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护理干预在小儿发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4-05-07 08:14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7期
关键词:医护体温家属

赵 景

(淄博市淄川区医院儿科,山东 淄博 255100)

发热是许多传染性疾病的基础临床表现,可发生于任一年龄段[1]。儿童群体由于年龄较小,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当感染特定疾病后,则容易出现发热症状[2]。对于小儿发热患者,退热治疗需要一个过程,但该过程中由于发热病情较为突然,体征反应较多,患者自身的配合度与依从性不高,同时患者家属又普遍伴随紧张、焦虑等情绪,无法配合进行高效的退热处理,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3]。因此,如何结合小儿发热患者的病理状态以及临床护理要求,选择更加高质量、全面化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有效退热,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对临床而言十分重要[4]。预警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主张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对患者进行多层面干预,以提升病情控制效果,预防不良事件[5-6]。本研究以80 例小儿发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计并实施预警护理干预方案,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1 月至2023 年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小儿发热患者80 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包含40 例患者),前者施以常规护理联合预警护理,后者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中,男性24 例,女性16 例;年龄:1 ~6 岁,均值(3.19±0.58)岁;患病-入院时间:1 ~12 h,均值(6.97±2.14)h;发热病因:上呼吸道感染12 例,流行性感冒10 例,急性支气管炎11 例,扁桃体炎7 例。对照组中,男性22 例,女性18 例;年龄1 ~7 岁,均值(3.24±0.55)岁;患病-入院时间1 ~13 h,均值(6.95±2.18)h;发热病因:上呼吸道感染11 例,流行性感冒12 例,急性支气管炎8 例,扁桃体炎9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各项临床资料记录完整,无遗漏、缺失;(2)入院时,经查体确认体温超过38.5℃;(3)知晓研究全过程,自愿参与,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功能障碍,如心脏、肝脾、四肢躯干功能障碍等;(2)伴随认知障碍、神经系统疾病者;(3)因其他原因无法全程配合完成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进行体温测量,协助患者卧床休息,保持住院环境的整洁、舒适;对于体温39℃以内的患者,采取物理降温法,通过冷敷、擦浴等方式控制体温。对于体温超过39℃的患者,在物理降温的同时,根据医嘱要求配合药物降温,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体征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急救处理。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结合预警护理:(1)综合评估。了解患者的基础资料,通过结合既往临床工作经验、查阅数据库等方式,对小儿发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2)家属护理。在患者入院后,首先安抚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引导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患者的医护干预;告知患者家属不必过分担忧,结合小儿发热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医护措施进行重点宣教,使其正确认识病情,明确积极配合各项医护措施的重要性,避免盲目采取不适宜患者使用的降温措施。获得患者家属信任,便于各项医护活动的开展。(3)病情护理。患者入院开始,即对其体温进行监测,动态记录其病情情况。对于低热、中热患者,每隔4 h 记录1 次体温。对于高热患者,每隔1 h 记录1 次体温;按照医嘱要求用药后,注意患者的治疗情况观察,评估患者是否出现体温骤降、大量出汗等不良反应;同时做好患者的保暖处理,引导患者多饮水,如病情、体温未见变化,可在医嘱要求下选择静脉补液。(4)急救护理。小儿发热严重时,可能诱发高热、惊厥,此时护理人员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评估高热惊厥的临床指征,如意识丧失、眼球上翻或斜视、头向后仰等。及时进行急救处理,如将患者体位调整为平卧,按压人中、合谷等部位,及时吸氧,维持呼吸道通畅压,告知主治医师采取对症治疗等措施。(5)延伸护理。待患者体温趋近正常,生命体征平稳,符合出院标准时,对其进行延伸护理,结合目前临床中的最新知识,包括小儿发热的诱因、危害性、日常生活中的致病原、自我防护注意事项、健康生活习惯等内容进行宣教。在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与交流中,详细介绍小儿发热康复阶段的健康知识,增进家属对于小儿发热的健康认知,使其形成主动防护的态度,避免病情复发;同时,在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当前患者的体温情况、是否有不适感以及日常生活健康行为等,以此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规避风险,保证患者的康复效果。

1.4 观察指标

(1)体温控制情况: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干预后,对患者进行体温监测,同一时间点连续测定3 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比较值。(2)护理依从性:护理期间,结合患者对于各项医护工作的依从性表现,由责任护士进行评定,共分为3 个等级[7];患者能够积极正确地配合各项医护工作,无抗拒、哭闹等表现,医护工作未中断,记录为完全依从;患者在医护工作期间内基本接受干预,偶有抗拒、哭闹表现,但经医护人员与家长联合干预即停止,记录为部分依从;患者出现哭闹、抗拒与抵触表现,出现医护工作中断情况,记录为不依从;统计总依从度(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3)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期间,对患者出现的各类不良事件类型(皮肤损伤、舌咬伤等)、例数进行记录,统计总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

向SPSS 22.0 中输入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χ2”进行统计与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t”进行统计与检验;由软件自动得出结果,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温控制情况

护理干预后体温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体温控制情况测定(℃,±s)

表1 体温控制情况测定(℃,±s)

组别 例数体温 t 值 P 值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0 38.62±0.57 37.18±0.35 11.593 <0.001对照组 40 38.58±0.55 37.56±0.49 7.457 <0.001 t 值 0.319 3.991 P 值 0.750 <0.001

2.2 护理依从性

护理总依从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依从性统计[例(%)]

2.3 不良事件发生率

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例(%)]

3 讨论

小儿发热是临床常见病,实质上是体温水平的病理性异常状态[8]。一般情况下,儿童正常腋下体温在36.0 ~37.5℃。小儿发热根据体温高低差异可分为低热(<38℃)、中热(38 ~39℃)及高热(>39℃)。小儿发热的病理因素较为复杂,主要涵括外在因素(如环境、季节以及天气变化等)、内在因素(如感冒、炎症侵袭等)及其他因素(如药物、疫苗影响等)[9]。小儿发热患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患者及其家属很容易产生紧张与焦虑情绪,进而对临床医护工作造成负面影响[10]。因此,除积极救治外,科学、有效的护理控制措施也是帮助患者稳定体温、改善预后的重要途径。

预警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主张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各项严格的管理程序,对临床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情况进行评估,以此为依据制定更加系统、全面的干预措施,旨在降低风险,保证医护工作的质量[11]。本研究中,结合小儿发热患者的病情以及临床护理特点,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来自外界、自身的风险因素,科学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立即与家属展开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当前的病情状态,初步判断发热后,结合小儿发热的病理知识、治疗护理内容进行健康宣教,增进患者及其家属对发热病情的认知,更好地配合各项医护措施,提升依从性[12];在病情护理中,做好患者体温的监测与记录,了解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情况,结合患者体温的不同,采取差异化的医护措施,如对于低热、高热患者采取不同的降温措施,使降温措施更具针对性、个性化,在提升医护效率的同时,使其临床效果最大化,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体温,缓解病情[13];在急救护理中,发热患者由于机体体温的异常高水平状态,可能存在较高的高热惊厥风险,此时护理人员积极做好患者的急救准备,密切监测患者的表情、呼吸、脉搏、肤色等情况,出现异常征象,则及时采取急救处理,包括维持呼吸道通畅等,使患者的救治更加科学、高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14]。此外,由于小儿发热具有复发率高、病情迁延的特点,因此需要患者保持长期的健康行为,以控制风险,避免病情复发;因此研究在延伸护理中告知患者家属患者出院后保持健康行为的重要性,将院内护理内容进行延伸,使其产生长效的作用机制,保证患者出院后的健康;同时,注意出院后对患者的随访,通过电话交流的方式,询问患者的康复情况,是否存在不适等,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保证患者病情能够得到彻底的控制。

在王慧慧[15]的研究中,以400 名发热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将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并施以不同护理方案(研究组应用预防性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分别护理干预后,结果显示,研究组体温(37.10±1.04)℃、不良事件发生率1.00%,对照组体温(37.56±1.03)℃、不良事件发生率7.50%。该结果说明预防性护理对于发热患儿的重要价值。结论与本次研究类似。

综上,针对小儿发热患者,结合患者的病情、护理需求,设计并实施预警护理干预方案,可帮助患者控制体温,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度,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猜你喜欢
医护体温家属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