅导课程,向家长讲述培养孩子积极心理人格的重要性[7],并提供可行的教育方法,始终以学生的人格品质为抓手,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探索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
3.家校合作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诸多不健康的信息充斥着学生的周遭,对学生的健康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同时对社会的良性发展与健康运行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促进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学校和家长应合力营造良好积极的社会环境,共同保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其积极心理品质。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还需要融入社会的各种资源,建立社会的合力,因为离开了社会大环境的支撑,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就是盲目的,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8]学校可以和当地的心理建设机构协商合作,邀请专业学者来学校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品质教育、科研等工作,使双方相互促进。学校还可以与学生家庭所在社区进行沟通合作,邀请社区专业的工作人员建立“社区心理驿站”等对学生和家长定期进行心理疏导,以保证学生和家长在校外的积极心理。此外,相关部门、社区应与学校和家长齐心协力,宣扬社会正能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端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态度。社会上有很多值得小学生学习的榜样人物,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发挥榜样的作用,让学生亲身体验榜样的力量。一桩桩真实的案例潜移默化中会促成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让学生沐浴着良好的社会风气健康茁壮地成长。
4.診断预防心理疾病
除了通过积极的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家庭和学校更应该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诊断。
首先,一方面,对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来说,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心理诉求,给予学生科学恰当的指导与帮助,协助学生做好心理诊断与预防工作。对于学生来说,要做到真正的沟通,需要善于倾听,懂得倾听的重要性,在倾听与沟通中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理诉求。心理教师需要定期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心理健康测验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出相应的评分,并根据检查与评分的结果来制订有针对性、更高效的心理诊断与预防方案,提高心理诊断预防危机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健全小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例如建立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心、心理工作咨询室、心理医疗诊断机构等,并打通教师与班级心理委员、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五级预警防控体系,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来健全完善小学生的心理诊断预防机制,利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做好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识别、预防与诊断工作,确保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以此更好地建立全方位的诊断预防心理疾病的健全体系。
其次,对于家庭来说,家长应当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诊断预防工作。一方面,家长可能由于心理健康意识淡薄,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应该转变观念,意识到父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配合学校,多学习有关孩子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应多与学校、心理教师等沟通,了解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生活适应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有效疏导,如果发现孩子存在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另一方面,家长切忌对教师隐瞒孩子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因为心理问题而被“贴标签”,或者担心孩子与其他同龄孩子不同而被嘲笑,家长应该明晰如果隐瞒细枝末节会导致风险增加,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事件。所以家长在与孩子沟通中发现其存在心理问题的时候,应该及时上报学校,与学校相关机构和部门合力解决,从源头上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与干预,防止更加严重的心理疾病发生。
当然,当学生的心理问题超出家庭与学校的控制范围时,应当求助社会,尽快组织安排专职心理健康机构进行诊疗,帮助学生尽快康复,以免耽误学生诊断预防的关键时期,多方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毋庸置疑,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的黄金时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学校作为学生人生教育的主要学习场所,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更应该通力合作抓住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教育,让学生从小就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不仅需要家长的重视,而且需要学校和心理教师、任课教师的有力支持,只有家校合作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1-45.
[2]王婷婷.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评估的若干思考[J/OL].(2013-12-06)[2023-10-13].https://www.cnsaes.org.cn/homepage/Upfile/2013126/2013120667014837.pdf.
[3]伍雪.家庭教育视角下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3(35):51-53.
[4]邵敏敏.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家校合作实践路径探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0):16-18.
[5]同[3]52.
[6]杜小敏.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一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7):156.
[7]王迎春.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内涵与途径[J].启迪与智慧(中),2021(7):10.
[8]谢郁.家校合作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内涵与途径探索[J].新课程,2020(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