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外国文学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有着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教师应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通过深入解读文本,理论联系实际,凸显比较意识,加强人文关怀等措施进行价值引领,提升文化自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最终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统一。
[关键词]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4.044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其意味着,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其他课程也应该担负起此重任。“课程思政作为一场教育改革实践,其核心在于‘立德树人,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改变过去单纯以事实或概念性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而要辅以价值性知识的传授。”[2]然而,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如何融入价值性知识的传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试图对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一、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外国文学是普通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从古代至21世纪的东西方文学,讲授中,以文学的历时性为线索,梳理阐释各种有代表性的文学思潮和流派、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相比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由于外国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天然具备了在润物细无声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樹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3]将思政教育融入外国文学教学中,既是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
首先,外国文学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能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外国文学是学生了解世界各国文学的一个窗口,在与多元文化的交锋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避免在全球化时代,学生出现的盲目崇外、盲目排外的思想以及不恰当地评价外国文学和文化的状况。
其次,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文化自信。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本身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陶冶情操,塑造性格的精神食粮。另外,外国文学在某种程度上犹如一面镜子,在与“他者”的比照中更清晰地认知自己民族文化的本质,从而坚定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提升文化自信。
二、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在外国文学课程思政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
(一)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思政元素
外国文学讲授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深入解读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通过探讨作品中所反映的人性、责任、诚信等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社会和道德等问题。
文学即人学,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就提出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等文学教化理念,这些理念同样适用于外国文学的教学。在外国文学授课过程中,以经典作品的鉴赏为载体,能够实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化的目的。如在学习希腊神话的过程中,让学生辩证地理解希腊神话中人本意识内涵的两面性,领悟其一方面肯定人的智慧和力量,追求积极有为的人生,弘扬人与命运、人与自然抗争的英雄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又主张放纵原欲、追求个人自由。教师在阐释和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理性地进行判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习赫拉克勒斯、赫克托尔等英雄的家国情怀,社会担当,勇挑民族复兴使命,发扬时代精神,为自己的学习树立起更高的起点和追求,同时对希腊神话中体现的人本意识的消极方面,如放纵原欲、追求个人自由等进行批判性地思考。
再比如学习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时,引导学生从麦克白弑君篡位的举动及失败的结局中,认识到私欲的无限膨胀,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能够进一步领悟,社会的安定离不开每一个公民对秩序的自觉遵守。这样,学生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把“遵纪守法”落实于行动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理论联系现实,进行价值引领
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外国文学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涌现出了很多经典的作品,这些作品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精神的反映。教师在分析这些作品时,可以将其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聚焦关注与现实相关联的热点问题,如当代社会中的道德困境、生态危机、文化冲突和人类命运等,通过组织专题讨论,进行价值引领。
例如20世纪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掠夺,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土地的沙漠化,臭氧层的破坏,水资源的污染等问题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诚如劳伦斯·布依尔教授所预言:“如果,正像W·E·B·杜波依斯的名言所说,20世纪的关键问题是种族界限问题,那么21世纪最紧迫的问题很有可能就是地球环境的承受力问题。”[4]地球环境的破坏所导致的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当今全人类关注的问题。通过何种方式化解这种生态危机,这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要直面的问题。
在外国文学中,很多的作品涉及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书写,其对缓解当下的生态危机,唤醒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保护之心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如在讲授麦尔维尔的《白鲸》时,让同学们进行专题讨论:在这部作品中,是什么造就了埃哈伯的悲剧命运?这种结局是否蕴含着一定的寓意?通过引导同学们进行讨论,得出结论,这部作品表现了人与自然在征服与反征服的过程中受到了自然的惩罚,遭到了失败的命运。埃哈伯不仅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导致了除以实玛利以外整个捕鲸船上所有船员的死亡。作品中主人公的结局发人深省,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其告诫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只是自然的一份子,因此人应该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如果人类继续执迷不悟地把自己视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终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通过联系现实来阐释文本,会使学生在感悟中得到思想的启迪与升华。
(三)凸显比较意识,提升文化自信
外国文学课程与汉语言文学其他课程的最大不同,在于提供了一个认识“他者”文学和文化的窗口。一方面,我们应该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学,它成为我们了解他国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同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道理也适用于各民族文化和文学之间的相互理解。正如人总是在同他者的关系中存在和认识自己,在与他者的相互关系中审视并完善自己,文化和文学亦是如此。通过比较,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学的精华,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本土文学。比较不是目的,而是要比较中达到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和互补。
丹麦文学评论家勃兰兑斯曾指出:“比较性的研究具有双重便利,一面可以把外国文学带到离我们近处,使我们能够跟它合成一体,同时又把我们自己的文学放远,使我们在真正的远景中看到它。”[5]这种比较性的研究,不仅可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同时去学习西方文学与文化中积极的、有益的成分。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们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并不排斥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6]面对外国文学与文化,只有拥有“兼收并包”的文化心态,秉持“拿来主义”的原则,才能吸其精华,为我所用。
由于文学是一种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方式和手段,在中西文学中必然会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自然观、社会观等。以文学中凸显的自然观为例,总的来说,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汉朝董仲舒就曾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不可一无也。”[7]其表达了中国人的一种独特认知——“天地万物一体”的观念。而西方文化则不同,其强调征服自然和战胜自然。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格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培根宣扬“知识就是力量”。相较而言,“天人合一”的理念对处理当下人类面临的生态窘境更具备指导性。作为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在这种比较思维中,拥有“和而不同”与“西为中用”的胸怀和抱负,同时一直坚定地保存自己的文化身份,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注重人文关怀,涵养共情意识
人文关怀的核心在于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和爱护人,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外国文学作品中通常蕴含着丰富的主题,通过分析这些主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和情感体验。例如在讲授雨果的《悲惨世界》时,可以探讨作品中对社会公正、人性救赎等主题的呈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
此外,外国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经典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分析这些人物形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并激发他们的同理心。例如在讲授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时,可以关注安娜在爱情与道德之间的挣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类似的道德困境。
在学习歌德的《浮士德》,引导学生思考“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義时都无法逃避的。歌德以辩证法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即“善”与“恶”、“肯定”与“否定”之间的复杂关系,更以乐观主义的信念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锲而不舍、超越自我的可贵精神。在讲授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时,可以讨论作品中反映的青少年迷茫、孤独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目标。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重人文关怀,可以引导同学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以及追求真理、正义和美好生活的信念。
三、结语
总之,课程思政作为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摸索,在实践中有所创新。但只要把焦点放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大问题,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对学生加以正确的三观的引导,必然会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1).
[2]易捷心,陈若梅.比较文学对于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性[J].校园英语,2022(45):127-129
[3]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28):7-11.
[4]Lawrence Buell.“The Ecological Insurgency”[M].New Literary History 30,1999:701.
[5]陈元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
[7]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148.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基于“隐性思政”教育理念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S[2020]GHB4851)
作者简介:王永霞(1972.8-),女,汉族,甘肃西和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